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十字金街——解放碑(2)
三、从公园路到解放碑
写完横向通过解放碑这条街,下面继续写纵向通过解放碑的邹容路,我就从邹容路端头的人民公园说起。但我们首先要弄清这条街为什么叫邹容路。
邹容,巴县人,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中国同盟会发起人,1902年撰著名《革命军》一书,倡言反清革命、创建中华共和国,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遭清廷和上海租界拘捕,1905年4月3日病死于狱中,年仅20岁。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追授邹容为“陆军大将军”。1943年1月2日,重庆市政府将新生路更名为邹容路,1946年6月,在市区两路囗下南区公园建立由时任市长张笃伦敬题的“邹容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座基上刻有清末民初革命家、国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章太炎先生,1922年为营建上海邹容墓所撰《赠大将军邹君墓表》。
人民公园下连川东道、重庆府、巴县三级封建社会的政权衙门,这三级衙门都在老巴县土地上,因此重庆人往往说自己是巴县人,其实这样讲是很对无错的。这里是巴渝12景之首“金碧流香”所在地,清雍正年间巴县县令王尔鉴,从县衙爬上后山,极目远眺,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诗兴大发,留下: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江环千嶂合、云度九门开,每一凭栏眺、清芬拂草莱。这一人间瑰丽诗篇数百年来经久不衰。
1921年5月,川军第二军军长杨森兼任重庆商埠公署督办时,既为体现他崇尚洋派和新潮,又体现署政新政绩,也为给市民提供一个休憩娱乐、观景畅怀之地。于是将巴县县衙后面濒山府第划入大半,整修了这条联系上下半城可直达西三街的盘旋石梯,半山上随形就势建起花坛、悠然亭、金碧山堂、江天烟雨阁。其间重庆的政权,杨森、刘湘几易其手,公园建设修修停停,成了胡子和烂尾工程。1929年2月,重庆建市后,终于在军伐、四川省主席刘湘爱将,首任市长潘文华的督促下,半年后的1929年8月正式竣工,取名中央公园,这也是重庆市第一个正儿八百的公园,从开建到迄今已近百年。
国府抗战避敌迁都重庆,1939年塑中山先生像后更名为中山公园,郭沫若曾在此做过抗日演讲,马思聪在此演奏过《思乡曲》,叶浅予在此举办过画展,冯玉祥在这里组织书画义卖,向各界募捐赈济灾民和支援前线,1938年底《新华日报》发起的抗战“义卖献金”活动更是盛况空前。1946年修建辛亥革命广州黄冈起义牺牲的三位川籍人士纪念碑,1947年修建日本对重庆大轰炸期间,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而献身的81位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陆续还建起中央戏院、中央茶舍、图书馆、阅报栏、喷水池、射击处。
1950年7月,新政权对破败、荒芜的公园完善设施、精心维护,更名后的人民公园,成为市民前望南岸连绵山峦,后览都市繁华街景,遛鸟、品茗、读书、赛诗、手谈的好去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解放初期,公园有一位两米多高的巨人——龚大汉,旱冰场收票、维持秩序和负责清洁,还有一侏儒——叶矮人,负责饲养狮、虎、豹、熊、大象、蠎蛇、孔雀和鹦鹉等动物。
从公园路踏上邹容路,左边的左营街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军分区、重庆警备区机关,若追溯更早一些,军阀刘湘在此设四川善后督办处、省政府、国民革命军21军军部等。右边是人民公园9号,原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办公大楼,这栋两楼一底砖木结构的大院子,解放后作为西南贸易部干部宿舍,住在这院里的两百余户人家,大多吃“供给制”拿“折式单位”,都在财贸系统就职。院子里设有门房、公用电话、食堂、公共厕所、自来水房、开水屋、消防水池,院子里绝大多数人陆续成为财贸系统的各级领导,三年自然灾害时,院里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干部,享受县团或行政13、17级以上,每月烟、酒、糖、油、肉、豆等特供。
走出街口有条左接较场口右通朝天门的中正路,解放后更名为新华路,但这条路更具影响力的名字叫“大梁子”。“梁”者,山脊也。经考证这“大梁子”之源,是昆仑山延伸的大巴山、华蓥山,大巴山、华蓥山余脉歌乐山又蜿蜒至小龙坎平顶山,一路高低起伏经虎头岩、鹅岭,抵达枇杷山,收尾在扬子、嘉陵汇流处的“大梁子”。百年前母城还无公路,从大梁子山脊俯瞰江城、饮虹揽翠,一袭陡峭曲折的石梯与下半城连为一体,山在城中、城在山中,“金碧流香”俊俏无比。
1932年端午,磁器街至小什字公路修通,1938年陪都时,才将过街楼、神仙口、打铁街、字水街、半边街、苍坪街、顶子街、大梁子、三层土地等街名废除,统一取名中正路,解放后更名为新华路。这条与民族路、民权路平行的街道极不平凡,从磁器街细数过来,有重庆接骨斗榫最具名气的骨科医院、凌汤圆“钰合祥”分号、重庆美术公司工艺场等。
1938年初著名画家武辉夏父亲,抛家弃产从南京逃难避敌,拖家带口颠沛流离徒步来到重庆,在中正路482号由小作坊,慢慢做大做强,抗战末期武家生产的“坚固”牌肥皂,已经是重庆城家喻户晓的名牌。解放后公私合营武家生意由国家兼并整合,在美术公司供职的著名画家孙洪住进了武家大院,孩提时的武辉夏,就是在亦师亦友孙洪的引导下拿起画笔、热衷绘画,逐步走向画坛的。
“坚固”肥皂厂旁,是按满族风格建造,住有好几十户人家的“旗人居”、军政机关、银锡象牙制品作坊、宜昌煨罐夜壶陶器店等,陕西人马振祥开的,拥有狼豺狐、虎豹貂等各色皮货的马记北疆皮货行等。跨过邹容路往朝天门方向,依次是渝中区人民医院、人民剧场、化工油漆商店系国民政府交通部电报局、青年宫、群众艺术馆、重庆制镜厂、长安寺、著名的“雅兰”电子城、二十五中、1987年10月长江索道开张、改革开放最先冲破禁锢的新华路小商品市场一条街。
这条路上的“人民剧场”很有些来头,曾听著名书法家、人民剧场经理魏功钦老先生说过,此处的原“华章大舞台”是1915年创建,1925年改为专演京剧的“乾坤大舞台”,后因电线短路毁于火灾。1929年范绍曾为喜欢京剧的姨太太殷园买下这地块,在“乾坤”旧址上重建,“一姨”同音,建筑风格上又无处不体现“圆”,为此取名“一园大戏院”。解放后“人民”二字最吃香走红,政府接管更名“人民剧场”,先后由西南人民艺术剧院、重庆市歌舞团、重庆市歌剧团管理和驻场演出。
跨过新华路,进入商家连绵的邹容路,右侧是卖花圈丧葬品的明器店、售卖定制戏曲服装及行头的工艺商店、无线电维修部等。“重庆剧场”在民国路既后更名五一路而之前又曾叫机房街,与邹容路交叉的十字路口,1953年在又新大戏院原址新建,宫庭式门厅、回廊、影壁、休息厅甚是豪华,它曾是原西南川剧院、四川川剧院、重庆川剧院主要演出场地。当时川剧名角金震雷、周企何、袁玉昆、陈书舫、许倩云(1953年被评为全国劳模、重庆川剧团团长)等身怀绝技,他们的名头家喻户晓,代表剧目有《评雪辨踪》《杜十娘》《柜中缘》《做文章》等。
重庆剧场侧边曾是专演新闻纪录片的五一电影院,再往前走有被誉为“最佳川菜”的百乐门饭店。这条街位于大梁子段的“一川大戏院”,是驰名中外的“厉家班”抗战避祸,辗转湘、鄂、黔、滇、蓉皆不如意,最后选定陪都在此落脚走红,并牢牢扎下深根。厉慧良的武生、厉慧斌的净行、厉慧森的丑行、厉慧敏的旦行、厉慧兰的老生。“厉家班”的当家戏“大闹天宫”“霸王别姬”“四郎探母”演出经久不衰,当时的重庆人皆耳熟能详,“厉家班”为西南地区京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训出骨干,作出了重要贡献,重庆人以有“厉家班”而骄傲自豪。1955年后,“一川大戏院”成为重庆京剧团的演出排练场和剧团办公地。
邹容路口左侧,端头的“绍兴酒家”曾是一在清末衙门当过差的周师爷开的,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和大后方,大批下江人涌入,深谙江浙人极其喜好黄酒这一口,于是专门与在下半城储奇门生产黄酒的重庆老字号“允丰正”合作售卖黄酒。再加上这里商业兴旺、交通畅达、演艺人员和看客众多,因此生意很是红火,尤其是一些落泊的“冬烘”,兜里只要有了两子,便要一壶烫了的黄酒,点一碟咸菜或豆豆,消磨半天时光。
著名画家、国立艺专绘画系教授兼教务主任丰子恺是浙江桐乡人,与周师爷贵为同乡甚是交好,只要进城便一定来酒家与老板叙旧或约上三五挚友来此品酒谈艺。周师爷与丰子恺有个约定,只“出”故事,不给酒钱,丰子恺不过意,送了老板一幅《随意》绘画和题款“一碟咸菜可下酒、两杯淡茶伴读书”,老板把画挂在大堂,观者如鲫,无不啧啧称赞,故而许多年后尚有人还记得。这则轶闻我不仅听建国前“允丰正”会计部主任刘荣灿老先生讲过,我陪重庆日报老革命、老总编王古泽去桂林开会,路上闲聊时他也给我讲了这则故事。
顺路下去是借丰子恺画作“随意”二字取名的面馆,卖熨斗糕、三角粑、冲冲糕、醪糟鸡蛋的“喜相逢”甜食店,旁边是出售毛线兼织毛衣的“舒适毛线铺”。再下去的邹容路37号,是抗战时经大韩民国重庆临时政府决定,自愿交中国政府管辖,统一调度指挥,唯一的外国军队——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
紧邻的“味苑”餐厅,是中国商业部定点川菜培训中心,写到这里,勾起我四十年前的一段往事。当时改革初启,对出国出境人员纪律要求甚严,当时市里某局的两位领导干部去香港考察,因作风不检,接受港商宴请、应邀参观红灯区、观看大尺度表演、购买奢侈品等,定性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受到政纪处分并通报全市。恰好此时从二商业局朱维新局长处,了解到由“味苑”领衔派到香港位于轩尼诗道“重庆饭店”的姚红阳等特级厨师,遵守纪律、严于克己、不踩红线的事迹,于是写出《重庆八厨师,在港千日、一尘不染》的报道,刊发在《四川工人日报》头版头条,此稿曾荣获1983年度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
“味苑”餐厅左侧的自由巷,有爱国将领、外号“傻儿师长”范绍增两楼一底带小花园按上海愚园路石库门风格,用砖石木建成的公馆,在那个特殊的岁月,范绍增有钱有权又有枪杆子,因此妻妾成群。他说自己身在行伍,居“丘八”之头,戎马倥偬驻地不定,任务突至战事瞬息万变,逃生自保寻常事,无暇顾及儿女教育,为此他纳妾有五标准:年轻貌美、身体健硕、知书达理、拒娶名门、不要缠足。
范绍增每娶一房便置业一处,因此他在五四路来龙巷内,一次就修了建筑风格一致的多栋“范宅”小院。他最大也是最有名的一处官邸,便是紧临上清寺、电信局旁、消防队正对面的“范庄”。抗战时范绍增率部出川,击毙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击伤日军第十师团长少将团长河野,获“青天白日”等多枚勋章。1949年底反蒋起义,解放后政务院根据其爱好,安排他出任河南省体委副主任。范绍增是一个敢作敢为,不甘尸位素餐的人,他身在其位谋其政,为河南省体育场馆建设、人才培养作出了杰出贡献。
迈过民国路也叫五一路,往下是卖豆花、蒸菜、冒耳头的“渝香村饭馆”,建国前后叫“皇家照相馆”,“文革”时更名的“新艺照相馆”,再往下是重庆最具名气的“精益眼镜行”,继续往下便是有坐堂先生的“保安堂药店”。街对门是重庆百货站文具纸张批发部、重庆搪瓷厂营业部,重庆百货采购供站办公楼,著名的横跨三个街区,改革开放前重庆最大、条件最好,有遮阳棚、统一建筑格式、固定摊位的“大阳沟菜市场”,其招牌是著名书法家张健的墨痕。
走过大阳沟菜市场邹容路出口,第一家是出售日用杂品的商店,紧挨着“陆稿荐”,这“陆稿荐”本是苏州百年老字号,抗战时期,苏州人孙云飞引进重庆,后由荣昌人郭志煊结合川味改良,其酱鸭、叉烧肉、五香熏鱼、卤汁豆干等特色独具,深受欢迎。紧挨着的是古旧书店,掌柜老先生眼光独到,专门收购和出售古籍真善本线装书,重庆书协原副主席毛锡雄的父亲,就是该店颇有眼力的鉴定师。隔壁是邮局报刊门市部、再隔壁是珠宝玉石商店。
大阳沟口子正对保安路,又曾叫过米花街,继后又叫八一路,现在冠名“好吃街”,这条街一家挨一家都是特色名小吃,王鸭子、串串香、羊肉笼笼、鸡丝凉面、正东担担面、山城小汤圆、“一四一”火锅、湖北味“四象村”等等,那妙不可言的色香味形,让人难以抵挡这些美食的诱惑。不过早些年重庆百货公司旁边的“官茅司”,人多蹲位少成天排长队,外面锦绣江山、漂亮门面,里面臭气熏天,难闻半条街,若碰上掏粪车一堵街口就是半天,再好食欲也没有了。中国近代女作家、鲁迅提携的小友萧红、成名作《生死场》发表后,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抗战时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重庆,就寄居在解放军剧院对门的一个大杂院里。
出街口第一家便是重庆茶厂茶叶门市部,隔壁曾是天天打拥堂的“汉宫毛肚火锅”、二轻工艺美术品商店,楼上是解放前的红旗茶社,据说这里曾是中共重庆市地下党高层的联络点。1963年夏,电影《在烈火中的永生》来重庆实地取景,由于甫志高被捕叛变,李敬源与许云峰急于在新生市场茶楼碰面交换情况商量对策,这场戏就在此拍摄。再过去一个门面,就是面对解放碑当年渝中区品种最齐,营业面积最大的大众糖果商店。
“解放碑”,这是重庆孩子成长、外地人来渝必定“朝圣”的心仪之地,下面扼要谈谈“解放碑”的诞生和变迁。1939年3月12日,国民政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4周年的纪念日,颁布了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决定在都邮街广场建一座激励全国工农商学兵,命运与共抗战到底的“精神堡垒”。堡垒为四方形炮楼木质结构,共五层通高七丈七,含纪念“七七”抗战之意。“精神堡垒”建成后,多次被日机炸毁,对这抗倭精神支柱、团结不屈向征,山城人民屡炸屡建,从木质结构到钢筋水泥,这里一直是陪都各界举行抗日动员、庆典、集会的重要场所。日本战败投降后,为让全国人民永远牢记宁死不屈的爱国抗战精神,1945年10月,重庆市临时参议会决定重建“精神堡垒”,1946年10月奠基,1947年8月完工。
1947年10月10日,重庆市政当局召开各界参与的万人集会,庆祝“纪功碑”落成。市长张笃伦主持并致辞,介绍了纪功碑为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碑身通高27.5米、直径6米、共八层、八棱形内空,内有钢制螺旋式楼梯141步,碑内珍藏着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胜利时写给重庆人民的信等文物。面向民族路的“抗战胜利纪功碑”七个鎏金大字,落款“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重庆市市长张笃伦”。碑座八面石碑上铭刻有国府“明定重庆为陪都令”,国府文官长吴鼎昌、重庆行营主任张群等撰写的“抗战胜利纪功碑铭”等辞章。
重庆解放后,大型集会、重大纪念日也都选择于此,主席台就设在高出马路1.6米,直径20米的水磨石基座上,1950年10月,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改题此碑为“人民解放纪念碑”。近年来,文史专家、不少市民强烈呼吁,还原历史本真,恢复“抗战胜利纪功碑”名号。
四、从解放碑到临江门
解放碑转盘右侧,是重庆市美术公司和摄影部所在地,改革开放前中央领导来渝视察、重要外宾来访都由美术公司派出摄影师,事后制作专册呈送归档,市里大型或重要会议的会场布置,市里赴省城、北京的重要展览皆由美术公司负责策划制作。转过街角便是百年老店“亨得利”钟表店、重庆最早的“和平药房”“群林市场”一号侧门,最端头只有三四个平方米生意好得出奇,从不卖假烟,方便夜游神,24小时不打烊的“利民”香烟店。街对面是“重庆百货大楼”“新华书店”,解放前的“老保和”酒楼,解放后的“解放碑餐厅”“六一”儿童服装店。
跨过青年路,右边的“国泰大戏院”,那故事就多了。国泰在柴家巷口,群林市场二号侧门对面。1936年初,实业家赵巨旭将自己私宅拿出并出资与重庆渝中区人,曾居住在南岸龙门浩马鞍山的中国戏剧家、电影事业家夏云瑚等共同兴建。由于赵和夏都曾在上海艺界打拼,重庆“国泰大戏院”,基本照搬位于上海淮海中路,1932年所建“国泰大戏院”外观格调内部设计建设。
重庆“国泰大戏院”于1937年2月落成开张,抗战爆发,夏云瑚组建上海影人剧团到内地宣传抗日,作为国泰经理的他,将大戏院作为中华、中影、上海影人等影剧社的演出场地。他与郭沫若、阳翰笙、田汉、夏衍、曹禺、老舍等,不惧日本大轰炸先后四次举办“雾季公演”,阳翰笙的《天国春秋》、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北京人》、老舍的《面子问题》、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夏衍的《愁城记》、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等数十台戏剧在国泰等剧场成功上演,陪都党政军要员频频亲临观看演出。人们说小日本飞机炸垮了我们的房屋,但是炸不垮我们的精神和意志,话剧一度成为陪都的精神信仰和力量支撑。
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带领八路军办事处,充分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机敏和人格魅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彰显共产党的存在,通过《新华日报》发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资源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十字金街”是他活动的重要舞台,他深知在大后方文艺是揭露敌人,动员激励人民坚定抗日的重要力量,他积极主动与文坛领军人物交朋友,在演出、展览、群众集会上可常见他活跃的身影,他多次邀请文化翘楚、演艺明星、书画名人到曾家岩做客。
陪都时重庆演艺界剧社荟萃、群星璀璨、演出空前繁荣,曾在国泰大戏院演出的剧团有:中国影人剧团、中国艺术剧社、中央实验歌剧团、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等。登上国泰舞台的有:金山、陶金、顾而己、赵丹、魏鹤龄、项堃、谢添、白杨、秦怡、周璇、吴茵、张瑞芳、舒绣文等一大批宣传抗战、立志报国的著名表演艺术家。
夏云瑚热衷电影事业、目光深远心思睿智,他在国泰大戏院安排了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夏伯阳》《她在保卫祖国》,美国好莱坞拍的电影《飘》、印度宝莱坞拍的电影《女神》等世界前沿影片放映。火炉重庆,夏天酷热难当,高悬影剧场的电扇起不了多大作用,他突发奇想,是把防空洞冷气抽进影剧院降温第一人。抗战胜利后,他四处奔波筹措资金,亲力亲为担任制片人拍出旷世经典《武训传》《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放后夏云瑚曾任中国电影发行公司顾问。
20世纪60年代初,国泰电影院经理何光甫,1962年率西南之先,把文化部评选、周恩来总理钦定的22名“新中国人民演员”,赵丹、白杨、秦怡、陈强、田华、张园、谢添、上官云珠、崔嵬、张平、孙道临、王心刚、王丹凤、王晓棠、张瑞芳、于蓝、李亚林、庞学勤、谢芳、金迪、于洋、祝希娟等大幅照片挂在走廊和休息厅,这是当时最时尚的风景线,也是千万影迷的梦中情人、心中偶像。
1953年10月,“国泰大戏院”更名“和平电影院”,1966年“文革”期间改名“东方红电影院”。这家电影公司直管的嫡系影院,1971年左右的“文革”中,为让人们识别香花与毒草,“内部放映”了供县团级以上领导、政工干部观看供批判的《武训传》《阿诗玛》《早春二月》等影片。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要求观看影片的干部带上干粮,不出电影院连续观看六七个小时内参片,日本拍摄的《啊,海军》《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当时荧屏上只有“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和“八个样板戏”,人们早就腻烦了,为搞到一张“内部放映”票,不少人真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1993年10月,“东方红电影院”更名,正本清源恢复了“国泰电影院”名称。
“国泰大戏院”右侧五四路地段,离来龙巷口仅几十步之遥,有一座建于1884年的法式建筑,解放后曾经长期作为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这座天主教“真原堂”与南滨路上的法国水师兵营就像一对孪生兄弟。1939年至1946年陪都时期,明面上是英国怡和公司租借使用,实际上是国民政府侍从室直管的“中国黑室”、军统与英国军情六处、美英联合军事电台战时情报交换地,又称“中英联络处”。这栋已经快一百四十岁的大楼现在修旧如旧、完好一新,我们应感谢和记住时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分管城建、对城市古建筑有特殊情感的副秘书长何智亚,他力排众议、多方协调,把多方一致决定推倒抹平的这栋古建筑保留下来,而今不仅成为解放碑步行街耀目一景,也把解放碑街区的历史上推了五十年。
“国泰大戏院”左侧“和平公寓”的位置,陪都时叫“凯歌归酒家”,解放前的“颐之时酒楼”,文革改名“人民饭店”,改革开放后又回归“颐之时”。建国初期的“和平公寓”,声名显赫、门脸气派、店堂豪华,这里曾以川菜为主,选料严谨、做工精细,擅炖、焖、烧、烤、炒,尤其是调汤、味道、造型别具一格,其招牌菜“一品海参”“干烧岩鲤”“开水白菜”“大蒜鲢鱼”等经久不衰。一楼为普通散客,二楼为中高档食客和包房,生意火爆。由于地处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三四楼住宿的客房,尽管价格几乎高出其他宾馆一倍,却常年无虚位。底层的洗浴部更是生意兴隆,人们劳累后大池泡澡、师傅搓背、舒筋端颈、按摩修脚更是当时山城独具的特色服务。
“和平公寓”对面是老重庆耳熟能详的五交化公司,从这里到临江门有“励志社”“重庆大众游艺园”“沙利文餐厅”“云龙门火锅”、外贸“丝绸服装部”“关勒铭钢笔维修铺”“重庆曲艺团”“重庆市商检局”、外贸大楼等。原清末巴县中学、四川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辗转变迁,几分几合的重庆第二十九中,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萧楚女、恽代英等在校执教。从该校走出去的学生中,有国家主席杨尚昆夫人戏剧家李伯钊、新中国第一位女姓驻外大使丁雪松、中国著名女报人邓季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胡子昂、原重庆市委书记廖苏华、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饰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卢奇等名人。
古老的临江门城墙和城门洞在现在的公路下面,地下人行通道就是古老的城门洞,位于临江门的“魁星楼”“文庙”占地极宽,包括原大众游艺园、外贸大楼、二十九中、曲艺场、商检局等。1956年“五一”上清寺至小什字1路电车通车,在解放碑十字金街交电大楼门口设有解放碑站、“心心”咖啡店前设有会仙桥站和罗汉寺门口的小什字站,1962年“国庆”,渝中区至沙坪坝2路电车通车,始发站就设在夫子池旁的邹容支路。
这段地域非常值得忆念的是位于夫子池的“励志社”和“大众游艺园”。陪都时期夫子池励志社展览厅,是反映中华儿女、英勇无畏、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团结抗战的窗口,这里的书画、摄影、雕塑、战利品展览不间断,极大地提振军民战胜日冦的决心,向外国友人彰显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抗战期间,吴稚晖、傅抱石、徐悲鸿、吕斯百、沈尹默、潘伯鹰、吴作人、黄君璧、王临乙、吕凤子、张书旂、李可染、丰子恺等教授和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苏葆祯、梁白云、岑学恭等在夫子池励志社展览厅举办和参与抗战题材书画展,它创造了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最为辉煌和活跃的时期。我父亲抗战时曾多次参观书画展和认购,对林森和吴稚辉笔下各具千秋的榜书《还我河山》,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国画《巴人汲水图》,张书旂应国民政府之托送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巨制《百鸽图》,李可染创作揭露重庆大轰炸惨状的国画《无辜者的血》,汪刃锋的木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直记忆犹新。
全民通讯社、国民党中央社摄影部、励志社电影摄影组、中央电影场和中国制片厂、中国新闻社、联合画报、星岛画报、中苏友好协会、美英大使馆新闻处拍摄组等,先后在“励志社”举办了“征募寒衣”“重庆抗战”“劳军摄影”“大轰炸劫难”“一寸山河一寸血”“腾冲大捷”“盟国抗战”“雾季公演”“英国抗击纳粹”“苏联三大名城保卫战”“盟军柏林会师”“飞越富士山”等放眼世界、最新振奋人心的时政摄影展览。
夫子池励志社展览馆,解放后隶属重庆市群众艺术馆,这是20世纪90年代前重庆市唯一的艺术作品展出场地,著名木刻及国画家、美术活动家、艺术组织家朱宣咸在担任重庆群众艺术馆负责人时,把夫子池艺术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著名版画家牛文、李焕民、李少言、吴强年、吴军、朱宣咸等,著名油画家叶正昌、刘国枢、王大同、杜泳樵等,著名国画家冯建吴、李文信、黄原、杨鸿坤、苏葆祯、梁白云、郭克、周北溪等,著名漫画家马丁、尤路等,著名摄影家鲁昌麟、李叔予、胡飞宇、田捷明、杨明富、刘诗临等的作品曾在此展出。
就在这邹容路旁,夫子池艺术展览馆侧,中华路168号原重庆市交通局内,有一座二楼一底中西融合的砖木结构建筑,它就是陪都时期国民参政会旧址。国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由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组成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自1938年7月6日,在武汉召开一届一次会议,至1948年3月宣告结束历时近十年,共召开四届十三次大会,其中十一次是在重庆召开的。
解放后,人民政府以雷霆之势开展“禁毒、禁赌、禁嫖”,时间虽短成效显著,市长曹荻秋发现旧社会残害人民的毒瘤虽已连根拔除,可是供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实在太少。他投身革命后长期在上海和华东工作,因此对上海市情十分了解,他根据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不仅要让群众打物资牙祭,还要打文化牙祭”的指示,盟生建一座像上海“大世界”那样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供人民休憩娱乐。于是想到曾在上海影剧娱乐业打拼,陪都时转战重庆的老朋友夏云瑚,1950年底把他从香港请回,商量并决定在过去的文庙、曾经的留法预备学校——夫子池地块建一所大众化娱乐场所。
夏云瑚领命后在政府拨款不足的情况下,寻找合作伙伴,积极筹措资金,仅用八个月时间,便建成占地八千平方米,涵括电影、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等演出活动于一园的群众游乐场所。1951年10月20日,市长曹荻秋题写的“大众游艺园”开张迎宾,上午九点半售票,两角钱进园门票,十点开锣,下午四时后票价减半,入园只收一角。1958年春,班里组织大家从南岸下浩到大众游艺园活动,在回去的轮渡上,班主任张其南吟打油诗一首:“两角钱进游艺园、电影戏曲看个遍、饿了还有糕饼卖、开水尽喝不要钱”,大概意思至今记得。一路上同学们对游艺园里把自己变得奇形怪状、忽胖忽瘦、忽高忽矮的“哈哈镜”,兴致未尽、研讨激烈。
写完“十字金街”,虽然了却夙愿,深知自己眼界有限,笔下功夫不济,架构兴许思虑不周难调众口,甚至还有疵点,但我已经尽力了,恳望读者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