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成因、脉证
一、风气相击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俛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译文】
水气病人的脉象是浮而洪,浮是外感风邪,洪是水气涌盛。风邪与水气相聚合,如风邪偏盛,则可发生瘾疹,瘾疹使病人皮肤出现小丘疹并瘙痒,痒是正气排泄风邪外出的象征,所以叫泄风,瘾疹经久不愈,还可化脓结痂,有如癞疾之象。若水气偏盛者,则发为水气病,水气病人因全身浮肿,所以俯仰困难,可以采用发汗方法治愈它。怕风是表阳虚弱的象征,多属风水病;不怕风的,小便通利,这是寒湿郁于上焦,其人口中涎沫较多,此为黄汗病初起的证候表现。
【解读】
浮脉属阳主表,风为阳邪,风邪伤于表,卫气抗争,其脉多浮,故曰浮则为风;洪是水湿之气与风邪相合,水气盛于外,气分偏实的反映。脉浮而洪,是风邪与水湿之邪相互搏结于肌表之征,故曰风气相搏,此时易产生浮肿,故日风气相击、身体洪肿。风邪与水湿之邪的偏盛,其表现的病证有所不同:一为风强,即风邪偏盛,风毒湿热入于血分,轻则发为瘾疹而身体皮肤发痒,这是风邪外泄之征,故曰痒为泄风。如持久不愈,瘾疹逐渐融合结痂如癞疾之象。二为气强,即水湿之气较强,水湿之气泛溢肌表而成风水,身体肿甚,则俯仰困难。此条说明风水的形成是水为风激,水气充斥肌表。故治宜发汗祛风,使风水从汗而解。风水证有表虚、表实之分,如恶风则虚,即表阳虚。若不恶风而小便通利,其口多涎则当考虑黄汗证初期,上焦有寒湿,营卫阻滞,津液停聚,故见口多涎沫;病未影响膀胱气化,故小便通利。此时患者虽身浮肿,应与风水作鉴别。
二、脾虚不运,水热互结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
【译文】
趺阳部位的脉象一般是沉伏的,而今反见紧象,这是素体有寒邪内结的缘故,所以病人常患腹痛,腹中积块或聚或散,游走无定处的证候,应当用温药治疗。如果医生反用苦寒之药攻下,病人就会发生胸中满闷和呼吸短促的变证。
【解读】
趺阳脉为足阳明胃脉,其常脉当伏,今反见紧,紧脉主寒,寒气内聚则见寒疝腹痛,或时聚时散的瘕证。此疝瘕属于阴寒内盛之病,治当用温法,若误用苦寒攻下,则更伤中阳,导致阴寒上逆,而见胸满短气等症。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潛,热潛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译文】
寸口部的脉象浮而兼迟,脉浮为外热,脉迟为热邪潜藏,热邪与营血相聚合,则内伏而不外达,故名之日沉。趺阳部位的脉象浮而兼数,脉浮为胃热气盛,脉数可使小便艰涩不利,热邪与水相互聚结,不能由小便排泄,则沉伏于下,故名之日伏。热邪沉潜,加之水邪留伏,水热互结,则可导致水气病,故名日水。热邪沉潜则使络脉营血亏虚,水邪留伏则使气化不利而小便困难,虚热与水邪相合,水热之邪不从小便排泄,反而泛溢皮肤,于是形成水气病。
【解读】
本条通过寸口脉浮而迟的脉象,来论述上焦客热内潜的机理。浮脉为阳主热,迟脉为阴而主潜藏,热潜相搏为热邪内伏而不能外达,故名日沉。通过趺阳脉浮而数的脉象,说明中焦有热之机。趺阳脉主脾胃,脉浮而数指热邪留滞于内而不外达,故曰热止相搏名日伏;沉伏相搏,名日水,上中二焦之热相合,热盛损伤肺脾,水液的通调、运化失职,水热互结,停蓄于内,泛溢肌肤,形成水肿病;通过虚难相搏进一步阐述水热互结水肿病机的演化。因上焦热邪内伏,气不外行故络脉空虚,热邪伏止于中,阳气不化而小便难,此时水不循常道运行,浸溢于皮肤肌肉之间,而成水肿。
三、肺失通调,肾虚水泛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阳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译文】
病人寸口部的脉象弦而兼紧,脉弦是卫气运行不畅,因而病人感觉怕冷。同时因水液不能正常浸渍和排泄,所以流注于肠道之间,形成水气病。
若少阴部位的脉象紧而沉,脉紧主疼痛,脉沉有水气。寒自内生,气化失职,所以导致小便困难,也能形成水气病。
【解读】
寸口指寸部,候肺主表。弦紧脉属阴主寒。寸口脉弦而紧是寒邪外束于肺卫,卫气不行,故而恶寒。肺主宣发,通调水道。寒邪外束,肺气失宣,通调失职,水液不能正常敷布濡养脏腑形骸,亦不能下输膀胱气化为尿液,反而流注于肠道,蓄积而成水气病。少阴脉属肾,紧脉主寒主痛,沉脉主里主水。少阴脉紧而沉,是肾阳不足,阴寒水饮内盛之象。寒胜则痛,或腹痛,或骨节痛;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则小便短少困难,则水蓄于内而为水肿。
四、血病及水,水病及血
(一)血分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译文】
老师说:病人寸部脉象沉而迟,沉脉主水,迟脉主寒,寒水相互搏结,可以形成水气病。若趺阳脉见沉伏,表示脾胃阳气不足,脾气衰不能消化水谷,于是水粪杂下,像鸭子的稀薄大便,胃气衰则营卫运行不畅,故见身体浮肿。若少阳脉沉而弱,少阴脉细而小,则表示肾气不足。这样的脉象如见于男子,因肾气不化而小便不利,可导致水气病;如见于妇人,则常见经水不通。因为月经来源于血,经水不通则表示血行不利,血不利则化而为水,亦可形成水气病,但这叫做血分水气病。
【解读】
寸口脉为阳主肺,寸口脉迟为肺气虚弱,血脉运行不畅;脉沉为肺失通调,水气凝聚,寒水内盛;沉而迟为阳虚阴盛,治节失常,水湿溢于肌表,故形成水肿。脾胃阳气衰弱,不能鼓动脉气,则趺阳脉沉伏不起;脾胃俱虚,不能腐熟运化水谷,不能分清泌浊,水粪杂下,则大便鸭溏;若水湿外溢肌肤,即可产生水肿。少阳脉候三焦之气,三焦气弱血少,故少阳脉卑;少阴脉候肾气,肾阳虚,故少阴脉细;三焦气弱决渎功能失常加以肾虚膀胱气化不利,故男子则小便不利。冲为血海,从《灵枢·动腧》“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可知,肾虚可使冲脉虚衰,阳气不足,寒凝血瘀,故在妇女则经闭。月经来源于血,血行不利,则水亦不利而为水肿,可见月经不调亦可形成水肿,故日“血分”。
血分主症为全身水肿,面色黯黑,唇青甲紫,胸胁或腹部刺痛,尿血便血,甚神志昏聩,女子月经量少有瘀块或见闭经,舌淡紫黯,边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辨证属血脉瘀阻,阳虚水停;临床根据“血不利,则为水”之旨,立活血化瘀,佐以利水法,方药可选当归芍药散或桂枝茯苓丸加大黄、泽兰、益母草、红花、土鳖虫等。亦可用于治疗眼科水肿病、渗出性胸膜炎、血栓性静脉炎等因血行不畅或血瘀而致水湿停聚之疾。
(二)水分、血分
间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译文】
妇女患有水肿病,有血分、水分之不同,这是为什么?老师说:如果病人月经先停,后病水肿的,叫血分,这种水肿病难治;如果病人先病水肿,其后月经闭止不来的,叫做水分,这种水肿病易治,为什么呢?因为去其水,则月经自然即来。
【解读】
所谓血分,是指月经先闭,而后病水肿。经水先断的原因有二:一为血脉壅塞不通;二为冲任亏损,气虚血少。因血先病而后形成水气病,故曰血分。属瘀血者难化,属血虚者难补,血分深而难通,血不通则水不行,故曰此病难治。所谓水分,是指先病水肿,水湿壅闭,经脉不畅,而后经水断绝。因水分病浅而易行,治宜行水散湿,水去则经水自通,其病可愈,故曰此病易治。
水气病在水分,其主症为全身水肿明显,按之凹陷,面色(huànɡ)白,恶心呕吐,小便短少或频数量多,女子可伴月经量少或闭经,男子可伴阴囊肿大坠胀;舌淡苔白润,脉迟缓滑;病机当属脾肾阳虚,水湿泛溢;故治以温阳利水为主,佐以活血;方药可选真武汤合五苓散加桃仁、红花等。
五、气分病成因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不利;营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营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防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译文】
老师说:寸口脉象迟而兼涩,迟为有寒,涩是血不足。又趺阳脉象微而兼迟,微是气虚,迟是内寒。由于气血虚寒,于是手足逆冷,说明营卫运行不利;而营卫运行不利,则致腹部胀满,肠中气水相攻逐,故肠鸣有声,甚至寒气攻冲于小腹膀胱部位。如果营卫之气俱衰,卫阳不通即身体寒冷,营阴不通就骨节疼痛。如营卫失调而不谐行,卫阳不通则恶寒,营阴不通则肌肤麻痹不仁。只有营卫二气相互结合协调,人体之气才能正常运行,大气一转,其水湿邪气就会消散。如病变属实证,患者常有腹胀矢气的表现;如属虚证,则常有小便失禁,这叫气分病。
【解读】
寸口脉候心肺,趺阳脉候脾胃。从寸口与趺阳之脉象说明气分的病机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寒气凝滞。症状可见手足逆冷、腹满、肠鸣、身冷、骨痛、肌肤麻木不仁等。阳气不通,肌表失其温煦则身冷、恶寒;阴气不行,精血不滋润于骨则骨痛,不濡养于肌肉则麻痹不仁。原文“阳气不通”与“阴气不通”,“阳前通”与“阴前通”四句属互文见义笔法,宜前后互参。病属阴阳失调,治宜调其阴阳,温运阳气,即文中所说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意在恢复人体阳气的气化功能,使气行津布,水气消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系指气分病有气虚、气实之分,若阳气衰微,肾气不固摄,见遗溺,属气虚;若寒气郁结,泄于后阴,则见矢气,属气实,但二者均为气分病变。
本条所述气分病阴阳相得,调和营卫,转运大气的治法,不仅适用于水肿病,其他如血痹、虚劳、胸痹等病,亦常采取这种治法。
气分的主症为水肿,腹胀嗳气,胃脘痞塞胀满,舌淡苔白或白厚,脉迟涩。病机属阳虚水停,结于气分,气滞不畅;故当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散结;可选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或枳术丸加减。
第二节 四水及黄汗脉证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译文】
老师说:水气病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五种。风水之脉,自当出现浮象,其外表症状是骨节疼痛和怕风;皮水的脉象也是浮的,外表症状有皮肤浮肿,按之凹陷不起,不怕风,腹部肿胀如鼓,口中不渴。这两种病都应当用发汗的方法治疗。正水的脉象沉迟,外表症状当有气喘;石水的脉象亦当出现沉,外表症状见腹部胀满,但不气喘。黄汗病脉象沉迟,身体发热,胸中满闷,四肢、头部及颜面部都浮肿,如经久不愈,势必发生痈疮脓肿。
【解读】
风水是由于外邪侵袭,肺气不宣,通调失职,水气逆行而肿。其病在表,风邪在表故脉自浮,恶风;风与水湿之邪阻滞肌表,使关节肌表之气痹阻不通,故骨节疼痛。其症尚有头面浮肿兼发热。此处属省略文法。
皮水是水气停留于皮肤之中,由里水外溢所致,病位尚在表,故脉亦浮;水气尚未入里化热,腹部不至于胀满,“腹如故而不满亦不渴”。水湿溢于皮肤,故皮肤浮肿,按之没指;其症涉及脾、肺二脏,非外邪侵袭所致,故不恶风。风水与皮水,病位均在表,治当因势利导,发其汗,使水湿外出。
正水因脾肾阳虚,水气失于温化,聚而成肿。里阳不足,寒水内盛,其脉沉迟。水停于里,上射于肺,肺失肃降而喘;脾肾阳虚,水蓄于内,当有腹满。
石水与肾、肝关系密切。阴寒水气凝结于下焦,故其脉自沉;寒水沉积,结于少腹,肝气郁结,故见少腹胀满如石;病在下焦,未及于上,故不喘。
黄汗为水湿郁于肌腠,营气被阻,故脉沉迟。水湿郁而化热,湿热蕴蒸,初在气分,故见四肢头面肿,发热,胸中烦闷,汗出色黄等症,日久则伤及营血,气血腐败,可以发生痈肿。
石水的治法《金匮要略》未载,有人提出可用海蛤丸(赤茯苓、桑皮、葶苈、海蛤、防己、郁李仁、橘红、蜂蜜、米汤)或真武汤加川楝子、佛手、乌药以温阳利水、疏肝理气。
第三节 治法
一、利小便、发汗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译文】
老师说:一切水气病,凡腰部以下肿甚者,应当以利小便治疗为主;若腰以上肿甚的,应当以发汗法治疗才能痊愈。
【解读】
诸有水者,泛指一切水气病。水气病出现腰以下肿甚,说明水邪聚结在里在下,“在下者,引而竭之”,故当利其小便,使水湿从下而去;若出现腰以上肿甚,说明水邪在上在表,“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故当发汗为主,使水气从汗而泄。此条说明治疗水肿病应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
本条即《素问·汤液醪醴论》所提出的“开鬼门、洁净府”的治法。本条为治疗水气病提出了一般原则,现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发汗和利小便往往不能截然分开,因为人体的脏腑经络、表里上下常可相通,相互影响。临证治疗时尚须注意方药配伍,若汗之不显效,宜配适量分利之品;若分利法效不著时,可配伍适量发散或宣通肺气之品,常可速效。
发汗、利小便之法久用容易伤阴损阳,故不宜单独久用,若治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当随证顾及阴阳。发汗、利小便法适用于水气病的阳证、实证。若水气病属阴证、寒证则宜用温补之法。
二、攻下逐水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译文】
患水气病的人,下眼睑浮肿,好像有蚕在那里躺着,面部和眼胞肿得光亮润泽,脉象沉伏,其人口渴而饮水多。如果患水气病而肚腹肿大,小便不利,脉象沉得很难切到,这是里有水气蓄积,可用攻下法治疗。
【解读】
下眼睑为胃脉所至,脾所主,水气病者水湿困于脾胃,泛溢于眼睑故目下如卧蚕。水湿之气太盛,壅积于肌腠,气郁化热,故面目皮色肿而润泽发亮。脉伏说明水势极盛。水湿之气太甚,阳气被遏,气不化津上润于口,故其人消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水湿蓄积于内,壅而不行则腹大有水。其脉沉绝谓脉潜伏很深,难以切取,说明水势过重,证属水气壅实,可以考虑用下法。
水气病“可下之”的具体方药:如素体不虚,起病急骤,小便不利,见症如上者,可选己椒苈黄丸、十枣汤攻逐其水;脉伏者,用甘遂半夏汤开破利导,甚者用刘河间神佑丸(十枣汤加黑丑牛、大黄、轻粉、枣肉为丸);舟车丸(神佑丸加青皮、橘红、木香、槟榔);或用何报之《医碥》浚川散(甘遂、丑牛、大黄、芒硝、木香、郁李仁)。上方均用于阳水实证。
第四节 证治
一、风水
(一)风水表虚(防己黄芪汤证)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译文】
风水病,见脉浮,身体肿重,自汗出而恶风的,用防己黄芪汤主治。若病人腹痛的,用本方加芍药治疗。
【解读】
既言风水,当有面目肿,或手足浮肿等症。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为风水在表而卫气不固。治当益气固表,利水除湿。用防己黄芪汤。若因水阻血痹而腹痛,可加芍药以通血痹,缓急止痛。
该证的主要脉症:面目肿,或手足浮肿,身体沉重,汗出恶风,舌淡苔薄白,脉浮重按无力等。
病机:见《痉湿喝病脉证治》篇。
(二)风水挟热(越婢汤证)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绩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译文】
风水病,出现恶风,全身浮肿,脉浮,口不渴,断续自汗出,没有高热征象的用越婢汤主治。
【解读】
风水之病,是因风邪袭表,肺卫失宣,通调失职,影响到肾的气化,导致水气泛溢肌表而成。因其卫表被风邪所伤,故症见“恶风”;“一身悉肿”谓周身浮肿,为水气泛滥四溢之象;“脉浮”是病在表;“不渴”说明里热不盛,津液未伤;“续自汗出”,多数注家根据尤氏“脉浮不渴句,或作脉浮而渴”,认为本证表无大热,里热较盛,因而作“陆续汗出”或“继续不断的自汗出”解释,唯赵以德云:“续自汗出者,为风有时,开其腠理也。”因本证虽有郁热,但水气壅遏于表,表气不畅,故虽自汗出,而必汗出不畅;且越婢汤以发散为主要功效,若其人里热炽盛,汗液不断外出,岂有再重用麻黄、生姜发散之理?故“续自汗出”当作“断续自汗出”理解为妥。“无大热”,不单指里无大热,表热亦不盛,说明本证以风水为主,郁热是水气遏阻气机的结果,但其热势并不严重。正因为本证属于风水郁结而有化热之象,故以越婢汤发越水气,清透郁热。
该证的主要脉症:全身浮肿,断续汗出,口不渴,烦躁,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有力。
病机:风水相搏,郁而化热。
治法:发越水气,清透郁热。
主方: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凰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麻黄配生姜发汗散水,重用石膏辛凉,清透肺胃郁热;大枣、甘草调中和药。方后云,恶风者,为汗出多伤及卫阳,卫阳不固,加附子以固护卫阳。若水湿太盛,加用白术以健脾除湿,同时麻黄伍白术,并能行表里之湿而不致发散太过。
注意事项:
(1)本方证之“脉浮不渴”者,意在提示内热不重,但若水气较盛,水停气滞,津不上承,或里热熏蒸,亦可见口渴,故临床运用本方不必拘泥于渴与不渴,病机符合皆可用之。
(2)本方运用要注意石膏用量大于麻黄,但麻黄、生姜相伍之剂量则应略大于石膏,因为风水当以汗发为主治疗,但已然化热,麻黄辛温不可太过用,故以石膏量大于麻黄来制约麻黄辛温燥烈之性,但若石膏量重,则易冰伏水邪,使水气无以外出,故又佐以生姜,辛温之性弱于麻黄,不致太过耗散助热,但二者合用之量略大于麻黄使全方偏于辛散,药后方可得汗,使水气从汗而解,此为本方运用之关键。
二、皮水
(一)皮水挟热(越婢加术汤证)
裹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译文】
患皮水病的人,周身及面部、眼睑都肿得很厉害,脉象亦沉。由于小便不畅利,所以使人患皮水病,应该用越婢加术汤来主治。假如患者小便通利,这就容易导致津液耗竭,而产生口渴的症状,越婢加术汤也就不适宜了。
【解读】
皮水是脾虚不运,肺气不宣,通调失职,水气停留于皮肤之中所致。水气太盛,所以一身面目洪肿,脉亦见沉。水阻气滞,通调失职,则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水无去路,又能增加水肿,所以说“故令病水”。在治疗方法,当发汗清热,健脾除湿,可用越婢加术汤。“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属插入语,意在指出越婢加术汤的禁忌证候,即指水肿病多小便不利,假如小便自利,与口渴同见,则为气虚津伤,此时,虽见水肿,即不能使用越婢加术汤,当另作考虑。
本条之渴而小便自利,为津液已伤,正是第4条所谓“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之禁例。
该证的主要脉症:颜面浮肿明显,伴恶寒发热,或不恶寒发热,咳喘胸闷,咽燥口渴,纳呆腹胀便溏,尿少色黄,苔薄白或白黄而润,脉浮数或弦滑。
病机:肺脾失职,水湿内盛,郁而化热。
治法:发汗清热,健脾除湿。
主方:越婢加术汤方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白术四两。
方中重用麻黄、石膏发越水气,佐以姜、枣、草调和营卫,白术健脾除湿,与麻黄合用,并能走表里之湿,又防麻黄辛散太过。
注意事项:
(1)运用本方时,当注意方中白术、麻黄、石膏的剂量比例为2∶3∶4。
(2)麻黄宜先煎,并去沫,既可更好发挥利小便作用,又可避免导致烦躁、心悸等副作用。
(二)皮水表实(甘草麻黄汤证)
裹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译文】
皮水病,可以用越婢加术汤主治,亦可以用甘草麻黄汤主治。
【解读】
里水即皮水,当属皮水表实,肿势严重,挟有郁热,故以越婢加术汤发汗清热,健脾除湿。风寒束表,肺失宣通,停水外溢,但无郁热,可用甘草麻黄汤,辛甘相伍,发汗宣肺散水,治皮水腰以上浮肿较显著,无汗、无热象者。
该证的主要脉症:甘草麻黄汤证以一身悉肿,按之凹陷,恶寒无汗,舌淡,或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润,脉浮有力为主要脉症。
病机:风寒束表,停水外溢。
治法:解表发汗,宣肺散寒。
主方:甘草麻黄汤方
甘草二两、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以麻黄发汗宣肺利水,甘草和中补脾,达到宣发肺气,水去肿消之目的。
注意事项:
(1)麻黄宜先煎,并去沫,既可更好发挥利小便作用,又可避免导致烦躁、心悸等副作用。
(2)方中虽未用一味淡渗利水药,但药后病人小便会增多,乃水气从小便而去之征,是因为麻黄宣发肺气,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水道得通,自可使水下渗膀胱而出。
(3)年老体虚者、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用之宜减麻黄用量。
(三)皮水阳郁(防己茯苓汤证)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译文】
皮水病,四肢肿胀明显,并时有轻微跳动感觉的,是水气滞留在皮肤下所引起,用防己茯苓汤主治。
【解读】
皮水与脾关系密切。脾主四肢,脾阳虚而不运化水湿,水气潴留四肢皮下,肿胀明显,说明脾虚阳郁较甚。卫阳郁于四肢,阳气欲通不通,故肿处时有轻微跳动之感。证属水气过盛,阳郁不宣,治以防己茯苓汤通阳化气,分消水湿。
该证的主要脉症:一身悉肿,尤以四肢肿胀明显,按之凹陷,时有轻微跳动感,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滑或沉弦。
病机:脾虚阳郁,水湿内盛。
治法:通阳化气,分消水湿。
主方:防己茯苓汤方
防己三两、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方中防己、黄芪走表祛湿,使皮下之水从表而散,桂枝、茯苓通阳化水,使水气从小便而去。桂枝与黄芪相协,又能通阳行痹,鼓舞卫阳;甘草调和诸药,协黄芪以健脾,脾旺以制水。
注意事项:
(1)运用时注意方中黄芪、防己、桂枝为等剂量使用。
(2)由于木防己报道有马兜铃酸肾毒性,故方中防己以汉防己为佳。
三、正水与风水(麻黄附子汤证、杏子汤证)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译文】
水气病,凡脉见沉小的,属少阴阳虚正水证;若见脉浮,则为受风邪诱发的风水证。正水、风水均可使用汗法治愈,但脉沉的正水宜用麻黄附子汤,脉浮的风水宜用杏子汤。此外,如因阳虚气滞作胀者,并非水肿,所以不能使用汗发治疗。
【解读】
“水之为病”包括正水和风水。正水与少阴肾有关,脉沉小;风水与肺有关,脉为浮。正水兼表有水气者,亦可用汗法,但须兼顾肾阳,治以温阳化气,发汗散邪,予麻黄附子汤。风水以杏子汤宣肺利气。杏子汤未见,若风水兼肺有郁热者,可予麻杏甘石汤。“无水虚胀者,为气”,说明水肿病与气肿的鉴别要点。所谓气肿,即肺气郁滞、脾阳不运,按之随手而起的虚胀,并无身肿及水湿内聚之症。
该证的主要脉症:正水以一身悉肿,恶风寒,不发热,身无汗,口不渴,小便不利或伴腰膝酸软,舌淡嫩,苔白滑,脉沉小为主要脉症。
病机:肾阳虚衰,水气泛溢。
治法:温阳化气,发汗散邪。
主方:
(1)麻黄附子汤方
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2)杏子汤方
方未见,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主方分析:
方中麻黄开腠发汗,散在表之水;附子温经助阳,以补肾阳之虚;甘草配麻黄发散,助附子扶阳,三味相协,以奏温阳化气,发汗散邪之功,如此阳气得振,膀胱气化可复,则小便通利,使水湿之邪既可从汗而解,又可从小便而去。
注意事项:
(1)若为四肢自觉胀满,但按之不凹陷的气胀证,则治以行气为主,方可选四逆散或逍遥散加槟榔、大腹皮、厚朴等行气,气行则胀自消。
(2)运用本方,一定要注意麻黄重用,重于甘草,二者剂量比例为3: 2。
(3)正水病仲景用麻黄附子汤,也可根据病情用济生肾气丸、右归丸等。
四、黄汗
(一)卫郁营热,表虚湿遏(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证)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汤主之。
【译文】
黄汗发病,身体浮肿,发热出汗而口渴,病状好像风水。其汗液沾湿内衣,颜色正黄,像黄柏汁,脉象沉。那么,这种病是怎样得来的呢?老师说:因为出汗时,进入水中洗澡,水从汗孔渗入肌腠,故得黄汗病。宜用芪芍桂酒汤主治。
【解读】
黄汗为汗出人水中浴,水湿之邪侵犯肌腠,阻碍营卫的运行,卫阳被遏,湿热交蒸于肌肤,表现为全身水肿,发热口渴,汗出沾衣色黄如柏汁。因发热汗出浮肿等似乎风水,但风水脉浮而黄汗脉沉,风水恶风而黄汗不恶风,风水汗出色不黄等。黄汗治以芪芍桂酒汤调和营卫,固表祛湿,兼泄营热。
对黄汗的成因不必拘泥于“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一语,此只举隅之论,因只要水湿外袭,阻郁营卫化热,湿热交蒸,迫津外溢即成黄汗。
该证的主要脉症:身体肿重,发热,汗出色黄沾衣,口渴,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无力。
病机:卫郁营热,表虚湿遏。
治法:调和营卫,固表祛湿,兼泄营热。
主方: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醯代苦酒。
方中桂枝、芍药调和营卫,配苦酒(即米醋)以泄营中郁热,黄芪固表祛湿,如是营卫调和,气血畅通,水湿得祛,则黄汗之证可愈。
注意事项:
(1)方中苦酒即米醋。
(2)方后云:“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提示药后出现心烦不止者,是由于苦酒入里,虽能轻泄热邪,但若热重则显药轻,导致湿热欲行未行,阻滞气机所致,故可加黄芩、栀子以助苦酒泄热。
(二)气虚湿盛阳郁(桂枝加黄芪汤证)
黄汗之病,雨腥自冷;假令餮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译文】
黄汗这种病,两足小腿常常寒冷。假如两小腿部发热的,这是历节病。又病人吃了饭淌汗,或夜晚睡觉时身体常出现盗汗者,这是虚劳病。黄汗病如果汗出以后反而发热的,日子长了,其身体的皮肤必然干燥起屑,像鳞甲般交错。全身发热不止的,必然要生恶疮。
黄汗病,如身体沉重的,汗出之后,往往感觉轻快些。但长此下去,病人必自觉身上的肌肉时而掣动,肌肉掣动时就引起胸中疼痛。又病人还必然出现腰以上出汗,而腰以下无汗,腰髋部的肌肉弛缓无力,酸软疼痛,好像有虫在皮肤里面爬行一样。病势严重的不能进食,身体疼痛沉重,心中烦躁,小便不利。这些都是黄汗病的表现,用桂枝加黄芪汤主治。
【解读】
由于黄汗是湿热壅滞肌表及上焦,阳气被郁,不能下达,所以黄汗病身体虽发热而两胫反冷,历节则是湿热流人关节注于下焦,故两胫发热。气虚不固,卫气外泄,营气亏虚故食后汗出;营阴不足,阳气不固,津液外泄,出现夜卧盗汗;皆属虚劳的症状,与黄汗的湿热熏蒸随时汗出者不同。因为湿热之汗出,每当出汗后,发热及其他症状减轻。但亦有汗出以后,湿热并不因此减轻,而仍然发热的,若日久不愈,必耗损营血,肌肤失其营养,可致皮肤甲错;若长期发热不退,热壅肌肤,必致营气不通,正气日衰,一旦外感邪毒,可肌肤溃烂而发生痈疮。
黄汗为湿郁于肌肤,湿胜故身重。若汗出湿随汗泄,虽觉身重减轻,但阳随汗泄,津气两伤,筋失所养,必出现肌肉跳动;胸阳不足,气机不利,则胸痛。由于上焦阳虚,故腰以上汗出;下焦湿胜,则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若病势转剧,内伤于心脾、膀胱,则烦躁、不能饮食、小便不利;湿伤于肌肉,则见身体疼痛。治以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宣阳散湿。
该证的主要脉症:发热而胫冷,身体肿重,汗出色黄,恶风,舌淡苔薄白润,脉沉迟。
病机:表卫气虚,湿盛阳郁,营卫不和。
治法:调和营卫,固表除湿。
主方: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钦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方中桂枝汤既能解肌和营卫,祛散外湿,又能化气调阴阳,恢复脏腑气化;加黄芪以增强补气达表,扶正逐湿之力,而使营卫之气内外通畅,则湿邪缓缓而去。
注意事项:
一般发热,汗出即解,如汗出仍然发热,而且热邪不退,则伤及血分,所以肌肤干燥甲错;甚则营卫不通,而发生“恶疮”,因此治疗时当注意,若汗出热不退者,则当佐以滋阴润燥之品,以免变生他证,这也是“治未病”的体现。
五、气分病
1.阳虚阴凝(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译文】
气分病,患者心下按之坚硬,状如杯大,中高边低如复杯,此为水饮凝聚而成,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治。
【解读】
气分病是由于阳虚阴凝气滞,水饮不消,积留于心下,所以痞结而坚,如盘如杯,治以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温阳散寒,通利气机,宣行水饮。本方是“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的具体运用。因其病本是寒饮乘阳虚而积结气分,故不直接用破气药,而用辛甘发散、温阳化气之药根治,实乃治疗胀病的关键,可谓“审因论治”之范例。
该证的主要脉症:一身悉肿,心下痞坚,腹满肠鸣,伴头痛身痛,恶寒无汗,手足逆冷,舌质淡,苔白而滑,脉沉迟无力或细涩无力。
病机:阳虚饮停,寒凝气滞。
治法:温阳散寒,通利气机,宣饮消痞。
主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方中桂枝汤去掉芍药之阴柔以振奋阳气,麻辛附子汤温发里阳,如是可通彻表里,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消。
注意事项:
(1)方后云“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是服药以后,阳气得助,周行于身推动阴凝之邪解散的现象。
(2)脾胃湿热证慎用。
(3)本方用炮附子或制附子,且要先煎,以不麻口为度。
2.脾虚气滞(枳术汤证)
心下坚,大如盘,邉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译文】
病人心下坚满,其大如盘,边如旋盘者,为水饮凝聚而成,用枳术汤主治。
【解读】
本证因于脾弱气滞,失于转输,水气痞结于胃脘部,故见心下坚大,边如旋盘。治以枳实行气散结,白术健脾利水。
水、气本为同类,故“治水者当兼理气,盖气化水自化也;治气者亦当兼行水,以水行气亦行也”(《景岳全书》),为本条行气利水法的进一步发展。
该证的主要脉症:身肿,心下痞,坚大如盘,食少倦怠,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弦有力。
病机:脾胃虚弱,气滞饮停。
治法:行气散结,健脾利水。
主方:枳术汤方
枳实七枚、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肯散也。
方中枳实苦泄理气行滞,消散坚满;白术甘温健脾,利水行湿,二味相合,重用枳实二倍于白术,剂型用汤剂,意在以消为主,共奏行气散结,健脾利水之功。
注意事项:
(1)本条原文云:“大如旋盘”,前文云:“大如旋杯”,二者只相差一个字,但选方用药各异,提示前文为阳虚饮凝为重,因水饮为有形之邪,较无形之气范围局限,故云“如杯”,而本条以气滞为重,范围较水饮流动,故云“如盘”,一字之差,指出病机的不同,实为仲景师之精当。
(2)本方病机重在气滞,故运用时要注意重用枳实而轻用白术。按:枳实大者七枚约70克,白术二两约31克(柯雪帆折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