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篇
出行前的准备
北京,首都,多少个朝代的都城。
这里曾是自豪的天子脚下,这里依然有着浓郁的老北京味道。
曾经只能通过荧屏看到的景象,如今即将展现在您的眼前。
这久远的历史,这沉淀的幽香,您是打算走马观花地扫一眼呢?还是跟着导游跳跃性地浏览一番?抑或带着文化游名城,将这一次相遇演化为一场您与老北京的久别重逢?
您是否了解北京独特的历史?您是否知道北京独有的特色?您是否了解北京最佳的旅游季节?您是否知道北京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其各自的风俗?您是否了解北京人一些常用的方言?
了解了这些,您将不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过客。
北京的历史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其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边缘,紧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如今北京城分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等16个市区。根据人口普查,到2015年末,常住北京城的人口已有2170.5万之多。那么您了解北京城的由来吗?
其实,北京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周王分封天下的时候,将召公封于今天的北京房山地区,在当时称为燕;又将尧的后代分封于今天的北京西南地区,当时称为蓟。后来燕灭了蓟,便统称为燕京或燕都。
秦朝时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西汉时期,汉高祖将秦朝时的蓟县划入燕国辖地,在汉昭帝时期又恢复了广阳郡蓟县的称号,但当时属于幽州治所所在地。东汉光武帝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西晋时,朝廷又将广阳郡改称为燕国,并将幽州的治所迁到范阳(约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十六国后赵时,幽州治所又迁回蓟县,并将燕国改为燕郡。隋朝时期,又改幽州为涿郡。唐初武德年间,又将涿郡复改为幽州。五代初年,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了政权,称燕王。后来此政权被后唐所灭。
宋朝时,宋曾与辽国在高梁河(约今北京市海淀区)发生了一场战斗,最后宋军大败,从此幽州成了辽国的区域。公元938年,辽国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称南京幽都府。元朝统一全国后,将都城定于北京,史称元大都。元朝灭亡后,明朝起初的都城在南京,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又将都城迁回北京。明末清初,北京城又一度作为清朝的都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定北京为首都,历经建设形成了如今的北京城。
北京独有的特色
北京特色众多,有些俨然已经成为了北京的“符号”。这些“符号”主要可以分为建筑符号、古迹符号、地标符号和美食符号。
建筑符号中,自然又以四合院和胡同为代表;古迹符号有明十三陵和潭柘寺;地标符号有长城和天安门;美食符号自然少不了全聚德烤鸭和都一处的烧麦。
让我们再进一步来了解一下这些北京的“符号”。
北京的建筑符号
◎ 北京的胡同
胡同是北京独有的特色,因此这里也就形成了北京独有的一种文化——胡同文化。胡同一词的叫法,最早出现于元代,在蒙古语中叫“忽洞格儿”。因蒙古族地区水源相对缺乏,在蒙古族建立元朝后,这里的居民在自己居住的场所前几乎都会挖一口水井,而这些“井”成为了当时人们居住的代名词。一排排民间的街道被称为“忽洞格儿”,“ 忽洞格儿”在蒙古语中就是井的意思。后来人们就把“忽洞”谐音为“胡同”,由此一来“胡同”一词一直沿用到今天。
◎ 北京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典型的民居,同时也是最能代表北京的一大特色。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北京的四合院不单纯是一种民居住所,它更多的是彰显老北京独有的一种文化。从四合院中不仅可以看出中国正统的封建思想,更能体会到老北京那独特的韵味。
北京的古迹符号
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明十三陵中共有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来北京旅游一定要去明十三陵,这里已经不单纯是皇家陵墓,更多的是向游客们呈现中国历史上那段不可遗忘的历史——大明王朝的兴衰成败。
◎ 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理。其建筑大体可分为中路、东路、西路三部分。中路的主要建筑有牌楼、石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大雄宝殿是中路的主体建筑,殿内的重檐大脊,两端有大型琉璃鸱吻,相传为元代遗物;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流杯亭、行宫院等,其中的流杯亭是沿袭古代“曲水流觞”的习俗而建造的缀景建筑;西路有观音殿和石鱼等,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曾长期在观音殿参拜礼佛,并留下后人称诵的“拜砖”遗迹。潭柘寺内每年不论什么季节都会有众多的游客来此烧香拜佛,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佛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能领略到北京这座繁华都市中的一种内在的美。
北京的地标符号
◎ 长城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长城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经过历代的增补修建,如今我们见到的长城大多都是明长城,尤其是地处北京地区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因此长城也成为了北京的一种地标符号。
◎ 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中心,是北京的象征之一,是当今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和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有中国第一风景名胜之誉。在广场的最北端,雄踞着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前,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耸立于广场中央。碑南是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再往南则是高大典雅的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俗称大前门)。这些宏伟的古今建筑群,自北而南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十分令人瞩目。再加上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有力衬托,整个广场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无比壮观的动人画卷。
北京的美食符号
◎ 全聚德烤鸭
全聚德,中华著名老字号,创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历经几代人的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北京美食的一种“符号”。来北京旅游一定要到全聚德吃一次这里的烤鸭。当然在吃全聚德烤鸭时也有很多的讲究,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吃全聚德烤鸭最好在春、秋、冬三季,因为春、冬二季鸭肉比较肥嫩,而秋天天高气爽,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利于制做烤鸭。
◎ 都一处的烧麦
都一处是北京老字号店之一,开业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起初都一处并不是经营烧麦的,而是一家经营烧饼、炸豆腐的小店铺。不过因乾隆皇帝光临过的缘故,这里成为了京城一家有名的店铺。后来经过几代的人经营,都一处的烧麦成为了北京著名小吃之一。
北京最佳的旅游季节
9至11月的秋季是游北京的最佳季节,此时的北京秋高气爽,枫叶渐红,银杏铺路,景色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尤其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红叶层林尽染,有幸还能赶上香山的“红叶节”,不过那时的北京也是游人如潮。
北京的4月虽然多有风沙天气,但中旬过后,满城植物开始发芽开花,整个北京都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一簇簇杏红梨白将京城打扮得亮丽光彩。
北京的冬季是冷冷的,却也是一个旅游观光的好时机。冬季北京的旅行社、饭店和众多景点都实行淡季价格,而且冬天的北京也别有韵味。北京的庙会都是集中在冬季的正月里举办,规模盛大,热闹非凡。冬季来北京游玩,还可以在北海滑冰,上西山观雪,吃一锅热腾腾的涮羊肉,乐趣横生。
来北京常听到的方言
中国通行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语音,把北京话去掉京味儿,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就成了普通话。
但这并不是说北京话就等于普通话——北京话是北京方言,它只活动在老北京人这个圈子里,和其他地方的方言一样也是一种方言。
北京建都数百年,人来人往,留下了各地方言,如蒙语、满语、古汉语,再加上文化作品如元曲、传奇、《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中的土语,融汇成如今的北京方言。因此,想要理解北京方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现在,我们先来认识一些简单常用的北京方言。
砸窑——把好吃的放在一旁,先吃别的。
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果儿——是女人的意思。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言语——即说话的意思。
翻车——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练武术的人。
瞎了——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这程子——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服软的意思。
半不啰啰——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能做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颠儿了——撒腿跑了。
嘎杂子——心计坏、怪主意多的人。
蜇啰——剩饭剩菜烩在一起。
崴泥——把事情做砸了、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