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直觉投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彭博财经》访谈
跨学科解决投资中的决策困境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Columbia Uaiversity Press,以下简称CUP):《反直觉投资》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范围似乎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投资理论的界限。请问,这些非传统理念是否能在实践中有所建树呢?

迈克尔·J.莫布森(Michael J. Mauboussin,以下简称MM):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跨学科方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当然也包括投资问题。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学识往往过于狭窄了。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在投资这个问题上做到融会贯通,集百家之长,自然会身受裨益。只要我们愿意展开联想的翅膀,任何一本书都会让我们有所启发,无论是科学、文学还是心理学,概莫能外。

这里就有一个立竿见影的例子。谈到压力问题的时候,罗伯特·萨波斯基教授曾经在《斑马为什么不得溃疡》(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一书中指出,大多数动物的压力来自生理上的威胁,但时至今日,我们人类的压力却几乎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心理问题。因此,动物的压力会随着生理威胁的消逝而得到缓解。但挥之不去的心理问题却让我们难以摆脱压力的困扰。这种无法退却的压力影响着我们的能力和行为,当然也包括我们经营投资的方式。

CUP:它到底是一本只适用于投资者的专著,还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普及型读物呢?

MM:我的写作对象是投资者。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凭借理性去认识世界和做出决策的人,都会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和趣味。比如说,在看完“在特百惠家庭聚会上学投资”一节之后,我的妻子认识到,一旦你参加了特百惠的聚会,不买回一大堆废物绝对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这本书探讨了六种促使人们不愿意拒绝的行为倾向,这也是罗伯特·西奥迪尼教授关注的问题。而特百惠正是利用了其中四种:互惠性、社会认同、投入意识和偏好,炮制了一种让我们无法抑制的购买欲。显然,了解强迫式购买的奥妙显然是物有超值的收获。

CUP:这本书有一章的内容全部是用来讨论心理学。心理学为什么在投资决策中有如此高的重要性呢?

MM:尽管心理学在股票市场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以前的商学院却很少涉及这一问题。从简化分析的角度出发,大多数金融模型都把投资者假设成理性人,并具有完整的信息。因此,对于自己的想法和决策,眼下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这些假设也许和现实风马牛不相及。本书不仅考虑到了个人的认知缺陷,或者说,你们经常犯的错误,而且还探讨了集体行为的高超之处,纵然是奇思怪想,恐怕也会让我们自叹弗如。

CUP:既然跨学科方法如此之重要,为什么投资者却不为所动呢?

MM:要掌握跨学科方法,不仅需大量的时间,也需要我们具备某种与生俱来的禀性。即便我们埋头苦学,耗用大量的时间钻研各个学科知识,这些知识也未必就能在我们的投资中学以致用,至少不太可能立竿见影。同样重要的还有态度和意愿,即我们是否真的用激情和动力,在诸多貌似不相干的主题寻找其中的必然性联系呢?但急功近利的频繁交易和铺天盖地的信息,已经让绝大多数投资者感到应接不暇了。

CUP:这本书一直在强调过程重于结果的概念。结果难道不是投资的根本目标吗?

MM:从长期看,结果当然是最重要的。结果毕竟是我们投资的最终目的与衡量标准。但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用最优的过程获取令人满意的长期结果呢?

投资就是一种概率游戏。在任何一个受制于概率的领域中,我们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最伟大的决策,也不一定能随心所欲,但某些一塌糊涂的决策,却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这就像玩21点牌时你手里已经拿着17点一样,如果你想撞一下运气,就不妨再要一张,如果恰好是4点牌的话,你就必胜无疑。但运气不可能永远属于你,长此以往,输钱肯定是迟早的事。因此,以偏概全,以偶然的结果去代替全部,注定是不合情理的。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所有依靠概率的领域里,无论是赌徒、球队的教练还是赌马人,那些业绩骄人的精英都无一例外地习惯于从过程和结果这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因此,在这个一味沉迷于结果的现实社会中,强调过程的长期性意义自然也就不言自明了。

CUP:按照你的观点,你在了解市场的时候从不依赖那些投资专家,原因何在呢?

MM:市场价格代表着无数投资者信息的汇集。而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其中的关键,它可以保证市场总能比任何一个外个体知道得更多。

我常提到蚁群的例子。只要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们超乎寻常的力量、适应性,还有它们颇具代表性的生命周期。事实上,蚁群本身就是一个几乎完美的组织。但单个的蚂蚁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它们只能依赖眼前的信息和联络。尽管所有蚂蚁都不知道整个蚁群在干什么,但蚂蚁之间的互动却让整个蚁群的运行有条不紊。我们永远不可能奢望一只会对自己的蚁群明察秋毫,同样,我们也不能指望任何一个投资专家比蚂蚁强多少。如果你想认识市场,还是去看一看市场本身吧。

CUP: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近年的热门话题,但你却对此谨慎有加,原因何在呢?

MM: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理学家已经向我们验证了这样一个常识:作为个体,我们在决策时候并不总是完美的理性人。由于很多经济模型都是建立在投资者的理性基础之上,因此,行为金融学似乎彻底颠覆了有效市场学派的理论根基。

在这里,问题的核心在于,市场从来就不是出于理性人之手,它反映了一个多样化群体的交互作用,而多样性则是获得精确结果的前提所在。研究表明,在多样性、互动和激励同时到位的情况下,市场解决问题的效率将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说,行为金融学的问题在于:有些信徒认为,如果个人采取次优化行为的话,市场的行为也必然是次优化的,或者说,是无效的。但有其一却未必就有其二。只要个人次优化的方式不同,换句话说,个体之间存在着多样化,我们一样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CUP:你为什么总是慎用一些常见的指标,比如说市盈率,对企业或是个人进行评价呢?

MM: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不同寻常,而且总能让我们浮想联翩的答案:黏液菌。在食物充足的时候,黏液菌以个体形式而存在,表现为单细胞生物。但是在食物短缺的时候,这些细胞就汇聚为一个大的聚合体。因此,这个黏液菌到底是“它”还是“它们”完全取决于环境。

好的理论就是能在原因和结果之间建立起合理而可靠的联系。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理论却只能依赖于系统的内在属性。比如说投资,你也许会觉得按低市盈率购买一家就是好事。但事实上,很多投资公司却是依据属性来决定自己的对策。

然而,真正能站得住脚的理论只能服从于环境的要求。因此,低市盈率到底好不好,也只能依据具体环境而论。既然说通货膨胀预期和税率的波动性等价值的基本原动力是变化的,那么,我们市盈率是否合适的判断自然也要随之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