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麦肯锡菜鸟的笔记成了畅销书
你们有每天记笔记的习惯吗?
不少事实证明,勤于做笔记的人更容易成功。
大前研一是麦肯锡的一名咨询顾问,刚进公司时他还是一个什么都不太懂的“菜鸟”。遇到那些特别厉害的同事,他打心眼里欣赏和羡慕。
“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思维清晰而敏捷?”本着学习的心态,大前研一认真地观察同事们的言行举止,然后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随手记在笔记本上。
进入麦肯锡的第三年,也就是32岁那一年,大前研一翻了一下自己的备忘录,真的是被吓到了,不知不觉中竟然记了这么多东西。接下来,他以笔记本的事项为材料,仔细整理和分析,编辑出一本名为《企业参谋》的图书,结果此书竟然成了企管类书籍中的畅销书,并赢得诸多好评。
记笔记的好处就在于,随记随备,实时整理,活学活用。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已经记住的东西,隔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模糊、混乱,甚至忘记?比如,你明明记得甲是这么说的,但是事实上甲并没有这么跟你说过,这可能是乙的陈述;再比如,领导让你周二递交一份工作报告,但你却记成了周三……
怎么总不记事呢?其实,真的不能完全怪记忆力。我们大脑的空间是有限的,如果需要记住的事情太多的话,它就会处于混乱不堪的状态,导致我们的记忆力下降,出现丢三落四的状况,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怎么改变这一状况呢?
记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在本子上/电脑上,比记在脑子里要牢靠得多。
在一本名为《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书中,作者一开始就强调了一个观点:
“麦肯锡笔记的全部也是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可见,记笔记是为有限的记忆力预备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再好的记忆力,也不过是记忆而已,把笔记当做自己思考的延伸,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两者合二为一,最终会得出高效准确的成果。
对此,我个人是深有体会的。
我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导播,由于这份工作和之前的工作完全没有任何联系,而且工作的内容也完全不同,因此,我几乎需要从头开始学习一切。
负责对接的同事抽出时间来教我,我肯定是想要尽快学好上手的,但是第一天我忘记了带笔记本,听着同事交代各种工作事项时,当时我听到的觉得都会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轮到我具体操作时,我却忘得一干二净。尤其是操作系统时,完全不记得操作的流程,一天下来整个人灰头土脸。
第三天上午,和同事请教的时候,我特地带了笔记本,同事操作讲解时,我就在一旁做笔记。同事对于手中的工作非常熟悉,所以操作起来相当迅速。我一边观看操作,一边记笔记,根本跟不上节奏,但是做了框架流程。等同事操作完毕之后,我又详细追问了几个细节问题,一一做了填充。
下午,等到自己操作时,即便忘了具体的步骤,但查一查笔记,我就能想起来。
接下来,我不断地查看笔记,不断地思考方法,一周之内很快就上手了。
记笔记的方法很实用,也很高效。
建议你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做到随时随地都能记录。但记笔记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记录,还需要把所有信息、任务、想法等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反思等等。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大量收集你所遇到的事情,比如参加行业会议、专业讲座时,令你印象深刻的那些话;和朋友聊天时,对方提及的有意义的事情。
◆记笔记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要产生自己的感想和想法,及时进行有意义的分析。
“分享会上某同事提及的工作方法,听起来非常有效,以前我怎么没想到?”
“朋友创业的经历太励志了,如果哪天我也创业,应该从中借鉴哪些内容?”
……
◆将思考后的心得,补充到笔记本中。即便有的想法没什么实际意义,也要试着写写看,这些念头可能成为深入思考的契机!
◆我们的笔记一般是按时间顺序一页一页地记录的,有些相关信息会分散在笔记本中。比如,3月11日你参加了常用办公软件的培训,里面部分内容涉及PPT;7月23日你又参加了一场PPT分享会,记录了大量PPT技巧和知识点。为此,要及时把相关内容整合到一起,强化自身的思考体系。
你可以在笔记本上直接涂色,在相关内容的页面切口处涂上同一颜色,或者在相关页面贴上同一颜色的标签。这样,相关的内容就被分类整理好了,查找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从中你会发现很多相互关联的事实。所有资料就不是简单记录而已,而是一个重新组合的比较完整的事物。
以上,正是麦肯锡笔记术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