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选介
一、温病
病案1
时某,男,45岁,某街人。1941年3月初诊。
发热自汗,咳嗽频作10余日,痰黄带有血点,呼气腥秽。咳重即倚坐喘息,久之始能平卧,口干咽燥思饮,胸膈闷痛。曾服荆、防类解表药,地、冬类甘凉润剂,效皆不著。舌微红而干,苔黄,脉滑数略浮。
诊断:感受风温,侵于肺络。
治法:清肺化痰,解毒逐秽。
处方:苡仁30g,冬瓜仁15g,杏仁10g,鲜芦根30g,鲜藕20g,银花15g,蒲公英20g,鱼腥草20g,川贝母10g,嫩桑叶10g,北沙参12g,生石膏60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另,犀黄丸6g,每次3g,一日2次。
二诊:肌肤已不似初诊之灼热,咳喘减少,痰血不见,气秽微闻。前方石膏之量减半,又服4剂。
三诊:口干咽燥不显,略进饮食,胸次豁朗。石膏之量再减,犀黄丸之量减半。
后又诊二次,皆以甘平甘寒药养阴益胃,遂愈。
【按】治风温病药宜辛凉,用辛温则助其燥,凉润药用之过早,反使热伏不解。徐洄溪有外邪未解之嗽慎用麦冬之诫。诚能于叶香岩、吴鞠通、何廉臣诸家著作中探索治法,则捷径即在目前,不复走弯路矣。
病案2
陈某,男,47岁,某村人。1958年初诊。
发热20余日不解,头重汗出,胸脘满闷,时有呕恶,不思食,口干不欲饮,身酸重,口中微甜,大便黏滞不爽,小便赤黄。舌赤,苔白腻,脉濡数。
诊断:湿温外感,气机不畅。
治法: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处方:苡仁20g,通草10g,滑石15g,藿香10g,佩兰10g,白蔻5g,青蒿10g,白薇10g,生地10g,元参10g,丹皮8g,厚朴8g,枇杷叶10g,栀子10g,淡豆豉10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头身重渐轻,周身得彻汗。原方减青蒿、丹皮,再服3剂。
三诊:诸证俱减,舌已不红,腻苔渐去,头微重,睡眠不稳。
又拟下方:菊花10g,连翘15g,佩兰10g,黄芩10g,厚朴10g,炒栀子10g,竹茹10g,苡仁10g。
水煎服,日1剂。又取3剂。药后痊愈。
【按】湿热久羁不退,故延之二十余日。因其舌腻,故知为湿热,口甜亦是湿热之征。舌红则是邪入营中,故以化湿清营而愈。
病案3
庞某,男,12岁,某村人。1928年初诊。
患者症现面赤、高热,神糊寐少,直视惊呼,且时爬起向窗上奔窜,大渴引饮。脉洪大,舌赤苔黄。
诊断:气营两燔,肝风内动。
治法:清营解气,凉肝息风。
处方:生石膏(先煎)60g,生地15g,川连5g,栀子6g,桔梗6g,黄芩6g,丹皮6g,知母6g,赤芍10g,元参10g,连翘12g,甘草6g,竹叶6g,乌犀角(锉末冲)6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2剂,得汗,躁扰渐安,神识渐清。减原方剂量,调理十余日,热尽退,遂愈。
【按】如此重病,如此处方,时柳先生仅行医三年,自问无确切把握。其伯父适请李香和先生来,诊毕,索方谛视,谓用师愚法甚善,惟羚羊角清肝息风胜于犀角,当易之。彼时乡村不重视会诊,遂于二人学识有所轩轾。香和先生为天津名中医李子良翁高足,学习叶香岩氏著作极有心得。余方庆的良友,悠悠之口,一笑置之。
病案4
李某,男,40岁,某村人。1939年仲夏初诊。
患者因下井清淤挖泥,续而发热。某医见其有腹痛,茎短囊缩,且续娶未久,疑为夹阴伤寒,投散寒剂;其家还延某巫,亦与燥热药;更有以治阴寒之土验方,捣生姜取汁,由尿道吸入者,均未验。延至十余日,邀余诊视。症见面赤,气粗,头汗出,高热谵语,神识时清时昧,口渴引饮,小便赤短,茎短囊缩,腹不坚硬。舌赤僵木,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诊断:温病邪传气分,更有传营之势。
治法:清营透气。
处方:生石膏60g,知母9g,生地15g,丹皮9g,菖蒲9g,郁金9g,滑石12g,竹叶9g,紫雪丹6g,青蒿9g。
取2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热减神清,周身得汗,茎囊恢复。再服4剂。
三诊:证大减,原方去石膏、知母、青蒿、紫雪丹,加白菊、沙参、麦冬养阴。因曾由尿道吸入姜汁,小腹不时感到胀坠,更加丝瓜络、槐米炭,服数剂。三星期后,能步履外出矣。
【按】张山雷先生辑《病理学读本》,引陆九芝《夹阴伤寒论》作书后云:“热病纠缠,颇有茎短囊缩见证,尤易为俗子误认作少阴之虚。即有明知是热病者,亦必谓肾阴已竭,诿为不治。不知热壅于上,气升火升,上而不降,尽有茎为之短,囊为之缩,而尚非真阴告匮,不可救药者。清之降之,泄之通之,药一入口,而神志即醒,茎舒囊弛……”温病在火热炽盛时,偶有出现茎短囊缩者,此症不常见,且最易与阴寒相混淆,稍一疏忽,便会寒热倒置。其阴寒为男女同床后感寒,男性有茎短囊缩,女性则有外阴向上缩瘪者,但必兼有肢体厥冷,舌淡脉微等。今患者一派热象,极与张山雷先生之论同,且服如许燥热治寒药而不效,则不应再为假寒所蒙蔽矣。
病案5
陈某,男,19岁,某庄人。1980年5月22日初诊。
头面俱肿已两天,面部发红,肿处既痒且痛,发热。脉大,舌红。
诊断:热毒聚于头面。
治法:清热解毒,兼以化湿。
处方:银花20g,连翘20g,公英15g,地丁15g,蚤休10g,牛蒡子10g,蝉衣10g,僵蚕6g,藿香8g,滑石10g,甘草10g。
取2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5月26日。头面之肿大消,亦不发痒。前方加茵陈10g,通草8g,桑叶10g,服3剂。
三诊:5月29日。头面之肿全消,脉缓,舌转淡红,再服2剂。愈。
【按】大头瘟相当于今之“颜面丹毒”,治法多用李东垣之“普济消毒饮”与吴鞠通之“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柳先生治此病,亦用大队解毒品如银花、连翘、公英、地丁、蚤休,辅以达表透络之蝉衣、僵蚕、牛蒡,芳香化浊之藿香,淡渗利湿之滑石,亦收良效。
二、咳喘
病案1
李某,女,47岁,某庄人。1977年12月12日初诊。
两个月来,咳嗽喘促,痰味发咸。身面俱胀,尿频。脉沉细。尿常规检查,红细胞0~2,白细胞偶见。
诊断:溢饮。
治法:发表化饮,温肺止咳。
处方:麻黄6g,细辛4.5g,杏仁6g,葶苈子9g,苡仁18g,附子3g,白术6g,五味子6g,蛤粉12g,陈皮9g,紫菀9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12月15日。肿见消,喘轻,仍咳嗽,痰多色白,质黏味咸。食后及睡前咳嗽加重,舌尖赤痛。原方加果榄6g,南星6g。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12月19日。肿已全消,喘大减,尚有少量稀白痰。原方再取3剂,每日1剂。痊愈。
【按】小青龙汤治溢饮,见《金匮要略》“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本方以麻黄、细辛、附子、杏仁、葶苈子辛温宣肺,化水饮;五味、紫菀、蛤粉敛肺温肺,止咳喘,蛤粉并治久咳面肿;白术、苡仁、陈皮、南星健脾化湿祛痰。后加果榄治舌尖痛。久积之水气,得温散宣化,遂收肿消、喘止、痰去之效。
病案2
王某,女,31岁,某村人。1973年2月诊。
咳嗽喘急,吐白色涎沫。纳少,身面俱肿,腹胀,尿短。产后5个月,乳汁不足。舌润,脉细。
诊断:脾肾阳虚,寒饮阻肺。
治法:温补脾肾,通阳化湿。
处方:麻黄6g,细辛3g,桂枝3g,半夏9g,云苓6g,五味子6g,干姜3g,白芍6g,生龙骨15g,葶苈子9g,薤白6g,党参9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2剂症大减,又服5剂而愈。
【按】此案属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而致寒饮阻遏肺气,以小青龙汤加茯苓、葶苈子、薤白通阳化湿利水,党参益气,龙骨纳气。病程尚浅,药后获效亦速。
病案3
杨某,女,54岁,某村人。1973年4月9日初诊。
喘咳不得卧,吐白痰,头痛,嘈杂,口黏。脉滑,舌苔薄腻。
诊断:湿痰阻肺。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
处方:麻黄6g,杏仁9g,细辛3g,半夏9g,陈皮9g,干姜1.5g,白蔻9g,银花15g,苡仁30g,冬瓜仁12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4月11日。喘大减,已能平卧,尚觉气短食少,原方加太子参9g。取2剂,每日1剂。咳喘全止。
【按】此为脾气虚而湿不化,湿痰阻肺,故喘咳不得卧。头痛、嘈杂、口黏乃脾为湿困,失于健运。方中麻黄、细辛、杏仁、干姜、陈皮、半夏宣降肺气,化湿祛痰。白蔻、苡仁、冬瓜仁芳辛淡渗,使在上之湿得开,在中之湿得利。后加太子参以补气健脾。另,银花可以消炎,有利于咳喘证的痊愈。
三、痹证
病案1
吴某,女,56岁,某村人。1974年1月30日初诊。
腰腿痛,只能弯曲走路,不能直立,少气懒言。舌质淡,脉沉细。病已3个多月。
诊断:痹证。气虚血亏,经络痹阻。
治法:补益气血,通经活络。
处方:黄芪15g,当归9g,透骨草12g,秦艽9g,川乌6g,丹参9g,桃仁6g,鸡血藤12g,细辛3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月13日。服上方12剂,痛已减。再加黄芪15g,当归3g,透骨草12g。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月21日。又服7剂,痛止,能直立走路。上方再取5剂,隔日水煎服1剂,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气血亏虚,又为寒邪侵袭,用黄芪、当归补气血,川乌、细辛驱寒邪,透骨草、鸡血藤、秦艽、桃仁、丹参养血活血通络。
病案2
霍某,男,43岁,某庄人。1977年1月10日初诊。
腰痛牵及右腿,受寒加重,腰弯不敢直立,膝向内弯曲,脚跛行,已半年。食、睡均可。舌淡红,脉沉细。天津某医院诊为“腰椎骨质增生”。
诊断:痹证。肝肾亏虚,寒邪阻络。
治法:补益肝肾,祛寒活络。
处方:小红参(单煎)9g,鹿茸片(含服)1.5g,黄芪30g,当归15g,秦艽18g,麻黄9g,附子9g,细辛6g,骨碎补30g,狗脊24g,熟地30g,川断24g,透骨草18g,乳没各9g,香附9g,鹿角胶12g,桂枝6g,阿胶24g,苁蓉15g,菟丝子15g。
水煎服,每日1剂。
上方服30剂,痛减七八,右腿膝关节已直立,脚亦不跛,腰已不弯。原方加功劳叶24g,枸杞子30g,虎骨9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一日3次,每次1丸,白水送服。1月后痊愈。后来,其弟也患肾亏腰痛,服此丸药亦愈。
【按】腰痛腰弯半年久,加之脉沉细为肝肾亏虚。受寒加重,为有久寒。全方以补益肝肾、祛寒活络立意,疗效满意。
病案3
王某,女,22岁,某庄人。1973年8月22日初诊。
四肢大关节热痛,伴有头晕,脘满纳呆,泛酸。舌淡红,苔黄稍腻,脉滑数。
诊断:湿热痹证。
治法:散风祛湿清热。
处方:苡仁30g,防己18g,枳壳9g,忍冬藤18g,桑枝30g,青风藤15g,老鹳草15g,茵陈15g,草蔻9g,半夏9g,苍术9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8月25日。痛减,纳增,头已不晕,舌苔转薄白。原方再取3剂。共服药10余剂而愈。
【按】热痹诊断关键是关节红肿热痛。治疗湿热痹证,以清利湿热为主,佐以通络之品。对于病久者,应适当加入通阳药方可。
病案4
李某,女,20岁,某庄人。1977年1月11日初诊。
腿痛两年多,近半年又脊背痛,拘紧发沉,气短,食可。舌淡红,脉沉滑。
诊断:痹证。气虚血滞,经络痹阻。
治法:益气行血,通经活络。
处方:当归9g,丹参9g,乳香9g,没药9g,黄芪9g,葛根9g,鹿角片9g,苡仁15g。
水煎服,每日1剂。
共服10余剂,逐渐痊愈。
【按】大凡治痹,久病治络,此案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活络效灵丹”随证加减治愈。
病案5
尹某,女,29岁,某村人。1978年1月23日初诊。
3年来四肢关节肿痛,开始时游走不定,近半年全身各关节皆痛,夜间疼痛更甚。手指屈伸不利。口干,食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稍弦。
诊断:历节风。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
处方:透骨草18g,老鹳草18g,苡仁30g,防己12g,伸筋草18g,宽筋藤18g,乌蛇3g,蜈蚣1条,玉竹12g,陈皮9g,鸡血藤12g,皂刺15g。
水煎服,每日1剂。
此方共服50余剂,遂愈。
【按】历节风又名历节、白虎风、白虎历节、痛风等,其病最早载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症见关节肿痛,游走不定,痛势剧烈,屈伸不利,昼轻夜重。历节也是痹证的一种,病因病机与痹证相同,可按痹证辨证论治。
四、脘腹痛
病案1
韩某,男,46岁,某村人。内科住院病人,1979年3月11日邀诊。
胃脘痛,食甚少,体瘦弱,脉细,舌正。住院近1月,内科诊为胃溃疡。
诊断:胃痛。脾胃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佐以益胃。
处方:党参10g,白术10g,云苓6g,甘草10g,玉竹10g,石斛10g,黑芝麻12g,肉桂4g,藿香6g,砂仁6g,甘松10g,荷叶10g,三七粉(冲服)3g。
取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3月13日。痛减,又服3剂。
三诊:3月16日。舌苔黄腻。上方去砂仁,加白蔻10g,取3剂。
四诊:3月19日。又取上方5剂。
五诊:3月24日。食欲增,舌淡红,脉沉弦。上方去茯苓、白蔻。取3剂。
六诊:4月5日。上方又服5剂,痛已止。再取上药7剂,带药出院。
【按】此证已治近1个月,效不显,故商于中医。中医治此亦多宗制胃酸,保护溃疡。本案以四君健脾;参以玉竹、石斛、黑芝麻润胃;复以肉桂温运,砂仁、甘松、藿香芳香止痛,醒脾开胃;三七粉活血养血,对溃疡有良效。甘味温中,少加温运,取甘能缓中之意。昔人有以炙甘草汤治腹痛者,其旨可以深思。此证经治1月余,痛不复发,故带药出院。
病案2
张某,女,16岁,渔坝口人。1978年11月12日初诊。
患阵发性腹痛、呕吐已2年。痛作前,全身发冷。自述腹内有硬块,但按之腹虽硬板,但未触及肿物。肠鸣屡作。每20余天发作一次,腹痛发作时呕吐食物及绿水,不痛时如常人。身体瘦弱,精神倦怠。舌尖红,苔薄白,脉正常。
诊断:腹痛。饮停胃肠。
治法:温中化饮。
处方:干姜5g,细辛3g,吴萸5g,半夏10g,桂枝5g,白芍6g,槟榔8g,甘草5g,茯苓5g。
水煎服,每日1剂。
共服7剂,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体重增加,精神健旺。
【按】此乃寒饮蓄于肠胃,有许叔微饮癖(见《普济本事方》)之象。以有表寒,故吐时发冷。饮蓄久则吐。胃病及胆,故吐后带有绿沫。久吐脾伤而瘦弱,精神萎顿。因家中贪寒,未作钡餐造影,姑以上法疗之。方中茯苓、槟榔化饮,吴萸、细辛、干姜辛开,桂枝、白芍、甘草和荣。7剂遂愈。以年纪轻,无许叔微病重,故不以治许氏法与之。
病案3
邵某,女,23岁,某村人。1978年6月22日初诊。
从去年秋季发病,至今已半年余。呕吐溢酸,大便不整。腹胀不痛,时有肠鸣。舌正,脉缓。
诊断:寒饮留于胃肠。
治法:温中散寒化饮。
处方:半夏10g,茯苓10g,干姜6g,吴萸3g,白芍10g,川连2g,槟榔6g,甘草6g。
2剂吐止,又服2剂痊愈。
【按】证属寒饮。方中半夏止吐为主,合以干姜、吴萸增其散寒之力,茯苓、槟榔消水行气,川连伴吴萸可以制酸。
病案4
赵某,女,60岁,某村人。1978年12月17日初诊。
脘胀腹满,呕吐绿水,尿少,大便亦少,面浮肿。苔稍腻,脉沉滑。
诊断:脾虚积饮。
治法:健脾温中化饮。
处方:厚朴10g,槟榔10g,半夏12g,枳壳10g,白术10g,草蔻6g,吴萸6g,茯苓15g,莪术10g,莱菔子10g,猪苓10g。
取1剂,水煎服。
二诊:12月18日。药后吐止。再取上方1剂,诸症愈。
【按】此案属脾虚积饮,故脘腹作胀,时而呕吐,尿量减少,颜面浮肿。主以白术健脾,茯苓、猪苓消饮,半夏止吐,厚朴、槟榔、莪术、莱菔子理气化痰,吴萸、草蔻散寒温胃而取效。
五、黄疸
病案1
韩某,女,27岁,南蔡村公社某大队人。1979年9月18日初诊。
胃脘胀满,恶心,厌油腻。发热,身倦乏力,纳呆,口干。面目色黄如橘,溲黄赤,大便调。舌淡红,苔黄稍腻,脉滑。内科诊为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邀中医会诊。
诊断:湿热黄疸。
治法:清利湿热。
处方:茵陈30g,佩兰10g,郁金10g,板蓝根30g,滑石10g,槟榔10g,焦山楂12g,竹茹10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9月22日。食欲增,脘满减,仍腹胀,胁痛。查肝功能:麝香草酚浊度实验8单位,谷丙转氨酶538单位,黄疸指数50单位。原方加郁金2g,枳壳10g,川朴10g,取5剂,每日1剂。
三诊:9月28日。诸症减轻,又连续服上方15剂。
四诊:10月15日。黄已退净,无自觉症状,查肝功能,各项均正常。再取5剂,隔日1剂,以巩固疗效。
病案2
张某,女,31岁,北蔡村公社某大队人。1980年3月18日初诊。
面目鲜黄,尿如浓茶,身痒,发热,腹胀纳呆,厌油腻,时有恶心,周身乏力,右胁胀痛。舌略红,苔黄腻,脉滑。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604单位,黄疸指数50单位。
诊断:湿热黄疸。
治以:清热利湿退黄。
处方:茵陈15g,板蓝根30g,郁金10g,佩兰10g,滑石10g,苡仁20g,连翘15g,槟榔10g,金钱草10g,甘草10g。
取5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3月23日。药后黄稍退,每日下午脘满较重,原方加藿香10g,陈皮12g。取7剂。
三诊:3月21日。诸症已消,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26单位,黄疸指数10单位。再取上方5剂。
四诊:4月6日。已无症状,取药5剂。
五诊:4月17日。两次查肝功能均正常,取原方3剂配成丸药,每丸10g重,1日2丸。痊愈。
病案3
王某,男,23岁。1973年2月26日初诊。
口苦,右肋疼,脘满,呃逆,食少,尿黄,睛黄。脉沉缓,苔稍腻。尿胆红素(+)。
诊断:黄疸。脾虚湿盛。
治法:健脾祛湿,利胆退黄。
处方:茵陈30g,郁金9g,佩兰10g,板蓝根20g,苍术15g,猪苓12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3月4日。前方又服3剂。
三诊:3月8日。腹痛,便溏,尿黄,脉缓,舌淡。
处方:茵陈30g,炒栀子9g,郁金9g,猪苓12g,藿香12g,草果9g,半夏12g,苍术15g,槟榔12g,良姜9g。
3剂,日1剂,水煎服。
四诊:3月16日。近3天食增,脘满,加川朴9g。
【按】黄疸多由感受时邪或饮食不节所引起。湿热或寒湿内阻中焦,迫使胆汁不循常道而发病。《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柳先生治疗湿热黄疸,常用经验方茵佩郁蓝汤加减治疗,疗效很好。方药组成:茵陈20g,佩兰10g,郁金10g,板蓝根30g。张师寿甫先生曰:茵陈“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热清郁开,胆汁入小肠之路毫无阻隔也”。故方中以茵陈为清热利湿退黄之主药,板蓝根清热解毒为辅药。上二药用量较大,一般20~30g,重症还可加量,小儿酌减。佩兰芳香化浊,健脾醒胃,除脘闷呕恶;郁金入肝、胆二经,行气解郁,利胆退黄。此二药为佐使。四味共用,具有显著的清热利湿退黄作用。上三案皆用茵佩郁蓝汤加减而取效。
胸满腹胀者可加槟榔10g,焦山楂10g,厚朴10g;腹满便秘者加大黄8g,栀子6g;胁痛者,重用郁金,再加丹参、生麦芽;湿盛加苡仁20g,滑石10g;呕吐加半夏10g,竹茹10g。阴黄者见肤色暗晦,肢体逆冷,本方加附子6g,干姜6g;小便不利加猪苓10g,泽泻10g,桂枝10g。胆结石之黄疸,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
六、眩晕
病案1
刘某,女,38岁,某村人。1973年9月9日初诊。
半年来失眠严重,有时彻夜不眠。耳鸣,头旋,呕逆。舌苔白滑,脉虚。
诊断:眩晕。痰浊上扰。
治法:祛痰为主,安神为辅。
处方:橘红9g,半夏9g,茯苓9g,南星6g,细辛4.5g,甘草6g,礞石1.5g,丹参18g,白芍9g,旋覆花9g,苍耳子9g,朱砂1.5g。
水煎服,每日1剂。
10剂后,晕渐止,睡渐安。共服药30余剂,诸症皆愈。
【按】此案属痰眩而兼不寐。二陈、南星、旋覆花、礞石化痰坠痰,苍耳、细辛通阳,丹参、白芍养心敛阴,朱砂安神。前人论眩晕,惟“痰晕”证见头眩、呕吐,或有耳鸣。《东医宝鉴》说,痰晕为“痰盛呕吐,头重不举”。又“天麻半夏汤治风痰旋晕欲吐”。《鸡峰普济方》云:“头眩欲呕,心下温温,胸中不利,但旋转。此由痰饮,饮聚上乘于脑,三阳之脉不得下行,盘郁于上。”综合诸说,痰晕当以眩晕、呕吐或耳鸣为主证。此案以“芎辛导痰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芎辛导痰汤出《证治准绳》,由川芎、细辛、陈皮、茯苓、半夏、枳壳、甘草、生姜8味药组成。
病案2
许某,女,57岁,某村人。1973年1月22日诊。
头晕旋转,泛恶已两个月。身疲乏力,胸闷不畅,时有嗳气,不寐,耳鸣。舌淡无苔,脉细缓。自述因着急而诱发此病。
诊断:眩晕。阳虚气滞。
治法:益气温阳,解郁化痰。
处方:黄芪9g,党参9g,当归9g,桂枝6g,川芎6g,柴胡6g,橘红9g,半夏9g,南星9g,茯苓9g,生龙骨12g,木香9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10余剂,痊愈。
【按】此案属虚晕,因阳虚而头晕,复因忿怒,宜解郁与补气并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行,伏留阳经,亦令人眩晕,呕吐,眉目痛,眼不得开。”方中用参、芪益气,当归养血,桂枝、川芎、柴胡升阳,柴胡又兼解郁,橘红、半夏、南星化痰饮,茯苓、龙骨安神,木香利气散结。
病案3
于某,女,46岁,菜村人。1974年10月20日初诊。
平素体弱,生育较多,家务繁重,积日操劳,忧虑成疾,遂致头眩晕,呕逆,耳鸣不寐。多食善饥,多尿(查尿糖阴性)。齿痛,时有少量鼻衄,身浮肿。停经4个月。舌尖红,苔白薄滑腻,脉弦细。
诊断:眩晕。脾肾阴虚,肾阳亦虚。
治法:补肾健脾。
处方:熟地30g,山药24g,覆盆子15g,桑螵蛸15g,益智仁6g,女贞子24g,旱莲草24g,紫石英12g,磁石18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10月26日。多食多尿减,继服原方。
三诊:11月9日。月汛复至,头晕减,鼻衄止,偶有牙痛。前方加鹿角片15g,龟板12g,秋石3g,细辛3g,太子参12g。隔日1剂,水煎服。
四诊:11月22日。腰痛,头晕,尿多,牙痛皆减。偶见咳嗽,出汗。饮食已正常。
另拟方:熟地30g,桑螵蛸15g,鹿角片15g,龟板12g,秋石9g,芡实30g,肉桂6g,紫石英12g,果榄3g。
水煎服,隔日1剂。
五诊:12月27日。诸证悉愈。遂用七宝美髯丹、大补阴丸,每日各1丸,服2周以巩固疗效。并嘱其再发头晕、牙痛,可服芎菊上清丸6g。
【按】《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经脉》云:“督脉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此案属虚晕之脾肾两虚证。患者平素肾虚,髓海不足,复有忧思,中气郁结,则眩晕必著。故首方以熟地补肾,山药补脾,覆盆子、桑螵蛸、益智缩尿,女贞子、旱莲草益肾养心,磁石、石英重镇安神,旱莲草且能止衄血。后加鹿角补督脉,龟板补任脉(此说见《临证指南医案》),秋石入肾,又止衄血,细辛通少阴、止牙痛、去眩晕。又加肉桂温补肾阳,且引虚火归元;果榄清齿痛。后以美髯丹、大补阴丸作善后调理而痊愈。
病案4
张某,女,25岁,某村人。1973年5月25日初诊。
头重眩晕,脘满呕恶,纳呆,嗳气,口中泛溢甜味。月经正常。苔白薄腻,脉沉滑。
诊断:眩晕。湿痰上扰。
治法:健脾化湿。
处方:藿香9g,佩兰9g,苡仁15g,通草6g,枇杷叶12g,建曲12g,香附9g,香橼12g,玫瑰花6g。
取6剂,每日1剂,水煎服。
初服3剂,头晕减,脘满略舒,口甜稍退。又服3剂,脘爽纳增,口已不甜,眩晕亦不显著,能参加生产劳动。
【按】此案属眩晕之湿痰上扰证。叶香岩《温热论》云:“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即佩兰)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本案口中泛甜,以佩兰为主,辅以藿香芳香辛散化湿;苡仁、通草淡渗利湿;枇杷叶清肃肺胃,降逆止呕;香附、香橼、玫瑰花、建曲辛香开结,和气快膈。
七、补肾法治验
病案1
杜某,男,49岁,杨村某街人。1979年5月11日初诊。
病人患急性肾小球肾炎1月余,由内科转中医治疗。现症: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心烦少寐,腰背痛,下肢酸软,足踝稍肿,舌胖有齿痕,脉细无力。
化验室检查:尿常规示白细胞2~3个/HP,红细胞2~3个/HP,蛋白(+)。
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诊断:肾虚兼血虚。
治法:益肾养血。
处方: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沙参20g,白茅根15g,沙苑子15g,阿胶10g,石韦12g,益母草15g。
取1剂,水煎服。
二诊:5月12日。腰酸略轻,他证不减,加菖蒲10g,取1剂。
三诊:5月13日。腰背酸,发沉。原方加鹿角片12g,枸杞子10g。取3剂,每日1剂。
四诊:5月17日。诸症皆减,口鼻发干,上方加沙参5g。取3剂,每日1剂。
五诊:5月20日。查尿常规(-),腰背已不痛,但觉乏力,原方加肉苁蓉10g。连服10剂。三次查尿常规均正常,随访1个月,未反复。
【按】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多见肾虚证,须益肾养血善其后。黄芪、山萸、山药可降尿蛋白,旱莲草、小蓟可治疗尿中红细胞,腰膝酸软者可用鹿角片、阿胶以补精益髓。本患者腰背酸重,几次服药未见显效,加鹿角片服3剂后而病情大有转机,又10剂而愈。鹿角片能通督阳,鼓舞肾气。
病案2
刘某,男,46岁,县某局职工。1978年10月14日初诊。
患者近半年来多食、多尿,身体肥胖,周身乏力,腰膝酸软,口干渴,舌红无苔少津,脉细。
化验室检查:糖尿(+++),空腹血糖300mg%。
西医诊断:糖尿病。
中医诊断:消渴。肾阴虚。
治法:益肾养阴。
处方:何首乌20g,黄精15g,山药10g,熟地30g,山萸肉10g,肉桂3g,高丽参5g,麦冬15g,桑螵蛸12g,覆盆子12g,益智仁5g。
每日1剂,水煎服。
共服药40余剂,三次查尿糖阴性,症状消失。后为巩固疗效,加金樱子、五味子、配成水丸,每次10g,1日2次,连服3个月。
【按】本案以肾阴虚为主,方中多用益肾养阴药。《石室秘录》曰:“消渴之证虽为上、中、下,而肾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方中用人参、肉桂,盖仿景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也。治疗消渴病,于补肾剂中加入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等涩敛缩泉之品,疗效更好。
病案3
袁某,女,30岁,北郊某大队人。1973年4月19日初诊。
两足跟痛半年,头晕,少寐,多梦,听力差,食后胀满。舌质淡,脉细。
中医诊断:足跟痛(脾肾两虚)。
治法:补肾健脾。
处方:熟地12g,骨碎补12g,枸杞9g,山药9g,菖蒲9g,砂仁9g,菊花9g,龙骨12g。
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5月25日。上方服30余剂,头晕大减,听力增,睡眠好转,饮食正常,足跟痛略减。上方去龙骨、菊花,又服15剂,足跟痛基本消失。
【按】足少阴肾经起于足趾下面,斜向足心和内踝下方,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贯脊,入属于肾,络膀胱。肾虚可出现下肢痿软、足跟痛等证。
病案4
汪某,男,47岁,机场干部。1979年3月15初诊。
自述患高血压7年,现头晕,失眠,两腿酸软,腰背发凉,小便清长,语言无力。舌淡有齿痕,苔薄白微黄,脉细弱。血压170/110mmHg。
西医诊断为:高血压。
中医诊断:眩晕。肾阳不足。
治法:补肾助阳。
处方:鹿角片10g,寄生15g,川断10g,沙苑子10g,首乌15g,阿胶8g,白芍10g,龙骨15g,独活10g,磁石10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3月19日。腰痛发凉好转,血压142/98mmHg。病有转机,上方再加胡芦巴8g,取3剂。
三诊:3月22日。睡眠好,上方加菟丝子10g,取5剂。
四诊:3月27日。症状消失,血压134/96mmHg。食欲稍差。上方再加龟板10g,草蔻3g,石英12g,取10剂。血压维持在130/90mmHg上下,精神振作,已恢复正常工作。
【按】本案患者属肾阳不足,方中鹿角、川断、寄生、沙苑子、石英、菟丝子补肾阳,阿胶、白芍、首乌、龟板益肾阴,此仿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意。
病案5
魏某,女,25岁,县招待所职工。1973年9月25日诊。
患者妊娠7个月,因闪挫而腰痛,腹坠,阴道出血2天。舌红,脉稍数。
中医诊断:胎漏。肾虚。
治法:补肾保胎。
处方:寄生12g,菟丝子12g,杜仲炭12g,川断9g,阿胶9g,生地9g,党参12g,草蔻3g。
取2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9月27日。昨日下午血止,脉已不数。上方加山药12g,连服3剂,症状全无。到11月下旬顺产一男孩。
【按】胎漏一证,无论月份大小,漏血不止而脉数者,难保。若药后漏血虽未止但脉数转缓者为有望。血止脉缓则胎固无忧。保胎之法很多,但总以固肾为主,因肾主系胎,肾虚则胎元不固。
病案6
王某,女,28岁,杨村某厂工人。1972年4月1日初诊。
流产后1周,手足抽搐,面色无华。舌淡,脉微细。
诊断:肾虚肝风内动。
治法:补肾养血。
处方:熟地15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功劳叶9g,党参18g,当归12g,阿胶9g,桂圆肉12g,秦艽9g,草蔻6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4月4日。手足搐搦稍好转,上方加鹿角胶9g,再加熟地15g,党参12g,阿胶6g,每天1剂,连服12剂而愈。
【按】肾主系胎,流产伤肾,水不涵木,以致肝风内动,手足搐搦,治以益肾养血获效。
八、失音
病案1
杨某,女,43岁,某大队人。1971年1月4日初诊。
失音半个月,咽喉不红不肿不痛,略觉气弱形疲。脉细缓。
诊断:失音。肺阴亏虚,阳亦不足。
治法:滋阴润肺,兼以温阳。
处方:生地20g,麦冬12g,元参10g,白芍10g,丹皮6g,贝母6g,甘草3g,杏仁6g,麻黄6g,附子6g,细辛4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1月12日。音稍出,稍有脘满,疲乏。加细辛1g,阿胶10g,熟地20g,当归10g,陈皮10g。取6剂。
三诊:2月16日。音已恢复正常,大便稍干。去贝母、丹皮、杏仁,加苁蓉20g,阿胶5g,又3剂而瘥。
【按】气弱形疲属阳不足,二诊即加养血之当归、生地、阿胶与健胃之陈皮。三诊加苁蓉增液润便。
病案2
张某,男,50岁,某县财税局干部。1974年12月2日来初诊。
从二月间失音,对面讲话,几不可闻。咽发涩,喜饮水。舌虚胖有齿痕,稍有薄黄苔。脉沉细。某医院诊为“声带功能性失音”。
诊断:失音。肾阴阳两虚。
治法:益肾阴,温肾阳。
处方:地黄30g,山萸12g,枸杞30g,五味子10g,麦冬10g,阿胶10g,龟板10g,苁蓉12g,丹皮6g,麻黄6g,附子6g,细辛6g,人参6g。
每日1剂,水煎服。另阿胶每日15g,烊化服。
二诊:12月23日。服药20剂后,音略出,但欠亮。前方加枸杞10g,菟丝子12g,菖蒲12g。取30剂。
三诊:1975年1月29日。音稍振,韵仍带干涩,谈话时间稍久,即又嘶哑。前方停服,改用下方:鹿胶10g,熟地30g,枸杞30g,山萸12g,人参10g,五味子15g,麦冬15g,远志6g,菖蒲10g,附子10g,肉桂6g,苁蓉20g,麻黄6g,细辛9g。5剂,每日1剂。
四诊:2月26日。自述12月23日以来服药30剂,喉润而爽,音尚嘶嗄。服1月29日方,感到胸中如有气振动上涌,继而发音正常,不复时亮时嗄矣。小其剂继服,以巩固疗效。
【按】肾阴不足不能滋养咽喉,肾阳不足不能祛寒化饮,故声哑矣。此案用补肾法得效。
病案3
孙某,男,46岁,某地区财政局干部。1973年11月7日初诊。
声音嘶哑,时轻时重,上午略轻,下午即重,已两年。咽发干,喜饮水,饮水多,尿亦多。脉虚大,舌面涩而不润。某医院诊为“声带肥大,闭锁不全”,“尿糖阴性”。
诊断:失音。肾阴阳两虚。
治法:阴阳双补。
处方:熟地25g,山萸10g,山药10g,巴戟10g,枸杞12g,党参10g,麦冬6g,五味子6g,苁蓉10g,麻黄3g,附子3g,细辛3g。
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12月8日。药后觉喉咙轻松,又服3剂。
三诊:12月12日。药后饮水多、尿多及声音嘶哑均无大改变。前方加熟地5g,山萸4g,山药4g,枸杞5g,阿胶12g,女贞子20g。5剂。
四诊:12月18日。由天津某医院检查过,其结果为“声带稍厚,闭合好,光滑。会厌喉面稍外突,光滑,未见肿物”。尿仍多,渴已减,声大朗。前方去党参,加人参6g,服至30余剂,1974年底来院,谓一年内谈话自然,声音未再嘶哑。
【按】声之根在肾,肾津上济之功减低,故咽干喜饮水以自润。肾阳不足,温煦化气无能,故饮水多,旋即由尿排出。诊为肾阴肾阳俱虚,以河间地黄饮子加减收功。
九、痛经
病案1
朱某,女,27岁,某厂工人。1977年9月29日初诊。
经期腹痛,经血有块。结婚4个月,婚后腹痛加重。恶心,食可。经期准,现经后7天。舌淡有齿痕,脉沉滑。
诊断:痛经。瘀阻胞宫。
治法:化瘀温经。
处方:当归9g,川芎6g,赤芍9g,桃仁9g,红花9g,香附9g,胡芦巴9g,川楝子6g,半夏9g,甘草6g。
取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0月2日。加党参12g,细辛1.5g,服3剂。
三诊:10月6日。再取上方3剂。后以成药坤顺丸、得生丹调理而愈。
病案2
李某,女,24岁,未婚,某庄人。1977年8月22日初诊。
经期腰腹痛,腿痛。月经色紫有块,恶心呕吐。舌淡红,脉滑。
诊断:痛经。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
处方:红花9g,茴香12g,枳壳9g,半夏9g,甘草6g,当归12g,川芎9g,元胡9g,香附9g,桃仁9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8月28日。月经净,腹痛、呕吐止,舌淡苔白。原方加益母草9g,去茴香,3剂。
三诊:9月17日。腰痛,带下量多,舌淡红,脉细滑。
处方:当归12g,川芎9g,香附9g,骨碎补18g,芡实12g,莲须12g,川断12g,益母草6g。
取3剂。共服药15剂,腰腿已不痛,带止。月经正常。
【按】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大约不出气滞、血瘀、受寒等原因。由气虚有热而痛经者,则极少见。治疗多以理气、活血,温经为主。上举二案,方中所用凉药,是为反佐温药过热而设。
十、崩漏
病案1
阎某,女,40岁,某村人。1938年诊。
月经来如潮涌,大下血后仍淋漓不绝,病已三日。面色白,气息极微,昏馁如睡,头上汗出。唇舌淡白,脉细欲绝,几不能扪及。由家属代诉病情。
诊断:气虚崩漏。
治法:益气养血止血。
处方:先与吉林参15g,随煎徐服,两小时后患者能慢慢睁眼,汗稍敛,脉稍起。继服下方:
人参9g,箭芪30g,生山药24g,净萸肉24g,阿胶(烊化)12g,煅龙骨18g,煅牡蛎18g,棕榈炭12g,海螵蛸12g,艾炭6g,五味子6g,三七粉(两次冲服)9g。
次日,血止神清,能自述所苦。再给上方加减善后。
【按】用固冲法治愈崩漏,尚有多案,或加猬皮、没石子。在补气固摄疗效不显时,可加入柴胡升提。方内海螵蛸或可代以赤石脂,本草载其止泻涩肠,观察多人,未发现大便干燥。
病案2
韩某,女,34岁,社员。1977年6月3日诊。
月经期准,但量多,持续10~15天。经来时腰痛,腹痛,血色深有血块,此次20余天未止,口干。舌赤,苔黄腻,脉滑。
证属:瘀血崩漏。
治法:活血祛瘀。
处方:当归9g,川芎6g,五灵脂9g,蒲黄炭9g,元胡9g,桃仁6g,鹿角胶9g,小茴香9g,甘草6g。
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6月7日。血未止,仍有血块,腹痛口干。上方加黄芪15g,山药15g,贯众炭9g,去鹿角胶(患者嫌其味劣)。取3剂。
三诊:6月10日。昨天下午血止。白带较多,腹有时痛,加血竭6g。取2剂。
数月后来告曰:月经已正常。
【按】血黑和有血块,腹痛,诊为瘀血,用归、芎、灵脂、蒲黄、元胡、桃仁化瘀,茴香温下,鹿角胶养血。继而加黄芪、山药补气,贯众止血,血竭止痛。
十一、滑胎
病案1
果某,女,30岁,某庄人。1972年8月9日初诊。
流产数胎,腰痛乏力,舌淡,脉细。现妊娠2个月。
诊断:滑胎。肾虚。
治法:益肾固胎。
处方:菟丝子30g,阿胶15g,杜仲炭18g,川断18g,寄生30g,砂仁6g。
上方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9g,每天1丸,温开水送服。服至280天,生一男孩。
病案2
王某,女,36岁,某村人。1970年6月21日初诊。
已流产两次,现妊娠3个月,见血。左脉滑有力。
诊断:胎漏。肾虚。
治法:补肾安胎。
处方:菟丝子15g,桑寄生15g,阿胶9g,川断9g,杜仲15g。
水煎服,每日1剂。
3剂后血止。又以上方配蜜丸,每丸9g重,每日1丸。服至7个月后停药,足期产一男孩。
病案3
曹某,女,28岁,某庄人。1972年8月15日初诊。
流产四次,体甚弱。每到怀孕六七个月即流产,今又怀孕3月,来诊要求保胎。
诊断:滑胎。脾肾两虚。
治法:健脾补肾。
处方:菟丝子30g,桑寄生30g,杜仲炭30g,川断30g,阿胶24g,党参18g,砂仁9g。
共轧细面,炼蜜为丸,每丸9g,每日1丸,服药7个月,足期产一男孩,甚健壮。
病案4
陈某,女,29岁,某庄人。1973年4月26日初诊。
流产数胎,腰背酸痛,带下量多,经治疗后,腰痛、带下已愈。现又怀孕,要求保胎。
诊断:滑胎。肾气不固。
治法:补肾安胎。
处方:菟丝子120g,桑寄生60g,川续断60g,阿胶60g。
上方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日2丸,服药7个月,足月产一女孩。
【按】滑胎以肾虚者为多,故景岳谓“肾以系胞”,肾虚则不能荫胎。临床中柳先生用张师寿甫先生创制之“寿胎丸”,治因肾虚而致之滑胎,屡用屡验。其药物组成:菟丝子120g,桑寄生60g,川续断60g,真阿胶60g。先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0.3g重(干足0.3g)。每服20丸,开水送下。气虚者加人参60g;大气陷者,加生黄芪90g;食少者加炒白术60g;凉者加炒补骨脂60g;热者加生地60g。方中重用菟丝子为主药,而以续断、寄生、阿胶诸药辅之。凡受妊之妇,于两月之后徐服一料,必无流产之弊。
此外,治疗一般胎动、胎漏(即先兆流产),我们亦以“寿胎丸”为基础方,再根据病情,或清热、或养血、或补气,加减用药,多能取效。胎动漏血,脉静者易治,脉数者难疗。药后脉由数转静者尚可治愈。
十二、产后病
病案1
王某,女,30岁,本县某学校教师。1980年7月29日初诊。
患者产后10天,腹大膨隆,甚于产前。面浮黄,唇淡。尿少,一昼夜排尿一次。妇科诊为“腹水原因待查”。经使用速尿等利尿剂治疗3天,腹水不减。遂邀中医会诊。患者自述产程较长(一天两夜),产时室内较冷,产后腹不减小,反而渐大。恶露未净,便秘,无腹痛。舌淡,脉细缓。
诊断:寒袭子宫。
治法:补气利水,暖宫散寒。
处方:茯苓10g,泽泻10g,猪苓10g,白术10g,桂枝6g,黄芪10g,益母草12g,白芍10g,细辛3g。
取1剂,水煎服。
二诊:7月30日。药后尿增,服药时自觉腹内发热,热则欲解小便,仍便秘。再拟前法,宜加补气润便之品,上方加党参15g,当归15g,车前子(布包)10g,黄芪5g,枳壳5g。取2剂,每日1剂。
三诊:8月18日。家属来院代述病情,服上2剂药后,尿量大增,腹水全消。大便每日一次,不干。今已产后28天,恶露未尽,量多色紫,腹不痛,食欲好,乳汁不足。改生化汤法加减:益母草10g,当归10g,川芎2g,桃仁2g,炮姜4g,黄芪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3剂遂愈。
【按】本案属产后腹水证,治本患者,盖仿《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三条附子汤温脏法也。服中药时,未用西药利尿剂。
病案2
孙某,女,36岁。1927年诊。
妊娠5个月,因负重而坠胎,出血过多,昏厥数次。时值盛夏。柳先生为用大剂回阳止血药治愈。血亏气弱之体,尚未完全恢复,初冬又患温病,始而发热、自汗恶风,继而壮热烦躁,口干渴,思饮冷水。少寐易醒,脘闷纳少,大便微溏,经水先期而至。自述精神恍惚,看一人如数人,面红气促。舌赤少津,苔薄黄,脉沉数有力。
诊断:气营两燔。
治法:清气敛阴,和营透卫。
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5g,党参15g,生地15g,元参12g,白芍10g,丹皮10g,生山药15g,石斛10g,旱莲草12g。
另,白茅根90g,煮水代汤煎上药。取2剂,每日1剂。
二诊:热稍退,不思冷饮,便溏转稠,经水量亦减少。又服2剂。
三诊:热仅下午稍高,睡眠稳,思食稀粥,月水已净。原方石膏量减半,去茅根。再取2剂。
四诊:热全退,舌红转淡红,脉细而数。不时震颤,心悸动。热邪稽留十余日,本属阴虚,又为热烁。再用三甲复脉法,辅以温润滋填,补其久亏之气阴。
处方:西洋参10g,生龟板20g,生鳖甲20g,生牡蛎20g,女贞子30g,旱莲草30g,桑椹30g,生山药30g,山萸肉20g,霍石斛30g,枸杞子30g,大熟地30g,石菖蒲20g,砂仁10g,阿胶20g,鹿角胶15g。
真蜜收膏,每次服二茶匙,开水冲服。1日3次。
患者病后头发全部脱落,两个月后始萌新发。
【按】此案属产后病温证,用清气敛阴、和营透卫之法治愈。又热病后头发全脱者,曾不少见。肾者,其华在发,热灼其阴,故头发脱落。病后以滋肾益阴法调理,都能长出新发。
病案3
李某,女,32岁,某大队人。1964年夏诊。
产后身热自汗已6日,口渴,不食,不寐。小腹痛,不喜按,恶露量少而色紫。舌绛,脉滑数。用青霉素治疗3天后转来中医科。
诊断:产后营阴大亏,暑热外侵,内陷血室。
治法:养阴解暑化瘀。
处方:鲜生地(捣汁,冲)30g,白芍10g,沙参10g,鲜石斛10g,阿胶6g,青蒿6g,归尾6g,泽兰6g,丹参6g,茺蔚子6g。
另,鲜苇根60g,鲜荷叶1张,二味煮水,代汤煎药,每日1剂。
服2剂,恶露畅,腹痛减,热退,继与养血和胃药而愈。
【按】患者小腹痛,不喜按,恶露量少而色紫,虽未至搏结不通,已有搏结之象。营阴既亏,暑邪未解,宜养阴、解暑、化瘀三者兼顾。遂选生地、白芍、沙参、鲜石斛、阿胶以养阴,青蒿、鲜苇根、鲜荷叶以解暑,泽兰、归尾、丹参、茺蔚子以化瘀结。
病案4
韩某,女,33岁。1964年3月诊。
产后发热,20余日不退,体温每日早晨38℃,下午39℃。面色潮红,头上汗出,时发眩晕。口渴思饮,胸脘满闷,纳呆泛恶,食后嗳气频频,大便不爽。睡少易醒,惊惕不宁。恶露已净,乳汁甚少。舌色淡红,舌根苔黄白腻,脉沉数。
诊断:产后阴血不足,风热外袭。
治法:清营增液,透邪外达。
处方:丝瓜络40g,荷梗40g,鲜茅根40g。三味先煎,用汤代水煮下药。
鲜生地15g,沙参12g,麦冬10g,鲜石斛15g,丹皮10g,丹参10g,青蒿10g,山楂10g,竹茹10g,莱菔子8g。
取2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体温上午37℃,下午38℃,睡稳,胸爽。加炒谷芽10g,再服2剂。
三诊:纳增,嗳气减,乳仍少。上方鲜茅根、丝瓜络、荷梗各去30g,不另煮水代汤,与他药同煎。又取2剂。
四诊:体温已正常,去青蒿、丹皮,加桑椹10g,黑芝麻10g。服4剂,食增乳足而愈。
【按】本案属产后温病,他医曾用十全大补、人参养荣补益气血,生化汤化瘀,热势不减,则是以温治温,犯实实之戒矣。盖其所用之方都为温补,不能退阴虚外感之发热,反增胸脘之满闷。阴血虚,热邪更易入营,故少寐不宁。舌根苔腻乃燥药烁津成痰,以致胸脘满闷而食少泛恶。宜清营增液,透邪外达,疏利气机,开豁痰浊。恶露净而无小腹胀痛,为无瘀也,毋庸化瘀。
十三、外科病
病案1
魏某,女,42岁,大顿邱公社某大队人。1978年12月16日初诊。
患者2个月来由于着凉而致左手发凉疼痛,以拇、食、中三指为甚。开始先角化变紫,指甲增厚,然后逐渐发黑坏死,指尖枯萎,疼痛难忍,夜不能寐。来我院外科就诊,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转中医科治疗。
诊断:脱疽。
治法:温阳通脉,散寒止痛。
处方:熟地30g,麻黄2g,白芥子6g,甘草6g,鹿角片10g,炮姜3g,肉桂3g。
水煎服,每日1剂,取5剂。
二诊:12月25日。药后痛减,手指觉温。纳差,疼痛牵及腕肘。原方去肉桂,加麻黄1g,桂枝6g,附子4g,陈皮10g。取10剂,每日1剂。
三诊:1979年1月4日。手指黑皮已脱掉,恢复正常颜色,疼痛大减,仍稍觉凉。取上方5剂,隔日1剂。
四诊:1月23日。手指完全恢复正常,功能复原,舌质淡红,脉细和缓。但仍觉手指末稍发凉,腕部疼痛,上方再加桂枝2g,附子2g,当归10g。取5剂,隔日1剂。
【按】中医学认为,四肢为诸阳之末,得阳气而温。由于寒邪外迫,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寒邪深袭络脉,气血运行不畅。血遇寒邪而凝涩不通,日久肢体失其濡养,导致干枯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学的“脱疽”“十指零落”等范畴。《灵枢·痈疽》中说:“发于手足,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其病因多由寒冷所伤,寒湿下受,以致经络痹阻,血行不畅,阳气不达,四末之筋骨肌肉不得充养,遂发本病。可用阳和汤治之,本案即用阳和汤加减而取效。此外还有因过食膏梁厚味、辛辣炙烤,以致肠胃机能失调,火毒内生,或房劳伤肾,邪火烁阴,阴虚火旺,导致火毒蕴结,气血凝滞而发本病,此则不为阳和汤主治。
病案2
曹某,女,21岁,某大队社员。1976年12月26日初诊。
两乳硬结已一年半,曾往各地医治。抗生素类使用殆遍,中草药剂服用更多,疗效不佳,近半年来疼痛加重。硬结在乳头下寸许处,大小10cm×6cm,稍高出于皮面。右乳肿处有切开后疤痕,向胸骨侧有一溃口,排出稀薄脓水,久未长平。疼痛频频发作,两胁亦时发胀痛。夜寐不安,食欲尚可,二便调,月经按月来潮。面色发白,唇淡,舌淡红,脉促。病痛日久,疮口久不愈合,疼痛日加。从体态来看,虽非败证,亦颇险恶。幸胃气尚好,脉虽促而不数,犹可徐图一治。
诊断:阳虚寒凝。
治法:温阳散寒。
处方:熟地30g,麻黄1.5g,鹿角胶9g,炮姜3g,白芥子6g,肉桂3g,甘草6g,元参9g,香附6g。
水煎服,每日1剂。
又,小金丹,每日1瓶,1日2次。犀黄丸,每日9g。
服药5天后,疮口流出少量鲜血,加阿胶9g即止,疼痛大减。20剂后,疮口逐渐结痂,长出新肌肉芽,其根盘渐软,疼痛基本消失。有时因胁痛,方中加入些元参、香附、乳香、没药、麦冬。
1977年1月21日来诊,脉现数象,舌苔见薄白,舌根苔微黄,阳和汤中加苡仁15g,橘叶9g,取5剂。舌苔退,脉转平。
2月10日疮口结痂脱落,未再溃脓。停药后两个月无不适感,而能参加劳动。
【按】肿起缓慢,平塌散漫,属于阴疽;溃后久流稀脓,新肌不长,为气血亏虚,颇似《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之“乳中结核”及“乳岩”。其云:“由于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又云:“坚硬岩形引腋胸……时流污水日增疼……已成败证药不灵。”《外科证治全生集》论阴疽云:“初起之形,阔大平塌,根盘散漫,不肿不痛,色不明亮,此疽中最险之证……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凝结。此三味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凝结一解,气血能行,行则凝结之毒随消矣。”又论乳岩治法曰:“其初起以犀黄丸,每服三钱,酒服,十服全愈。或以阳和汤加土贝母五钱,煎服,数日可消。”
十四、五官科病
病案1
王某,女,48岁,陈咀公社某大队社员。1975年诊。
自述头痛时作,痛处感到灼热。眼痛,左目已不能视物,右目视物浑糊不清,目珠干涩,两眼痛与头痛同时发作。舌质淡红少津,略有薄黄苔,脉细无力。月经如期来潮,饮食与二便均正常。天津某医院诊为“慢性青光眼,右眼底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左目做过手术两次,视力未能恢复。
诊断:肝肾阴虚。
治法:养肝血,益肾阴,息风活血。
处方:当归9g,川芎6g,白芍9g,丹参15g,熟地15g,女贞子15g,枸杞12g,草决明15g,茺蔚子12g,白蒺藜12g,夏枯草12g,蕤仁9g。
水煎服,每日1剂。
10剂后,头即不痛,右目视力好转,左目虽不能视,但痛亦止。共服50余剂,右目视力基本恢复正常,参加生产劳动矣。
【按】眼科病所历不多,青光眼更少见到。文献载:青光眼当属中医学的“绿风内障”。本案为内因虚证。初治此患者时,反复思考,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患者早有头痛,时作时止,考虑为肝风上扰,而肝风则由肝阴虚而动。目珠干涩,乃肝肾之阴不足,不能上济于目。舌面不润,是津液亏乏。用四物汤、丹参养血,重用熟地,配以女贞、构杞滋益肾阴而生津液,草决明、茺蔚子活血明目,白蒺藜平肝息风,夏枯草、蕤仁清疏肝经虚火,竟而收功。
病案2
李某,女,24岁,某屯人。1974年6月5日诊。
左目内眦胬肉,视物不清,每于行经前10天加重。时有听钝。舌淡红,脉滑。
诊断:风热上攻于目。
治法:清热散风活血。
处方:当归9g,川芎6g,赤芍12g,茺蔚子12g,密蒙花9g,丹皮9g,白蒺藜12g,草决明15g,菊花12g,木贼12g,桃仁9g。
水煎服,每日1剂。
2剂后胬肉渐退,变薄,视物清晰。又服15剂,胬肉基本退净,听力正常。每于经前左内眦微红,再服10剂,愈。
【按】我县已故高占奎先生,以眼病误于药,几至失明。遂攻眼科,治验颇多。其经验谓暴发火眼,眼胞红肿,血丝攀睛,眼珠胀痛,宜与解毒活血,稍参辛凉,或辛温散风。胬肉多且磨痛者,加宣泄肺气,慎勿骤与大苦寒剂,因其冰伏能致云翳久久不退,甚至终生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