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之摄影图像处理:核心算法与案例精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摄影简史

本节我们简单介绍摄影发展史、摄影流派以及为什么学习摄影。

1.1.1 摄影发展史[1]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是爱琴海-色雷斯文明圈的黄金时期(即古希腊文明时期)。相传,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正是由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所作。作为希腊文学与哲学的语言载体,古希腊语不仅是荷马史诗使用的语言,也是现代数学与科学的先驱。

摄影(Photograph)一词正源于这一充满神奇色彩的古老语言中的光线和绘图两词。

此外,英国天文学家、第一代从男爵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爵士提出了摄影负片(Negative)、正片(Positive)等摄影概念。他不仅首创以儒略历法来记录天象日期,而且对于摄影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现了硫代硫酸钠能作为溴化银的定影剂。

1. 从小孔成像到映像暗箱

早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大约2500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哲学家墨翟(墨子)带领他的学生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在墙壁上绘出实物倒影,说明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基于小孔成像原理的映像暗箱,就是相机的原型。映像暗箱主要由密封暗箱和聚焦屏两部分组成,前部密封暗箱的小孔或透镜负责汇聚光线,后部聚焦屏负责显示图像。

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医学家、物理学家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利用双凸透镜增加暗箱小孔的进光量,使聚焦屏所显示的映像更加清晰、明亮。1558年,意大利自然哲学家、数学家波尔塔(Giambattista della Porta)通过光圈(凸透镜)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映像清晰度,发明出描画箱,直接用画笔描绘映像的轮廓并着色,一幅非常真实的画像即可展现。7年后,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用于绘画的小型便携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

2.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张永久性照片与摄影术的诞生

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在1825年为他的映像暗盒增加了光学镜片,并于第二年(也有资料说1827年)发明了第一台相机和日光蚀刻法(阳光摄影法),拍摄了家中阁楼窗外的景色。由此,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照片Window at Le Gras诞生,如图1.1所示。

0

图1.1 尼埃普斯拍摄的Window at Le Gras

尼埃普斯将敷在白蜡板上的一层薄薄的沥青作为感光材料,将薰衣草油作为冲洗材料,利用原始镜头,在阳光下进行8个多小时的曝光拍摄了这张古老的照片,它是所有摄影技术的源头。

虽然尼埃普斯拍摄的照片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但是他拒绝公开自己的摄影方法,并于1833年去世。1837年,法国画家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利用尼埃普斯的显影概念,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又称达盖尔银版法,利用水银蒸气对曝光的银盐涂面进行显影作用,将曝光时间缩短到20~30min。现在的宝丽来相机仍使用着与银版摄影法类似的摄影方法。

图1.2所示是达盖尔用镀银铜板对着工作室一角拍摄的一张照片,是摄影术发明的见证,现在该作品收藏于法国摄影家协会。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公布了此项摄影专利,这一天被称为“摄影术诞生日”,同时达盖尔也成为摄影术发明的第一人。

0

图1.2 达盖尔拍摄的工作室照片

银版摄影法拍摄出的照片具有影像左右相反、影纹细腻、色调均匀、不能复制、不易褪色等特点。1841年,英国发明家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发表的卡罗式摄影法(卡罗法)产生了可被多次复制的胶片,开创了现代摄影负片转正片的摄影工艺流程。塔尔博特利用氯化银的感光性制作可感光的高级书写纸,这种纸经相机曝光后得到负片,再与另一张未经曝光的感光纸重叠,曝光定影后得到正片,负片能够重复使用。

3. 透明片基的出现

为了廉价、迅速地影印多张照片,同时又能像达盖尔银版法那样保证影像的清晰和细致,透明片基被用于代替纸基来制作负片。1847年,尼埃普斯的侄子尼埃普斯·德·圣·维克多(Nièpce de Saint Victor)利用混合于蛋清中的感光药品,将照片曝光时间缩短到5~15s,获取了“蛋清玻璃”摄影法的专利权。但是这种感光药品极其有限,不适于摄影,可用于制作“蛋清相纸”、冲洗相片和制作幻灯片等。

1851年,英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尔(Fredrick Scott Archer)发明了火棉胶(湿版)摄影法,兼具达盖尔银版法和卡罗法的优点,此项技术在摄影行业“独领风骚”30余年。阿切尔将硝化棉和碘化钾先后溶于含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然后将其迅速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以代替“蛋清玻璃”。这种方法虽然操作比较麻烦,但成本仅为达盖尔银版法的1/12,曝光快,影像清晰度高,且玻璃底片可以用于大量印制照片。因为调制后的火棉胶只有在湿润的时候才具有感光性,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摄影法”。

由于湿版摄影法缺乏便携性,外出拍摄时需携带暗室帐篷和化学药品,人们期望能制造出“干”用的涂布材料,可随时装入相机进行摄影。1871年9月,英国医生马多克斯(Maddox)研发出这种“干”用材料,将以糊状明胶为材料的溴化银乳剂趁热涂在玻璃上,并将研发成果发表在《英国摄影》杂志上。

这本杂志正是美国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的主要摄影“导师”。伊士曼将自己的简化摄影方法与《英国摄影》杂志上的配方结合,制作出明胶乳剂,并于1878年发明了干明胶胶片(即干版),隔年又发明了一台乳涂敷机。1880年,伊士曼利用自己的发明专利大批量生产干版,大获成功,把摄影带给了普通人,翌年他与商人斯特朗(Strong)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1883年,伊士曼胶卷的发明标志着摄影行业开始出现革命性变化。1892年,伊士曼干版公司正式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公司)。

4. 相机的批量生产

德国人借助在设计制作方面的高品质和光学技术优势,把相机推向了批量产品市场。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相机设计家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在1912年利用35mm电影胶卷研究设计小型相机,并于1913年制造出第一台24mm×36mm(135相机的胶卷画幅)的原型徕卡相机(Ur-Leica),如图1.3所示,开辟了相机发展的新时代。

0

图1.3 奥斯卡·巴纳克制造的第一台原型徕卡相机

由于135相机的胶卷和方型齿孔的总高度是35mm,因此也称之为35mm相机。巴纳克制造了35mm相机的“鼻祖”,135相机的胶片规格也成为最为普及的胶片规格。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徕卡相机I型在1925年才在德国韦茨拉尔市(Wetzlar)的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正式出产。为纪念135相机的奠基人、徕卡相机的发明者奥斯卡·巴纳克的伟大功绩,1979年德国徕卡公司创立“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奖励摄影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摄影艺术家。此奖项由世界著名的摄影家组成的评审团对参赛作品严格选拔而产生,在国际摄影界影响广泛。

5. 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出现

1936年3月,德国Ihagee公司设计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135胶片的单镜头反光相机Kine Exaktas;1948年,Ihagee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五棱镜取景的135单反相机Contax S,它是现代135单反相机的雏形。但这两种相机的反光板不能自动复位,所以实用价值有限。1954年,日本旭光学工业公司在宾得相机Asahi-Pentax上解决了反光板的自动复位问题。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人将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运用计算机设计出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统,利用微电路学概念和计算机芯片设计出高灵敏度测光系统、自动曝光和自动聚焦系统,并最终催生了现在的数码相机技术。

1975年,柯达公司的技术人员史蒂文·J.赛尚(Steven J.Sasson)发明了第一台无胶卷手持相机,赛尚因此被称为“数码相机之父”。

在经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后,日本索尼(Sony)公司于1981年推出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马维卡”(MABIKA),如图1.4所示。这是数码相机的第一座里程碑,该相机首次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0

图1.4 马维卡

紧随其后,松下、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纷纷开始电子相机的研制工作,并于1984年-1986年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原型电子相机。其中,1986年,索尼公司发布的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1991年,柯达公司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同年,东芝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在市场出售的数码相机——40万像素的MC200,售价170万日元。1998年,富士胶片公司推出首款百万像素的轻便型数码相机。1999年被称为“200万像素之年”,轻便型数码相机跨入“200万像素时代”。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各大相机厂商投放到市场的数码相机远超百种。2004年之后,数码相机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之前的相机具备更多的试验形式,所有的数码单反相机机型都有对应的胶片相机同期研发,以保证技术上的同步。

如今,更加轻量级的微单也开始流行,它包括单反相机的大部分功能。图1.5所示是笔者使用的第一台微单Canon EOS M3,本书中的大部分作品就是使用这款相机和Canon的镜头拍摄的。

0

图1.5 Canon EOS M3微单

6. 全民摄影时代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进步,摄影更深入地融入社会生活,移动电话等数字化产品开始配备摄影功能,拍摄的图像可以用多种方式传播,摄影开始多元化发展。如今“全民摄影时代”已经到来,摄影器材价格越来越低廉,摄影功能越来越丰富。虽然拍照的门槛变低,但摄影的门槛似乎变得越来越高。如何在全民摄影时代中脱颖而出,也许人工智能可以给出一个参考答案。

1.1.2 摄影流派

摄影最早被定义为一种用科技成果将客观事物的影像固定并保存的实用性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型、精密的相机的制作,快速感光材料的出现,摄影终于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到20世纪30年代,正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当摄影走入人类生活,与人类建立现实的审美关系,由于人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文化意识不同,其对美的感知也不同。基于不同的美学思想、审美趣味、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摄影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摄影流派。

1. 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从字面上就可以了解其摄影风格,即摄影纪实。写实主义摄影体现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其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摄影艺术中的主要流派。写实主义摄影家恪守摄影的纪实特性,艺术风格质朴无华,创作题材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深刻性。此外,写实主义的巨大认识作用和卓越的感染力使其在新闻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最早的写实主义摄影作品出现在1853年,即由英国摄影家菲利普·德拉莫特(Philip Delamotte)拍摄的那些火棉胶纪录片。写实主义摄影作品不胜枚举,如英国勃兰德的《拾煤者》、法国韦丝的《女孩》等。

2. 绘画主义

绘画主义摄影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作品体现出绘画效果。绘画主义追求绘画意趣,崇尚古典主义,根据绘画造型原则指导摄影创作,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将摄影从机械地摹写阶段推进到造型艺术阶段,促使了摄影艺术发展,时至今日仍影响广泛。绘画主义摄影主要分为绘画派和画意派。前者主要模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风,讲究结构和布局,具有叙述性和寓意性。后者主要体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自然美和诗情画意。这一流派的著名摄影作品有《秋天》《弥留》《黎明和落日》《两个小姑娘》《拿着毒药瓶的朱丽叶》以及《男爵之宴》《宝塔情景》等。

3.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摄影主要借鉴绘画中的印象主义风格,体现明暗和色彩给人带来的视觉印象。其作品不强调立体感和质感,没有明确的线条和轮廓界线。绘画主义摄影家亨利·佩奇·鲁滨逊(Henry Peach Robinson)在其影响下,提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的审美标准,追求一种朦胧的艺术表现效果。印象主义摄影作品从对镜头成像的控制逐步发展到对暗房加工的控制。印象主义者认为没有绘画就没有真正的摄影,并努力使摄影作品看起来不像照片,甚至还用绘画工具对摄影作品进行特意加工以实现绘画效果。作品《扫公园的人》看起来如同一幅画布上的炭笔画。因为印象主义摄影完全丧失了摄影自身的特点,所以又被称为“仿画派”,可以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一个分支。这一流派的特色是调子沉郁,影纹粗糙,富有装饰性,缺乏空间感。

4.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摄影是最早抨击绘画主义摄影的流派。自然主义摄影追求题材真实,提倡在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创作题材多为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摄影美学的创始人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 Henry Emerson)发表的《自然主义的摄影》就是此摄影流派的标志。虽然自然主义摄影可以促使人们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但是容易忽视对现实本质的挖掘和对表面对象的提炼。

5. 纯粹主义

纯粹主义摄影依旧反对绘画对摄影的影响,主张发挥摄影本身的特质和性能,用纯粹的摄影技术探索摄影特有的美感,即高度清晰的画面、精致的纹理刻画、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等“摄影素质”,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的媒介。纯粹主义摄影促使人们对摄影本身的特性和表现技巧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其后期的作品开始向线条、图案和歪曲形象的抽象方面发展。

6. 抽象主义

抽象主义摄影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宣泄,认为具象向抽象转化是一种艺术升华,并宣称要把摄影“从摄影里解放出来”。初期的抽象主义摄影通过无限放大法摒弃被摄对象的细节和影调,仅表现其形状。后来开始改变原有的画面结构和被摄主体的空间形态,力图使用绝对抽象的语言使被摄主体转变成某种线条、斑点和形状的结合体。在抽象主义摄影作品中,摄影家随心所欲地表现自身的想象和个性。

当今的很多摄影作品,都会或多或少与一种或多种摄影流派靠近。那么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才是优秀的、耐人寻味的作品呢?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摄影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将摄影与审美实践密切结合。

1.1.3 为什么学习摄影

美好的事物多种多样,优秀的作品各有特点。你为什么拿起相机,你想通过摄影作品表达什么,或者说你为什么想成为一名摄影家,当阅读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的教材时,笔者看到了一些浪漫、真诚、直击内心的答案,在这里与你分享。

“我要成为一名摄影家,因为它使我融入周围的世界。”

“我要成为一名摄影家,因为它使我得到心灵的甘露和餐桌上的面包。”

“我要成为一名摄影家,因为它使我有能力洞察世间万象并记录下人类的伟大进程。”

“我见过那自由的大地和勇敢者的家园,也见过崭新生命的降临和生命的逝去。”

“我曾记录下建设者用双手创造的繁荣,也见证过破坏者留下的满目疮痍。”

“我曾拍下人们欢乐的笑容和他们辛酸的泪滴,我也曾记录下儿时的纯真与世故复杂的人生。”

“我曾记录下美丽的身躯和纯洁的心灵,也曾拍摄过辛勤劳作的人们和他们轻松的游戏。”

“我摄下了大自然的奇观瑰景和人类建造的奇迹,我摄下了美丽的万物还有美好的人们。”

“这一切,我眼中的世界,尽在我的记录中。我是一名摄影家!”

这些诗一样的文字紧紧与每一张动人的照片相连,描绘出摄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