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蝉’
到了城隍庙时候,天色已然完全黑了下来,陈九一路走来,也瞧见了在城中巡查的夜巡游。
城隍庙前时,有两位阴差守候于此。
两位阴差并未见那一身儒衣与肩头的红狐,此人与城隍老爷吩咐之人一般模样。
二者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人上前问道:“可是陈先生当面?”
“正是。”陈九拱了拱手,问道:“二位阴差认得陈某?”
“我等未曾见过陈先生,只是城隍大人曾有吩咐。”阴差闻言连忙拱手,解释道:“若是陈先生当面,万不可阻拦。”
“原来如此,老城隍客气了。”陈九点头说道。
“陈先生请。”
“客气了。”
两位阴差推开了城隍庙的大门,陈九见状也不再客气,迈步走进了城隍庙中。
老城隍坐在案桌前手中拿着一本册子,册上所述乃是酒安坊各地收入阴司的亡魂,查阅一翻,以免出了什么纰漏。
察觉有脚步声传来,老城隍顿了一下,抬起头来。
“陈先生?”
老城隍放下了手中册子,连忙起身走了过去。
“老城隍可是有要事在忙?陈某来得似乎不是时候。”陈九说道。
“陈先生这是哪里的话,先生快请。”
老城隍引着陈九坐下,城隍庙中没有茶水,便也没再过多招待。
坐下后,老城隍叹了口气说道:“老夫也不过是翻越一下近来送入阴司的亡魂,免得出了纰漏,不知陈先生到访是有何事?”
陈九拱手说道:“想请教一下老城隍,有关香火神道的事情。”
“陈先生对香火神道感兴趣?”老城隍疑惑道。
香火神道乃是鬼神之道,意思是只有鬼神才可修行此道,陈先生本身为妖,香火神道似乎没什么用处吧。
陈九顿了一下,又说道:“若是老城隍有难处的话,陈某也就不多过问。”
山河敕令中对香火神道的记述极少,但却是必不可缺的东西,若想以山河敕令册封鬼神,必然是要知晓香火神道的道理的。
“这倒不是什么不能说的。”老城隍摆手说道。
他本就是鬼神,修行香火神道精益自身,自然是最为了解,而且香火神道也只对鬼神才有用。
“香火神道只对鬼神,就是不知陈先生了解香火神道有何用?”
“就算不懂其中奥秘,也要有所了解才是。”
“这样吗。”老城隍微微点头,放下心来,抬手说道:“香火神道也不算什么秘密,任为鬼神之后的多数都能自行领悟,也有许是任命时就有香火法门传下,但二者也并无多大差别,也只是对香火之力的运用罢了。”
老城隍话音刚落,正欲开口,殿外却走进一位夜巡游。
“报。”
老城隍收回手来,问道:“何事?”
夜巡游躯身拱手恭敬说道:“禀城隍大人,外面来了一只妖物亡魂,似乎…是为求愿而来,还请城隍大人定夺。”
“妖物?”老城隍眉头一皱。
转头看向了陈先生,询问他的意思。
陈九摆手,倒也来了兴致,说道:“不如陈某与老城隍一同前去看看吧,香火神道的事情先不着急,忙眼下的事才是。”
“也好。”老城隍微微点头。
陈九与老城隍一同起身,朝着庙外走去。
两人穿过城隍庙的大门来到了外面,两位阴差立于庙前,手中长刀相交将那妖魂困在地上,而在那长刀之下,正有一指节大的妖魂。
老城隍看向了那刀下妖魂,有些疑惑,这妖物似乎也太小了些。
陈九望了过去,一眼便认了出来,有些惊奇道:“蝉妖?”
“蝉?”老城隍也是一愣。
陈九上前半步,蹲下看向了那只蝉,说道:“倒也不能称是妖,只算精怪。”
肩头的狐九本来是昏昏欲睡的,听见了之后也好奇了起来,一眼看去,却是什么都没瞧见,如今的它可还看不见魂魄。
但它又不想问先生,之前可是说好的不说话。
老城隍摆手,两位阴差收回了手中的刀。
陈九伸出手来,那蝉的魂魄飞了起来,落在了他的掌心之中。
老城隍看了过去,有些好奇道:“蝉也可成精?”
陈九饶有兴趣的看着掌中的蝉精魂魄,说道:“未尝不可,妖者本就由世间万灵而来,蝉不长生,但若遇机缘,也可成精,只是可惜的是,就算成精了,也没能多活几年。”
蝉精已经身死,如今也只是亡魂,倒不是因为意外,而是寿元尽了,生老病死本就是常理。
“咦?”老城隍定睛看去,说道:“竟是身具佛性。”
“想来它生前应是得了佛缘。”
蝉精亡魂趴在陈九的掌心之中,妖魂之中有些许佛光浮现,也难怪能不惧城隍庙宇的香火之力。
陈九低头了看向蝉精,问道:“你为何来到此地?”
蝉精抬起头来,望向了眼前的陈九,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陈九沉吟一声,转头看向了老城隍,笑道:“它是想求一场轮回。”
“这……”老城隍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是好,妖物想求轮回,他也是头一次见。
“妖物亡魂,也归阴司管辖?”陈九问道。
老城隍摇头解释道:“阴司只管人魂,从未收录过妖物。”
历来都没遇到过这般情况,不妨问问陈先生如何处理为好。
他顿了一下,问道:“陈先生以为此事该如何是好?”
“陈某可不是城隍。”陈九笑道。
老城隍闻言无奈一声,这可让他如何是好。
陈九低头看向掌心中的蝉精亡魂,问道:“求这一场轮回,是因为不甘这岁月短暂?”
蝉精亡魂抬起头来,微微摇头
“并非如此?”
陈九见它说完,顿了一下道:“是为了渡一人?”
掌心中的蝉精亡微微点头。
它至此地,并未是因为岁月苦短,而是为了渡化一人而来。
蝉生不长,聆听佛法,沾染佛性,开慧得智。
于那青山佛寺之中,修禅静心,至今三十一年,寿元已尽。
前半生是为佛而生,后半生是为了渡一人而活。
这便是它的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