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述论[1]
摘要:中医哲学是中医学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研究的是思维规律和哲学范畴在中医学中的特殊体现。思维方法包括整体、总象、变易、中和、直觉、虚静、顺势、功用等八种方式。
关键词:中医哲学;思维规律;中医学
第一部分
中国哲学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早在夏商以前,中国先民们就有了原始宗教信仰、结合农时的天文观测,并产生了对天地万物由来思考的神话传说,这些标志着中国哲学的萌芽。到了商周之际,随着 《周易》古经问世,箕子 “五行”观念推衍,文王敬天法祖,周公崇德与礼乐政教的树立,中国哲学开始形成。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哲学达到了一个震古烁今的高峰,在世界文化 “轴心期”时代,诸子百家的哲学绚丽多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 “天道”与“人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现了富有原创性的学术思想,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哲学体系。历代哲学家、思想家不断探求、不断发展,引领了各自时代的学术思潮:从汉代初年的崇尚黄老之学,到西汉中期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玄学大兴;隋唐则佛教盛行;两宋元明,儒家汲取道、佛两家思想,创立新的儒学形态——理学;清代实学兴起,这是各自时代的主导思潮,代表了各时代的总体哲学特色。从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以降,儒道佛三家并行互动、此消彼长,形成中古时期中国哲学的三大主干。然而,中国哲学的发展是复杂的,每个时代的各家各派哲学思想相互论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不断创新,丰富完善了中国哲学的思想体系。
胡适先生说:中国哲学 “研究人生切要问题”。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是 “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的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牟宗三先生说:中国哲学是 “对人性活动所及,以及智慧观念的反省说明”。我们认为:与西方哲学相比较,中国哲学偏向于对人生的终极思考,西方哲学偏向于对宇宙的终极思考。因此,我们给中国哲学下这样一个定义:中国哲学是让人们获得终极关怀和精神享受的智慧乐园。中国哲学的主题是 “天与人”,即 “天道与人道”,通过探讨天人之际,构建 “天人之学”,目的则是为人构建精神家园和价值世界。虽然 “天与人”的问题本质上与西方哲学的 “思维与存在”问题是相通的,但并不等同,也不能被包容。中国哲学家既不是把天抽象为一个纯粹的 “存在”,也不是把人抽象为一个纯粹的 “思维”,而是把 “天”看成 “人之天”,把 “人”看成 “天之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人一性,天人一体,天人一理,对待天人问题的不同观点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各个学派。因此,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有一条明晰的唯物和唯心的界限,中国哲学家也不能简单地以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来划分。
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重视主体性,重视内在道德性,而不太重视客体性;重视智慧,重视觉悟,而不太重视知识;重视修行、体验与内求功夫,而不太重视实证、实测与逻辑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论、修养论非常丰富,知识论相对薄弱。
中国哲学通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力图使人 “心安理得”进而 “安身立命”。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说:“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国哲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锻炼人的理论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心灵觉悟,最终达到 “真善美”圆融太和的真实境地。代表中国哲学主体的儒道佛三家,都是一种 “人生的学问” “生命的学问”,都是通过生命的自觉修养,达到一种超越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偏重于从 “道德”入手,重视 “伦理”修养,通过 “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修心养性”的道德修养而达到 “内圣外王”的圣人境界;道教则偏重于 “生理”的修炼,通过 “性命双修”“修真炼性”而达到 “长生久视”的神仙境界;佛教偏重于从 “智慧”入手,重视 “心理”的觉悟,通过“戒定慧”的修持而达到 “真空妙有”的涅槃境界。儒家追求成圣,道教追求成仙,佛教追求成佛。中国哲学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并凝聚了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促成并凝聚了中华民族深层心理结构和特有的民族意志、民族情感和价值观念。
第二部分
“中医哲学”是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科,是中医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从其学科属性上说,中医哲学既是中国哲学的分支,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科学哲学的分支,是科学技术哲学 (医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学术内涵来说,中医哲学是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中医的哲学反思和超越。
中医哲学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医学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一般理论问题。它不同于中医学内部各门具体学科的具体内容,它所重点研究的是思维规律和哲学范畴在中医学中的特殊体现。它必须从中医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外部将哲学观点强加给中医学。中医哲学要求在综合考察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深入探讨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对中医学的医学观、天人观、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方法论等一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中医学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哲学,因此从本质上说,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可以从中医学采用的理论范畴上得以说明。中医哲学的范畴主要有气、阴阳、五行,这些范畴经过从哲学到医学的演变过程。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被中国古代一些哲学家用来说明宇宙的本原、本体。中医学采用 “气”的范畴借以说明人体生命的本质、动力。“阴阳”和 “五行”由一个实体概念转变为一个哲学范畴后,分别指事物对待统一的属性和五种基本功能属性,“阴阳五行”从 《黄帝内经》开始就成为中医学的最基本概念,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运用。不仅如此,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气-阴阳-五行”还成为了中医学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具有功能性、超形态性、互换性、普适性的特点,并被中医学用来说明人体生命的生成与活动、人体生命的功能与结构、病机的产生与变化、医药的诊断与治疗。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学形成了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整体思维、意象思维、变易思维、中和思维、自觉思维、虚静思维、顺势思维、功用思维。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既表现在将人体本身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也表现为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整体联系和相统一中考察人体生理病理过程,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养生方法。中医学所要把握的不是机体的器官实体,而是人体作为活的、整体的功能结构关系。中医学的意象思维主要体现在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之中,运用比类取象,分析人的生理病理功能结构变化,建立 “藏象学说”;对疾病的认识上,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 “证象”,建立 “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所谓 “藏象”“脉象”“证象”等,其本质就是 “意象”。中医学的变易思维将生命、健康和疾病看作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着的过程,不仅重视疾病的传变转化,而且重视治疗的应变而动。中医学的中和思维强调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生命问题时,注重各种矛盾关系的和谐、协调或平衡,如在疾病的认识上,中医学侧重于 “阴阳失调”的关系性因素,提出了以关系失调为核心的病因病机理论;在治疗上,中医学注重的是宏观地调和人的阴阳状态,而不是微观地消除病原体,提出了调和致中的治病、养生学说。中医学的直觉思维又称为 “心悟”“心法”,在直觉思维过程中,人们的思维能动性被充分发挥,思维潜力得到充分发掘,从而具有逻辑思维无法代替的功能。中医学虚静思维目的是通过 “虚”心、“静”神的方法,达到生命的最佳状态,养生的 “恬淡虚无”、情志的 “清静安和”、诊脉的 “虚静为保”、针刺的 “无营众物”,都体现了这一思维特征。实践表明,这一方法不仅使人得以延年益寿,而且使人无欲无求、健康快乐。中医学顺势思维表现在顺应自然之趋势及事物的时序变化因素。无论是治则治法,还是养生预防,中医学都强调顺应人体气机之势,顺应正气抗邪之势,顺应脏腑、体质、情欲之势,顺应天时日月盈昃之势,顺应地理差异之势。这种思维方法既考虑了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各种反应性,又考虑到了各种内外因素对机体反应性的影响。中医功用思维注重从事物的功能、属性、效用出发考辨分析,从功用上把握人体藏象、从功用上认知病因病机、从功用上调节气血偏颇。这种从整体功能层面探讨生命现象、探讨疾病规律,是有积极意义的。
上述八种思维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意象思维、功用思维等又具有整体思维的特征,意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虚静思维又有很多相同之处。整体思维、变易思维、中和思维等思维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征。可见以上思维方法的区分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中医思维进行分类。虽各有侧重但彼此渗透容纳,共同体现于中医学理论与临床体系之中。
中、西医学的本质区别是思维方式的区别,中医思维方式具有重合轻分、重用轻体、重象轻形、重时轻空、重悟轻测、重道轻技的特征;中医思维模型具有符号性、功能性、超形体性、时序性、过程性、模糊性的特性。事实证明,中医思维方式无论是在揭示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还是指导中医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都是有效的、实用的,它使中医学具有整体、动态、灵活、简便等优点。当然,中医学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从哲学角度考察,中西医学在生命观、疾病观和医学观上各有优势。在生命观上,中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体现在对生命复杂现象的直觉观测、灵性感悟、整体把握上。与之相比,西医则在生命的物质层面、结构层面、个体层面、静态层面,以及对生命现象的知性观测、数理分析、微观把握上占有优势。在疾病观上,中医认为疾病主要原因就是人体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衡,中医的优势体现在未病养生的预防观念、辨 “证”求 “本”的诊断方法、发掘正气潜能、自稳自组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西医的优势在于对病因、病理、病位的物质性指标的精确把握,对疾病病灶的定位、定量的准确消除上。在医学观上,西医主要采用生物医学模式,并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中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大生态、大生命的医学模式。虽然中西医学都将人的健康当作自己的目的,但如何才能获得健康,却有不同的思维,中医是和合性思维,认为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态、稳态、和合态就是健康,因而治病的根本原则就在于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亦即采用调节、调和为主的治疗方法,将失衡的状态调节到动态平衡态、阴阳和谐态;西医则主要是对抗性思维,即通过对抗性治疗,杀灭致病因素,从而达到健康状态。同时,应该看到中、西医学又各自有所不足。
中医哲学的目的就在于从哲学层面阐明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文化来源、学术内涵,阐明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根本思路和基本原则,理清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体用关系,辨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思维异同,认清中医学在现代社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医学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探明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1]原题:《中医哲学基础》导论,原载 《医古文知识》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