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韩信:心态荣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韩信具有韩国王室的姓氏

古代人的姓氏大有讲究,通过人的姓氏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尊卑贵贱,祖籍何处,祖上是干什么的。

《通志·氏族略》中解释姓氏的由来和作用时这样说:三代以前,姓和氏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男子的氏可以区别贵贱,尊贵者才能有氏,卑贱者只有名而无氏。女子的姓主要是用来区别血缘以为婚姻。所以,有同姓异姓庶姓之间的区别。氏同姓不同的男女可以通婚;姓同氏不同则不能通婚。[1]

三代之后,姓和氏合而为一,统称姓氏,其作用也是区别婚姻,同时明辨贵贱。

古人获得姓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诸侯王族以国名为姓氏。比如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姓氏,重耳为名。

二,士大夫以封地为姓氏。比如晋国大夫毕万被封魏地,子孙以魏为姓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则以韩为姓氏。

三,为官者以官名为姓氏。比如晋国的荀桓子为步兵三行中的中行统帅,便以中行为姓氏,称中行桓子。他的儿子荀偃称中行偃。宋国的官员子罕,因为官职司城,便以司城为姓氏,称司城子罕。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如此。

四,百姓有手艺者以职业为姓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五,以居住地为姓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住在宋国的桐门,以桐门为姓氏称桐门右师。还有如东郭、西门、池等等都是以居住地为姓氏。

上述各种取得姓氏的方式,随着秦始皇消灭诸侯统一中国,也随着自耕农、自由民的不断增加,后代的繁衍,人民迁徙,职业的改变,其显示贵贱,标志职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淡薄。今天我们使用的姓氏已经没有古代姓氏的作用了。

可是,在韩信所处的时代刚刚经历了诸侯国的崩溃,原诸侯国的王室和贵族,其姓氏还保留着血缘和身份的记录。比如魏咎、魏豹都是魏国的王族。田建、田儋、田市都是齐国的王室。韩安、韩成、韩非,也都是韩国的王族。居住在韩国的贫民百姓不可能以封国为姓,因而也就不可能姓韩。

韩信姓韩,其父辈应该是大有来头。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推测:韩信是韩国王室的庶孽公子,虽然不是韩王的后妃所生,但因为有王室的血统,因而得姓韩姓。韩国灭亡后,韩信母子失去生活保障,向东逃亡到楚国都城寿春,投靠楚国王室以期活命。可是八年之后,秦将王翦包围楚国,寿春城破在即。于是韩信母子经楚国贵族引荐,离开寿春顺淮水东下来到淮阴,依附于淮阴县令暂且寄生。不久楚国灭亡江山一统,虽然秦始皇任命淮阴县令继续留任,但毕竟改朝换代了,县令对韩信母子便冷落了许多。韩信母亲不得不靠变卖珠宝首饰为生。不久,韩信母亲在惊恐和绝望中去世,韩信将母亲安葬,一时间无依无靠身无分文。

上述对韩信出身的文字虽然仅仅是一个推测,但是,它却使得韩信身上诸多有悖常理的费解之谜,有了合情合理解释了。

注释:

[1]《通志·氏族略》: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