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按:本篇论述三部九候脉。第1条自“经言所谓”以下7字见于《难经》第18难;第2条自“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以下17字见于《伤寒论·平脉法》,自“寸口脉平而死者”以下99字见于《难经》第8难,续下至该条结束311字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第3条自“弱反在关”以下34字见于《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及《辨不可下病》,续下51字见于《灵枢·论疾诊尺》,续下93字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续下至该条结束207字中有183字见于《素问·论疾诊尺》。第6至第9条、第13条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

1.经言:所谓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每部中有天地人也。上部,主候从胸以上至头;中部,主候从膈以下至气街;下部,主候从气街以下至足。

浮沈牢结、迟疾滑涩,各自异名,分理察之,勿怠观变,所以别三部九候,知病之所起。审而明之,针灸亦然也。故先候脉寸中(寸中,一作寸中于九),浮在皮肤,沈细在里。昭昭天道,可得长久。

上部之候,牢结沈滑,有积气在膀胱;微细而弱,卧引里急,头痛咳嗽,逆气上下。心膈上有热者,口干渴燥。病,从寸口邪入上者,名曰解。

脉来至,状如琴弦,苦少腹痛,女子经月不利,孔窍生疮,男子病痔,左右胁下有疮。上部不通者,苦少腹痛,肠鸣。寸口中虚弱者,伤气,气不足。大如桃李实,苦痹也。寸口直上者,逆虚也。如浮虚者,泄利也。

中部脉结者,腹中积聚,若在膀胱、两胁下有热。脉浮而大,风从胃管入,水胀[1],干呕[2],心下澹澹,如有桃李核。胃中有寒,时苦烦痛不食,食即心痛,胃胀支满。膈上积,胁下有热,时寒热淋露。脉横出上者,胁气;在膀胱,病即著。右横关入寸口中者,膈中不通,喉中咽难。刺关元,入少阴。

下部脉者,其脉来至浮大者,脾也。与风集合,时上头痛,引腰背。小滑者,厥也,足下热,烦满,逆,上抢心,上至喉中,状如恶肉,脾伤也,病少腹,下在膝,诸骨节间寒清,不可屈伸。脉急如弦者,筋急足挛;结者,四肢重;从尺邪入阳明者,寒热也。大风邪入少阴,女子漏[3]白下赤,男子溺血,阴萎不起,引少腹痛。

2.人有三百六十脉,法三百六十日。三部者,寸关尺也。尺脉为阴,阴脉常沈而迟;寸关为阳,阳脉俱浮而速。气出为动,入为息。故阳脉六息七息十三投[4],阴脉八息七息十五投,此其常[5]也。二十八脉相逐上下,一脉不来,知疾所苦。尺胜治下,寸胜治上,尺寸俱平治中央。脐以上,阳也,法于天;脐以下,阴也,法于地;脐为中关。头为天,足为地。

有表无里,邪之所止,得鬼病。何谓表里[6]?寸尺为表,关为里,两头有脉,关中绝不至也。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阴绝而阳微,死,不治。三部脉或至或不至,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也。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所苦。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7],树之有根[8],虽枝叶枯槁,根本将自生,木有根本,即自有气,故知不死也。

寸口脉平而死者,何也?然[9]。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非谓十二经之根本也[10],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也。故气者,人根本也,根绝则茎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11](肾间动气,谓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一名守邪之神,以命门之神固守,邪气不得妄入,入即死矣。此肾气先绝于内,其人便死。其脉不复,反得动病也)。

歧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黄帝曰:冬阴夏阳,奈何?歧伯曰:九候之脉皆沈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者,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数乍疏、乍迟乍疾者,以日[12]乘四季死;形肉以脱,九候虽调,犹死。

七诊虽见,九候皆顺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沈,以上下逆顺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

3.两手脉结上部者,濡;结中部者,缓;结三里者,豆起[13]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在其上,涩反在下。微即阳气不足,沾热汗出;涩即无血,厥而且寒。

黄帝问曰:余每欲[14]视色持脉独调[15]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歧伯对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变定矣。调之何如?对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减而少;脉大者,尺之皮肤亦大;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六变,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行之,可为上工。

尺肤滑以淖泽者,风也;尺内[16]弱,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淡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尺肤寒甚,脉小(一作急)者,泄,少气;尺肤烜然(烜然,《甲乙》作热炙人手),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持之而热者,亦寒热也;尺烜然热,人迎大者,尝[17]夺血;尺紧,人迎脉小甚,则少气[18];色白有加者,立死。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19],肠中有虫;手所独热者,腰以上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4.诸浮诸沈、诸滑诸涩、诸弦诸紧,若在寸口,膈以上病;若在关上,胃以下病;若在尺中,肾以下病。

5.寸口脉滑而迟,不沈不浮,不长不短,为无病。左右同法。

6.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中手长者,曰足胫痛;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

7.寸口脉浮而盛者,病在外。

8.寸口脉沈而坚者,病在中。

9.寸口脉沈而弱者,曰寒热[20](一作气,又作中)及疝瘕、少腹痛。

10.寸口脉沈而弱,发必堕落。

11.寸口脉沈而紧,苦心下有寒,时痛,有积聚。

12.寸口脉沈,胸中短气。

13.寸口脉沈而喘者,寒热。

14.寸口脉但实者,心劳。

15.寸口脉紧,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气。

16.脉紧而长过寸口者,注病。

17.脉紧上寸口者,中风。风头痛亦如之(《千金翼》云:亦为伤寒头痛)。

18.脉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头痛。

19.脉来过寸入鱼际者,遗尿[21]

20.脉出鱼际,逆气喘息。

21.寸口脉潎潎如羹上肥,阳气微;连连如蜘蛛丝,阴气衰。

22.寸口脉偏绝,则臂偏不遂;其人两手俱绝者,不可治。

23.两手前部阳绝者,苦心下寒,毒喙中热。

24.关上脉浮而大,风在胃中,张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呕。

25.关上脉微浮,积热在胃中,呕吐蛔虫,心健忘。

26.关上脉滑而大小不匀[22](《千金》云:必吐逆),是为病方欲进,不出一二日,复欲发动。其人欲多饮,饮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

27.关上脉紧而滑者,蛔动。

28.关上脉涩而坚,大而实,按之不减,有力,为中焦实,有伏结在脾,肺气塞,实热在胃中[23]

29.关上脉襜襜[24]大而尺寸细者,其人必心腹冷积,癥瘕结聚,欲热饮食。

30.关上脉时来时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数者,胃中寒热,羸劣不欲饮食,如疟状。

31.尺脉浮者,客阳在下焦。

32.尺脉细微,溏泄,下冷利。

33.尺脉弱,寸强,胃络脉伤。

34.尺脉虚小者,足胫寒,痿痹脚疼。

35.尺脉涩,下血不利,多汗(《素问》又云: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36.尺脉滑而疾,为血虚。

37.尺脉沈而滑者,寸白虫。

38.尺脉细而急者,筋挛,痹不能行。

39.尺脉粗,常热者,谓之热中,腰胯疼,小便赤热。

40.尺脉偏滑疾,面赤如醉,外热则病。

【校注】

[1]风从胃管入,水胀:庆本作“风从胃管至,腹胀”。

[2]呕:广本作“沤”。

[3]漏:庆本作“为”。

[4]投:动。二字侯东对转。

[5]常:钱本作“脉”。

[6]表里:庆本、钱本作“有表无里”。

[7]尺:庆本作“足”。

[8]钱本校云:“按:‘譬如’二字似当在‘有尺’下,然《难经》文与此同,则其误已久。袁校本改‘尺’为‘足’,谬甚。”

[9]然:然、诺声转义通。应答之辞。

[10]钱校:“按:《难经》无‘非’字。”

[11]庆本“内也”下有“其人便死,其脉不复”6字。

[12]日:庆本作“月”。

[13]庆本校云:“‘豆起’二字疑误”。

[14]每欲:庆本二字互乙。

[15]调:诊。音条。

[16]钱本校云:“按:《甲乙经》‘内’作‘肉’。”

[17]尝:庆本作“掌”;钱本作“当”。

[18]钱本校云:“按:林亿校《甲乙经》引《脉经》云:‘尺紧于人迎者,少气’。”

[19]粗:钱本、《甲乙经》卷四《病形脉胗第二上》作“廉”。钱本“寸”下并有“热者”二字,校云:“按:原本‘廉’误‘麤’;又脱‘热者’二字。并依《甲乙经》补正。”盖“廉”字与“麤”之俗书形似,故有此误。

[20]庆本无“热”字。

[21]尿:庆本作“屎”。

[22]庆本、钱本“大小”二字互乙。

[23]庆本、钱本下有校语云:“涩脉与有力反,今并言者,浮之涩大,按之坚实,故言有力也。”

[24]襜襜:原本从“礻”。俗书礻旁、衤旁混用不别,此据文意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