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推荐
领导力密语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威廉·J.霍尔斯坦
多年来,管理大师、专家顾问及学院教授们异口同声地宣称:他们能够通过教育把管理者培养成为领导者。诸如此类的言论数不胜数,从而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藏书,尽管其中许多言论明显过于简单或是人云亦云。
《真北》的出版可谓众望所归。该书的作者比尔·乔治和彼得·西蒙斯对领导所持的观点和理论具有真正的宝贵价值。
乔治先生曾担任美国美敦力公司CEO达十年之久,现任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高盛公司、瑞士诺华公司董事会成员,并在哈佛商学院授课。该书是在对125位领导进行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完成的。
“领导的心智不是学来的”,这是书中所提出的一个观点。相反,领导者是由个人危机及其他生活经历共同塑造而成的。这种经历常常发生在年轻时代,或是中年时期,它能使人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如果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许多花在领导力培训上的钱就是不折不扣的浪费。
星巴克集团主席霍华德·舒尔茨讲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那是1961年的冬天,他当时只有7岁。一天,他正在布鲁克林的“Bayview Housing Projects”外和朋友打雪仗。突然他母亲大声叫他进去。原来,他父亲出事了。他的父亲是一位货运司机,不小心摔倒在冰面上,扭伤了脚踝。
父亲因此而丢了工作,并因而失去了所有收入来源,他开始在饭桌上和舒尔茨的母亲就借多少钱的问题大肆争吵。书中原原本本地引用了舒尔茨先生的话:“我的周围都是那些整天忙碌工作、疲于奔命的人,这种记忆我永远忘不了……永远。”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舒尔茨家庭的凄惨经历激发了他争取成功的野心,刺激他着手创建了星巴克,直至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舒尔茨先生手下的每一位员工工资都至少高于最低标准,而且还能领取数目可观的健康福利津贴和股票期权。所有这些,同样也是源于家庭经历带给舒尔茨的感悟和影响。
丹尼尔·魏思乐是瑞士诺华公司的CEO。他从小就患有哮喘病、肺结核和脑外肿,因而不得不长年与家人分离。他的妹妹死于癌症,父亲死于一次外科手术中。
魏思乐的初衷是当医生,他希望帮助家人和自己摆脱疾病的困扰。但后来,他的兴趣转移到了制药领域。在他任职诺华公司期间,他总是催促研发人员尽快研究新的药物,因为他对病人有一种感情上的亲近。“作为诺华公司CEO,我的力量和影响关系到的是许多人的生命。”魏思乐先生如是说。
乔治先生指出,上述情况是杰出领导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他们都强烈渴望实现更远大的目标,而不仅仅是赚钱。
总而言之,本书中描绘的CEO形象与通常出现在大众畅销书中的那些高傲而贪婪的CEO形象截然不同。乔治先生并不否认这类CEO的存在,但他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CEO,也不可能取得最终成功。真正优秀的领导者拥有令组织中所有人都理解并欣赏的品质,这就是真北的精髓所在。
“那些只盯住权力、财富和名声的领导者,往往一味追求别人的满意,要求所有人都认可他的光辉形象。”乔治先生在书中写道,“这样的领导者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人场合,都表现出极端的自恋。”
《真北》体现了领导理念上的鲜明变化,即由以美国国际集团前CEO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Greenberg)为代表人物的“命令-控制”式管理向协作型管理的转变。
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到管理活动并不是围绕“我”——即CEO的活动,而是关于“我们”,即整个团队的活动。“领导者的作用并非迫使其他人服从,而是在于通过授权使他人学会领导”,乔治写道,“如果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领导者个人,那么领导者将很难激发出员工创造最大的工作绩效。”
书中提出的其他深刻见解将有助于开辟关于公司领导问题的新思路。其中一个观点阐述的是,领导实际上可以向他人展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而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地装作神通广大、无所不知。
安妮·马尔卡希(Anne Mulcahy)是施乐公司的CEO。2001年,她面临着公司倒闭清算的危险局面。她在书中这样描述她的感受:“晚上8点半,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把车停在了马利特公路路边,然后对自己说,‘我该去哪儿?我不想回家。我根本没地方去啊!’”
她毫不吝啬地展示出了自己脆弱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求胜利的决心。正是这种脆弱帮助安妮重新整顿队伍、恢复士气,并努力清偿了60%的负债,从而挽救了整个公司。最终的分析表明,领导其实是与个性和性格密切相关的。
乔治先生花费大量工夫讨论了最优秀的领导者所必备的、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这一点颇令人费解,因为这相比起把所有时间投放于工作、把家庭完全抛在脑后的典型领导者形象来说,可谓大相径庭。
乔治举了约翰·多纳霍(John Donahoe)先生的例子。多纳霍曾在美国贝恩咨询公司任职。尽管他官运亨通、春风得意,但却常常为如何处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大伤脑筋。他的妻子艾莲每天早上7点半去上班。这样一来,谁送他们的两个孩子上学就成了大问题。多纳霍找到老板,提出辞职以方便接送孩子。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老板和客户一致同意他每天上午10点上班。乔治先生最后总结道,现任eBay高级长官的多纳霍,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领导效能。
“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领导者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乔治写道,“领导者要想拥有完整无缺的生活,就必须学会将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各个主要因素整合在一起,包括家庭、社区环境、朋友,等等。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够从容面对各种情况,免于遭受分身应对各种情况的痛苦。”如果切实做到了这一点,领导者就可避开孤立与傲慢的误区。
杰出的领导者亦具有建立不断增强的良性领导循环的能力。乔治对此阐释道,这样的领导者往往受个人经历所激励,善于授权给周围的人。这引领他们的企业走向成功,并逐渐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先进理念。
综上可见,《真北》是近年来关于领导力领域最重要的书籍之一。该书的写作是基于大量紧贴个人生活的细致观察,比起管理专家一窝蜂兜售那些枯燥理论来说,《真北》的现实意义要强得多。
领导之路
《商业周刊》(BusinessWeek)
戴安娜·布雷迪
如果企业高管们动笔写书,那么内容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歌功颂德式的回忆录,另一种则是传授成功模式的盲目乐观的说教文。但比尔·乔治跳脱了这两种框架的束缚。这位美国美敦力公司的前CEO,现在正担任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他与彼得·西蒙斯一起,为读者奉献了《真北》一书,对领导者的经历进行了深入考察,兼具启发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以说是2003年乔治所著的畅销书《诚信领导》的续篇。但作者在《真北》中提出了“成功人生内在规范”的理念,并指导读者如何成功把握这种内在规范,因而本书可谓是乔治真正的巅峰之作。
《真北》的核心内容由125位管理者的访谈记录构成。从诺华公司的CEO丹尼尔·魏思乐,到Palm公司创始人之一唐娜·杜宾斯基(Donna Dubinsky),涵盖了不同国家、行业、性别的各层次管理者。两位作者有时会和管理者一起,对他们的成功经历津津乐道;但有时也会引导他们谈起自己的失败经历、感情挣扎、人生悲剧、个人遗憾,等等。正是受这些事情的触动,管理者们才摒弃了平凡的职业道路,走上了不平凡的领导之旅。在和管理者的交流和沟通中,《真北》一书的真谛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成功的领导没有捷径。本书见解深刻,发人深省,读后余香,令人久难忘怀。
《真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丰富的事例揭示了真诚领导所蕴含的意义,并对不同受访CEO的成功和失败经历进行了考察。现任安进公司(Amgen)CEO的凯文·夏尔曾是通用电气的主力干将。1988年,夏尔离开通用电气,转投当时风头正劲的MCI通讯[1998年被世通(Worldcom)公司收购]。可是,他非但没有迎来事业的辉煌期,而且还遭到了GE总裁杰克·韦尔奇的“抛弃”,处境十分尴尬。夏尔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学会了忍耐与宽容,最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安进的CEO。
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了领导力培训计划的五个关键要素,是全书最具实用性的一部分。第一步是“了解真实的自我”。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自知之明。美国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前任CEO戴维·波特拉克(David Pottruck)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波特拉克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整天长时间地工作,言谈举止又过于激进,渐渐失去了同事的信赖并招致忿恨。与此同时,他的第三次婚姻也出现了危机。为解决这些问题,波特拉克要求自己定期接受反馈,虚心听取周围人的看法和意见。
第二步,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识后,就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大卫·格根和乔恩·亨茨曼(Jon Huntsman)曾是尼克松政府的成员。他们亲身经历了水门事件的全过程,同时也经受了一次对道德底限的考验。亨兹曼回忆道,“当时整个白宫都弥漫着一种是非难辨的气氛。”他甚至奉命诬陷其他的政治家,这使他逐渐醒悟,并加快了离开的步伐。
领导力培训计划的第三步是找出自己的激励因素。作者写道,最成功的领导者走上领导岗位,或许是为了改变现状,或许是想超越自己的能力极限,亦或许单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与激情,总之,极少是为了钱。在很多情况下,真正的领导者是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放弃稳定的职位。
第四步是建立好的支持团队。作者列举了许多硅谷企业的领导者的例子,其中包括Palm公司的CEO杜宾斯基,她得到了被乔治称为“教导主任”的Intuit公司主席比尔·坎贝尔(Bill Campbell)的帮助。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也从管理大师沃伦·本尼斯处得到过启发。
最后,我们应该努力将工作与家庭、朋友、社区服务、体育锻炼、宗教信仰等所有重要的生活元素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追求作者乔治和西蒙斯提出的一种“完整无缺的生活”。
《真北》第三部分讨论的是如何激励身边的人。在书中,领导们各自谈到了工作的高层次追求(这一部分包含的女性领导者多于前两部分)。钟彬娴,美国雅芳公司CEO,对“我们的努力与信念,有助于给未来的女性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开创新的机会”这一企业使命进行了阐述;施乐公司CEO安妮·马尔卡希则谈到施乐面临清算危机时所采取的员工激励措施。与书中其他部分一样,这些内容并不是歌功颂德式的回忆录。马尔卡希这样描述了自己的感受:“晚上8点半,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把车停在了公路边,然后对自己说,‘我该去哪儿?我不想回家。我根本没地方去啊!’”
读者从众多领导者的事例中或多或少能够发现自己的影子:或者是目睹亲人去世的痛楚,或者是在利益与自我之间的挣扎。领导者也会犯错,领导者也拥有自己的情感。毫无疑问,他们是真实的。全书每章后附有DIY领导训练,旨在指导读者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估,对所确定的重点事项进行评价。尽管没有指明任何捷径,《真北》的丰富内涵却能够帮助读者找到通向成功的领导之路。
缺乏道德规范,领导意义何存
《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
吴加寅
在中国企业界,领导者滥用公众信任而引发的丑闻似乎总是不绝于耳。每天,报纸上都会有企业高管因违背伦理道德而被迫下台、定罪判刑,甚至锒铛入狱的报道,读者对此早已耳熟能详。
用《真北》作者比尔·乔治和彼得·西蒙斯的话来说,这些高管普遍缺乏一种内部道德规范,而这种道德规范必不可少,构成领导的伦理基础。
当前,许多领导者以利己为中心,一切向钱看,无时无刻不在疯狂地追逐权力。渐渐的,公众对他们领导的企业丧失了信心,对其他企业也失去了原有的信任。
据报道,贵州茅台有限公司前任总经理乔洪因受贿嫌疑被监禁,并一直接受调查。2007年2月,27岁的商界女杰吴英受到了浙江省东阳当局的拘留。调查人员仔细察看了她写的书,并对她创建本色集团所利用的财务关系进行了审查。
除了乔洪和吴英,还有许许多多人在竞相追逐着自己的领导梦。他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目标,只是在追求伴随领导职位而来的财富、地位和荣耀。
这些人的才能或许不可否认,但是他们向往的领导决不是真诚的领导。
大卫·格根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众领导中心的主任,有着三十余年为美国企业总裁进行咨询的丰富经验。格根的观点是:品德好、能力差最多导致领导不力,而能力强、品德差却会造成莫大的危害。
正如比尔·乔治在书中描述的那样,真诚的领导者应该坦诚;且善于思考,具备深刻的洞察力;目的性强,能被远大目标所激励;同时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严格的行为标准和坚定的道德准则。
丹尼尔·魏思乐是制药业巨头诺华公司的主席兼CEO。在很小的时侯,魏思乐就饱受数种严重疾病的折磨,他的姐姐和父亲也都死于疾病。抱着与疾病作斗争的愿望,魏思乐当了一名医生。随后,他进入制药行业,供职于行政部门,最终成为了诺华公司的CEO。
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靠着诺华的药品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这一切都得益于魏思乐的超越领导。
但是,中国的很多企业领导者却不具备这样的远见卓识和高尚动机。相反,他们时常为了追逐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目标。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中国人暗地里发财后,总是不愿意登上财富榜的排名;为什么很多曾经问鼎财富榜的富豪最后进了监狱。显然,这些人领导企业的方式是有问题的。他们压根没有长期奉献的打算,而是把经营企业当做一种冒险和投机。连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又怎么能指望他们保证企业长盛不衰呢?
乔治强调,要成为真诚领导者,就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道德底线。
乔治并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传教士。作为全球医药领先企业美敦力(Medtronic)的前CEO,他为美敦力确定的使命是“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延长生命”,而并非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不仅如此,美敦力清白的企业记录也一直让乔治深感自豪。乔治认为,基于伦理道德进行领导不仅可以实现,在很多情况下,这甚至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对于仍在短期利润和自身信念、价值观之间摇摆不定的领导者来说,比尔·乔治的《真北》绝对值得一读。我们需要“真北”的引导来实现领导者的真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