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煎服中草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常规药物煎煮法

从庸医之死谈煎药器具

三国时期,有个名为陆矜的人,只看了几本医书,背了几个方子,就自称是医生,迫不及待地给人看病。碰巧医好了几个人,就自以为是神医再世,一心想成名成家,飞黄腾达,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一天,恰逢曹操头痛的旧疾复发,痛苦不堪,彻夜难眠,众多御医都束手无策,只好张榜天下,重金寻觅良医。陆矜看到榜文后,觉得扬名立功的机会终于来了,便急急地赶到曹营,装模作样地给曹操把脉看舌,下笔开方,随后嘱咐侍从一定要用铜器煎药。侍从按照他的要求煎好药后让曹操服下,不料曹操服药后,头痛非但不见缓解,反而越来越重,简直让曹操痛不欲生。御医赶来察看,见用铜器煎药,频频摇头,连说:“荒谬,荒谬,怎能用铜器煎药。”曹操听了后,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将陆矜推出去斩首,还做着发财美梦的陆矜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去了阴曹地府。

陆矜之死,在于他对中医了解太少,不知道中医选择煎药的器具不同于制作丸、散、膏、丹等剂型。煎中药以砂锅、陶瓷锅为最适,现代也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煎药的,但不宜用铜、铁、铝锅。砂锅受热均匀,导热和缓,且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内所含化学成分起反应,故为首选。

古人早有“煎药忌铜铁”之说,因用铜、铁金属容器煎药,易与一些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有的药物用铁器煎煮,会使汤液变绿,气味变腥;有的药物与铜器、铝器煎煮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或不溶于水的块状物。

煎药器皿

石锅、瓦罐、青铜、铁器、铝器、陶瓷、金银器、紫砂、不锈钢锅都曾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充当过煎药与制药器皿,现代人们又发明了更加方便的自动煎药设备,包括医院的大型煎药机和家庭的自动煎药器。

(1)大型煎药机

大型煎药设备多数被使用在医院和药店,其材质为不锈钢,有自动控制设备,能一次煎好一周或两周的药,并用塑料袋逐包封装。

优点:省时,省力,重新加热即能服用。

不足:不锈钢材质发热盘比较容易附着药物而发生色变;金属制品直接跟药物接触,可能发生某些化学反应;常压下煎药机煎出的药液色泽较淡;高压煎煮方式,可使某些药物成分在非常压下发生变化,且不能做到特殊煎煮要求,达不到原本草药的功效;不符合“当天煎药当天服的”的传统习惯。

(2)家庭自动煎药器

①外热式家用煎药器:分体加热,一般壶体整体都采用紫砂、瓷器制作,电热装置设计在内胆之外。

优点:分体设计,便于清洗。

不足:导热性能差,当采用外热电源时,热量传递到壶内速度慢,电源的功率小,容易因大量热量聚积而将电源本身烧坏;煎药速度慢,对很多中药会有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需要在几十分钟内煎完的中药,外热式自动煎药器不符合快速煎药和急救煎药的要求。

②内热式家用煎药器:内热式家用自动煎药器的壶体采用紫砂、炻器、瓷器制作,其加热器放置在壶内底部,加热速度比外热式快。

(3)传统煎药器皿

历代医家都强调煎药应选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或“瓦罐”。陶瓷材质器皿有传热和缓均匀且耐高热的优点,药物在器皿内可以充分受热而溶出有效成分,同时有保暖的特性。

从冷香丸谈煎药用水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研末。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和了龙眼大小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蕊煎汤送下。”

煎药用水,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因为它不仅是溶媒,也是药物。如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多部本草著作中,水都是作为药物出现的,而且对不同种类水的性味、功用、主治均有详细的记载。

在古人看来,水之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季节、地域、环境、人为加工等因素而表现不同类型的特点、性能、功用。历代医家将水分成很多种,除了前面提到的雨、露、霜、雪,还有长流水、急流水、顺流水、逆流水、千里水、半天河水、井花水、新汲水、无根水、菊英水、潦水、甘澜水、月窟水、阴阳水、酒水等。汤剂治病的效果,除与辨证、处方是否恰当有关之外,煎药用水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近代以来,煎药用水则以普通自来水为主,人们很难有时间和条件来采用这么多种水煎煮中药了。

煎药的溶媒

溶媒即溶剂,是一种可以溶解其他物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

究竟用什么溶媒煎药好?理想的溶媒应该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有较好的溶解度,且价廉、易得、安全等。煎药常用的溶媒主要是水,其次是酒和醋,至于古人用的童便和人乳,目前临床上已很少应用了。

水,价廉且易得,可溶解中药材中的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类和无机盐等,水对中药材的细胞穿透力强,是煎煮中药的常用溶媒。

(1)汉代医学家张仲景选择的煎药用水

泉水:取其利尿除热,使热从小便排出的功效,如百合知母汤用泉水煎煮。

井花水和甘澜水:取井水用勺不断上扬,使水上有泡沫叫井花水;取普通水(河水、溪水、天落水)置盆内,用勺扬之,使水上有许多泡沫,谓之甘澜水。这一操作方法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来氧化水中有机物,使水变得更为纯净,如风引汤用井花水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用甘澜水煎。

浆水:浆水是指酸菜缸中的浆汁。其制备方法是将白菜、蔓菁(俗称大头菜)之类的蔬菜,切成薄片或细丝,煮熟放入缸中,再投入现成的浆水数碗(叫做脚子),并以麦粉或豆面煮成稀糊搅拌放入缸中,然后加开水适量(多少不拘),密封缸口,二三日后启封,有白花飘浮水面,轻舀浆水可饮,深捞则酸菜可食,保持清香,经久不坏,盛夏饮其浆水以清暑,隆冬取其菜作副食。浆水有清凉解毒的作用,如赤小豆当归散用浆水煎煮。这种制备方法在西北地区陇中一带及西南地区极为盛行。

(2)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选择的煎药用水

雨水:用于发汗、补益类药物的煎煮。

液雨水:是立冬后一月的入液雨水,宜煎杀虫消积药。李时珍说:“立冬后10日叫入液,到小雪时叫出液,这之间所下的雨叫液雨,也叫药雨。”

潦水:淫雨谓之潦,即久雨也,俗称连阴雨,宜煎去脾胃湿邪的药物。

露水:指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气遇冷凝结于物体上的水珠,宜煎润肺的药物。

腊雪:冬至后立春前下的雪谓腊雪,腊雪水是指冬天的雪水,宜煎治伤寒、烫伤类的药物。

李时珍所用的5种水,以现今的目光看,大约均系天然的蒸馏水,可能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纯净,能减少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img

从孝子侍母谈煎药火候

惠州晚清诗人江逢辰是有名的孝子,人称江孝子。惠州的江孝子阡和江孝子亭就是后人为他而建。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记载:江逢辰在母亲卧病期间,亲尝医药,衣不解带,尽心尽力地伺候母亲。旧日的书生是“君子远庖厨”的,现在他要亲自煎药,自然不懂煎药的火候,不小心把水烧干了,药煎糊了。于是他抱药罐痛哭,大呼对不起母亲。

一名孝子为何因掌握不好煎药火候而失声痛哭呢?这是因为煎药的火候、时间长短均影响汤剂的质量。古人对煎药火候,有着近乎于苛刻的要求。北宋科学家沈括曾说:“药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急火,有宜温火者,此煮炼之节也。”

煎药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中医称之为火候,常用文火、武火来表示。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分蒸发很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较快,水分蒸发亦快。煎煮时火候过强,水分蒸发快,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易使汤液沸腾外溢,甚至出现药物焦糊的现象,从而造成浪费;火候过弱,费工费时,煎煮效果差。所以一般煎药在未沸之前用武火,至沸后改为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其减慢水分的蒸发,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通常情况下,解表剂宜武火急煎,使“气足力猛”;滋补药宜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使药汁浓厚,药力持久。另外,煎药不宜频频搅动,一方面会使锅中的温度丧失过多,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另一方面会使某些药物中的易挥发成分大量挥发,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10分钟左右翻动1次即可。

煎煮的时间,应根据药物、疾病的性质和用药情况而定。一般来讲,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解表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其他药物头煎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

煎药的注意事项

(1)药物煎煮前的浸泡

煎煮中药前应将药物预先浸泡湿润。因为植物性中药大多数是干品,有一定的体积、厚度,在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药物浸泡以凉开水为佳,可避免自来水余氯对有效成分的破坏,并减少有效成分与钙、镁离子结合沉淀的机会。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以浸透为原则。一般对花、叶、茎等类药材为主的复方药剂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天气炎热时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根据浸出原理:水溶性成分靠溶媒水渗入细胞内部,逐渐溶解形成溶液,溶液增多使细胞内外形成较高的浓度差,并使浓溶液不断向细胞外扩散,稀溶液不断向细胞内渗透。此过程中,浓度差是浸出动力。在浓度差降低,浸出缓慢时加热煮沸,药液上下翻动有助于药物细胞的置换,从而加快浸出,达到平衡。如果不重视药物的浸泡,直接用沸水煎药,植物细胞壁不易破裂,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就会出现凝固、糊化等现象,从而降低疗效。有研究表明,白头翁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在浸泡20~30分钟后第一次煎液的抑菌直径为17毫米,第二次煎液为15毫米;而未浸泡的第一次煎液抑菌直径为15毫米,第二次煎液为14毫米,即未浸泡的第一次煎液只能达到浸泡后的第二次煎煮后的效力。由此可见,在煎煮前对药材进行浸泡是非常必要的。

(2)煎煮药物的加水量

现在有很多人从医院药房或药店买回中药后,不知该加多少水煎药,不是过多就是过少。煎药的加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药多水少,会“煮不透、煎不尽”,导致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或因局部高热而破坏药物成分,或者容易熬干、煎糊。药少水多,虽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药液过多,病人服用不便,易造成浪费。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掌握水量呢?

传统经验是将饮片放置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为度,二煎时可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这是一种方便,也容易掌握的加水方法。但也不可拘泥于此,用水的多少应根据药物种类来确定。一般属于调理、滋补一类的药物头煎需加水700~1000毫升,二煎400~500毫升;解表类中药头煎需加水400~600毫升,二煎250~300毫升;一般药物头煎需加水500~700毫升,二煎300~350毫升。而后头煎、二煎混合在一起,浓缩至300毫升左右,分二至三次服用。

此外,还应根据处方中的用药量与药材质地来确定加水量。有时因病情需要,开出的处方剂量大,一剂药多达二十味以上,此时加水量宜大;中药材质地不同,其吸水量有显著差别,一般为药物重量的5~10倍,有的可达20倍,如胖大海。因此,煎药用水量,也要根据药物的质地而定。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轻松的,其容积必大,吸水量多;质地坚实的,其容积必小,吸水量亦少。煎煮花、叶、全草及其质地轻松的药物,其用水量大于一般药物。煎煮矿物、贝壳及其他质地坚实的药物,其用水量应小于一般药物。

下面就特殊的药量与药材质地介绍几种煎煮法:

①将一剂药中剂量大的草药另行煎熬,弃渣取汤,然后用其药汁煎熬其他药物。

②将需水量大与需水量小的药物分煎,各滤其汁,再混合煎熬浓缩。

③将全部中药合在一起煎,煎2~3次,每次煎取约300毫升药汁,将杂质滤掉后混合在一起续煎,浓缩至300毫升左右服用。

前两种方法适宜于一个处方中只有少数几味大剂量药物的情况,后一种方法则适用于普遍都是大剂量药物的方剂。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煎药时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若药物吸水膨胀,水被吸尽,可酌情加点开水。煎熬需水量较大的草药,最好事先多加一些水。

(3)莫用开水煎药

煎药就是在加热的条件下,把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的有机成分,用溶解的方法提取出来,利用这些溶解于水煎液中的物质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膜结构,它有一定的孔隙,用水浸取时,有机物很容易透过这层细胞膜进入溶液,这是一种自然的扩散过程。细胞膜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而蛋白质有个特性,即受热时会发生变性凝固。如果用开水煎中药,中药材一接触开水,细胞膜受热会立即变性凝固,导致有机分子不易通过。这样,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就很难在水中渗出和溶解,药效自然就大打折扣。

(4)煎药次数

中药应煎煮几次?一般一剂药以煎煮两次为宜,两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熬为佳。煎药是药物中有效成分溶出的过程,生药浸入水溶液后,药物本身吸收了一部分水,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盐类、苷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他成分一起,亦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药材内外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即处于平衡状态时,溶出停止。因为溶出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若生药内部有效成分与其中浸液的比值等于生药外部有效成分与外部浸液的比值,此时药物中有效成分就不能全部溶出,必须滤去药液再加新的溶媒水,使其重新建立浓度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药材成分继续溶出。研究表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说明中药汤剂煎煮两次是合理且必要的。著名医家张锡纯很重视药物的第二次煎煮,他说:“富贵之家服药多不用次煎,不知次煎不可废。”

值得提出的是,煎煮次数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经过长时间加热会分解、水解,在溶出的同时,也会破坏药效,进而使疗效降低。

(5)药汁的兑取

汤剂煎得以后,应立即滤取药汁,不宜久置容器内,以免药液过滤不出,同时也避免药液酸败。一般而言,两次煎得的汤液量应保持在300毫升左右。有些人认为,煎煮的时间越长,汤液煎得越浓,效果越好。其实,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

实际上,长时间连续不断地煎煮,不仅会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会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煎煮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其次,过分浓缩的药汁又会加重苦味,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由此可见,中药药液并非煎得越浓效果越好,而应保持一定的“量”。

(6)避免糊锅

煎药时最容易发生,也最恼人的一个状况就是“糊锅”。糊锅除了会降低疗效之外,还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最好将容易糊锅、有绒毛的药物装在纱布袋中煎,以免煎煮时糊锅或服用时刺激咽喉。煎药时一定要专心,注意火候,不要贪图快捷用大火。如果药糊在药壶底部,而又因加热过度给熬焦了,就有可能影响药效,或者产生一些对疾病治疗无益而对身体有害的成分,那整副药就都不能喝了。

以下几种方法可避免糊锅:

①选择传热均匀的煎药锅具。有些锅具散热不均会使药物粘住锅底,造成糊锅,所以选择传热均匀的锅具可避免锅底温度过高,其他部位温度较低的弊端。

②全面清洁锅具。煎药前要彻底清除锅底的油垢,预防煎煮时其他物质的粘附。

③煎药切记加盖。如果采用文火煎药而不加盖子,药锅内的药汁胀不起来,就会出现上面药材胀燥、下面糊锅,加盖后就可避免这种情况。

④煎法要正确。针对不同的药物性质应采取不同的煎煮方法。如菟丝子、葶苈子、车前子等含有黏性成分的药物及树脂类药物,如果与其他药材同煎容易糊化,因此须用布包煎;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应该烊化后冲服。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还可使受热均匀,加速有效成分溶出。

⑤充足的水量。煎中药添加水量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治疗效果。加水过少,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溶出,还容易引起糊锅。

从人小病急谈煎煮儿童用药

在治疗小儿常见病与多发病方面中药疗效肯定,但许多家长,尤其是一些80后,初为人父母的年轻爸爸妈妈们不太懂得煎药方法。对于小儿中药汤剂,一些先煎、后下、包煎和烊化、冲服等药物的煎服法和成人基本相同,但煎药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又不同于成人。

一般小儿中药煎煮1~2次即可。发散类药物,如花、叶类煎药时间要短;补益类药物及仁、梗、壳类煎药时间要长些。均以文火(慢火)为宜,煮沸后发散药可煎10分钟;补益药可煎20分钟。

因小儿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所以煎药量要少而精。如3岁以下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可煎至45毫升,分3次服下;7~12岁儿童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下;12岁以上儿童可煎至90毫升,分3次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