第3章 不良行为的干预
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身处于复杂而密切的社会关系中,其中跟孩子相处时间最久的就是家长。尤其是在家庭日常中,父母都是与孩子关系最密切,在朝夕相处间对孩子产生最重大影响的人,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学习成绩,所以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就是家长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成长的最大命题。
一、何为家长的“不良行为”
父母并非生来就有做父母的能力,父母的行为举动也是在和孩子的互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的,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极少数父母能做到十全十美、毫无瑕疵,大部分家长的教养方式都是有弊端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些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反社会规范的一些行为,它也许是违反了公共生活准则,也许是违反了社会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的纪律,是一种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的行为。不良行为如果不受到制止而继续往前发展就会走向犯罪。但是在本书的语境中,家长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从法律道德层面来讲的,它的效用范围是在父母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不良行为是指家长在做出某些判断,或者是进行某些行为的时候,这些判断、语言、行为都是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也不能够顾及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需要遵循的规律,并且没有照顾到孩子的主观情绪感受,只是按照一种主观的、自我的行事准则来行动,向孩子输出“我”认为好的东西,逼迫孩子沿袭“我”认为好的道路前进,如果孩子一旦表现出抗拒,家长就以批评、恐吓、威胁的态度对待孩子,这些行为就统称为家长的不良行为。而这种行为大有弊端,它的出现会遏止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截断孩子和父母的情感联结,使亲子关系陷入低谷,家庭氛围沉重,让家长和孩子因为误解而视对方如仇敌,水火不容。
家长的这种不良行为,阻碍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造成家庭的矛盾。在不良行为发生的时候,不一定是父母双方的共同责任,有的时候父母意见也不统一,父亲按自己的行事准则输出言论和行动,母亲不认同,父亲责骂甚至家暴孩子的时候,母亲又心疼。母亲按照自己的教养观去教育孩子的时候,父亲有时又觉得太过溺爱,会不利于孩子人格的成长。父母其中一个的不良行为、父母双方的不良行为、父母之间的矛盾,都会造成亲子矛盾、家庭矛盾以及夫妻矛盾。父母的不良行为不但会影响无辜的孩子,有时候还会反作用于自己,让夫妻之间失去信任。有一些家庭的矛盾不断激化,又为了孩子不断容忍,最终在孩子高考结束后分道扬镳,婚姻关系走向解体,有时候还会造成更加惨痛的悲剧和意外,这些都是不良行为带来的严重弊端。
如果孩子受到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太深,怨念越积越多,甚至会导致极端情况的出现。
家长之间的伤害,家长对孩子的伤害,孩子对家长的反击,这些不良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看起来触目惊心,但它们并非“无药可医”,只要掌握了不良行为的起因、心理根源和特点,并施以恰当的预防或补救措施,父母的不良行为是完全可以被矫正的,只要心态端正积极,不良行为也能逐渐转化为良性行为。
二、家长不良行为的特点
为了改正不良行为,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身上究竟有哪些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有些共同的特点,这也是识别它们的几大标志。
1.只关注学习,不关注情感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升学阶段。每当孩子进入到高中阶段,整个家庭的氛围就是倏地紧张起来,有的家庭甚至会进入剑拔弩张的状态。这种紧张不是表现在某一个方面,而是无孔不入。在生活上,整个家庭都会陷入一种以“高中生”为中心的生活规律,一切安排都围绕着高中生去进行,父母会根据孩子的作息时间,根据他的生活学习习惯去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逐渐做到去个人化,完完全全成为家庭机器的零部件。
这种紧张也表现在孩子本人思想上的紧张和承担的压力。从孩子进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接着再上大学,从我国教育进阶来看,高中阶段是难度最大的。媒体在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高中都存在些普遍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的问题,他们因为自己在家庭中的独特性,所以往往受到极端的宠爱,在父母的溺爱下养成了不懂规矩、不知感恩、没有责任心的人格特点。还有单亲家庭问题、重组家庭问题、隔代监护家庭问题,并非每一个孩子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但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形成了内向、多疑、自卑、孤僻、抑郁、固执的性格。还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遭受挫折,回家后也得不到理解和帮助,由于家人位置的缺失,导致孩子情感的沟通缺失,得不到关爱,于是他们就有可能会逃避现实,到网络中去寻求安慰。
在孩子身上所出现的这些现象,往往都是跟家庭教育有关的,而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并非知识文化的传授,而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密切的连接,和家长给予孩子的爱和温暖。孩子天生就有爱父母的本性,而父母也应该回报孩子这样一种无条件的爱,不能因为他调皮捣蛋不听话就不爱他,也不能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就不爱他。父母对孩子的爱应当是:我爱他,仅仅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在2011年,曾经发生过一起恶性事件,某位学生因为学费的问题和母亲发生争执,最终拔刀刺伤了母亲。该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都涌起了疑惑的声音,不明白一个23岁的男孩为什么会伤害自己的亲人。在非常极端的恶性事件背后,都能找到一个共同的诱发因素,那就是家庭教育片面地强调知识和技能,而割裂了情感的教育。因为父母非常过度地关注孩子书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把情感沟通割裂开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最终变成了冷血无情的分数机器。新闻上甚至还报道过这样的事件:有个孩子从小就被灌输“学习是生活的唯一目标”这样的观念,于是他从小学一路读到大学,考上重点大学之后就自杀了,因为在他的概念里,他已经完成了父母的要求,而他的生活也没有了其他的企盼,于是放弃了生的权利。
这类现象的出现表面上是因为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给他们造成了巨大压力,这虽然也是诱因之一,但其实这类恶性事件出现的真正根源在于情感的缺失,在于孩子与父母情感连接的割裂。在他们需要关爱,需要抚慰,需要父母的爱和温暖时,父母却只给予了压力的威吓,长此以往就会塑造出一个缺乏感情的孩子,一个冷冰冰的学习机器。有的家长是怀着一种在应试教育体系下不得不为的迫切,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必须要重视他的成绩,重视知识、技能和分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这方面之外,孩子的情感、思维,包括他的德育都是应该纳入考虑,甚至是放在第一位的。家长一定要摒除孩子“只需关注学习,别的全都不用管”的错误思想,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一个有血有肉,懂得爱和感恩,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
2.只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却原地踏步,从来不学习不成长
父母和孩子的沟通除了需要主观的意向,还需要客观的共同话题,有许多父母无法跟孩子沟通的原因就是发觉自己和孩子有代沟。父母和孩子没有共同的爱好,也没有共同的兴趣,要想找到话题来沟通感情就变得困难,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始终无法密切起来。
有一些调查问卷中提问孩子最想和父母沟通的内容是什么?98%的受访学生表示,希望父母能够关注自己真正的自我,这也就是说,孩子希望父母能够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孩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在学习之外,在课余时间里喜欢什么,个人爱好是什么,希望和父母聊一聊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历史奇闻、健康保健之类的知识,讲一讲某些轶闻和小故事,并非与学习完全无关,而是从另一个视角发掘各类事件中的兴趣点。
调查显示,家长最想跟孩子沟通的是什么内容呢?有99%的家长都希望和孩子谈论他们的学习,希望提出的问题无非是:你的学习怎么样?成绩怎么样?最近在学校里有没有好好学习?有没有跟同学打架?可是对于孩子,他们最想让父母关注的是个人的爱好,聊一聊轻松的话题。只有16%的学生的理想聊天内容是关于未来人生的规划、学习生活等,这些都是排在选项极后面的。正是由于家长和孩子渴望交谈的方向南辕北辙,所以他们聊无可聊,情感连接很难建立起来,而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影响谈话的意愿。如果孩子和家长感情密切,那么交谈的频率自然会上升,如果亲子关系冷淡,聊天的机会自然也将变少。
所谓家长需要学习,需要成长,并不是指父母要和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没日没夜地上课,许多家长宣称自己平时工作繁忙,忙于谋生和赚钱,没有空余时间可以分配给学习和个人成长,但当前语境里的“学习”是指各个方面的学习和自我成长,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是多元的。在公司任职管理岗位的家长可以学习管理学的相关内容,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家长则可以阅读一些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学书籍。这里的成长是指家长们在工作之余,可以组织一些其他活动,比如组织志同道合的同事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互相交流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变化,在交流中促进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最希望谈论的学习话题往往是孩子最反感的方面,而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断地询问、插手孩子学习上的事情,给孩子们增加了巨大心理压力。
我们时常面临这样的现实情境,当孩子想表达自己对目前沟通内容的拒绝时,他们可能会逃回自己的房间,并把房门用力一甩,把父母关在了外面,也把沟通交流的可能性关在了外面。每当这种时候,父母总是手足无措,而孩子的内心往往也是诚惶诚恐的。高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状况是复杂的,他们进入青春期之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增强了许多,比起年幼的时候其实更愿意和人交流,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会寻求信任对象的帮助,当这种帮助不是指实际的解决方法,而是希望能得到理解和接纳。如果这时候父母能够放低身段,将自己摆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用朋友身份和孩子沟通,那么谈话的效率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有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说自己孩子不知道怎么了,以前读初中的时候非常乖巧,让他怎样就怎样,现在上了高中之后却像变了个人,什么都要唱反调,父母说了几句他就嫌烦。这样的埋怨是非常普遍的。高中生和初中生相比,心理上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差异,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尤其是升入高中之后,孩子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喜欢自己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愿意接受家长和老师过多的干涉。可是许多家长却往往会忽略孩子在这个特殊阶段的特点,仍然沿用对待小学生、初中生的老方法,用旧眼光去看待孩子,认为孩子还非常幼稚,那么孩子势必就会表现出厌烦情绪。有些家长在教育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自己的人生经验更丰富,明白孩子哪个举动会引来怎样的不良后果,所以要提前插手规避,可事实上,哪怕明知道孩子在某个地方是会做错的,是会摔跟头的,父母也不能插手,这个坎必须是孩子自己迈过去的,父母不能代替他摔跤,不能帮他规避人生所有的风险。孩子只有自己摔了跤,才能在失败中吸取经验,吃一堑长一智,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有些家长抱着在自己的庇护下孩子能一辈子不失败、不吃亏、不摔跤的想法,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而且这样的幻想在现实中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只有孩子自己切实地体会过失败,才能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成为自我成长的养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外界环境日新月异,色彩斑斓的新鲜事物总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尤其是当代高中生更是新浪潮的最大受益者。现今的高中生比20世纪的高中生更有自己的想法,更难以管理和教育,他们动辄就会与家长和老师形成水火不容的态势,令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时时感到无所适从。
3.对孩子的教育放任不管,而且还推卸责任
在父母的思维中,工作是第一紧要的,有些父母也确实正处在事业发展的上升期,事业风生水起,公司业务非常红火,有一些担任公职的家长走到了更加重要的岗位上,担负的责任更多了,压力也更大了,成了单位的骨干和领导。所以很多家长确实是工作繁忙,上班时间况且不说,下班之后还要加班和应酬,自然就无法空出时间来陪伴和教育孩子,这样的客观因素是存在的。另一些家长则还有其他看法,认为孩子在升入高中之后的课程难度直线上升,已经超出了自己可以辅导的范围,所以自己想上心也没有办法,自然地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学校和老师。但无论是以工作忙为借口还是以自己文化程度不够来推卸责任,其实都是一种放任的表现。如果父母故步自封或醉心工作,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逐渐地断开,失去彼此之间的情感连接,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逐渐变得如履薄冰。
家长的学习与孩子们在学校的读书学习不一样,家长的学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成长状态,并不是要求家长时时刻刻手里捧着一本书读,而是日常生活照旧,和孩子保持正常相处,但是在工作之余,用娱乐的时间来丰富自我,看书、听课都是自己的选择。有些父母学习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他们认为自己学习是为了孩子,是为了跟上孩子的步伐,去除代沟才不得已而为之。但事实上,家长的学习应该是全然为了自己,从学习中,家长不但能获得有益于自己生活的养分,也能促进自己工作技能的快速成长,与此同时还能开拓知识面,逐渐找到跟孩子的共同语言,还能在学习中培养家庭共同的兴趣爱好,是件一箭双雕的乐事。父母的学习不应当是做给孩子看的一场戏,不是见到孩子在学习自己才读书,只有为了自己的进步和发展而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看到家长的进步和变化。
有许多家长保持着“顽固不化”的思想,认为自己年岁已高又工作繁忙,始终不愿意踏出学习的脚步,这种情况是非常棘手的。如果家长本人拒绝学习,其他旁观者也没有任何可行措施去帮助他,那么只能陷入无尽的等待之中。家长如果始终拒绝学习,不成长、不进步,那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亲子关系将永远呈现僵局。自己拒绝成长,而指望通过外界的协助来拉近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这是不切实际的。俗话说,家长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很多家长总是把公务繁忙当作挡箭牌,认为自己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照顾孩子,也不能在学业方面给孩子很多的帮助,但是孩子不会因为家长的忙碌而停止成长,尤其是在处青春期的他们思想变化比以前更快,所以家长必须进入一种更加全神贯注的境地里,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关注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并试图拉近和他们的距离,让他们觉得父母是一个安全的港湾,自己可以在此处吐露心声。因此,工作繁忙并非一个足够合理的借口,无论多忙,也要在下班回家之后抓紧时间跟孩子聊聊天,了解他当下的情绪和想法,一旦家长和孩子的心的距离拉近了,那么也更加能得到孩子的信任。真正密切的亲子关系是没有间隙的,孩子会跟父母讨论他想讨论的一切,包括和同学的关系,有没有喜欢的人,以及从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新闻报道。而当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和父母交谈时,家长就要把握这个拉近距离的机会,要用心聆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重视,从而令他们在心理上获得尊重和满足,让他们看到家长对他是关注的,是关心的。陪伴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在陪伴的时候,能够传递出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注,能够让心声互通,最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
4.喜欢唠叨,而且总拿孩子和他人相比较
许多家长的初衷是希望在比较中激励孩子上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缺点,然后迎头赶上。但事实上,拿孩子与他人相比的做法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因为这种做法会带给孩子一种暗示“别人家的孩子比你优秀,你是差劲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虽然他们可能会有许多缺点,但父母不应该只关注孩子的缺点,而是应该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要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与别人家小孩的优点做对比,这样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巩固。
5.心源性的过度焦虑,以及由焦虑引起的关心过度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从衣食到住行,几乎像一个全方位摄像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有些家长秉持着学业上无法帮助孩子的想法,所以在生活的其他部分就会产生代偿心理,希望能在生活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帮助。就以饮食为例,有的家长甚至会一天到晚不停地抛出问题:早上吃什么?晚上想吃点什么?周六周日吃什么?让孩子感觉自己已经被问题包围。除了饮食,包括着装或是生活中的其他琐事,如果父母不断地询问这些琐事的细节,就会传递出一种“我很焦虑”的信号,让孩子也被父母的焦虑情绪感染。
父母固然可以关心孩子,但这种关心不应该是琐碎至极的,父母对孩子可以是严格的,但不是苛责的,所谓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厉固然是有其裨益,也有一些成功的范例,比如新闻报道中崇尚棍棒底下出学霸的“虎妈狼爸”,有个别孩子可能更适合这样严格的教养方式,但是大部分孩子却不能习惯,父母如果一味采用“虎妈狼爸”的形式去教育他们,就很有可能把孩子推向另一个深渊。进入青春期前后,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会经历一系列剧变,所以这个时候也被称为“心理断奶期”。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要遵守两个原则——尊重和理解。处在这个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空前强烈,十分渴望被看作独立的成熟个体,如果父母不能尊重这种需求,而是仍然把他们看作小孩,他们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父母在评判孩子的某些行为举动时,认为他们是幼稚、青涩的,也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使他们产生反抗心理。
6.在处理孩子的男女情感关系问题上,态度和手法过于粗暴
正经历着青春期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孩子,经常会遇到自己心仪的男孩或者女孩,产生想要交往的美好愿望,憧憬着与对方一起去往理想的大学,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在遇到类似情境时,孩子们最害怕、最担忧的就是父母指责男女生交往会影响学习,影响自己的前途。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能够巧妙地、充满智慧地去引导,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处理成长的烦恼的过程中能得到温暖,那么孩子会将这种理解和感动铭记在心。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妈妈和她的女儿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这个女儿告诉妈妈说她恋爱了,妈妈就给女儿写了一封信,信上写道:“很高兴你能亲口告诉我这个消息,也很高兴有人在我和爸爸不在你身边的时候照顾你。我和你爸爸也是中学时代认识的,我们当时相约要一起努力,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们通过不懈奋斗,最终真的一起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女儿看了信之后觉得非常感动,因为她知道妈妈是理解自己的。
三、家长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家长的不良行为有区别于其他不良行为的特点,它们往往会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显现端倪,而这些不良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是什么呢?我们一般将它们归类为以下几点。
1.家长的心理资本不够强大
所有个体,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心理资本都是我们赖以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心理资本包括自信、希望、乐观、韧性等维度。一个人的自信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中,当工作、家庭出现困难、遭遇危机时,个体是否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解决眼前的困境,这就是一个人自信的直接体现。而作为家长,拥有自信的最大表现就是在家庭生活中,面对亲人尤其是面对子女,有没有妥善处理好亲子关系的能力。
希望是评估心理资本的维度之一,当个体遭遇困境或挫折,比如公司发展遇到暗礁,或者是晋升之路发展不畅,这时候能不能保持心态乐观,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斗志,都是心怀“希望”的判别标准。假如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是希望满满的乐观性格,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也会耳濡目染这种乐观,当他遭遇暂时的低谷或者遇到细微的困难时,他也能心怀希望,勇敢地跨越过去。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不是让他们成为人中龙凤,而是平安健康,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这个时候,心怀希望就是最重要的品质。
乐观就是当个体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可能会情绪低落,但因为保持着乐观的精神,所以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不良情绪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然而,有的家长却恰恰相反,在工作或者其他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积累的不良情绪,通通带回家发泄到孩子身上,这就是一种负能量的迁移,也就表明这样的家长是心理资本十分匮乏的,因为情绪管理能力低下,连带着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冷漠,整个家庭氛围都陷入低谷。
心理资本中还有一个指标是韧性,韧性是指一种百折不挠的信念,遇到困难时不害怕也不逃避的态度。假设某个家庭中的父母是缺乏韧性的人格,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第一反应是逃避,或者干脆放弃,那么这种做法也会给孩子造成极强的负面影响。在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中,父母做事的风格会影响孩子待人处事的观念,如果孩子目睹父母在遇到困难时,比如公司发展遭遇危机,选择踏实努力地奋斗,发奋重整旗鼓,让公司回到正常轨道,那么孩子也会受到这种决心和毅力的影响。同样的境况,如果父母在困境中选择逃避,那么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缺乏勇气和韧性。家长心理资本的强大与否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个性形成。一个心理资本强大的家长,他拥有自信、乐观、希望、韧性,那么他的孩子就会从家长的身上汲取到更多营养,滋润心灵。
2.家长爱的能力不足
每一个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家长都宣称自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爱的欲望和爱的能力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因为爱的欲望源自天然,是人类的本能,先天就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而爱的能力却需要后天学习才能形成,需要付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努力。
爱的能力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可以被具体细分为五个方面:情绪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共情能力、包容能力和影响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是指家长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让它保持在一个平稳的范围内,当负面情绪出现时,主动采取措施使它平复,不让它迁移到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一面。表达能力是指家长心疼孩子的方式不能出错,不要以一种批评和指责的形态出现。共情能力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是父母看到孩子情绪状态不佳时,不要教育他,不要跟他讲道理,父母只需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关心,或许是暖心的话语,或许是关怀的问候,甚至是一个简单的拥抱,都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理解他现在的心情的,是爱他的。包容能力是指父母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每个孩子都像一棵一棵稚嫩的树苗,每一棵都和其他的不一样,父母要包容他们的差异,允许他们向着蓝天不断地成长。
而在家长的错误思想和观念这方面,有这样几种表现:望子成龙、坚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变相的拜金主义等,这样的错误思想都属于家长不良行为的范畴。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沟通方法和技巧的缺乏,某些家长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和孩子沟通,总是延续着上一辈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教养方式,简单而粗暴,这样的教育就是许许多多不良行为的根源。
四、如何改正不良行为
在了解自身不良行为的现状之后,家长为了寻求改变,一定要通过学习和自律来修正自己的想法与行为,通过以下九个好习惯的养成,来将不良行为逐渐改造为良性行为:第一,终身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第二,保持情绪稳定,创造家庭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第三,真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第四,诚实守信;第五,不代替孩子成长;第六,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不吝啬于鼓励孩子;第七,教导孩子承担责任;第八,关心和引导孩子学习;第九,家教合作,沟通统一。家长和老师要结成统一阵营,一起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养成这九种好习惯,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