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八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十一章 法越之役

安南本中國郡縣,五代時,始自立爲國。明成祖後取之,立交阯布政司,旋亂,宣宗棄其地,黎氏有之。世宗時,爲其臣莫氏所篡,中國以爲討,莫氏請爲内藩。乃削國號,立都統司,以莫氏爲使。時黎氏之臣阮氏,仍以黎氏之裔據西京,清華。入東京,並莫氏,明以爲内臣,又以爲討,且立莫氏於高平。黎氏亦如莫氏,受都統使之職,乃聽其並立。三藩之亂,黎氏乘機并莫氏,以任外戚鄭氏,與阮氏不協。阮氏南據順化,形同獨立。乾隆時,西山豪族阮文惠與其兄文岳、文慮,皆驍勇知兵,是爲新阮,入順化,滅舊阮,遂入東京滅鄭氏,留將貢整戍之。整助黎氏拒新阮,文惠攻殺之。黎氏之臣阮輝宿來告難,高宗使兩廣總督孫士毅出師,敗新阮於富良江,立維祈,復爲文惠所襲破。維祈來奔,文惠請和,高宗因而封之。舊阮之敗也,其主定,走下交阯。至定侄福映,下交阯亦陷,福映奔暹羅,於是阮文岳據廣南,稱帝。文惠稱泰德王。上表中國稱阮光平。受封册者,即文惠也。福映子景叡,與法教士比紐赴法,立同盟草約,法許阮氏復國,阮氏割化南島,租康道耳島於法,許法人來往,居住自由。法旋革命,約未簽字,而法將校數十人,願助越,率二艦以往。法印度總督亦許爲出兵。時暹羅與新阮隙,以兵助福映。復下交阯大半。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法兵至,進攻順化。時文惠死,子弘瑞,廢文岳,殺文慮,兵勢遂衰。嘉慶四年(一七九九),福映取順化。弘瑞守東京。七年(一八〇二),滅之。弘瑞者,中國所謂阮光瓚也。福映上言本黎氏甥,封於農耐。農耐古越裳,不忘世守,請以越南爲國號。詔封爲越南國王。是爲越南嘉隆帝。嘉隆帝以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〇)卒,子明命帝福皎立。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卒,子紹治帝福璇立。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卒,子嗣德帝福塒立。嘉隆之復國也,許法教士傳教,而未酬以土地,且遺言當慎防法人。明命、紹治、嗣德皆仇教,拒法駐使,法及西班牙教士有見殺者。咸豐八年(一八五八),法、西合兵入廣南港。明年,陷下交阯。同治元年(一八六二)陷邊和、嘉定、定祥,遂陷永隆,占康道耳羣島。越南不得已,定約西貢,割邊和、定祥、嘉定及康道耳於法,償法、西軍費二千萬法郎,法商船軍艦,得自由來往湄公河,越南非得法允許,不得割地於他國。先是黎氏之裔興,以咸豐七年(一八五七)起兵,舉南定、興定、廣安、海東、北寧、宣光、太原等地,亦求援於法,越南所以急與法和者,懼法之助黎氏也。約既定,法人屯兵永隆,約黎氏平乃撤,及黎氏平,卒不踐約。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柬埔寨有亂,法人取永隆、安江、河仙、下交阯六州,遂爲法有。法人求水道通中國,知湄公河不足用,舍之而求富良江。時雲南回亂方熾,提督馬如龍使法商秋畢伊運械。同治十年(一八七一)三月,秋畢伊知富良江可通雲南,明年强行焉,遂欲運鹽至雲南,越東京總督阮知方不許,使告法下交阯總督駐西貢。秋布列,秋布列命秋畢伊退出,而其海軍大尉加爾尼請往援秋畢伊,秋布列又許之。蓋勝則居其功,敗則諉諸加爾尼。越南復國後,建都順化,東京兵備不充。太平天國亡後,餘黨吴琨據越邊境。後分爲二,曰黄旗兵,據興安,曰黑旗兵,據勞開,而黑旗兵較强。劉義即劉永福。爲之魁,招徠邊民,辟地至六七百里。加爾尼之北也,黄旗黨附之,陷河内,遂陷北寧、海陽、南定、興安諸鎮。越南駙馬黄維炎結黑旗兵守山西,加爾尼攻之,敗死。秋畢伊退守河内。時秋布列使其書記希臘特爾赴東京,希不主用兵,乃盡撤東京之兵,而與越結約。聲明越南爲獨立之國,外交由法監督,越有内亂外患,法人盡力援助。割下交阯六州畀法,開河内、東京、寧海通商,自紅河至中國之蒙自,法得自由航行。商港得設領事,駐兵百名以下,領事有裁判權。時西曆一八七四年三月十五日,清同治十三年也。明年駐華法使以約文照會總署,總署不認越南爲獨立國,法人置不理,仍與越結通商條約。

光緒八年(一八八二),法人欲築壘紅河上流,越南拒之。法陷河内,越南始來乞援。是冬,法使寶海至天津。時中國亦派兵入越南。李鴻章與寶海議,各撤兵,劃河内爲界,北歸中國,南歸法保護,紅河許萬國通航,中設税關於勞開。法無異議。鴻章命曾紀澤與法外交部定約,而法内閣更迭,撤回寶海,代以脱里古。本駐日使。求中國償軍費五百三十萬法郎,與鴻章在上海磋議,不決。法派大兵至河内,時光緒九年也。朝命李鴻章節制兩廣、雲、貴軍務,鴻章主和,而左宗棠、彭玉麟主戰,朝旨不定。旋改任鴻章直隸總督。時滇督岑毓英遣提督黄桂蘭率兵五千至安南,安南政府益以三萬人,與劉義協力。法以赫爾曼本駐暹羅領事。爲東京領事。波也將陸軍,本駐西貢。孤拔將海軍,攻山西,爲劉義所敗。會嗣德殂,無子,母弟瑞國公立,越南大臣廢之,立朗國公(亦嗣德弟)。法兵攻順化,越與立約,越承認受法保護,與中國交涉,亦必由法介紹,割平順屬法,法於越要地得駐兵,紅河沿岸置營哨,順化江口築港,並築堡壘。順化置高等理事,統理外交,外交關税事務,均歸理事處分。繁盛地方警察税務及各府州官吏,歸理事官監督。歸仁、廣南、修安升爲萬國商港。河内至西貢,兩國共同出資,敷設鐵路電綫。此約越南不啻僅存空名而已。

時中國更命彭玉麟督辦廣東軍務,詔滇、粤出兵,越南阮文祥亦弑朗國,立建福帝。名福昊,建福其年號。不認前所結約。先是順化自立約後,戰事即停,而東京一帶,戰事如故。法人連陷興安、山西。時波也歸國,孤拔兼統海陸軍。旋以宓約繼波也之任。法兵在東京者萬六千五百,中國則廣西巡撫徐延旭、雲南巡撫唐炯以三千人合黑旗兵守北寧。總兵王德榜以五千人守太原,滇督岑毓英以萬二千人合安南黑旗兵守興化。法兵進攻,諸鎮皆陷。於是褫徐延旭、唐炯、黄桂蘭職,以潘鼎新撫桂,張凱嵩撫滇。以李鴻章爲全權大臣與法福禄諾議和。在天津定草約五條,中許撤兵,認法、越前後條約,惟不得礙及中朝體制。法允不索兵費。時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四月十七日也。彭玉麟疏劾鴻章,法議會亦以越約不礙中朝體制一語遲疑不能決。旋以出兵期誤會,法云三星期,中國云三個月。中、法兵衝突於北黎,五月二十八日。法求償金一千萬鎊。閏五月九日,中國批准草約,而此議仍不能決。時由江督曾國荃,以全權與法使巴特納在上海磋議。法政府電命法使巴特納,占中國一要地,爲談判之地。於是法軍攻基隆,六月十五日。而命其代理公使斯美告總署,償金減爲三百二十萬鎊。承認與否,限四十八小時答覆。我亦命曾國荃停止商議。六月十九日。時閩浙總督爲何璟,而何如璋以船政大臣督辦沿海軍務,張佩綸以侍讀學士會辦海防,劉銘傳督辦臺北軍務。孤拔攻福州,毁船政局及馬尾砲臺,我艦沉者九,幸免者二而已,七月初六至初八。中國乃宣戰。八月十三日,法陷基隆砲臺,攻淡水,我軍敗之。明年正月一日,孤拔入黄海,擊沉我馭遠、鏡清兩艦。封寧波口,破鎮海砲臺。二十五日南陷澎湖,其在臺灣之兵,亦猛攻基隆、淡水。時桂撫潘鼎新自統大軍駐諒山,蘇元春、陳嘉守中路,楊玉科、方友升守西路,王德榜守東路。於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十二月三十日失陷。明年一月九日,法軍陷鎮南關,楊玉科中砲死。旋仍退諒山。廣西按察使李秉衡、提督馮子材、總兵王孝祺至,攻諒山,大破法兵。二月十三日克之。先是,二月八日。岑毓英亦破法兵於臨洮,克廣威、承祥,至二十三日,進逼興化,法勢大蹙。會和議成,兵乃罷。

時法内閣又更迭,由英使調停,巴特納與李鴻章在天津立約十條。四月二十七日。法越條約,中國悉行承認,中越往來,必不致有礙中國威望體面,亦不致有違此次之約。第二款。畫押後六個月勘界。第三款。中國邊界,指定兩處通商,一在保勝以上,一在諒山以北。中國亦得在北圻各大城鎮,揀派領事。第五款。北圻與雲南、廣西、廣東陸路通商章程,畫押後三個月内會議。所運貨物,進出雲南、廣西邊界,照現在税則較減。廣東不得援以爲例,洋藥應另定專條。第六款。法在北圻,開闢道路,鼓勵建設鐵路,中國擬造鐵路,自向法國業此之人商辦,惟不得視此條爲法一國獨享之利益。第七款。此次戰事,中國業已獲勝,而仍如法意結束,論者多咎李鴻章之失策,然是時海陸軍力,實皆不足恃,似亦不當狃於小勝也。條約既定,法立阮氏幼子成泰,予以空名,守府而已。

條約既定,於是年七月,派周德潤、鄧承修至兩廣、雲南會勘邊界。八月,李鴻章與法使戈可當議商約。法要求兩處之外,增闢商埠,滇、桂省城,許設領事。進出口洋土貨税均減半,許彼在滇、粤開礦,製造土貨,運銷越南食鹽。十二年(一八八六)三月,立通商章程十九款,勘界俟後再定。第一款。中國在河内、海防設領,北圻及他處大城隨後商酌。第二款。越南各地聽中國人置地建屋,開設行棧,其身家財産,俱得保護安穩,決不待拘束,與最優待西國之人一律。時華人以征身税爲苦,法使許電告本國,從寬辦理,而未載入約。原奏云:以此款及第十六款,爲將來辯論之地。第四款。法人、法國保護之人及别國人住居北圻者,入中國,請中國邊界官發給護照。中國内地人民,從陸路入越南者,請法國官發給護照,路過土司苗蠻地方,先在照上寫明,該處無中國官,不能保護。按此項辦法,爲前此各約所無。僑越華人由北圻回中國者,只由中國官發護照,邊界及通商處所,法人游歷,在五十里内者,毋庸請照。第五款。洋貨入雲南、廣西,照關税五分減一,如願運入内地,須再報關,照通商各海關税則收内地子口税,不得援五分減一之正税折半。第六款。土貨運出雲南、廣西者,税三分減一。法入雲南、廣西,中國入北圻之車輛牲口,免收鈔銀。進關水路通舟楫處,可照關例收船鈔。以上六、七兩款,日後他國在中國西南各陸路邊界通商,另有互訂税則,法亦可一體辦理。第七款。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續議商務專約第三條,進口貨改爲減税十分之三,出口貨減爲十分之四。土貨在此邊關完過子口税出口正税,轉往彼邊關者,照原納正税之數,收復進口半税。但須照各口定章,不准洋商販入内地,其轉往海口者,一律另征正税。土貨出中國海口,進越南海口,復往中國邊界入關,應照洋貨一律征收正税,入内地仍完子口税。第九款。中國土貨由陸路運入北圻者,照法關税則完納進口税,若係出口,一概免税。十三年專條第四條,增如係前往他國,仍納出口税。第十一條。運土貨,由中國此邊關過北圻至彼邊關,或由兩邊關運出越南海口回中國者,過北圻時,完納過境税,不過值百抽二。出海關,入越南海口,過北圻進邊關者同。第十二款。洋藥、土藥均不准販賣。第十四條。十三年專約第五條,規定土藥出口征税而未及洋藥,時聞法欲於越南廣種罌粟,兼恐從緬甸輸入也。法有領事裁判權,華人僑越,命案賦税詞訟,與最優待國無異。第十六。此約法議院未批准。雲南、周德潤與法狄隆。廣西鄧承修與法浦理燮。後浦理燮有疾,狄隆代之。界務亦多争執。十二年(一八八六)法使恭思當到京,求改商約。十三年(一八八七)五月訂界約續約四條,商務續約十條。廣西開龍州,雲南開蒙自,又開蠻耗。以爲保勝至蒙自水道所必由也。許駐蒙自法領事屬官一員。第二款。中國土藥,許入北圻,每百觔正税二十兩。内地厘金等費,亦不過此數。法人及法保護之人只能在龍州、蒙自、蠻耗三處購買。不許由陸路邊界、通商海口再入中國,作爲復進口之物。第五款。日後中國南境西南境,與友國立定和約條款章程,所有益處及通商利益,一經施行,法國無不一體照辦,無庸再議。第七款。以照會聲明,中國在北圻等處緩設領事,中國在河内、海防設領後,法國始可在滇、桂省城設領,龍州、蒙自、蠻耗係陸路通商處所,不得仿照上海等處,設立租界。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法割暹羅湄公河東岸之地,車里土司轄境,亦大半在湄公河以東。法以分界爲請,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五月定《續議商務專條附章》九條,《界務專條附章》五條,界約法多侵占,江洪界内,地亦被割。又引起英國交涉。其商務附章許法領於廣東東興街,與越南芒街相對之處,以利捕務也。第一條。改蠻耗爲河口,第二條。添開雲南思茅。第三款。改十二年約之第九款,土貨經越南出入龍州、蒙自、思茅、河口者,税皆十分減四,專發憑單,進口時免税。其往沿江沿海通商口岸者,入口時完復進口半税。沿江沿海口岸,運土貨經越南往龍州等四處者,征十成正税,而進口時按十分減四,收復進口半税。第四條。雲南、廣東、廣西開礦,先向法廠商及礦務人員商辦,越南鐵路已成或日後擬添者,可商訂辦法,接至中國境内。第五款。思茅至孟阿營即下猛岩,在越南萊州與兩邦之間。電局互相接綫。第六條。法越交涉之始末,大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