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恋爱情感的心理指导
爱情是人生中的瑰宝,爱情是青春的彩虹。在人类的爱河中,爱情能激荡出瑰丽灿烂的浪花,鸣奏出温馨动人的旋律。
就恋爱情感来说,它包含着许多丰富的内容,既像清晨的露珠,晶莹美丽,也像黄昏中的迷雾,朦胧不清;它既能带来如痴如醉的欢乐,也会产生煎熬身心的难眠。
一般而言,青年朋友们在恋爱过程中常见的“恋爱的光晕效应”很容易会导致对自我,尤其是对对方的“认知偏差”和“评价偏差”,这是导致单相思和失恋后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关键所在。
所以青少年要善于了解自己的恋爱期间心理特征,缩短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心理差距,调节好恋爱心理的内部期待与外部期待的矛盾,矫正恋爱动机和恋爱价值定向。
第一节 早恋是一种不稳定的情感
早恋是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在青少年进入了青春期之后,因为身体、生理上的特殊变化,心理上也有了一点的对感情的萌芽。
一般认为,早恋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由于年龄局限、涉世不深、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很容易在感情的波折中受到伤害。所以,要正确地看待早恋的心理。
1、了解早恋的心理
学会正确认识早恋问题,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青春期,常常谈恋爱是有几种心理诱使的,并不是单纯的只是谈恋爱。
(1)好奇心理
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你的自尊心亦与日俱增。然而,这种自尊容易被追求虚荣所扭曲。例如用片面的虚荣去满足自己某种好奇、好胜及自我表现的心理欲望。
青少年朋友们吸烟、喝酒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好奇心所驱使,使自己像个大人,容易交到朋友,更显得轻松、潇洒、大方,还有好胜和所谓的“心理叛逆性”。有时你也许会过分追求穿戴打扮,那么未走上社会就强调高消费,这种不良心理若任其发展,就有可能走入歧途。
(2)不满心理
青少年们认为自己的现实生活与书本、影视中的生活方式差距甚大,文化生活内容贫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暇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等。
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满足不了你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产生不满或厌倦心理。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你们就会“饥不择食”地盲目去社会上寻求精神刺激和所谓欢乐。可想而知,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恋爱心理
由于机体的发育心理活动的发展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少年逐渐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求偶心理开始萌发。但他们受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有的跃跃欲试想寻找机会体验一下恋爱滋味,于是就会出现早恋、多角恋爱等不良现象。
例如有一个高中女生,她希望有三个男同学能帮助自己:一个要学习好,以辅导她的学习;一个要能说会道,陪她玩乐;另一个则要会体贴人,成为她的忠实奴仆。经过一番尝试之后,她竟能如愿以偿,并同时与他们保持超友谊的关系。
别人问她将来与谁结婚,她却轻松地回答:“我还没想过结婚呢!”这种不成熟的恋爱心理,对于自己,对于别人,乃至对于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
(4)冲动心理
进入青春期之后的青少年们,由于性功能的迅速发育和趋于成熟,产生了对性知识的兴趣,但由于未能在青少年中很好开展青春期性教育,青少年中相当一部分存在一定的性神秘、性愚昧心理。
在这种心理和上述不成熟的恋爱心理驱使下,往往对性道德、性文明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控制不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进而容易产生性的冲动,最终可导致越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5)自卑心理
自卑是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缺陷,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诸如羞怯、内疚、悲忧、自责等。自卑心理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又反过来加深自卑感。
大量事实说明:经常考试分数偏低、留级,经常挨批评,高考落榜,找不到工作或工种不尽如意,不被领导重视,婚姻恋爱受挫。甚至长相、身材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等,都可能成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自卑心理极易造成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6)模糊心理
青少年大多涉世不深,阅历较浅,如果对你们放松政治思想教育和缺乏正确的疏导,则容易产生是非观念上的模糊心理。加之有的家长或教师采取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致使青少年们产生种种逆反心理,其结果会导致是非不分,与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甚至误入歧途。
所以,不要过早地谈恋爱,要把自己的心思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上面去,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不仅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而且还对心理的健康也是很有利的。
2、认识早恋的特点
对青少年朋友们不良心理的研究及其防治的实施应得到社会的重视,亟待加强。青少年朋友,你们本身亦应加强自身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拿出勇气和毅力来克服和摆脱上述不良心理,力求使自己成为国家和人民有用之才。
心理学上分析,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变异性
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
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采取主动。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3、明白早恋的危害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会相互喜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青少年由于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还较幼稚、片面,因此早恋并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1)影响学业
早恋中的青少年有许多出类拔萃、成绩优异者,但由于早恋,使青少年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这一切对于涉世不深、意志薄弱、情感易于冲动的青少年本来就是一种“超负荷”运载。在早恋的沉重的几乎要压垮全部稚嫩心灵的超负荷运载下,无心学习,成绩下降是十分自然的,也是屡见不鲜的。
(2)种下苦果
通常情况下,恋爱和性爱是有着不解之缘的。少男少女坠入爱河以后,成天单独在一起,他们或成双成对外出郊游,或自由自在地进出影视厅,爱的镜头会成为他们关注和模仿的焦点,尤其是影视中男女亲吻、搂抱等动作,会激发少男少女们的感情冲动。
强烈的性冲动往往使他们失去理智,不考虑后果而发生性行为。性知识的缺乏而导致严重的生理后果——怀孕时常使早恋中的那种浪漫惬意的气息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性行为过后的双方惊恐不安和无所适从。
青少年朋友们,应当警惕,越雷池一步必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成为早恋的牺牲品!
(3)影响风气
在学校,班级中出现了男女学生恋爱,就会产生种种反响。一些人把早恋事件当做课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探听恋爱者的行踪和隐私活动,相互传播取笑,转移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严重影响了学校的风气。
此外,处于早恋的男女学生喜欢单独与恋人在一起,为避人耳目,他们时常会找一些没有熟人、僻静的曲径幽巷,与恋人相依相偎,讨厌别人去干扰。长此以往,这种二人世界会逐渐脱离大众,他们也很少与班级多数同学正常交往,与集体和同学逐步形成隔阂,从而把自己推到孤立的位置上去。这些实际上是画地为牢,使双方都失去了许多真诚的朋友和纯洁的友谊。
4、克服早恋的办法
中学生的恋爱观还比较肤浅,大多数停留在相貌、体型、品德等单方面的爱慕之上,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了解。更多是友情而不是爱情。
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早恋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处理:
(1)理智战胜
要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由于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因此,会使你没心思去学习,也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就难以集中。由于没有认真听讲,因此,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
有人说:事业的引力,爱情的驱力,歧视与压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动力。因此,早恋处理得好,可以产生“合动力”。有关统计材料表明,那些在中学时代就耳鬓厮磨、如胶似漆地恋着的,大都是学业荒废,爱情失败,甚至有的由“爱得深”变为“恨得深”。
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是战胜自己,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
(2)心理健康
要注意心理卫生,不看不适宜的报刊杂志、影视节目,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多看一些伟人的传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有些青少年早恋或者单恋,喜欢夸大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认为对方的一言一行都与自己有关,甚至是受自己影响的。对方成绩下降,挨了老师批评,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因此,替对方难过;对方近日精神不振或者瘦了,认为这是因为对方想念自己的缘故,因此,自己很感动。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自作多情”。
(3)正常交往
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青少年对异性的依恋并不是有些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这与道德品质无多大关系。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早恋或单恋过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异性。关键是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不要过分地敏感,不要以为异性对你好一点就是爱上了,也不要动不动就向人家表达爱。
(4)参加活动
多参加集体活动,分散独自喜欢一个异性的注意力,不要与异性单独交往。通过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能获得同学们的帮助和友谊。同时,这样做,能分散你早恋的注意力,减轻你的烦恼。
现在没有早恋,也许不久就会早恋,因此,应尽量避免同异性同学单独交往,因为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爱的火焰,随时都会被异性点燃,到那时就是想让它熄灭,也都难以做到。
学会自然大方和异性相处。不要把自己往恋爱这上面套,有时候两人相处并非真正的恋爱,青少年尽量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互补、互学、互助、互保。这样就能避免自己误入早恋的歧途,也会更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贴心小提示
人生中,避免不了的有些感情,但是只要是正确地认识早恋问题,从根本上纠正早恋的危害,让青少年从内心知道早恋对自己不但不好,而且还对别人不好,那样他们的内心也是明朗的,合理地进行引导孩子去改变自己的心理。这样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有人向你表示爱意或求爱时,当你对异性萌生爱意时,可采取如下方法:
一是转移法,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
二是冷处理法,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
三是搁置法,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
青少的精神世界是纯洁而多情的,爱情这一人类永不凋谢的美丽花朵在那里可以找到肥沃的土壤。尽管青少年的爱情是纯洁、美好的,但早恋还是必须坚决反对的。
所以,再次告诫青少年朋友们:要把自己的眼光放远一点,用毅力战胜自己,摆脱早恋的困扰。
第二节 理性的看待网恋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化情感网恋也应运而生。在许多人看来,网恋既虚幻又浪漫,似乎能给生活增添不少绚丽色彩。
可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相应的精神准备,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
因为网恋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所以它在促成未婚男女结合的同时,也成为夫妻分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网恋导致婚外情,造成夫妻感情破裂的案例正在逐年渐加。因此,青年人必须对网恋进行理性分析和保持正确的认识。
1、了解网恋的原因
青少年之间的吸引就在于自然的相互吸引,这适合于异性之间,也适合于同性之间。在互联网上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拥有足够的自信心来证明自己的资质。
如果找不到理想的人,或者不喜欢某人,可以点击删除键,在网络世界里,事情做起来总是这样轻松。年轻人敢于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诉说内心感受,释放心情,能显示出强烈的个性来吸引对方的注意。那么青年网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浪漫的诱惑
情感表达是青少年网民的一个重要的需要。通过上网来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是一个潜藏在青少年网民内心深处的极为深刻的上网动机。
青少年在网上的聊天中,在这里可以寻找到理想化的梦中情人,也可以找到没有缺点的恋人。这种现实的、纯真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童话能够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浪漫爱情和友情的渴求,也可以慰藉内心深处的孤寂。
(2)寻自我价值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的扩展和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交往的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
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青少年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部分青少年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如多疑、害羞、闭锁、社交恐惧等,使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满足,而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为这些青少年满足自己的价值感提供了便利。所以,寻求自我价值感也是青少年网恋发生的原因之一。
(3)媒体的开放
网络拓宽了人类的交往空间,在网络社会中,网民可以伪装或隐匿自身的真实身份,可以不承担义务和责任,可以不接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由于网络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认识。
进入网络世界观犹如进入了一个地球村,里面形形色色的信息应有尽有,精华糟粕混杂在一起,是一个信息的海洋,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
对青少年来说,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空间,往往经不住诱惑,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发生网络恋情。所以说,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给青少年网恋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4)家庭的影响
因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存在着误区,其中一大误区就是过分干涉,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尤其是干涉孩子的情感问题,使他们的情感长期被禁锢,难以接近和直抒胸臆。
而在网络中,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由于时空的距离使彼此增加了许多想象的成分,增添了美感,同时又可以放心地交流感情,最后产生网上恋情。
2、认识网恋的影响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无约束的自由环境和美好空间,他们完全不必担心对方会泄露自己的小秘密,也不必直面现实中那种冷酷表情。他们可以在网上一吐心中的不快,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释放,一种解脱的有效方式。所以,网恋就成了青少年在网上寻找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
(1)影响学业发展
少年一旦陷入到网恋中,往往会沉迷于网上聊天和网上恋爱中,他们将会利用一切能挤出来的时间上网,从时间和精力方面来看,他们无法同时兼顾学业。另一方面,相对于网恋,其它活动对他们来说变得毫无意义,网络已经成为能够代替其它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
(2)引起关系障碍
由于网恋使青少年迷恋于与网上朋友的交流,热衷于虚拟的朋友关系,对网上的朋友产生心理信赖,而没有给现实中的家人和朋友时间和空间,常常拒绝和朋友一起活动,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逃避,引起人际关系障碍。
(3)带来情绪问题
上网的青少年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应敏捷等积极情绪状态。而在走下网络回到现实生活中时,常会出现魂不守舍、烦躁不安等情绪,表现出对网络的一种依赖和不可或缺的需要。
3、正确地引导网恋
网恋已成为社会上一些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新时尚。网上聊天由于看不到对方容貌,不知对方的详细情况,容易将深藏在心底的感情与欲望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就连平常生活中不敢说的话,都会一吐而出。
所以,在聊天室里,许多难以启齿的求爱信息屡有出现。网络聊天室内刊登的此类信息,严重地败坏了网络的“清新空气”及网友的声誉,网恋也正在成为青少年防不胜防的“桃色陷阱”。
(1)加强引导监控
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增强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其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力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其次,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管理方法,争取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治而不乱、严而不死。最后,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要有监控部门视情况把关处理,属于不良信息的,要坚决予以删除。
(2)加强心理辅导
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使其对过度上网所带来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自觉调整上网行为。要对已经产生网络心理依赖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其参加有益活动以转移目标,通过有计划的心理治疗方案,逐渐使他们摆脱心理困扰。
对由于网恋而产生的突发性心理问题,如网恋失败、网恋刺激等不良心理,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3)营造温馨氛围
首先,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应避免过分干涉和诸多限制,应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和表达情感的机会,要注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而不是一味压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其次,应尽量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以及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使他们在情感上能够得到满足,以避免到网络上去寻求精神慰藉。
(4)营造交往空间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正常的人际交往,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满足他们渴望友情和情感交流的需求,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们到网络虚拟世界中填补情感上的空虚。所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该设法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活动的空间,促使他们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满足心理需要。
青少年是社会群体中最富有理想和激情、敢于探索和追求的群体,他们总是试图打破传统的规范,不断地寻求和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于是他们在网络中获得了满足与娱乐、释放乃至宣泄。甚至是一种畸形的痴恋。而仿效、盲从又致使一些根本未涉足网络、未迷恋网络的青少年,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这是青少年一种独特的心理趋向。
贴心小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陷入网恋之中无法自拔,那么我就告诉你几个网恋自救的攻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是借助网络丰富知识,开拓知识,可谓善举,或偶尔借助网络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生活也未尝不可。但青少年学生要谨记,千万不可为了一时的满足与快乐,把大好的时光都虚掷在光怪陆离的网络虚拟世界里。青少年应更爱恋人生、爱恋学习、爱恋这美丽世界中那多彩绚烂的若干美好。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青春无悔,让人生闪光。
二是可以选择走近大自然,摸一摸绿草的温柔,嗅一嗅鲜花的芳香,听一听鸟儿的歌唱,看一看鱼儿的嬉戏,瞧一瞧蓝天的白云,望一望夕阳的余辉。也许这会一扫你学习的疲劳,给你带来惬意的心情及创造的灵感。
三是自我保护意识,是防止掉进网恋陷阱的关键。网络上有很多消极、不健康的内容,这都需要青少年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青少年应远离网恋这种不现实的行为;不要轻易与网友见面;不要登入不适合自己的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总之,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远离网络垃圾,防止掉进网恋陷阱。
第三节 不要在失恋的阴影中徘徊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尤其是青年,由于生理,心理的逐步成熟,都会萌动春心,涉入爱河。挚情之恋是青年男女所憧憬的。它似一杯甘醇芳馨的美酒,令人如痴如醉。然而,有恋爱就有失恋,这是一个辩证的自然法则。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失恋给人们带来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在心理上的折磨了。它可以导致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失去心理平衡,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某些异常现象。
1、了解失恋的心态
所谓失恋是指一个痴情人被其恋爱对象抛弃。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和烦恼。大多数失恋者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的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恋者不能及时排解这种强烈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具体到不同的个体,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消极心态:
(1)羞愧难当
失恋者羞愧难当,陷入自卑和迷惘,心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
(2)难以自拔
失恋者对抛弃自己的人一往情深。对爱情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幻想,自欺欺人,否认失恋的存在,从而陷入单相思的泥潭。也有人会出现一个特殊的感情矛盾,既爱又恨,不能自拔。
(3)嫉俗绝望
失恋者或因失恋而绝望暴怒,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心理,造成毁坏性的结局;或从此嫉俗厌世,怀疑一切,看着什么都不顺眼,爱发牢骚;或从此玩世不恭,得过且过,寻求刺激,发泄心中不满。
2、学会调整失恋心理
失恋的种种不良心态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正为失恋而痛苦缠身的不幸者必须学会自我调整、拯救。
(1)倾述
失恋者精神遭受打击,被悔恨、遗憾、急怒、惆怅、失望、孤独等不良情绪困扰,应该找一个可以交心的对象,一吐为快,以释放心理的负荷。
可以用口头语言,把自己的烦恼和苦闷向知心朋友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并听听他们的劝慰和评说,这样心情会平静一些。也可以用书面文字,如写日记或书信把自己的苦闷记录下来,或给自己看,或寄给朋友看,这样便能释放自己的苦恼,并寻得心理安慰和寄托。
(2)移情
及时适当地把情感转移到失恋对象以外的他人、事或物上。如失恋后,与同性朋友发展更密切的关系,交流思想,倾吐苦闷,求得开导和安慰;积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释解苦闷,陶冶性情;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中,从而得到抚慰。当然密切自己与其他异性的交往,也不失为一个合适的途径。
(3)疏通
指的是借助理智来获得解脱,用理智的“我”来提醒、暗示和战胜感情的“我”。要想想,爱情是以互爱为前提的,不可因一厢情愿而强求,应该尊重对方选择爱人的权利。
也可以进行反向思维,多想对方的不足,分析自己的优势,鼓足勇气,迎接新的生活。还可以这样设想,失恋固然是失去了一次机会,然而却让你进入了另一个充满机会的世界。正如海伦凯勒所言:“一扇幸福之门对你关闭的同时,另一扇幸福之门却在你面前打开了。”
(4)立志
失恋者积极的态度会使自我得到更新和升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许多失恋者因此而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像歌德、贝多芬、罗曼。罗兰、诺贝尔、居里夫人、牛顿等历史名人,都曾饱受过失恋的痛苦。他们可谓是用奋斗的办法更新自我,积极转移失恋痛苦的楷模。
3、引导和关心的方法
失恋不仅仅是青年朋友们一个人的事情,由于有部分青年朋友们心理还有待成熟,所以,这种情况下,家长和朋友要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和关心。
(1)找切入点切入话题
最好不要一本正经的为这个坐下来就谈。如果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和孩子说,他们可能会有心理压力,会更没有安全感,甚至觉得连家人也伤他们的自尊心。当然,不见得每个孩子都要有这一步。不过做家长的谨慎为好,这也是为了孩子。
(2)感受到温暖和关心
带他们出去走走,散散心,或者去玩一次。或者简单的,做一顿他们最爱吃的,给他们些惊喜。这些做法都能让他们知道,即便是失恋了,家里人才会是永远最关心,是最爱他们的。心理上也就不会觉得孤独和苦闷。
(3)教育他们明白取舍
你想要的不一定就能得到,有失有得是常事,但是要有个正确的心态。得到了,不用太过欣喜。失去了,也不必太伤心留恋,更不要一蹶不振。即便是失恋了,也并不代表这就是耻辱的失败。最重要的,要有个豁然对待得与失的心。
贴心小提示
亲爱的朋友,不纠缠过去,是肯定你们曾经确实一起相爱过;不心怀报复,是肯定你尊贵的人格,也是尊重客观的事实。建立忙碌而有序的生活,多些想想未来,下面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走困境:
人的一生不是仅仅为了爱情而活着,它只不过是我们生命中一个过程,我们一生中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一样,都是有成有败,败了我们从头再来。
(他)她离你而去,自然有(他)她的理由,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你们之间存在的不能好合因素,其中包括你们双方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相互之间的学识水平以及她本人所持的金钱观、爱情观等,这就印证了好多事情我们还是可遇而不可求,爱人之间都是缘分,如果分手说明你们缘分不到,或许缘分中的那个人会在下一秒等着你。
时间是医治任何心灵创伤的良药,再过5年、10年……你会发现你们之间曾经你死我活的爱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很平淡的一页。生活中的磨炼让我们更加成熟,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所以值得等待,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开心而丧失等待和憧憬。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生命观。没有生命何谈爱?其实爱情与生命是没有关联的,在真正的现实中生命永远最可贵。一切爱情、事业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为爱情献身的冲动,在我们很年轻的时候,那么微弱的一瞬间。而实际上,爱情比起生命是轻的,生命如此美好,我们终其一生也看不尽。
第四节 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是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钟情男女初次相见,除了对对方良好的学识风度、优美的身体仪表、得体的进退谈吐等外部人格特征表示接受、欣赏外,异性交往在审美标准上的“生理效应”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因素。
或许,在生活中你可举出一些例子说明一见钟情导致的美好姻缘,但就实质来说,绝不能凭这些就断定“一见钟情”式的积极意义,一见钟情只能说是某些爱情事件中的触发。
1、正确看待一见钟情
进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表现出一种亲近、向往和眷念的情感,这是青春期性心理的一种反应,通常称作“求异心理”。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爱恋的萌芽,往往期待着一见钟情的满足。
或许,你可举出许多例子说明一见钟情导致的美好姻缘,黑格尔四十岁时一下子看中了玛丽,向她求婚,玛丽欣然答应,经过挫折,终成夫妇;戴高乐第一次遇到叶凤·汪杜洛小姐便爱上了她,两人共同度过了五十年的美好岁月;卓文君隔帘看到温文尔雅的司马相如,夜间逃出深堂大院,与司马相如一同私奔成都,结为美好夫妻;郁达夫初见王映霞,一见如故,激动异常,后来成婚……当然,文学作品中的一见钟情就更多了: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似曾相识;张生撞见莺莺一拍即合;约翰·克利斯朵夫与坐在另一辆火车上的法国少女交错而过,恋意顿生;欧也妮看到查理,当晚失眠了……
凭这些就能断定一见钟情必然导致爱情吗?不,一见钟情只能说是某些爱情事件中的触发。前面说过,性爱的特点之一是直觉性,双方往往因首次见面而决定性爱的有无。你看到一个健康美貌、风度翩翩、气质非凡的的异性,可能一下子唤起你对他(她)的性爱,但未必能“两厢情愿”。即便对方接受了你的爱,也不一定能“鸾凤和鸣”,因为决定爱情成功与否,除了起始条件的有无,更重要的是情爱的深浅,而一见钟情只是爱情起始的一种形式。你或许要说:文学作品多是写一见钟情的呀!是的,的确如此,但是你千万不要忘了,文学作品里描写的多是理想化了的爱情,而理想化的爱情总是至圣至美的,无论是它的起始还是它的结局。爱情的起始,当然以一见钟情最富有诗意,于是作者们多选中了它。然而,现实生活毕竟不是文学作品。
一见钟情是由性吸引力决定的。不可否认,性吸引力大,可以加强性爱的强度,点燃爱情的火焰,在此基础上,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增添情爱的砖石,的确可促成许多美好姻缘;然而,一味追求一见钟情,过分强调一见钟情在爱情中的价值,往往要使人失望的。现实生活中,不少一见钟情触发的爱情最后宣告失败,不是足以令人深思吗?
2、认识爱慕心理
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很大变化,情窦初开的男女之间由相互疏远,转化为有了一种情感的吸引,进而有彼此接近的需要,这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异性思慕”或“爱慕”。事实上,异性思慕是类似于中学生这样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其心理发展正常的一种表现。
异性爱慕心理作为一种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产物,对异性有好感的心理的产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应该说这种感情是你未来发展健康的爱情、婚姻,组建和睦家庭的心理基础。因为这种感情可以让你学会如何去关注他人、体验别人的需要和情感。所以,当这种感情空降到你身上时,不要感觉羞耻,也不要感到惊慌,因为它是如此自然,不带一点杂质。
然而,这种情感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问题,这是由于少男少女们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存能力等还有待发展所致。比如,有些学生将这种初期的异性思慕与吸引误以为是爱情,过早陷入情网不能自拔。
(1)丢掉幻想
受完美的爱情小说和偶像剧的影响,大部分同学都希望这种感情偶像能够在自己的幻想中如实地发展,但现实就是现实,它只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变化而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所以,在感受这种感情的美丽之后,所要面对的就是更多的失望与焦虑,最后越来越不知所措。
其实,这种感情就如同是一潭平静的湖水,不可以乱投石子搅浑它。有些东西是不能跨越的,如果盲目跨越,只能使自己陷于污泥之中不能自拔。因此,要放下与异性交往中的太多幻想,让交往自然进行。
不要盲目发展这种感情,不要认为这感情会顺利地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当然也不必刻意逃避它。总而言之,一切不合乎自然发展的做法,都会让人陷入一种不真实的烦恼中,要丢开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好眼前该做的事,就能开始正确处理这种感情了。
(2)明确任务
恋爱的感觉像是生活的添加品,但决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如果在这一阶段错过了,说不定要花很大的气力来弥补这一错误。因此,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希望自己将来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途就必须时刻关注自己最主要的发展任务,不可偏离它。
对于中学生来说,什么是当前应该发展的主要任务呢?毋庸置疑,中学生应该好好地学习技能、学习交际以为将来的求职做好准备。当然,学会发展人际关系也包括与异性的关系。然而人际任务中的主要方面是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巧妙地解决人际矛盾,处理好人际情感变化,而与异性建立恋爱关系则不是当前应发展的主要任务。
由此可知,当中学生面对爱情的来临时,应多从自身的发展任务出发,采取一种顺应的态度,既承认这种感情的客观性又防止它的扩散与变质,在顺应中学会应付、控制这种情感的发生与发展,将它留在心中的一个安全位置,这样既不会破坏它的美丽,也不会妨害自身的发展。相信随着年龄的不断成长,心智的不断成熟,这种感情就再也不会成为左右着你的烦恼了!
(3)建立关系
学生时代的男生女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十分有必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青春期交往范围广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人,比那些少有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这些同学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
总之,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朋友的一见钟情,实际上是初恋的感觉,是单恋或暗恋的表现,对于自己是有比较大的压力的,因为你心里会放不下的那种无形压力,最好是找个机会向好友诉说一番,能够缓解目前的状况,说了,就等于释放了目前积累的压力。如果不好意思说,就找个信得过的人,代替一下也可以有效的,如去神庙中的神诉说,如果再得不到缓解目前的心理压力,会成为心里的抑郁症的,很不好呀,总之,要及时学会释放心里的压力才好。
贴心小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对于青春期的恋爱不仅正确看待还要重视起来,如果马虎大意,会给处在敏感时期的青年朋友们带来心理上的萎靡和终生的遗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的正确看待青春期的恋情?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性器官和性生理功能的发育成熟,性心理也开始萌发。这种性心理的产生,既是初恋意识萌动的标志,也是青春苏醒的呼唤。
在对待异性的问题上,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由于生理上明显的男女差别和对两性关系的一知半解,少男少女会产生一种不安和害羞心理,对异性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引起对异性的暂时疏远。
随着生理发育和对性有了一定了解,就产生了彼此接近的需要,陌生感与畏惧感也逐渐消失;青春发育完成,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滋生初恋的萌芽,但对恋爱还处于无知阶段,思想、物质、身体等方面都还没有具备恋爱条件。
由此可见,初恋是人类性爱过程中自然程序的显现,对异性的向往与眷恋,是人类最高级的感情之一,爱的萌动并不是偶然发生的。
社会,特别是家庭,对怀春的子女不能横加指责,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多加引导,勉励他们把精力用于工作和学习上,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生理卫生知识和社会道德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第五节 学会走出单恋的误区
单恋即单相思,它是以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厢情愿的倾慕与热爱为特点的畸型爱情,甚至知道对方不爱自己,也还要一味追求。单恋与失恋的不同在于:前者根本没建立起相互的爱情,后者是一方中止恋爱(哪怕是朦胧的)。单恋的形式是多样的。
如果说谈恋爱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情的真的感悟,那么单恋又是什么呢?往往在中学生时代,会有那么一些人因为性格原因而很少去接触爱情,但是心里却有着那么一丝丝的感情寄托,那么这个感情寄托又是什么呢?学会走出单恋的误区,追求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世界。
1、了解单恋的类型
单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毫无理由的单相思,对方毫无表示,甚至对方还不认识自己,而自己却执著地爱对方,追求对方,这种恋爱是纯粹的单向;另一种是自认为有理由的单相思,错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
(1)羞怯型
此类型的青年朋友们,往往默默地强烈地爱着一个异性,但由于害羞,或是胆怯,不敢向对方表露真情,因而陷入无边的自我苦恼中。
(2)执拗型
这类型的青年朋友们对心意的对象表达了爱意,却遭到了拒绝,但热烈的爱情并不会因此削减。
(3)幻想型
所爱之人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及。或是明星,或是传奇英雄。明知连走近对方的身边都不可能,却无法熄灭心中的爱情,日夜空想念。
男女都会出现单恋现象,而以青春期女性为多。处在这个时期的你,你们的爱情以浪漫型为多,往往呈无固定目标的状态。
单恋者一般性格十分内向,虽然内心热烈,但外表冷静,常常把爱情深埋在心底。你们一般不采取攻击性的行动,只是沉迷于虚幻的情爱之中。因此,它不像失恋者那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危害性也不容易看清。事实上,它像一剂慢性毒药,腐蚀着单恋者的心灵。它使单恋者虚度了宝贵的青春。人的一生,青春只有一次。青年时期,正是一个人学本领的大好时期。要把握好大好年华,不要耗费在不可能结出果实的爱情的幻想中。
2、认识单恋的表现
青年朋友们的单恋现象层出不穷,且较多地出现在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和自卑感较强者身上。首先是自己爱上了对方,于是也希望得到对方的爱,在这种具有弥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会把对方的亲切和蔼、热情大方当做是爱的表示,并坚信不已,从而陷入单恋的深渊,不能自拔。
(1)观察言谈举止
由于觉得对方爱自己,就常常把对方的言谈举止纳入主观需要的轨道去理解。对方的一句无意的话语、眼神或表情,引起其长久的喜悦和激动,即便遇到严辞拒绝,仍毫不置疑。
如果能够看见对方,就会尽可能地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如果见不到对方,就会猜测或巧妙地打听对方的去处;如果别的同学无意中谈起对方,会非常注意地倾听,表现出极大兴趣。
(2)单恋误为恋爱
单恋者自以为已经恋爱,心中不断涌起对未来的向往,但由于没有得到对方的配合,所以常常独自幻想,用憧憬和想象如痴如醉地编织关于和对方的甜蜜而迷人的梦境。对自己的感情看得很重,认为自己是真心实意的,应得到对方的回报。
以为对方也在爱着自己,觉得应该用加倍真挚热诚的爱回报对方。但因为对方并未向自己表明心迹,所以只好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向对方暗示自己的爱,或用脉脉含情的目光,或用旁敲侧击的话语,有时还会不惜代价去满足对方一个无意的小小的要求。
(3)自卑感比较重
这些人虽然总是进行爱的自我陶醉,但真正面对对方时,会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不安,并且试图掩饰自己的真情,以至出现语塞笨拙的举动,使对方感到莫名其妙。这样,往往引起事后的懊悔。
对对方怀有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尽管对现实的恋爱十分向往,但却不敢轻易地向对方表白,深怕对方说出“不”字。于是将深情藏在心里,却又急切、焦灼不安地期待着对方的爱情吐露。长时间的感情压抑和失望,会加重忧郁和苦闷。
3、单恋的负面影响
单恋的人一般不愿意向人吐露内心的感情,常常因此变得沉默寡言,兴趣变得索然无味,但学习和生活还能正常进行。严重者会形成相思病,情绪失去控制,对前途悲观绝望,学习和生活都不能继续,甚至还有消极厌世的,这时称为反应性抑郁症。
(1)腐蚀人的斗志
单恋的青年朋友们一般都认为自己暗恋的人高高在上,并把其奉若神明,把追求、获得爱情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心中只有自己所单恋的人,无心再去学习。列宁曾说过:我很怀疑那些在恋爱问题上显得失魂落魄的人,在革命斗争中会表现出可靠和坚忍不拔的品质。这样的人,即使是个极好的,很有才干的青年,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2)造成心理失调
生活在幻想爱情中的人心灵必然是封闭的。单恋者性格孤僻,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心情压抑,内心苦闷,而又无人可排解,无处疏泄,心理处在失衡的状态。不少单恋者会出现精神障碍,不同程度地患了癔症、忧郁症或妄想症等病症,但是是可以克服的。
生活中的交往很多,不一定非要把自己喜欢的人定义为情人,青年朋友们,一定要在感情上,学会自然大方地和异性相处,不要把自己往恋爱这上面套。
青年应该利用这一特殊的感情特点作为学习的动力,让学习与交情两不误,使你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互补、互学、互助、互保。这样才能避免你们误入单恋的歧途,也更利于你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4、克服单恋的办法
单恋者的单恋,也经常会采取一些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这些行动往往是徒劳的,对方或是毫无察觉,或是因为行动过火而使对方感到讨厌,因而每一次行动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单恋者往往精神恍惚,饭不得食,睡不得眠,那么应该如何摆脱这种单恋的痛苦呢?
(1)掌握界限
“爱情错觉”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自己爱上对方,而对方也从言行上表示出对青年朋友们好感的趋势,但对方对你的好感,也仅仅是好感,或者一种友谊的表现。虽然好感和友谊在一定条件下能发展为爱情,但它绝不是爱情本身。
其实,好感和友谊是有着明显特征的,它们明朗大方、公开多向,如果青年朋友们能冷静地观察和分析一下,是不会将它们与爱情弄混的。
(2)多打问号
感觉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中的一种初级形式,它所反应的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因此往往会对事物产生不正确的反映。产生在感觉基础上的爱情只是一种感性感情,与真正的理性的爱情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当青年朋友们感觉到某一位异性同学的温情时,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进行冷静的思考,切莫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免得作茧自缚。
(3)急流勇退
一旦发现自己陷人单恋的境地,就应该毫不迟疑地打消这爱情上的“海市蜃楼”,尽快地摆脱自己编织的虚幻的情网,借助理智的力量,获得感情上的解脱。
如果青年朋友对对方一见钟情,爱之若狂,并且觉得对方也很爱你,但很快又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要能够急流勇退,牢牢地握住感情的舵,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与对方的接触,克服虚荣心理和由对方冷淡而造成的自卑感。
反之,一味追求人家,或者沉溺于单恋的泥潭不能自拔,是很不明智的,这样只会降低自己的人格,使别人瞧不起你。
(4)倾吐忧郁
单恋之苦闷在心中愁肠百结,就会百病丛生。所以,当青年朋友们感到困惑或者痛苦的时候,可把单恋的缘由、经过、幻想和苦闷,向老师、家长或最知心的朋友尽情倾吐,听听他们的评说、劝慰,借他们的手戳穿“西洋镜”。
这样,把肚里的话倒出来,常常会使人一吐闷气,心境平静得多。但切忌逢人便讲,不看对象信口开河,因为这样只能惹起麻烦,增加自己的烦恼。
(5)转移目标
单恋的青年朋友们要拿出信心和勇气,与自己的脆弱感情作斗争。原来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或体育锻炼,现在偏要多去参加;原来对学习不感兴趣,现在就要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本来不善于交际,以至眼界狭隘,现在就偏要去人群里说话,这样以求得解脱和安慰。
总之,一旦单恋已然发生在青年朋友们的身上,那就需要拿出十足的勇气,克服羞怯心理和自我安慰心理的折磨,勇敢地用心灵去撞击。如果对方有意,心灵闪现出共同撞击的火花,单恋则转化为双恋,爱的快乐就取代了爱的痛苦。如果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则应该面对现实,勇敢地抛弃幻想,用理智主宰感情进行转移,通过思想感情的转换和升华来获取心理平衡。
贴心小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在每一个人的恋爱经历中,大多都会有过单相思的时候。这种心理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它是自己单方面对对方非常喜爱所造成的单恋现象。过分的单相思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调,及时纠正调整心态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要认清现实,喜欢幻想的年轻人把明星当做自己的爱人是非常严重的不现实的思想。弄清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差距,接受并面对现实是摆脱这种畸形爱情的好方法。
二是要树立自信,要正确的认识你所喜欢的人,多了解他的一切,看看他或她是不是真的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那么完美,是否真的值得自己喜欢、爱恋。
三是消除暗示,不要总是告诉自己他的眼神代表什么,他的行为和语言又暗示了什么,其实这些都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是一种盲目而错误的自我暗示。只有认清了他人的行为,才能准确的给自己定位,走出单相思。
四是释放压力,不要让自己心理失去平衡,心情压抑郁闷。而要用合理的方法使这些压力得以释放,调整心态,使自己心情开朗起来。
第六节 正确地看待师生恋
师生恋是指学生与老师之间所发生的恋爱关系。源于学生对老师的幻想、崇拜和喜爱。
恋师情结是青少年朋友们性意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某种意义上来说,恋师情结也是种不良的心理,因此,青少年朋友们,应深刻地了解什么是师生恋,并正确地看待师生恋。
1、了解恋师情结的原因
情窦初开的羞涩少女喜欢上英俊帅气的男老师,青涩多情的阳光少男迷恋上清秀温柔的女老师,这并非是琼瑶小说中的情节,而是不少人学生时代的经历。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恋师情结也是种不良的心理。
(1)独立意识
在青少年后期,你们心中的父母形象会变得越来越渺小,独立意识变得强烈,逃脱家庭、远离父母监护的愿望膨胀,渴望着能重新选择一种活法。但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常使你们感到束手无策,你们渴望理解与帮助。
环顾周围,你们发现,与自己朝夕相处,关爱关心自己成长,传道解惑的老师,有阅历,有才华,有智慧,充满成熟之美,很容易占据你们的心灵,成为你们崇拜的偶像。于是有一些学生便会对异性老师产生爱慕之情。
在学生意识到恋上老师是违背社会道德时,痛苦的感情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致不能自拔。
(2)情感转化
人们的社会化过程是由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来完成的,性格的形成受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爱抚以及家庭氛围的影响深刻,父母的过分溺爱会造成对父母的心理依赖,没有很好的完成自我成长。在学校,在潜意识中也渴望得到父母般的关爱,而这种爱很容易转移到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身上,并误把它当成一种爱情。
青少年你们对老师产生的崇敬和倾慕应该珍惜,不要用非分的欲念和失误的行为去玷污它,师生情谊一旦变为越轨行为,就会失去它的美好性,随之而来的只会是无尽的烦恼和后悔。
为自己制造更多与异性交往的机会,鼓励男女同学间发展正常的友谊,解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对他们性心理的健康发育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必须的。
2、认识恋师情结的心理
其实,恋师情结都是青春期惹的祸,性意识的萌发是最根本的原因。由于异性老师身上优点更为突出,有成熟的人格和成功的事业,如果再加上或英俊潇洒,或温柔善良,那绝对会成为男女生暗暗爱慕的对象。
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会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凡是恋上老师的少男少女,都会存在这样的心理:
(1)人格向往
从观察可看出,青少年朋友们迷恋的异性教师,往往是那些仪表、风度、智慧和人格出类拔萃,对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爱,深受学生钦佩敬仰的人。
从心理来看,中学生这种对异性教师的钟情与英雄崇拜,实质上是他们内心自我完善动机的自然流露,是个体迷恋追求的理想自我形象在崇拜对象身上的投射反映。
(2)心理闭锁
调查发现,恋师情结者大多具有闭锁心理,他们极少向父母、师长或好友吐露内心的这种隐秘,这和青少年中流行的追星族的张扬、炫耀和模仿有着很大区别。
由于传统的伦理观念和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人们对于年龄、能力、社会地位悬殊过大的恋情,通常采取不接纳态度,这种无形的压力迫使许多中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深藏在心底,表现出严重的闭锁心理。
(3)个性差异
恋师情结存在某些性别差异,一般以处于青春萌发期的少女居多。这可能是由于青春期的女孩对情感的要求比较深刻和细腻,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渴望被人理解和保护,以及与男孩心理的成熟差异有关。
在个别差异方面,这种情感的发生以内向型的学生居多,尤其那些缺乏家庭温暖与关爱,性格孤僻的青少年是高发人群。
(4)不稳定性
研究证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恋师情结都是难遂其愿的。一是同龄异性的相恋,较容易有共同话题。而恋师情结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单相思,被倾慕的教师往往并不知晓,即使偶尔有所觉察,大多也能以一种慎重、得体的态度,巧妙地加以处理。
3、克服恋师情结的困扰
师长是青少年朋友们首先认识和学习的榜样,而作为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往往会由尊敬、爱戴进而转成为爱慕。然而爱上老师的学生往往又是惶恐不安的,如果你们得不到正确对待,便会走向极端,甚至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
(1)尊重学生情感
恋师情结是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的特殊性、自我意识。
水平和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处于青春期的少数青少年可能产生的一种正常的阶段性心理现象。对于发生这种情感的学生个人来说,它既有积极的内涵,又有某些负面影响。
由于闭锁性,恋师情结客观上很少给集体或他人造成危害,但是,过度的情感压抑和持续的内心冲突,往往容易导致个体的自我心理失调,诱发某些精神症状或病态人格的发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
(2)提高评价能力
在恋师情结的形成、发展、转化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成熟度始终起着关键的作用。青少年要不断提高自我评价与评价别人的能力,这是减少和消除恋师情结发生的有效手段。
心理教师可通过“我是谁?”、“自画像”、“个性发现”等团体或个别辅导方式,提高学生对自我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社会阅历浅的青少年要理性地认识社会和人生,防止由于认知偏差错觉,误把某些品德不良的年长异性当做“英雄”崇拜迷恋,甚至上当受骗,造成不良后果。
(3)广泛进行交往
缺乏集体交往,与同龄人沟通不畅,是促发恋师情结的客观因素之一。如果青少年长期沉溺于恋师情结难以自拔,在一个偶像的卵翼下,人的依赖性和自卑心理很难消除,而且容易造成将来和同龄人的交往困难。
教育工作者应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加自己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促进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这对于转化和消除某些青少年的恋师情结具有积极意义。
(4)挖掘潜在动力
青少年朋友们把成长过程中的这种美好情感和追求理想自我的强烈动机,迁移到更有价值的精神领域的不倦追求中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个人情感的顺利转化,使心灵和情感得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恋师情结的消失和转化,也是青少年对自我的一次超越和重新发现。
青少年男女正常的异性交往,对性心理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与多个异性同学保持友谊关系,就能更客观地看待对方,也能通过比较来明白异性真正的优点是什么。
这样的少年男女,心态比较平和,内心充实,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不太容易钻牛角尖。反之,性格内向,朋友较少或根本没有朋友的人,容易陷入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情感之中,而且易走极端,不容易从情感旋涡中走出来。
贴心小提示
恋上老师的青少年朋友们需要调节自己的性心理。首先应想到,老师再优秀,但毕竟是老师,于是,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帮助你摆脱“恋师”的烦恼:
一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青年朋友们要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积极参与集体生活,从自我中心的小圈子走出来,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比如趁着暑假听音乐、看电影、积极参加运动、到大自然中释放心情等,都可以转移对情感的专注,并使青春更加多彩。
二是正确看待交往,青少年男女正常的异性交往则对性心理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与多个异性同学保持友谊关系,就能更客观地看待恋师,也能通过比较来明白异性真正的优点是什么。只有这样的少年男女,才会逐渐心态平和,内心充实,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不太容易钻牛角尖。
第七节 恋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情结
恋星情结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个普遍而热门的话题。追星是青少年情感满足的正常需要,也是其心理成长的里程碑。
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恋星情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由于“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
1、认识恋星原因
追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映。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象成人那样体现成熟。
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从而追随他们、崇拜他们,热爱他们,心中对明星的追求更是强烈。
(1)感情需要
寂寞的青少年心里是需要友情,需要心灵乳液,需要获得情感共鸣……当代的青少年是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独生子女的现状,使他们缺少父兄们所有的手足情;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他们的父母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时,以优美的歌喉动情地吟唱温馨的情感、美好的未来、艰辛的人生的歌星们款款而来,歌星们形象新鲜时髦,歌曲委婉、真诚、直逼心灵。
在这歌声中,青少年仿佛听到了来自心灵深处的自言自语、迷惑与憧憬,一时间歌星成了青少年最遥远而又最亲近的朋友。可以说,追求友情,追求心灵的共鸣是青少年追星的心态之一。
(2)向往成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向往成功,也是青年的强烈愿望,明星们的光环令他们看到成功的荣耀与辉煌。从一踏进校门,或从刚刚懂事,青少年们就被长辈们谆谆教导,长大要有出息,要成就一番事业。
歌星、影星们的知名度和伴随知名度而来的荣耀与财富,令青少年逼真地看到了朦朦胧胧的成功,他们渴望成为这样的辉煌成功者。于是,他们热情地追随眼前的成功者,抱着这种寻求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奥秘的心态,而狂热地追逐着他们喜爱的明星,成为追星族的一员。
(3)摆脱控制
在这个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他们的父母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挡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他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
因此,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偶像来行使父母的权利来控制自己,也就是说他们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
(4)追求时髦
这是众多追星的青少年的心态。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只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走红,他们就追哪一位。男孩感觉自己成了所有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女孩感觉所有的男孩都在对自己行注目礼。于是,仿佛自己也成了自己崇拜的星。
(5)融入团体
青少年偶像崇拜也是想把自己融入团体的一种手段。青少年通过偶像崇拜,发展属于这个群体有些追星族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的追星族。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所以他们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们一切信息。
(6)寻求刺激
有为数不少的青少年们持有心态而纳入追星族行列。这类追星族成员的最初心态也与前一类有共同之处,起初也觉着追星时髦,追星浪漫,继而体味到追星行为是一种刺激,是平淡学生生活的一种调味剂。
总之,诸多的因素加上青少年的自制能力差、免疫力低,他们极容易通过影片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就迷恋上某一个明星,看到他们上镜就欢呼雀跃,仿佛看见老朋友一般亲切,听到关于他们的负面新闻就义愤填膺。
追星并不是件坏事,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每个人人生途中说必备的精神食粮,所以青少年最好在选择追星的对象的时候要选择一些英雄人物,作为自己生活的榜样。
2、正确对待恋星
应该注意到,青少年过于崇拜的偶像,通常是那些更能接近于他们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人物。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在于个人内在满足,如心理满足、情绪分享等,而不仅仅只是一些外在的表现。而由于受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表现出明显的离散性,也就是说,在青少年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的情况下,崇拜的具体对象相当广泛。
(1)正确态度
崇拜明星不能光看明星的外表,明星是否值得崇拜,不仅要看他是否吸引你的目光,更要看他是否能震撼你的心灵。不要疯狂追星。追星不应该是你们生活的全部,也不值得过分夸耀,更不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金钱。
此外,朋友间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其他人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更不要因为对所追的明星着迷而无法专心学业,要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好的品行,取长补短,作为鼓舞自己自强不息、追求成功的动力。
(2)适度指导
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哪个年代,无论哪个人,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个或者几个榜样占据精神世界。当你的孩子加入追星族时,既不要谈“星”色变,坚决禁止;也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顾。要引导青少年理智追星。可以和青少年一起当追星的朋友,在追星的过程中缩小代沟,贴近孩子的心灵。
与青少年一起讨论那些明星的优点、缺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能成功或者失败,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科学家、宇航员是青少年应当追的时代明星;雷锋式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青少年行为的榜样。如果家长不了解追星的内涵,就站在门外生硬地指手画脚,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3)摆正关系
青少年现在应当以学业为重,摆正学习和追星两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权衡利弊,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这才是关键。
告诉他们如果想象偶像们那样成功,现在就必须努力才行。并要告诉他们其实所有的明星也跟普通人一样,只不过他们从事的职业的一些特殊性把他们熏染的如此的完美或是高大。最好的办法是:教育青少年把追星当成课间休息、课余活动,这样既不影响学习,也可以放松由于学习带来的紧张情绪。
在青少年时期,恋星情结多少带有几分盲从与狂热,这是成长中常见的现象。在课余时间里可以谈论一些时尚的明星,或是听听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娱乐之后有动力继续学习。
只要不过分,这都是好事。但应注意适度原则,量变引起质变,往往有的同学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这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但偶像崇拜的经历最终应使人学会自立,而不是沉湎其中。
人生是一个不断模仿、学习与创新的历程。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所以积极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追星情结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的利用追星的正面影响来引导青少年,努力克服追星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追星现象,正确引导追星情结,让我们青少年们都能够健康成长。
贴心小提示
追星也是广大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当明星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展现于大众,进入他们生活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去崇拜,去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以满足自己心理的需求,但是我们仍然要注意不要盲目,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保证健康有序的对待追星的问题:
一是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该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二是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就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
三是摒弃狭隘心态,朋友间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其他人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
四是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五是更加关心身边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为你付出,应该把爱都放在他们身上。
六是摆正自己与明星的关系,明星有他的工作,需要有人支持,但支持并不是你的工作,你还有你的生活。
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第八节 正确地看待与异性接触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男女都有与异性交往的向往,就青少年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向往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男女之间的交往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际观察发现:青春期交往范围广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人,比那些少有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但交往之中必须清楚一定的方式和尺度。
1、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青少年由于情窦初开,男女之间有一种情感的吸引,因此对异性的心理由原来的厌恶、疏远变为好感、向往,有了解和接近异性的欲望,渴望与异性交往、接触,有彼此接近的需要;开始欣赏异性,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爱慕之情;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希望给异性好感,重视给异性的印象,希望得到异性的称赞,而且男女都希望异性注意自己,想方设法引起异性对自己的注意,这是性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1)宜泛不宜专
青少年中异性同学的广泛交往,对他们自身的学习、思想都有促进和帮助,也有利于情绪的振奋。而异性同学之间长期的专一交往,言谈由浅入深,由一般至特殊,这样会由本来正常的同学交往发展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恋。广泛的异性交往则能避免他们双双陷入早恋的误区。
(2)宜短不宜长
青少年中两个异性同学的交往时间不宜过长。有的同学从初中至高中一直形影不离,长此下去,从相聚至相恋就难以避免了。如果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注意接触时间短些,范围广些,从而可以了解各种禀赋、气质的异性同学,这会使人有更多的受益。
(3)宜疏不宜密
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正常现象,但一定不要一门心思地钻在里面。男女同学有性别之差,人的一些潜意识往往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被发掘出来。过于频繁地与异性交往会唤起人的热情,激起人的冲动。所以男女同学的交往频率要低一些,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由于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他们对异性产生好奇、关心、爱慕和愿意接近的心理与行为,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必大惊小怪或进行粗暴干涉。
但也应该提醒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友情姓“友”,是朋友之间的友好交往;爱情姓“爱”,是自己和所爱者之间的心心相印,并进一步告诉孩子,当你感到对方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产生愿意和对方在一起的热望时,就应该引起注意,千万别越出友谊的界限,跨入早恋的误区。
2、正常交往的方式
拘谨、畏缩,妨碍青少年男女之间的交往;过分热情、随便,又显得轻浮,不庄重,同样是不可取的。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异性交往呢?
(1)注意交往方式
青少年男女以集体交往为宜。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课后的议论说笑,课外的游戏活动等,为大家创造了异性交往的机会。使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免除了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一些喜欢交际的同学,满足了与人交往的需要。每个人都融入了浓浓的集体气氛中。
在集体中的异性交往,每人所面对的是一群异性同学,他们各有所长,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乐观大度,或稳重干练……使我们在吸收众人的优点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异性而发展“一对一”的恋爱关系。
(2)把握交往尺度
对方约你一同参加某项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观画展、逛书市,这是正常的、公开场合的两性交往,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赴约。女孩子应端庄、坦荡,不使对方产生误解和非分之想;男孩子要沉稳、庄重,尊重对方。
假如两人互有好感,相处愉快,约会的次数会增多,每次约会的时间会延长,直至两人难分难舍,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和对方在一起。这时一定要注意适可而止,不能占用对方太多的时间,不能因为两人的约会,使一方或双方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无暇与家人、同学、亲友相聚。
必须有所节制,减少单独在一起的次数、时间,见面时多谈谈学习上的事情,使双方的感情降温。为防患于未然,对于抱着谈情说爱为目的的约会,最好婉言谢绝,让对方明白你的心思,放弃对你的追求。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对于纠缠不休,甚至威逼恐吓的人,就要请家长、老师、同学、朋友们帮助处理了。
只要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诚恳对人,热情大方,自尊自重,便能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以自身良好的修养和人品赢得异性的尊重和友情。集体交往的形式各种各样,如兴趣小组、科技小组、学习小组等。集体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娱乐、游戏、竞赛、旅行、小发明、小制作等。
(3)实行男女有别
我们既要反对男女之间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又要注意男女有别的客观事实。男女同学之间,只要是正当的纯正的友情,完全是可以堂堂正正的往来接触。但也不能说异性朋友中间,没有一点儿性,因而明智的人要学会服从良心和社会禁忌,一举一动都要大方得体,不能过于随便。
(4)分清交往界限
要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因为人总是有感情的。在友谊和爱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超过一定的限度,兴许你自己也分不清哪是友谊哪是爱情了。
相处中的女同学要自尊、自重,男同学要有自制力。人际交往的两性道德原则还是必要的。女生在与异性相处时,一定要保持自尊、自爱的美德,既要有女性的荣誉感,又要善于自我保护。作为男性则应更加谨慎,善于克制,这样就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了。
总之,在对待异性交往中,应注意言行谨慎,注意把握分寸,是可以存在真诚的友谊的,真诚的朋友是不分性别的。
贴心小提示
异性交往从积极的意义看,正确的异性交往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必要的,那么以下几点要特别提示:
一是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想无邪,交往时落落大方。
二是要广泛交往或称为群体交往,避免过多的个别接触。
三是有礼有节,即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应注意把握分寸,不可过于亲密,举止要端庄稳重,言谈文雅高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在交往的空间距离,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交流有影响,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才会使交往保持一定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