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上海古桥的发展沿革
桥梁的建造发展是伴随农业生产和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而产生的。在我国的桥梁建造历史上,古代桥梁的发展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以西周、春秋时期为主的创始阶段。
二是以秦、汉时期为主的发展阶段。
三是以唐、宋时期为主的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阶段。
四是集中在元、明、清时期的逐步提升阶段。
西周、春秋时期为古代桥梁的创始阶段,这一阶段桥梁建造并不普遍,形式相对简陋,有如木梁桥、浮桥、堤式梁桥等结构较为简易的桥梁,且只能建造在地势平坦、水流平缓的地段。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桥梁建造技术也有所提高,春秋时期铁器的出现,开启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石作构件的运用,在原有木梁柱桥基础上壮大了桥梁体系。此外,在春秋时期,因为诸侯争霸而不断爆发的战争推动了各诸侯国的路桥工程、水利工程的发展。齐有管仲“导水潦,利陂沟,决潘渚,溃泥滞,通郁闭,慎津梁”,魏有西门豹“引漳水建渠”,桥梁的建造技术在社会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
秦汉时期,中国逐步转变为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到达了第一次高峰。大型石梁石墩桥开始建造。战国时期已被大量使用的砖,成就了我国古代砖石结构体系的发展,为当时拱券结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东汉时期,创造了砖结构体系的桥梁。同时,索桥这一新的结构也诞生了。至此,梁、索、浮、拱这四种基本桥型就齐全了。
如图1-1所示为1956年发行的“东汉画像砖”系列邮票第四张——车马过桥。邮票展示的内容拓自东汉时期的画像砖,从中可以看出东汉时期已有木制平梁桥。
图1-1 “车马过桥”邮票
其后进入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尤其以唐、宋为主,古代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进入全盛阶段。究其成因,主要是由于隋朝结束了南北分割、战乱频繁的混战局面,使得唐宋时期社会安定,步入繁荣昌盛的阶段。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在这段时期,石桥的砌筑工艺不断进步,出现了著名的赵州桥、泉州万安桥、叠梁虹桥等建造技术高超的著名桥梁。这一阶段,古代工匠在梁、索、浮、拱各类型桥梁的建造上都有所建树,石桥建造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鼎盛。
到了元、明、清时期,古代桥梁的构造类型已经齐备。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因此在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基本沿用原有的知识和技术,在建造技术上没有取得较大突破。不过在这一阶段中,通过修复、改建和重建等方式修缮了大量古桥,使得很多珍贵的古桥得以保存和传承下来。比较特殊的是在江南地区,由于商业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水运交通的发达,当地的能工巧匠在多跨薄墩联拱桥的建造、尖拱与压拱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均有所创造。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古桥楹联这样的装饰艺术。
总之,古代桥梁的建造从材料技术、使用功能、艺术形式等方面逐渐发展起来,创造了宝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上海地区古桥的建设和发展历史,是由地理水系格局演变、城镇商贸发展和建造技术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上海地区的发展可以说是因水兴港、因商兴市,此地古桥的建造在早期随着上海地区的成陆和市镇发展而逐渐由西向东推进;此后近代桥梁的建设遵循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由中心城区向郊区(即今天的松江、青浦、嘉定、金山等区)发展建设起来,而古代传统桥梁的建造活动也是沿着这个轨迹逐渐走向衰退。作为远郊的青浦、嘉定、松江、金山一带因为城市化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反而成为现今保留上海古代桥梁较多的地区。
总体来看,上海古桥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时期(唐代以前),繁盛时期(唐宋至清代),衰退时期(上海开埠后)。
1.1.1 萌芽时期(唐代以前)
宋代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曾写道:“濒海之地,冈阜相属,俗谓之冈身。”今上海市中部傍西,有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冈身地带。所谓冈身即为远古上海的海岸遗迹,由贝壳沙堤构成,比附近地面高出几米。距今7 000年以前,上海地区绝大部分被海水淹覆,仅西部局部出露,成为滨海湖沼低地。后随着海岸线的东移(见图1-2),海岸贝壳沙带逐渐成陆,演变成今日的水陆格局。冈身既是上海滩逐渐成陆的有力佐证,也是影响村镇肌理格局差异的重要因素。
因为与上海的成陆史和水动力条件相关,冈身也成为现今上海地形的区分所在。冈身以西是上海最早成陆地区,属太湖平原的一部分,为低洼地区,俗称淀泖低地,包括青浦、松江、金山北部以及嘉定、闵行、奉贤西部边缘;冈身以东成陆较晚,主要由长江挟带入海的大量泥沙沉积而成,为碟缘高地,包括宝山、川沙、南汇等地以及嘉定、奉贤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如今的广大滨海平原地区。
图1-2 上海地区海岸变迁
随着上海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上海地区的早期发展也在不断地由西向东推进。到魏晋时期(220—420年),上海的浦西一带地貌基本成型,并有大量中原人口南下躲避战乱。此后,太湖南部的嘉湖平原低洼地区,也在农业生产的影响下,由当地人筑坝,疏通河道,从湖沼湿地转变为桑基鱼塘、桑基稻田。
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桥梁的发展和建造。早期桥梁建造并不普遍。随着集镇的形成和发展,跨河的聚居形式必然要求建设桥梁,逐渐开始出现了一些形式简单的桥梁。在我国桥梁建造史上,最先出现的是以木为跨的梁桥。上海地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桥是位于今嘉定安亭镇菩提寺的山门桥,始建于三国时期。据记载,这是一座长3.5米、宽2.7米的简支梁桥,现已不存。
1.1.2 繁盛时期(唐宋至清代)
唐宋时期,吴淞江(在上海境内的习称“苏州河”)漕运兴起,当时上海的行政区划之一华亭县,成为苏州的门户港,流通以往来苏州的漕运和盐运为主。宋熙宁十年(1077),上海设立上海务,南北船只溯吴淞江而上苏州,经青龙镇港集散。宋绍熙《云间志》有云:“青龙镇瞰松江上,据沪渎之口,岛夷闽粤交广之途所自出。”清光绪《青浦县志》曾记载,北宋时,青龙镇“海舶百货交集,梵宇亭台极其壮丽,龙舟嬉水冠松江南,论者比之杭州”。
青龙镇的繁荣发展,带动了青浦地区和与之接壤的嘉定地区的贸易发展和市镇建设。因水兴港,因商兴市,市镇的发展聚集了大量的人流,也提出了更高的交通需求,成为推动上海地区古桥建设的主要原因。因此上海地区现存年代较为久远的古桥多位于青浦和嘉定地区,且多为工艺精湛的石拱桥。目前上海现存的12座始建于宋代的古桥中,有3座位于嘉定地区,2座位于青浦地区。
唐宋时期是我国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的桥梁建造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随着青龙镇的繁荣发展,先进的建造技术和精湛的建造工艺都在唐宋时期上海的桥梁建设中有所体现,如青浦地区建于元代的迎祥桥就是桥梁建造史上十分经典的连续简支石柱木梁桥。
南宋以后,吴淞江多次出现淤塞,青龙镇也受到港口淤塞影响,加之同一时期上海地区的海岸线不断向东扩展,在南宋末年,青龙镇已经被“海舶辐辏,商贩积聚”的上海镇赶超,昔日繁华逐渐褪去。到了明朝末年,青龙镇愈加颓废,往昔的繁荣景象也不复存在。
后因太湖出海口河道封堵,太湖泄水直冲黄浦塘,原淀山湖水道改道东流或北流,并与上海浦相并,形成今日黄浦江的雏形。元末明初时期,上海港港区的主要通船运输已经是依靠黄浦江水系网络进行。到嘉靖元年(1522),经人工疏浚,黄浦江水系已全面形成,起于淀山湖,由太湖始流,经嘉兴、枫泾、松江三镇后东流入海。黄浦江水系干流全长113.4千米,贯穿上海全市,在上海市境内流域面积达5 193平方千米。吴淞江的衰落,黄浦江水系的形成,以及松江府的设立共同带动了青浦南边的松江、金山和奉贤地区的市镇发展。在元、明时期,松江、金山因为市镇建设的需要,建造了较多的桥梁,当时可谓是上海古桥发展的鼎盛时期。上海现存始建于元代和明代的古桥多位于松江地区和金山地区。
明清时期,上海地区整体经济迅速发展,形成150余个市镇,并逐渐完善了内河集疏网络,其中包括百余条县内和县际航线。密集的水系网络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桥梁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通行和生产生活,推动市镇经济的发展。同时市镇经济的繁荣也为桥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有些江南市镇甚至因桥而发展起来一种“桥市”,即设在桥上和桥头的集市。据上海县志记载,明中叶后,上海地区有桥名的桥梁就有5 000座左右。到清乾隆时期以后,随着沿海贸易限制的放开,上海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上海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由松江府转移至上海县城,经长江到达上海的船只经由上海县通过郊县航线转运至松江、青浦、金山、奉贤等地区的100余个市镇。上海地区的古桥营造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此时古桥营造活动多以原址修缮重建为主,如青浦的万安桥、如意桥和天皇阁桥等都曾在清代经历过修缮重建,新桥明显使用了以前桥身上拆下来的石料。
1.1.3 衰退时期(上海开埠后)
在近代上海开埠前,因苏州河(吴淞江上海段)两岸距离上海县城较远,人烟相对稀少,区域发展也比较缓慢,故而在苏州河上一直没有桥梁建设。而此前有记载的文字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筑三洞石闸,闸上有桥,可供行人过往”。清道光年以前苏州河北岸依旧是一片荒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先进的建造技术和建筑材料开始传入中国。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海开埠,先划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为洋人居留地,并在此后逐渐发展扩大为英租界、美租界、法租界以及公共租界,开始了长达百年的租界管理。英、法租界当局先后在洋泾浜架设桥梁,如洋泾桥(近外滩,1856年建)、二洋泾桥(近四川路口,1856年建)。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苏浙战乱地区民众逃亡到上海的人数巨大,为当时相对安全的上海地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以英商怡和洋行为首的资本集团在吴淞铁路沿线修筑了十余座中小型铁路桥梁,这标志着我国的桥梁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满足更大的人流和车流需求,上海地区,特别是市中心原有的古代桥梁逐渐被铁桥、钢桥、钢筋混凝土桥等替代。
西方先进建造材料、建造技术的传入及近代工业的发展意味着上海古代桥梁开始进入衰退期。但是在水网密集的上海郊县地区,人们依旧沿用传统的建造技术和建筑材料进行古桥的修建。如闵行区的同福桥、酬恩桥,嘉定区的大明桥,奉贤区的戴家桥,以及金山区的八字桥等建于民国时期的桥梁,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古桥的建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