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塑造自信自强的个性
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尔博士说:“心理贫血、精神缺钙的人是心理误区的奴仆,不但事业不会成功,在生活中也是一个糊涂虫。”
在我们周围经常听到父母和教师这样教诲孩子:
“要听话,做个乖孩子。”
这样的教诲并没有错,但是,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总是反复告诫孩子:你在芸芸众生中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你一定要听大人的话,千万不要有出格的行为,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于是,许多小孩,甚至成年人也往往觉得自己渺小,无法冒险,也不敢冒险,一切听从别人的摆布。
但是,人是万物之灵,每个人都与别人不相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梦想、感受和经历。因此,只有努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如果一个人过分地注重别人的评价,陷入怕别人责怪、被人误解的心理怪圈,过分地与他人保持一致,没有创新,陷入虽然无功但也无过的泥淖中,那么,这个人必定是碌碌无为的人,失去自我的人。
失去自我,就是个性扭曲、自我意识弱化,就是患了心理贫血症、精神缺钙,只能做心理误区的奴隶和囚犯。所以说,这种人不仅在事业上不会成功,而且在生活上也是糊涂的。
说到个性,有必要对个性作一番解释。所谓个性就是个人的性格特征,性格就是一个人稳定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特征。
个人的性格是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有人任性、娇嗔、傲气、泼辣;有人开朗、热情、外露、活泼;有人深沉、内在、多思、孤僻;有人自信、大胆、雷厉风行,而耐心细致却不足;有人慢条斯理、耐心细致,而又缺乏自信,优柔寡断……如此等等,这只是极为粗略的区分,实际上个性的差异极为复杂。每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具有特定的体系,其行为表现的方式也有其一定特征。这种稳固、定型化的各种特征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就是个性。
个性是非常复杂的心理构成物,是由长期的心理态度所决定的。从实质上讲,个性就是一个人的心态表现,但它是长期的经常性的较为定型和习惯了的心理态度的表现。所以说心态决定命运,也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搞清了什么是个性,更加明白了个性与心态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既然心态决定论也就意味着性格决定论,何必还要再强调个性的重要呢?因为人的个性最突出的就是其个别性,就是人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的结合。包括现实生活态度、自由选择、意志、气质、心理过程进行的特点,主导的情感和活动动机的总和以及所形成的能力。因而,我们不能只把个性看成是教育与环境影响的消极产物,而应当把个性看成积极的活动力。一个人掌握社会经验并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是通过他的内部世界实现的。个性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改造周围现实和自我实现为目的的多种活动中。由此可见,几乎在人的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个性都要积极活动并发挥作用。因而发展积极心态,树立成功心理也就意味着重视和强化自己的个性。只有个性鲜明的人才会对现实生活掌握主动权,才能改变社会为自己编制的程序,并为自己编制新的程序。
有些人由于没有好的个性,铸成了大错。
战国时代,赵国著名的将领赵奢之子赵括,长期以将门虎子自居,认为自己熟读兵书,对战争的战略、战术了如指掌。在朝廷议论兵事时,他能够把兵书上的计谋一一道出,而且往往能把论辩的反方唬住。于是,赵括折服了赵国的许多大臣。赵括也以此为荣,认为自己是个将才。但是,知子莫过母,赵括的母亲却认为儿子有好虚荣的性格,只能纸上谈兵。果然,赵括在与秦国白起率领的秦军作战时,他的40万大军全部被俘,并且遭受了活埋的厄运。
三国时期,马稷守街亭也因死套兵书上的东西,被曹军击溃,惨遭失败,诸葛亮只得按照军令挥泪斩了马稷。失街亭而被斩,马稷的悲惨下场囿于他的性格。他也是以精通兵书自居,由于不会创造性地发展军事战略、战术,盲目地遵照兵书部署兵力,遭致了失败。
马稷和赵括皆因不良的性格遭致了失败,因此,有个性的人不一定成功,而有良好个性的人才能成功,换句话说,成功的人必定有着良好的个性。
许多人都知道爱因斯坦发明过相对论,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成功的秘诀之一便是他有良好的个性。爱思考,是他的最主要的个性。由于专注的思考,爱因斯坦往往忘却穿着打扮和吃饭。他曾说过:“一个人要善于思考,才能为社会创造新价值,不仅如此,甚至还能建立起那些为公共生活所遵守的道德标准。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人的个性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
他还说过:“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品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只有在文艺复兴使个人有可能不受束缚地发展自己的时候,欧洲文化才在打破令人窒息的停滞状况方面取得了最重要的突破。”
我们还是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作为本小节的结束语吧:
“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