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华生的实用心理学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5.影响动作习惯形成的因素

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动作习惯的形成呢?至今,尚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实验的结果显示,许多东西还存在矛盾,理论方面也有需要重新斟酌之处。我们也在努力寻找这个颇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即从中找出一些东西,用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来举例,给出解释说明。

年龄对习惯的形成有着什么影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了解得太少了。我们在对老鼠做的实验中发现,年龄小的老鼠和年龄大的老鼠,在学习迷宫的方法上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实验成功花费的时间,还是采取的步骤,都有差别。从实验中我们了解到,对于老鼠而言,学习迷宫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两个年龄段的老鼠所尝试的次数是差不多的,只是年龄大的老鼠很少奔跑,探索的过程较慢,比起那些年龄小的老鼠,它们跑完整个迷宫的时间会长一些。

我们还不太清楚,人类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否跟老鼠一样?毕竟,人类总是很快就停止学习的脚步,只有不时地遭受一些刺激,才会被迫去学习新的东西,且我们无法控制一个人的学习状态。动物则不一样,对于它们的饮食以及环境中的一些其他因素,我们都可以掌控。人只有在一些自然灾害面前,如地震、山洪等,才会去学习某种新技能。正因为此,我们才很少用人来做实验。

心理学家很清楚,刺激只是暂时的,难以一直持续。在不同的实验室里,刺激也是有差别的。目前,我们没有对人类学习的研究投入大量的精力,今后可能会有所改善,也应该会有大量的实验室提供给实验小组,协助他们进行研究。我们只有在完全控制人类的食物、水、住宅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才能够了解人类是否想继续学习。如果因为环境原因,人类就算到60岁、70岁,甚至80岁时,也是可以学习的。

詹姆斯提出过一个观点,大部分人在30岁以后就放弃学习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也有例外。那就是人在30岁之后,依然乐于探索的秘密。想要了解这种心理,只能借助食物和水,或是一种其他的特有的方式来实现。

我们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学习中的各种分配。我们能不能每天对老鼠进行5次、3次或1次的迷宫实验呢?在对不同的动物组按照不同的方法训练时,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给它们设定一个限度,那么在这个特定限度内,它们练习的次数和练习单元的效率成反比。举个例子,每组老鼠的练习次数只有50次,那么,不同的练习次数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效果就越明显。

通过一些实验,其他学者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比如拉什利博士,他在研究人类学习发射英国长弓时,得到的实验结果跟我们的一样。这一规律在其他很多动作方面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我们通过其他人的一些相关实验也发现了一个事实:在学习中,就算可供支配的时间极其有限,但如果能在这个时间段内专注地练习,也能取得惊人的结果。这源于获得机能的练习。

什么是“机能”呢?所谓机能,就是指某一特定动作经过一段充足的时间练习后,学习曲线变成了水平状。换句话说,在新的引入介入不出现的情况下,就会保持现状,我们把这样的习得习惯称为“机能”。打个比方,一个人在10年间一直打字,或在工厂做计件工作,那么他在哪个时间段内的工作效率最高呢?上午、下午、周三、周五、春季、秋季,还是退休之前?

这些问题我们都研究过,但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很难确定什么时间的工作效率一定更高。虽然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但得出的结果依然难以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