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风向标(《商界》2018年第9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首语

成功这一剂慢性毒药



《失控》这本书在企业界很火,尤其前两年,马化腾、张小龙、郁亮都颇为推崇,一度让它成为中国企业家们的案头读本。而它的作者,参与创办《连线》杂志,影响了乔布斯、斯皮尔伯格等大佬的凯文·凯利,据说曾与张瑞敏有过一段经典的对话。

当时凯文·凯利造访海尔探讨企业转型,他给出的建议是,企业要通过转型来拥抱这个时代,就一定需要“失控”,这可能是从一个顶点坠下去,再爬升起来的过程。张瑞敏回答说,如果让海尔这么大一个企业经历下坠,那可不是一个小成本,而且,还能爬起来吗?

过去40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给了中国企业高速发展的机会。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换句话说,这些成功企业在市场中建立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努力,更取决于大时代的环境与机遇。

然而,在迅速做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企业盲目乐观、自高自大,在财富面前变得浮躁、投机、贪婪,甚至疯狂,忽视了企业内功的修炼,成为人们常常诟病的“大而不强”。而另一部分企业,即便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也不得不面对“再牛的企业都有生命周期”这一残酷规律,面对迷失的困境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衰败。

40年来栽过跟头的企业,不胜枚举。那么,是中国企业家普遍缺乏危机感吗?

2000年,任正非就写出了《华为的冬天》,“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来到的……谁有棉衣,谁就活了下来!”在海尔,生存理念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但是正如张瑞敏所说,有多少企业家敢于选择“失控”,敢于承担“失控”的后果呢?毕竟,没有人知道,这么干了之后企业能不能经受住考验,能经受住多大的考验。如果不幸雪崩,“还能爬起来吗”的叩问,成为笼罩在企业家们心头沉重的阴影。

过去40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从成功走向成功。于是在转型的风险与确定的控制之间,我们往往选择了后者,穿新鞋,走老路。过去的成功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它让我们形成路径依赖,找不到再次取得成功的第二种方法。

归根结底,戳破幻象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也最好是我们自己。这是身处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每个人都要回答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