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中医名家学术要略(第三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谷济生

名家传略

一、名家简介

谷济生(1917—2009),字嘉荫,男,汉族,河北省玉田县人。曾任天津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中医科副主任,天津市肝病研究所顾问,兼任天津市河北区科协副主席、河北区卫生医药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一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享受首批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二、业医简史

谷济生先生的祖父谷庆祥是清朝的武秀才,其父谷文珏(焕章)是清朝末科秀才,曾任玉田县高等小学校长、县政府秘书等职。当时谷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所以谷济生十三四岁时到北京,开始在商家当学徒,自己打工谋生,不幸得了重病,在亲历了疾病的痛苦和打工的辛酸之后,他决心另寻出路。1932年恰逢名医施今墨先生创办的中国北方地区第一所正规的中医学院“华北国医学院”成立不久,谷济生在亲友的资助下投考该校并被录取,从此走上了学习中医、治病救人的道路。

经过4年正规的学院教育,谷济生于1936年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不久即回到家乡担任玉田县医院院长。1948年末辗转来到天津,悬壶津门。1956年受聘于天津市第一医院,在该院从事医疗和培养年轻医生工作,直至1987年12月退休,其后又被医院“返聘”,在天津市第一医院兢兢业业工作了近四十年。

三、主要贡献

(一)创建中医科和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所

谷济生先生自1956年调到天津市第一医院,主持创建了中医科,并介绍学长杨浩观先生加入。虽然他创建了中医科,但是他非常谦虚,考虑到杨老年纪较大,就推让请杨老任科主任,而自己担任副主任。杨浩观是山东省牟县平人,和谷先生为同校同届毕业生。两人在第一医院中医科共事达数十年,共同经历了中医科辉煌的日子,也度过了“文革”的难熬岁月。两人都是天津市屈指可数的中医专家,在领导的支持和他们的努力下,天津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医护人员最多时近40人,设有内科、妇科、针灸科、痔漏科等科室,除了门诊外,还常参与病房会诊,并且在综合医院率先成立了中医病房。谷先生是天津市第一家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所主要创建人之一,他既从事临床医疗,又开展科研,还培养学生,工作十分繁忙,为中医科和肝病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医术精湛,善治急难重症

谷济生先生就学于名医施今墨,努力钻研医术,精心掌握治病要诀,毕生致力于中医内科、妇科临床,治疗脾胃、肝胆、妇科疑难重症疗效显著。

在华北国医学院即将毕业时,他遇到一个病例:北京一家大买卖铺的掌柜不幸患了重病,高热不退,昏迷不醒。开始是外感发热不适,医生看到患者有几房妻妾,以为是房事过度,病属虚证,屡屡进补,结果病情益重,以至汤水不进,数日未大便,延医数位诊治,均无疗效。家属见病情危笃,已为其准备后事。此时有人推荐了年轻的谷医生,先生认为是“大实有羸状”,当务之急是通下,于是处以大承气汤加味,嘱其家属急煎缓服,并告之曰:如能排便即有望。患者服药三个时辰后得以苏醒,重获新生。

1958年,天津东货场发生了严重的火灾。由于是化学药品仓库失火,许多工人中毒。东货场靠近第一医院,所以大部分患者被送到该院抢救,情况十分危急。在这种情况下,谷济生先生提出以“活羊热血”为中毒者解毒,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挽救了阶级兄弟。为此《天津日报》发表长篇通讯,特别以浓重笔墨报道了这件事,使谷先生誉满津城。

谷先生主张学中医要早临床、多临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发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优势,研究中医辨证的微观指标,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他善治疑难大病,上世纪50年代初即开始临床肝病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1978年,和学生共同创制“慢肝宁”等系列肝炎方剂,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治愈率达72.5%,成果获1987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肝炎灵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对HBV复制的研究”课题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哮喘速效胶丸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1987年天津市科技成果三等奖;《退热抗感冲剂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天津市首届中青年科技论文竞赛一等奖。有20余篇论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全国性杂志上发表。先生研制的“慢肝宁胶囊”以很少的费用转让,他却说:“只要有益于社会就好。”

谷济生先生学验俱丰,医术精湛,品德高尚,富于同情心,对患者无论贵贱亲疏都一视同仁,耐心诊治,对许多职工、护工,有求必应。谷先生生活简朴,但是帮助患者却从不吝惜,常常急患者之所急。例如他曾经将儿子从青海购买给家中自用的珍贵药品麝香无偿赠予患者。其为人不言美,不隐恶,诚信笃行,众誉“咸被德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