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0. 胆固醇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已经了解,胆固醇属于脂溶性物质,胆汁中的胆固醇与胆汁酸和卵磷脂的比例须在正常范围之内,方可被溶解并运载出胆道。
如果胆汁内的胆固醇含量过度饱和,或者胆汁酸、卵磷脂的含量减少,超出了它们之间的正常比例,那么,胆固醇就不能全部溶解于胆汁酸微胶粒和卵磷脂泡中,而析出胆固醇固体结晶。同时,胆道河流中同行的还有需要肝脏排出的另一些黏稠的液体物质——糖蛋白、黏蛋白,它们会携手将胆固醇结晶颗粒牵连黏聚在一起,并且逐渐越聚越大,最终形成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系由肝脏代谢功能紊乱而产生,故又称为代谢性结石(图8)。
图8 促进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
胆固醇结石多发于胆囊之中,与胆囊的炎性病变和胆囊的特殊结构及功能有密切关系。在炎症状态下,胆囊壁黏膜的炎性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糖蛋白和黏蛋白。当胆囊吸水、胆汁浓缩之后,不仅胆固醇的浓度激增,而且大量的糖蛋白和黏蛋白会使胆汁成为黏稠度极高的糊状物,将过度饱和的胆固醇所析出的结晶体互相紧密粘连胶结,日久形成结石。
从胆囊的内部结构来看,胆囊的颈部呈漏斗状,胆囊颈管细长弯曲,其内尚有皱襞瓣膜。由于炎症使胆囊的收缩、排胆汁功能减弱,存留于剩余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体随着胆囊收缩和舒张运动,在胆囊的“回水沱”中回旋,并在大量糖蛋白和黏蛋白的粘连作用下,如滚雪球般越旋越大,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