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本教材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与医疗卫生实践接轨为目的,为临床服务。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本组成,是医学院校重要的桥梁课程,《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材主要介绍病原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所呈现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人类与各种感染性疾病斗争二百余年历史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构成本书的写作基础。本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免疫学基础,主要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机制,免疫异常所致的病理损伤,免疫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下篇为病原生物学,主要介绍病原生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与上一版相比,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本教材增加了病理免疫章节,突出介绍了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的内容;病原生物学部分弱化了常见病原生物的发现历程、基因结构等基础生命科学内容,突出了病原生物与其致病作用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兼顾了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间的有机联系,更符合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有19所医学院校21位专业教师。上篇的编写由袁嘉丽、边育红、高永翔、周宏、张宏方、姜昕、韩妮萍和田敬华完成;下篇的编写由刘永琦、卢芳国、田维毅、梁裕芬、杜娈英、马志红、汪长中、佟书娟、姜成、曹婧、韩晓伟、苏韫和梅雪完成。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该项目(编号GJYJS16032)由卢芳国具体负责,全体编委参与。
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易教授带领的上版本教材的编委会对教材编写模式的创新,特别是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侧重,为本教材的编写打下良好基础,专人设计的精美插图,也为本教材所采用,在此特别向“十二五”规划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编委会表示感谢。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编委会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