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章 广济寺初遇襄王爷

雅俗十一岁这年,国家又即将迎来三年一度的秋闱大考,之前长生考中秀才后,同年秋闱没赶上,如今足足等了三年,也准备了三年,才盼到这个机会,此前三年厉兵秣马,厚积薄发,正值信心百倍,斗志昂扬。

话说那年长久考秋闱倒是顺当,不过后来就是因此仗着自己太聪明,不好好学也总能考的比谁都好,后来读书简直就没花心思,可再聪明不学也不行,春闱直接掉了。那次落榜后,二爷一点不急,觉得就该让长久栽个跟头,以后才能长记性,而且那个古怪话少的性格也要改,不然以后怎么在官场上混,好在后来长久样样都被父亲调教好了。

长生的资质不及长久,但是这小子行为踏实,性格又好,家里人都比较看好他。

其实很多聪明的孩子,小时候话很少,脾气还不小,模样最像二爷的长久和雅风都极聪明,无论说什么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可谓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但是话都特别少,不过长大后就好了些。

读书是自己的事,别人不能代替,贾夫人希望长生早日高中举人,光耀家门,又没有浩然的耐心,总想借力开猛药,为长生添把火,于是乎,某一日,经不住撺掇的贾夫人,突然兴冲冲的买来几大箱香烛铜锡家伙搁屋里。

浩然本来被唬的一愣,弄明白后就立一旁看贾夫人活力四射的清点,罗列有:

五十斤沉香,二百斤红蜡,二百斤酥油,一尊七斤重的铜鎏金黑螺髻释迦摩尼佛坐像,一套黄铜打造的素面佛前五供,总重三十三斤九两,一对白锡莲瓣纹灯盏,重十斤。

浩然看完后颇为惊叹,老婆居然一口气买了几百斤东西呢,看样子是下决心大信特信了。

这夫妻俩本来都不信佛,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为了家门荣耀,贾夫人如今另辟蹊径,开始往寺庙求佛还愿,盼着佛祖发力,保佑长生能早日高中。

贾夫人首要选择的信佛地点是广济寺,这座寺庙是在前朝古刹遗址上复建,颇为恢弘庄严,近些年香火旺盛,游客众多。贾夫人本想给儿子拜求个功名,可经不住广济寺和尚的热情推荐,又听别的香客一再说这里求姻缘很灵,所以后来就把一大家老少的健康,自己爹娘兄弟的长命百岁,夫君儿子仕途的顺遂,嫁出门的女儿在侯府的幸福生活,未成家的小孩子的美好姻缘,都给捐了个遍。

寺中住持深感贾夫人信心之诚,所以往后一有什么特别的日子,就派小僧侣去二爷府给贾夫人发请帖。

浩然和大嫂一样,信佛不信僧,闲来无事时也看过一些佛经,对佛法有着自己的领悟,若是遇到满腹佛理才学的得道高僧,还是很敬佩的,碰到僧侣化缘也出手大方,但这些动不动来自己家,打着佛祖的名义招牌来骗自己老婆钱的“假和尚”,浩然是见着就烦,而且这些和尚贪心不足,不但故意引诱妻子拓宽愿望范围,还月到月准时上门提醒自己老婆“续香油”,府里平白添这么一大宗开销,若非家中有大量田庄铺产,光吃自己俸禄,都不够养活和尚的。浩然从慈员外手里接过大量家财后,也学了些理财庶务,都是实在人,不弄什么假清高。

知道妻子一番真诚为自己的好意,浩然不好发火,毕竟长生不是婉言生的,她还能做到如此,但情绪憋不住,一见到和尚脸就沉的吓人,这样看起来和浩荡三爷就很像了。

广济寺和尚见过几次后,都觉得这家老爷官做的大,所以脾气也大,但夫人很好说话。

雅量一次和雅俗说起这事,张夫人信佛不信僧,家里有佛像,但是从不去寺庙,雅俗好奇,就对雅量表示想下次和二婶一起到广济寺看看,长长见识。雅量拍胸脯保证下次一定带雅俗同去。

所谓的下一次很快来了,熬油般的秋闱结束后,到了发榜日期,长生果然挂榜有名,贾夫人急不可待的往寺里去还愿,感谢佛祖,又准备为下一场春闱祈福。

顺便说一句,长生高中举人,慈姨娘也跟着春风得意不少,如今在府里,颇有一番妻妾和睦的景象,下人对慈姨娘也都非常尊敬,姨娘手里有钱,又有老爷关爱,如今四少爷中了举人,将来肯定大福气在后头。

慈姨娘这些年每日除了吃喝听曲,看书做针线,也没多余消遣,她生的粉妆玉琢,美丽天然,又是个爱热闹的性子,总想外出吃吃饭,会会友,找人聊聊,这些年待在府上外言不入,里言不出,虽然饫甘餍肥,遍身绫罗,依旧有几分向往外面的世界。

贾夫人见慈姨娘现在活力四射,针线不碰,书也不看,总想出门,所以就和下人打了声招呼,让慈姨娘以后想出门去哪里转转都行,但是记得带上人手,不能给家里丢脸,真要有哪个官员家娘子想和她结交的,就给她们结交说话。

慈姨娘得了这么个特权,登时过了一段十分自在做主的生活。贾夫人本是一片好心,后来差点叫智谋不足的慈姨娘给家里惹出祸乱,这个后面再说。

贾夫人这次去广济寺还愿,把雅娴、雅俗、雅量都带上了,长远大了,现在需把心思放在读书科考上,不能像小时候那么玩,所以往后姐妹们欢聚,长远就来的少。

临出门前,贾夫人命铜雀把一个沉甸甸的红木雕花小箱放车里,到了广济寺先把后车几袋大米给捐了,又往布施盘里撒了满满两大把铜钱。

雅俗这才知道二婶带的小箱子里装的是钱,这么沉的一箱,至少有十五六贯铜钱在里面,后面见到佛祖又撒,磕头又撒,烧香又撒,和尚念经更时不时撒。

雅俗本是来看佛祖的,却被要求听和尚念经,又看二婶一边跟着祈祷,一边撒钱,搞得没半点儿自由。听到后来雅俗有点犯困,觉得对不起佛祖,于是就唤雅量一起出来。

广济寺的桂花开了,很香很美,小姐妹俩就在寺中到处转悠,发现很多有佛像的庙宇都没人看守,于是雅俗雅量便一个接一个神像拜过来,每个神像磕三个头,念一句佛,整整拜了好长一圈。这边还没拜完,那边嬷嬷们就来请小姐回去和夫人一起用素斋。

雅俗想想觉得勉强对得起佛祖了,就同雅量先回去吃斋,不料远处有双眼睛一直看向她们这边。

雅俗拜佛拜这么久也累了,广济寺的素斋味道不错,茶也清香甘爽,想二婶是广济寺的“贵客”,今日沾二婶的光,受的待遇还不错。

雅俗雅量几个吃饱后随贾夫人出了斋饭堂的门,门口也有个小小的布施箱,箱边站了个和尚,贾夫人看见又转身从铜雀捧着的箱里抓了两大把钱放在布施箱里,和尚立即念了一句佛。雅俗看和尚念佛时精神的样,颇觉有趣,这时再看箱子里剩的钱不多了,再抓个几把就要见底,于是又问二婶刚吃过饭要不要歇一歇,心想:看歇一歇觉还要不要“抓两把”了。不过这次没要,寺里备有上房供贾夫人休息。

真要话说回来,雅俗是跟着贾夫人一起去的广济寺,广济寺所有的僧侣见她们都很热情,去哪也没人拦着,嬷嬷问小和尚们两位小姐在哪里,和尚们都热情指方向带路,这种客气是发自内心的,去广济寺还愿的多了去了,僧侣对她们是最礼貌客气的,也就雅俗雅量两个玩的最自在,雅娴大了,需得陪在母亲身边。

贾夫人本想带着几个孩子一起休息,可雅俗觉得菩萨还没拜完,所以就不想休息,雅量见雅俗不休息,也不想休息,最后只有雅娴陪着贾夫人一起。贾夫人嘱咐俩孩子注意安全,不要碰着摔着,然后就同意让俩姐妹出去玩,又吩咐仆妇偷偷跟着。

雅俗雅量把余下的佛像全部拜完,累了好大一圈才忙活好了,这时就在广济寺玩起来,小姐妹俩一人摘一枝桂花跑着玩,跑着跑着遇到一个人,是襄王殿下朱轩景。

襄王是当今太后中年才得的小儿子,天子唯一的同母胞弟,如今二十二的年纪,生得青松秀美,玉树临风。王爷年少痴迷佛法,又成天冒出各种新鲜想法,还多次想尝试剃头出家,又不喜异性,太后每次一说要给襄王娶亲,他就闹着要舍身佛门,太后被儿子闹得毫无方法,只得处处顺着,所以襄王到这好年纪,婚事却半点影子都没有,成天只喜欢往大小寺庙转转打发。这次从藩地来京,自然不忘看看京里寺院,不想今日来广济寺会遇到这两个小女孩,当然,这俩女孩子不认识襄王。

襄王上午看到时就好奇,这对神仙般的小姐妹到底是谁家的女儿,这会儿离得近了,就走近盯着俩女孩看。

雅俗雅量发现襄王一直看着她们,又不认识这人,俩姐妹直接转身准备离开。襄王忍不住开口:“小姑娘,你们俩是谁家的女儿呀?”

一听这话,小姐妹俩忍不住回头看看,再互相看看,想起家人的叮嘱,还是不说为好,先走为妙,所以看看后,又走了。

襄王也不追问,只笑着看她俩离开,回府就派人打听这俩女孩的身份。

贾夫人一行回去时,箱子里还剩些钱,大约两贯左右。负责接待的和尚一路送的老远。贾夫人想想,就把箱子里的钱全倒给送过来的僧侣,只说麻烦在佛祖面前帮忙给上个供,和尚连忙收下后又念了两句佛。

贾夫人本意省得他们再跟着送,怪不好意思的,干脆把钱给他们,打发了吧!这时才带着三个孩子上车回府去。

回府后,王爷立刻命人打听清两个女孩的来历,得知了雅俗是成国公的女儿,随后就送了不少野味和两对大鹿到成国公府上,说是给雅俗补身体。

浩瀚和张夫人都大吃一惊,襄王虽无实权,但身份尊贵,与皇上手足情深,又是太后的心肝儿,重要是他没成家,这般行事所谓何意?

不等国公爷想出对策,襄王已率先登门拜见。彼此见过礼后,襄王开门见山就说:“那日在广济寺,本王看见令爱,很喜欢她。本王不想成亲,却想认个干妹妹,所以对令爱多关照了些,还请国公勿怪,以后但凡本王送什么东西给令爱,您就当是令爱的义兄,或者是小叔叔的一点心意吧。此事皇兄和母后并不知晓,还请国公勿告知,免得太后多思。”

襄王态度表明至此,成国公算明白了,传说襄王不近女色,就眼前看来还是很懂欣赏美女的,此事不管对女儿以后算不算是福,眼前应该不是祸,所以表示愧不敢当后,也与王爷小心交流起来。浩瀚主要不希望太后和皇上插手此事,他并不愿意女儿嫁入皇族。

襄王对雅俗的心确实是男女爱慕,二人年纪有十来岁差距,在皇族里不算什么,只是不知道国公府能不能答应,倘若贸然提出被拒,就没戏了,不如常来看看雅俗,至少可以常常关心她。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或许这年广济寺桂花新开,也标志襄王爱情的到来。

襄王的爱相比俗世之人要纯洁太多,喜欢就是纯粹的喜欢,一种不以占有为目的喜欢,一种纯粹的欣赏和单纯的喜爱。

雅俗毕生视襄王如至亲,也因为襄王始终保留着最初那颗纯粹的爱的初心。

下章分析雅娴说亲路上一些小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