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车千乘,不如闻烛过一言
曾国藩认为,带兵之人,身先士卒,不怕死,兵士才能激发斗志,舍身效命。反之,为将者贪生畏死,则兵士必无逢战必争胜的斗志、战斗到底的血勇。这是曾国藩在咸丰三年刚接受团练大臣职差,决定出山平定太平军,组建湘军时所立的章程。这两条,有罗泽南、王錱等举办团练的先行者的智慧在其中。《曾胡治兵语录》之所以是至理名言,而非空洞说教,是由湘军的实践来反证过的,要么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语录的先见之明,要么是惨痛失败之后的教训总结。
春秋时期,晋国赵简子率兵围攻卫国都城。赵简子击鼓如雷,催动兵士不避箭弩勇敢攻城,他自己却躲在两层坚固的盾牌后面,远离卫国弓箭的射击范围。他自己生命不受威胁,自能豪气万丈,可是兵士却没有一丝豪气,毕竟箭弩就在眼前,随时就能要命的。
赵简子累得把鼓槌一扔,长叹一声:“想不到我晋国的兵士这么胆怯!”
这时,一个叫烛过的人走了过来,对赵简子说:“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不善于使用兵士的君主,没有作战不勇敢的兵士。想当年,晋国的先君晋献公,他老人家吞并了十七个国家,收服了三十八个国家,大的胜仗打过十二次,用的就是晋国的兵士呀。晋献公他老人家过世后,晋惠公即位,他荒淫无道,既贪婪残暴,又贪生怕死,所以晋国被秦国打败了,秦国一直打到距离我们都城只有十七里了。晋惠公用的也是晋国的兵士。”
烛过继续说道:“晋惠公死后,晋文公即位。我们晋国围困卫国,得到了邺城;城濮之战,五次打败楚国,称霸诸侯。他用的也是我们晋国的兵士呀。所以说,只有不善于使用兵士的君主,没有不勇敢作战的兵士。”
赵简子明白了烛过的意思,他把自己的盾牌都扔掉,把战鼓移到卫国射箭射击的范围内,他继续击鼓后,顷刻大胜。
战斗结束后,赵简子大为感慨,他说:“我就算是得到一千辆战车,也不如听到烛过先生的一句话更有用啊。”
【原文】
1.3 求将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气,有智略。
1.4 天下强兵在将。上将之道,严明果断,以浩气举事,一片肫诚①;其次者,刚而无虚,朴而不欺,好勇而能知大义。要未可误于矜骄虚浮②之辈,使得以巧饰取容③。真意不存,则成败利钝之间,顾忌太多,而趋避愈熟,必至败乃公事。
1.5 将材难得,上驷④之选,未易猝求。但⑤得朴勇之士,相与讲明大义,不为虚骄之气、夸大之词所中伤⑥,而缓急⑦即云可恃。
1.6 兵易募而将难求。求勇敢之将易,而求廉正之将难。盖勇敢倡先,是将帅之本分;而廉隅正直,则粮饷不欺,赏罚不滥,乃可固结士心,历久常胜。
1.7 将以气为主,以志为帅。专尚驯谨之人,则久而必惰;专求悍鸷⑧之士,则久而必骄。兵事毕竟归于豪杰一流,气不盛者,遇事而气先慑⑨,而目先逃,而心先摇。平时一一禀承,奉命惟谨,临大难而中无主,其识力既钝,其胆力必减,固可忧之大矣。
(以上五节,为胡文忠公语)
——右(以上七节)论将才之体
【注释】
【译文】
——右(以上七节)论将才之体
【故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