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中和: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心法要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藏经》脏腑辨证理论与孙光荣教授辨证思想

在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史中,并非只有中医这一种传统医学。古代的埃及、印度、巴比伦帝国都有自己辉煌的科技发展史,也包括在那个时代属于相当发达的医学理论。但是,其他传统医学由于在辨证理论上缺乏持久的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引导,逐渐没落或者被现代医学所取代了,只有中医长盛不衰。这其中,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中医的辨证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的辨证论治有多种方法,包括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八纲辨证等。事实上,从保留下来的中医古籍和历史记载的古代名医来分析,在传统文化发达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天文地理、科技知识渗透、影响到医学理论,产生了诸多的医学流派,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很多,也可以说学派众多。比较出名的古代名医如华佗、扁鹊、和缓等各有师承,各有奇能。《黄帝内经》形成了相对统一和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其他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就消失了,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来看,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多有传人,未能湮灭。即使是被曹操杀害的华佗,其学术思想也没能被湮灭,依然有吴普、樊阿等弟子整理和发展了华佗的学术思想,并形成了后来的《中藏经》。在《黄帝内经》中,《素问》更多的讲究脏腑辨证,《灵枢》更多的介绍针灸的内容。而华佗一方面为中医外科的鼻祖,另一方面,从其《中藏经》的内容来看,主要强调的还是脏腑辨证。事实上中医的所有辨证方法,都离不开脏腑而独立存在(包括经络辨证),或者说,脏腑辨证是一切辨证的核心。那么,在《中藏经》这本古籍中,是如何讲述脏腑辨证的呢?

《中藏经》有关脏腑辨证的阐述,自卷上第二十一篇至卷中第三十二篇,共十二篇。其中起论一篇,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共五脏五腑,加上三焦之有名无实之腑,共为五脏六腑。《中藏经·论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曰:“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强调医者通过诊察患者的“形、证、脉、气”来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疾病虚实寒热的不同性质,处以补、泻、温、凉不同治疗方法。若无明确的寒热虚实证候者,则取各脏腑所属之本经取治,调之使平,平即“中和”。

《中藏经》脏腑辨证十一篇,乃概括《黄帝内经》脏腑辨证内容,并阐释发挥而成,华佗掘其蕴义,发其隐微,振裘挚领。然其症多纷杂,若非熟悉经络,则茫然无序,故《中藏经》将十一经脉文字,列于各篇之中,使得阅读《中藏经》时清晰明了,下面以《中藏经·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为例说明。

肝者,与胆为表里,足厥阴是其经也。旺于春,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嫩而软,虚而宽,故其脉弦。软不可发汗,弱不可下。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虚而弦,是谓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宽而微,是谓不及,病在内。不及则令人胸痛,引两胁胀满。大凡肝实则引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其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赤。其脉沉之而急,浮之亦然,主胸胁满,小便难,头痛,目眩。其脉急甚,恶言;微急,气在胸胁下;缓甚,呕逆;微缓,水痹;大急,内痈吐血;微大,筋痹;小甚,多饮;微大,消瘅;滑甚,颓疝;微滑,遗溺;涩甚,流饮;微涩,疭挛。

以上文字与《灵枢·经脉》中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溃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多么相似。也就是说,《中藏经》将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结合了起来,并且从题目来看,是运用脏腑辨证的指导思想统领经络辨证,经络辨证在《中藏经》中属于从属地位。

脏腑辨证作为中医辨证的主导思想,并非源于《中藏经》。记录伊尹汤液经法的《辅行诀》中,便是以五脏辨证作为主导思想。《辅行诀》一书系梁·陶弘景撰录汤液经方60首而成。1918年由“民国”军医张偓南从敦煌王道士手中购得,后一直秘藏于张氏家族中,“文革”中遗失,其孙张大昌原有手抄本,曾传于弟子范志良,已佚。现存最早版本为1965年范志良抄写本。其中所记载的60首方剂与《伤寒论》诸方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关系。其中记载了大小泻肝汤、大小补肝汤、大小泻心汤、大小补心汤、大小泻脾汤、大小补脾汤、大小泻肾汤、大小补肾汤等方剂,五脏辨证理论地位突显。

孙光荣教授正是在研究《中藏经》的过程中,确立了其脏腑辨证的中心思想。由于五脏六腑各有虚实,以和为安,故调理脏腑气血,五脏安和,正气久存,就成就了孙光荣教授处方用药的原则,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中和辨证-中和处方-中和用药”的“中和”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