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嫉妒的反应及其引起的情境
嫉妒行为要针对某个人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嫉妒一定是跟他人的行为相关的。这就表明,嫉妒的情境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那么,嫉妒会跟哪些人相关呢?我们认为,是那些会带给我们爱的感受的人,也许是父母、兄弟、姐妹、丈夫、妻子、情人等。嫉妒的对象和性别无关,在引起强烈的反应方面,妻子—丈夫的情境带来的剧烈反应,仅次于情人。
这样的观察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我们理解嫉妒。不管什么时候,这种情境都是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的,关系到引起爱的条件反射的人。假如我们的概括是正确的,那么我认为,我们对嫉妒的研究应跳出遗传的行为形式。
我曾经观察过大量的儿童和成人的案例,并且做了笔记,最后得出成人有多种反应。
现在,我们就以成人的反应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案例1:A娶了一位年龄比他小的女子,对方长相漂亮,他们结婚已有两年。A是一位嫉妒心很强的丈夫,两个人经常一起出席聚会。
当上述这些刺激出现时,A就会产生嫉妒心理:
如果出现上述刺激,A就会出现嫉妒行为,并引发下列反应:
随后,他会悄无声息地独自离开聚会场所。当时,他的脸色很难看,先是通红,然后变成紫黑。通常,这样的行为发生后,会持续好几天。他不会跟任何人说自己的心事,哪怕有人尝试从中斡旋,他也什么都不说,就好像嫉妒的症状会自己慢慢消失。期间,无论妻子怎样向他示爱,怎样辩解自己的行为,他都听不进去,任何方式的道歉和表忠心都不能让情况有所好转。
事实上,他的妻子对他一心一意,从来没有二心,他在不嫉妒的情况下,也认可这一点。
如果是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缺乏教养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反应可能会更加明显,他很可能会对妻子武力相向。如果真有男性觊觎他的妻子,他会采用猛烈攻击的行为,甚至杀死对方。
接下来,我们以儿童的嫉妒行为为例,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案例2:在儿童B大约2岁的时候,我们记录到他第一次出现了嫉妒迹象。每当这个孩子的母亲和他的父亲有拥抱、接吻等亲昵的举动时,他就会表现出嫉妒行为。
直至他2岁半时,父母都一直当着他的面发生亲密行为。当母亲拥抱父亲时,他就开始攻击父亲,作出如下反应:
如果这些反应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父亲依然亲吻母亲,孩子就会出现更加强烈的情绪反应。每天早上,尤其是星期天的早上,孩子起床后来到父母的卧室,他会被父亲抱上床。这时,他会迎和讨好父亲。虽然孩子只有2岁半,可他却会问父亲这样的问题:“今天你上班吗?”或者明确地告诉父亲:“爸爸,你快点去上班吧!”
当这个孩子长到3岁时,他和还是婴儿的弟弟一起被送到了外婆家,由一个保姆照顾他们。和母亲分开了1个月的时间,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强烈地依恋母亲。当父母去看望他们时,虽然还会像从前那样在他面前做一些亲昵的举动,可他却没有出现任何的嫉妒的行为。那时,这个孩子37个月。
为了观察孩子到底还会不会再产生嫉妒行为,父亲故意当着他的面长时间地拥抱他的母亲,可他只是跑过来分别和两个人抱了抱。连续四天的时间,一直都呈现这样的结果。
当父亲发现已经无法再用原来的刺激方式唤起孩子的嫉妒行为时,他换了一种情境,对孩子的母亲发起攻击,母亲假装哭泣,并予以回击。当孩子看到这种情形时,他只是迟疑了几分钟,之后就疯狂地扑向父亲,发起猛烈的攻击,踢他,哭喊,直至吵架结束。
接下来,变成母亲攻击父亲,父亲表现出很可怜的样子。母亲用力地击打父亲的腰部,父亲疼得弯着腰。父亲的表现很逼真,完全看不出来是假装的,但孩子的表现还跟刚才一样,依然对父亲发起猛烈的攻击,甚至在父亲已经无法反抗时,还不肯停手。不过,此时孩子已经真正地受到困扰,实验不能再继续。但是,到了第二天,虽然父母还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亲昵举动,但孩子没有出现嫉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