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神农本草经》和《难经》
秦汉时期,由于内外交通日益发达,丝绸之路开通,西域等少数民族地区、南海等边远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的药材源源不断输入内地,并逐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大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药物学知识。
秦汉时期以来,药物学知识又有了新的积累。西汉初期曾流行过药物学专著,《史记·仓公传》提到的古代医药书中就有《药论》,还有传说的《子仪本草》。
用药经验的积累,以及药物学知识的日益丰富,需要专人进行整理和研究。因此,西汉朝廷就已开始招集专人整理、研究和传授本草学了。加之秦汉时临证医学的迅速发展,对药物学也要求相应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神农本草经》一书。
南朝齐梁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说:“旧说皆称《神农本草经》,余以为信然……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记载:“譬犹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常山、奉高、真定、临菑、冯翔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由后人所掺。”
两人都指出,《神农本草经》所记药物产地,多为后汉代时所设置的郡县名,因此,推断本书为后汉时所作。
本书书名冠以“神农”,一是因为古代有“神农尝百草”而发现药物的传说;二是一种尊古托古风气的反映,如同《内经》之前冠以黄帝之名一样。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另外,书名之所以称为“本草经”,因为古代是以植物药为主的。《说文解字》记载:“药,治病草也。”五代时韩保升也说:“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药最多也。”
总之,《神农本草经》和《内经》一样,也非一时一人之手所作,而是经过秦汉以来很多医药学家的经验积累总结,并不断搜集编辑,最后约在东汉早期编集成书,当然不是指其开始之时,而是成书之时。这种看法是比较可信的。
《神农本草经》全书3卷,共收载药物365种,采用上品、中品、下品分类法,以补养无毒药120种为上品,以遏病补虚、有毒或无毒的120种为中品,以除邪多毒药125种为下品,这是我国药物学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法。
《神农本草经》在药物理论方面,概括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阴阳配合等,并且明确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原则,使药物性能与病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医学的治疗理论。对药物功效、主治、用法、服法都有一定论述,很便于临床应用。
而且《神农本草经》中指出:“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提出了配伍宜忌的观点。所载主治病症约170余种,包括内、外、妇、五官等各科疾患。另外,还注意到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质量优劣和真伪鉴别等。
《神农本草经》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而所反映出的当时我国医学通过大量实践积累起来的对药物的认识,是很了不起的。《神农本草经》对秦汉时期以前零散的药物知识进行了第一次系统的总结,历来被尊为药物学的经典著作,并被注释发挥。
秦汉时期以来,炼丹服石的风气越来越盛。《神农本草经》明显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相信服石神仙,故其药物分类与药物功效的叙述,有的被蒙上了一层神仙色彩,如久服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之类。
不过,另一方面,炼丹术和制药化学有密切关系。世界上早已公认炼丹术起源于中国,并成为近代化学的先驱,如《神农本草经》中“丹砂……能化为汞”可谓这方面的启蒙记载。客观上导致了制药化学的开端,提高和扩大了化学药物的应用范围,促进了中医药剂学的发展。
与《神农本草经》同时产生的还有《黄帝内经》和《难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不但在中医学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理论在后世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从其内容来看,系在《内经》理论基础上释难解疑,其成书显然在《内经》之后。因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已提到“八十一难”的名称,而《隋书·经籍志》记载本书也言有三国时的注本,一般认为约成书于西汉时期。
《难经》以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纂而成,全书共讨论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简称《难经》。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1至22难论脉,23至29难论经络,30至47难论脏腑,48至61难论病,62至68难论穴位,69至81难论针法。
从理论上讲,《难经》基本上没有脱出《内经》的范畴,它对《内经》某些古奥的理论作了较为浅显的解释,对某些学说,则又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有所推阐和发展。
《难经》对脉学有详悉而精当的论述,为后世所称颂。它提出了“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把《内经》的三部九候,解释为气口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又有浮、中、沉三候。并提出其根据说,寸口为“脉之大会”,又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可以独取之。由此,“独取寸口”的理论逐渐为后世所采纳。
《难经》全书内容简要,辨析也颇精微,在中医理论、针刺以及诊断学上颇多贡献,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