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女性年轻不老的根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脾为后天之本——女人后天补救更重要

一、了解你的脾,详解中医之脾与现代医学之脾

中医上提到的“脾”与西医上提到的“脾”是不同的,中医上提到的“脾”并非具体指某个器官,而并非某个功能概念;西医上提到的“脾”只是个解剖概念。

西医上提到的脾位于左季肋区,是暗红色,质地软脆,长10~12厘米,宽6~8厘米,厚3~4厘米,扁椭圆形。而中医上提到的脾在胃左方,也在腹腔之中。

中医上有很多和脾有关的记载,《医贵》上面提到:“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学入门》上说其“扁似马蹄”,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藏象学上提到的“脾”相当于解剖学上提到的脾和胰。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西医的“脾”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其功能包括:造血、储血、滤血、净血、免疫等,和消化系统没有太大的关系。

中医上提到的“脾”是五脏之一,为人体消化食物、吸收和输布其精微之重要器官。中医上提到的脾的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升清、主生血、统血。

中医上提到的脾不仅包含着西医脾之功能,还包含着胰脏、胃和大小肠功能,主运化水谷、升清降浊,因此,和消化系统疾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脾于五行之中属太阴湿土,是阴中的至阴,脾之生理特点是喜燥恶湿,从中医的角度上说,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孔窍合于口,它的精华体现在唇,情志方面体现为思,于液体为涎。此处所指的涎即口腔内较清稀、含大量酶类,利于消化食物的唾液。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脾和长夏之气相通,旺于四季。

因此,谈及中医健脾养生之时,千万不能将中医上的脾和西医上的脾相混淆,弄清何为中医之“脾”才可顺应脾之生理功能来健脾、养脾。

二、脾胃之关联——生命的能量源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为十二经之中最重要的两条经脉,二者之间是脏腑表里的关系,在外循行于体表,内络脾胃,和众多的脏腑器官相联。让多个脏腑间相互配合,一同生成、输布气血,调节身体中的气机之升降,进而调控整个机体之运行。

足太阴脾经外行于身体前部,内属脾络胃,和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足太阴脾经循行在足大趾内侧,从下向上,入腹内,属脾,络胃,向上穿于膈肌,沿着食道两旁,到舌下为止。此经脉分支由胃别出,上行至膈肌,注入新内,交在受少阴心经。脾经之腧穴能够治疗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和脾有关的肺、心、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疾病。脾经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包括太白穴、公孙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等,均为治疗疾病、养生保健之重要穴位。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即可说明病理变化,不过这个理论常常被人忽视,经络为人体通内达外的联络系统,人体生理功能失调的时候,病邪就会通过经络来传注,如经络循行通路有压痛、结节、条索,或者其相应部位的肌肤色泽、形态发生改变,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应当提高警惕。

脾和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内在联系完成运化,脾经贯胃属脾,所以可以吸收胃内腐熟的水谷精微,同时将精微物质输送至三阴经,而足阳明胃经和太阴脾经之间互为表里,二者联系紧密,因此精微通过脾吸收之后,会通过阳明经输入三阳经,之后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等部位。如果脾经出现问题,其所循行部位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如腹胀、便溏、胃脘痛、喛气、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足阳明胃经起于迎香穴,向上走至山根穴,山根即鼻根部,可以通过这个部位观察小儿脾胃病。如果小儿山根色青,说明小儿食积肠胃,容易腹泻或腹痛。

胃经沿鼻外侧的承泣穴下行,入上齿,绕口唇,交于承浆穴。有些女性朋友的嘴角周围会长出小痤疮,这和胃内火气大、经期不畅有着很大关系。

接下来,胃经会分出两支,其分支上行至颊车,上耳前,循行于发际,到额颅。主干线由颈下胸,内行至缺盆,属胃络脾。支行处循行在胸腹,抵腹股沟。由胃经之腹部循行我们不难看出,养脾胃时首先要保护好腹部。

之后胃经会从腹部下循下肢外侧前缘,在第2趾外侧端终止;其分支由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别至于中趾、足大趾。

胃经为人体的重要经脉,主管支配脾胃功能和人体气血生化。此外,未经还影响着诸多循行经过之处,包括头面、胸部、腹部、腿部、脚部。所以,胃痛肯定是胃经出了问题,脚痛也可能是胃经出了问题。有的女性朋友脸上长了青春痘,也可通过胃经来治疗。

不过养胃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应当慢慢调理,有足够的耐心,足三里就是养胃之要穴,经常按摩此穴,不仅可强身、防治疾病,还可对抗衰老、延年益寿。

三、脾胃之阴阳——平衡是关键

提起中医,往往会涉及到“阴阳”二字,阴阳平衡则健康,阴阳失衡则属异常。脾胃也是如此,脾胃之阴阳平衡,说明脾胃功能正常,脾胃之阴阳失衡,则说明脾胃功能失调,无法正常工作,具体说就是不能将人体所需之营养物质输送到心肺,使得人体健康受威胁。下面先来介绍一下脾胃阴阳的“失衡”:

脾阳虚

脾阳虚的女性会有以下表现:畏寒怕冷,因为人体中一旦阳气不足,就会处在“寒冷”状态,所以脾阳虚的女性大都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完谷不化,主要指大便不成形,其中夹杂着未消化的食物;舌淡而胖、有齿痕;精神不振,脉象沉细。

脾阴虚

脾阴虚为脾脏阴液不足,濡养失职,运化无力而表现出的症状。脾阴不足,运化受累,就会表现出食欲下降,口淡乏味,饭后腹胀;由于脾胃运化失调,人体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就会表现出气血不足、疲乏无力;阴液亏虚,机体失养,身体就会日渐消瘦;津不上承,涎少唇干;津不下润,就会便秘尿赤;阴虚化燥生热,就会五心烦热。舌红干苔或光剥,脉细数或细涩则说明阴液不足。

脾阴虚多为外感温热病后,阴液耗伤,或者素体阴虚,会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灼伤阴津,或过食辛辣食物,或误食辛温之剂引发的。脾阴虚的患者可以适当吃些寒性、有败火之功的食物。

胃阳虚

胃阳虚即人体阳气不足,胃失温煦,表现出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吐清水或夹杂着不消化食物,口淡不渴,身体倦乏,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此病多为饮食失调、嗜食生冷,或吃太多的苦寒、泻下之品,或脾胃素弱,阳气衰弱,或久病失养,其他脏腑病变等伤及胃阳。

胃阳缺乏,虚寒内生,寒凝气机,所以胃脘冷痛;性属虚寒,所以才会痛绵绵不已,喜温喜按,食后、按压、遇温都能缓解病情;受纳腐熟之功会衰退,水谷不花,胃气上逆,就会食少,呕吐清水或夹不消化食物;阳虚气弱,身体就会失去温养,功能衰退,表现出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胖墩,脉沉迟无力,是虚寒之象。

脾阳虚和胃阳虚、脾气虚和为气血都会表现出食少、脘腹隐痛、气虚或阳虚症状,不过脾阳、气虚以脾失运化为主,或痛大多位于大腹,腹胀腹痛、便溏、水肿等症显著;胃阳气虚以受纳腐熟之功减退、胃失和降为主,胀或痛处在胃脘,腕痞隐痛、喛气等症显著。

胃阳虚的女性应适当吃些羊肉、荔枝、南瓜灯温热之品。

胃阴虚

胃阴虚证即为阴不足引发的证候,又名胃虚热证,其主要表现就是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见逆,舌红少津液,脉细数。此证多是胃病经久不愈,或者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时喜食辛辣,或情志不舒,气郁化火,进而耗伤胃阴所致,胃喜润恶燥,以降为顺,胃阴不足,虚热内生,热郁在胃,气失和降,就会出现胃脘隐痛、灼热,嘈杂不舒,痞胀不适;胃内虚热扰动,消食迅速,就会产生饥饿感,而胃阴失滋,纳化迟滞,就会饥不欲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就会出现干呕、呃逆;胃阴亏虚,阴津无法上滋,就会口燥咽干;无法下润肠道,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是阴液亏少之征。此证以胃脘嘈杂、灼痛、饥不欲食、虚热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胃阴虚证的女性朋友应适当吃些苹果、百合、番茄等凉性食物。

四、脾的功能——“人之后天之本”

1.脾主运化——脾为人体的食物厨房

脾主运化功能即脾主运化水谷,此功能很容易被理解,水谷也就是指水、谷两部分,因此,不管是摄入食物还是喝水,均要依靠脾之运化。

脾就像是身体内的工厂,主运化之功即脾可以将身体从外面所得的水谷原料加工为产品,也就是转化为精微物质,同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入全身各个脏腑组织。饮食物经过胃口之消化、腐熟,进行初步处理之后,进入小肠之中,小肠会吸收里面的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最终会输送至全身,濡养身体中的各个脏腑,最终,糟粕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去。整个过程都需要脾脏之推动来完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脾在中医上有着重要地位。正因为脾的作用非常广泛,所以才很容易出问题。

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消化系统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如胃胀、胃痛、恶心、呕吐、腹胀、水肿、腹泻、便秘等症。而这些症状的背后很可能为脾功能异常所致。脾之运化功能包含着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两方面。

运化水谷,助消化

水谷泛指各类饮食,指脾对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对水谷精微之传输作用。脾主水谷之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A.通过脾气之气化和脾阳之温煦之功,把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微,这个过程即“化”,饮食进入胃内,经过胃之受纳、腐熟,使其成为食糜,之后进入小肠,通过小肠之受盛化物之功,让其进一步消化,生成水谷精微和糟粕和两部分,胃与小肠的作用要依靠脾气之运化、脾阳之温煦,彻底消化水谷。古人将消化过程比喻成胃磨的碎物,胃虽然是消磨食物之主力,不过动力源于脾,阐明脾在水谷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B.将水谷精微吸收,同时输入全身各处,这个过程被称作“运”,被消化之水谷精微经小肠泌别清浊之功将糟粕分开,脾将其吸收,在脾之升清的作用下,通过脾之“散精”之功把精微物质传送到身体各处:传送至肺,经肺之宣发向上向外布散,肺之肃降作用会向下输布,让精微物质传送到各处,成为维持生命所需物质之来源;由脾自己将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供身体之所需。

水谷进入身体中转化成精微物质,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这个步骤走的顺畅,人体则动力十足,运转正常,可一旦这个步骤出了问题,就会面临各种问题,如营养不良、贫血、腹泻、呕吐、便秘等。

运化水液,助转枢

运化水液又名运化水湿,指脾对水液代谢之调节作用。中医非常重视人体中水液输布、代谢的过程,认为肺是水的上源,而肾是水的下源,脾居于中焦,是水液代谢的枢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肺脏、脾脏、肾脏为水液输布、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脏器。肺脏、肾脏一上一下,给子把守,脾为枢纽。

水液上腾下达的过程都要依靠脾气之枢转,水液代谢的过程中脾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进入人体之后,会在脾的作用下寻找去处,人体所需之水上大至肺,经过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将其分离,让皮毛、肌腠、头面诸窍均得到滋润;人体利用之后剩下的水分会下达至肾,通过肾之气化功能将其分离,将浊中之清向上通过脾气中转到肺,再次参与水液代谢,而浊中之浊转化成尿液排出体外,进而维持身体中的水液代谢平衡。

水液代谢是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若脾的功能顺利,身体中的各个组织器官即可得到充分的滋润、濡养,可一旦脾出了问题,水液水液则无法顺利进行,水湿就会去不该去的地方,表现出各类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之中提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吗,水肿、湿盛均源于脾。

脾主运化水谷、水液两方面,二者同时进行,而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种功能失调,另一方面功能就会跟着失常吗,病理上二者常常同时出现。

脾之运化功能正常,则为“脾气健运”,只有脾气之运化功能健全,才可转化成精、气、血,为人体提供充足的养分,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即可得到充足的营养,进而发挥其正常生理活动。脾之运化功能失常,则为“脾失键运”,一旦脾失键运,机体之消化吸收功能则失常,表现出腹胀、泄泻、食欲下降、倦怠乏力、消瘦等症。

2.脾主统血——统领血液的司令官

脾主统血,“统血”即统摄、控制,指维持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而不溢出血管外,此功能由脾负责。脾如同统摄血液运行之司令官,一声令下,血液就会规矩地守于脉道内而不外溢。

中医认为,这股统摄血液的力量要依靠气来完成,而脾作为身体中的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气不足导致的出血必须由脾来负责。因此,“司令”是否可以掌管好“下属部队”和脾气、脾阳的旺盛与否关系密切,脾之阳气充盛,固摄则有力,才可统摄血液,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内。反之,脾阳不足,脾失温煦,就会导致脾失键运,运化好碎骨精微之功减退,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表现出气血两亏;气虚,则气之统摄无权,血逸脉外,导致出血,被称作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包括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肌肉皮下出血,如肌衄。因此,出现上述疾病表现时则说明脾虚、无法统摄血液。脾不统血为虚性出血,所以出血的颜色淡,质地稀,而且会表现出各种气虚症状,如乏力、气短、腹泻等。

脾除了统血外,还可养血,脾运化水谷精微为生成血液之物质基础。所以,脾气键运,水谷精微才可不断化生,之后由脾上输心肺,进而生成血液。《景岳全书·血证》之中提到:“血……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所以,脾气键运,化生血液之原料充足,气血生化才会旺盛,血液才会充盈。一旦脾失键运,水谷精微不足,气血生化减少,导致气血缺乏,表现出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唇、舌、爪甲颜色淡白。脾主生血、统血,实际上均源于脾主运化,脾既可以促进生血,又可促进气之生成,其之生成则可让气旺盛,气旺又能统血。因此,脾主生血、统血之功是紧密相关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脾不仅要主化生血液,还主让血液规矩滴在血管内运行。

3.脾主升清——营养物质的输送通道

不少女性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每天的睡眠还不错,可却常常头晕目眩、提不起精神,其实就是脾之升清功能失常引发的。

清,即轻清的精微物质,脾主升,意思就是说脾之升动转输功能。脾如同人体内的运输机一般,将水谷之精微物质上输至心、肺,进而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可一旦脾气虚弱,无力升清,升清之功就会失常,使得精微物质无法被及时运送,气血得不到化生,也就无法输布,各个脏腑组织得不到精气血津液之滋润、濡养,使得其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出来,表现出各类症状。头目得不到滋养,就会表现出头目眩晕,精神不振等症。有些上了年纪的女性形容这种状态为头脑不清醒,处在混沌状态,爱睡觉,不过醒来之后却仍然不清醒。

此外,脾气主升还表现于升举内脏方面,即脾气上升可维持内脏位置相对稳定,以防其下垂。

脾与胃是两个相反的方向,胃气向下去,脾气向上来,二者表面上很矛盾,实际上却是升降相宜,互为因果,相互协调,维持脏器位置恒定不移动。上为的是更好地下,而下为的是更好地上。

如果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就会导致中气下陷,中气即脾胃二气之合称。这样一来,向上就会缺乏动力,表现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通常情况下,通常情况下,胃下垂患者通常为瘦高体型,身上没有多少肉,此即可通过脾气虚来解释。正是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濡养肌肉,因此此类女性大都肌肉瘦削,另一方面脾气无力升举内脏,表现出内脏下陷,表现出内脏下垂,常常通过补脾气、升清阳之法来养脾。

4.脾喜燥恶湿——远离湿邪才可顺畅

在我们的身体之中,精微物质大都呈液体状态,脾负责将身体之中的这些液态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可与此同时,也容易被这些液态物质缠住,导致“脾被湿困”,如同走进沼泽地一般,被诸多湿泥困住,正常运行受到阻滞,最终只好停于原地。

脾喜欢干燥,却讨厌湿腻,只有处在干燥的状态下,即可轻轻松松地完成自己要做的工作。

5.脾主肌肉——胖瘦身材的决定者

如今,女人们不断追求着“骨感美”,越来越多的女人开始崇尚减肥,减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而节食减肥最为常见。不过即便如此,每个人减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有的女性朋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减肥,是控制饮食还是坚强锻炼,体重都不会降低,此时应当警惕的是虚胖。有的女人却是如何吃也仍旧身形消瘦。

肌肉的丰厚程度由食物精微之消化吸收功能来决定。脾于体合肉,脾气之运化功能和肌肉之壮实和其功能发挥间有密切关系。全身之肌肉都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昵称的水谷精微和津液来滋养,才可以壮实丰满,同时发挥出其收缩之功。

这就是为什么人的食欲不好吃不下东西的时候会消瘦,肌肉也会变少,精神不振;而食欲好的人却长得很壮实,由此也能证实脾主肌肉之说。

一旦脾胃虚弱,运化水液失职,湿邪就会滞留在身体之中,表现出肿胀、困重乏力、水肿等,很多那孩儿虚胖就是这个原因。同样,脾胃虚弱,没有足够的力量运化水谷精微,缺乏营养,肌肉得不到濡养,消瘦、委软、无光泽,此类女孩儿即使吃再多的东西也是不能被消化的,所以根本不会增重。

所以,不管是想要减肥还是想要增肥的女孩儿,都应当先找出病因,看看自己的肥胖是否为痰湿所致,如果是,则应当健脾利湿,不可盲目节食、锻炼减肥,因为即使这样做也达不到减肥的目的,甚至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如果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导致的小手,应当注意健脾和胃,盲目地多吃食物只会加重脾胃负担,不利于脾胃健康。

6.脾主四肢肌肉——活动的支持者

注意的观察的女性朋友会发现这一现象,很多老人上了年纪之后,腿脚会先变得不利索,而有的老年人走起路来却仍旧健步如飞。

其实,四肢活动除了和筋骨有关外,主要依靠肌肉之伸缩运动,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水精微和津液之濡养,进而维持期正常生理活动,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四肢也由脾来领导,所以才会有“脾主四肢”的说法。

脾气通过升清、散精之功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四肢,进而维持四肢正常活动。《素问·太阴阳明论》之中提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已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从这句段话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四肢功能是否正常和脾气运化水谷精微、升清之功健忘与否有着密切关系。

脾气键运,精微才能得到布散,四肢之营养才得充足,活动轻劲有力;如果脾失键运,精微无法输布,四肢营养不足,倦怠乏力,甚至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无法随意运动,时间一久,就会肌肉萎缩、肢体瘫痪,也就是痿证。

五、脾胃养护,从“吃”做起

气血在女人的一生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胃会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进行一番筛选,之后将筛选所得的食物送入小肠进行初试,小肠会将水谷精微送入脾,由脾选出营养精华,最终获得所需气血。

脾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女人需要气血来造就,女性尤其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身体中的气血和男人比起来明显不足,此时若脾虚,气血就会更亏。女性在经孕产乳的过程中气血都会大大受损,因此,脾对于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脾虚的女性朋友随处可见,通常来说,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脾胃皆虚和胃强脾弱。

朋友的女儿小静身材瘦小,面色发黄,小静从小脾胃就不好,月经来的也比较晚,结婚之后,由于脾胃虚弱,房事常常提不起精神,此外,记忆力也变差了,无论如何努力工作都没有成绩,在公司也是毫不起眼的角色。

由于气血不足,小静的每次的经量都非常少,结婚好几年了,肚子里也没有动静,虽然老公从未说过什么,可公公婆婆却有了意见,家庭、事业都不是太顺心,小静的心里非常愁闷。

我嘱咐小静,回去之后每天上午9:00~11:00,脾经最旺时按摩脾经、胃经半小时,同时每天熬些五行益寿粥来吃。具体烹调方法:取去核红枣20枚,去芯莲子20粒,葡萄干30粒,干黄豆30粒,黑米适量,将这五种食材一同放到清水中浸泡一个晚上,一同煮烂即可。每个星期吃此粥3~5次,可常食。

小静按照我教给她的方法连续调养1个星期之后,面色逐渐变得红润,胃口也好了不少,此外,我提醒她回去之后多吃果蔬、杂粮等。

连续调理半年之后,小静工作的时候精神头十足,而且,由于气血在逐渐变得充足,小静的月经量也逐渐正常起来,到后来还怀上了宝宝,可谓是家庭、事业双丰收。

我还认识一个女孩儿,非常能吃,不过脾功能差,虚弱的脾不能将她所摄入的食物更多地转化为气血,未被转化的食物会变成脂肪堆积于身体内,让她看起来肥胖而痈肿,此外,她身上的肉非常放松,黑眼圈显著,属于典型的脾虚肥胖。那个女孩儿告诉我,自己经常觉得提不起精神,总是想睡觉,浑身无力,气短心悸,爬个楼梯都会头晕眼花喘不上气儿。

由于脾虚,那个女孩儿不仅不爱动弹,也懒得动脑,乳房逐渐萎缩,易闭经,难怀孕,易患卵巢囊肿、贪睡,睡醒之后呈侧卧蜷缩姿势,时间久了会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因此,胃强脾弱的女性朋友应当重点健脾养脾。

我嘱咐她,每天早上8:00左右,胃经当令时,于脾经和胃经上找痛点和皮下硬结,重点进行按摩、揉动,每天晚上9:00,三焦经当令时用脊柱调息5次。具体做法为: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吸气,双臂上举,然后将头部、双臂与上身同时向后仰。之后恢复到站立的正常体位,然后将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呼气,弯腰,尽量使双手触地,深呼吸,恢复到正常的站立体位。以上为1次。

按照我教给她的方法按摩半个月之后,她的黑眼圈显著变淡,爬楼梯的时候不再大喘气,比之前有力气多了,精神头十足。坚持按摩3个月之后,体重减轻了10斤,工作过程中脑子转的也快多了,思维不像之前那样混沌。

六、养好脾,崩漏就会消失

我有个朋友名叫小露,前一阵子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自己最近的月经量大增,到医院做妇科检查,检查结果是功能性子宫出血,输了好几天止血的药物,而且还输了几百毫升的血液,仍然没有效果。

严格地说,崩漏是两种症状:来得急、出血量大者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尽者为漏,一般情况下,崩与漏会交替出现或进行转换,因此,历代医家都将崩、漏同称作崩漏。

脾有统摄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避免血液溢出经脉的作用,一旦肝气凝结,木克土太过,肝就会将气撒到脾上,脾无法动弹,就会丧失统摄能力,表现出崩漏、血便、皮肤发青、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我让小露抽空来趟诊所,进门的时候,我就发现小露的面色苍白,毫无血色,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小露性格内向,常常一副多愁善感的模样,本就虚弱的她现在看起来有些精神恍惚,我对她进行了一番诊断,发现她的脉沉细无力,舌色发淡,舌苔薄白,给她测量了一下血压,是70/46mmHg,明显的血压低,我又询问了一下她的月经状况,淡红、有紫色血块,她的身体有些发凉,体温明显偏低。

我给她倒了一杯温开水,让她服了3克云南白药粉,之后在她的地机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内踝尖和阴陵泉穴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处)上进行针刺,针柄插上灸粒,点燃灸粒,让艾灸药力借助刺到穴位内的银针,直接、迅速地作用在穴位和经络上。

之后我针刺了她的太冲穴,用陈蕲艾条艾灸神阙穴(即肚脐眼)、隐白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

大概10分钟左右,她的血流量就减少了很多,20分钟之后,血流就止住了,之后我又在她的耳穴:子宫、耳中、脾、肝、肾、内分泌、皮质下进行了理针疗法,连续按照上述方法治了3天之后,小露的崩漏就止住了,精神逐渐恢复正常。

我嘱咐她回去之后每天服用人参归脾丸和逍遥丸,能够疏肝、健脾、补气血,不过我嘱咐她回去之后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以确保体内气血充足。

先天肾气缺乏、月经初潮、性格抑郁、爱生闷气、即将绝经的女性都可能出现崩漏。崩漏分为很多种,但无非是肝、脾、肾的五行生克失调所致。在此提醒女性朋友们,应当多按摩脾胃经、搓八髎,以养护肝、肾、脾。

七、怀孕、分娩、流产,虚的都是脾气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实,女人生产过后要坐月子,这段时间不仅要“吃好喝好”,而且还要防风、防寒、防潮等,因为生产过后身体的调养对于产妇日后的身体恢复来说非常重要。意外怀孕做人流手术也是如此,必须重视调养的过程,无论是“药流”还是“人流”,都必须调养2个星期,确保身体彻底恢复健康。

女人怀孕之后,身体中就相当于存在一个异体细胞,母体会将警惕性非常强的自身免疫降下来才能容留它,这样一来,母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容易被外界的邪毒侵染。

人体的免疫力在监测的同时排除异体,女人受精之后,要接受丈夫的细胞,这是个完全的外来体,精子和卵子就像是敌对的关系,此时排异最为显著。

为了保住胎儿——这个异体组织,孕妇首先会将自身免疫力降低,以免受精卵和刚成形的胎儿被排出体外,发生流产。从中医的角度上说,脾相掌管着人体的免疫系统,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女人怀孕直到分娩、流产的过程都会处在相对脾气虚的状态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性早孕的时候会浑身疲劳、无力、易感了,部分女性甚至不知道这是早孕症状二胡乱服药。

女性怀孕早期变得易感、常常疲乏和脾气虚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抵抗力下降,脾气虚导致其锁住肌肉无力。

不管是正常坐月子还是做小月子,女人都应当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保护,保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主要是因为女性怀孕之后自身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之后的首要表现就是抗寒能力下降。并且,分娩之后产妇会大量排汗,因为怀孕时身体潴留了大量水液,分娩之后需要通过排汗的方式排出体外,减轻心脏负担,这就是为什么产妇生育之后通常会大汗淋漓。可也正是因此,很容易受风、受凉。

八、脾健康,才能有好“孕”

如今,很多女性朋友被不孕症困扰着,对于女性朋友来说,生儿育女是一辈子的大事,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也能看出,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多重要。导致不孕的因素有很多:排卵功能障碍;输卵管堵塞、积水或发育异常,影响到精子与卵子相遇、运送;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等;无孔处女膜,先天性无阴道等。

西医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时候大都采取手术的方法帮助女性受精、输卵,很多女性朋友虽然因此而怀孕,不过手术的过程副作用非常大,并且手术成功率不高。中医认为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不孕的主要诱因包括:肾虚、肝气郁结、淤滞胞宫、痰湿内阻等,所以,想治愈不孕症,应当从养肾护肝方面着手,温养肾气、填精益血、调理冲任与气血。在妊娠、生育的过程中,脾、肾、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脾胃健康,人体之气血经水才得充盈,才能顺利受孕。脾胃是后谈之本,只有脾胃健康,气血才可顺利生化。血是人体之根本,经、带、胎、产、乳的过程都要以血为基础,以气为用。气血和经水的生化都要依靠脾胃的运化。当人体气血充足时,血液即可下归至血海,滋养冲脉和任脉,确保血海的充盈,所以月经之后,即可成功受孕。

曾经有位患者来诊所看病,她告诉我,自己已经结婚三年之久,期间并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可始终没能怀孕,并且伴随着身体倦怠、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月经间隔久、经量少等,到医院进行了治疗,可却没什么效果。我对其进行望闻问切的诊断之后,发现她所出现的不孕和脾有关。

脾主运化,统摄全身之血,是气血生化之源,属太阴经。脾可让血液在脉络内正常运行,确保其正常循环,这样女性的生理功能才得正常。一旦脾出了问题,其运转发生障碍,气血之源则受损,血海枯竭,月经间隔变久、经量减少,甚至发生闭经。经血消失了,则无法妊娠、受孕。

胃掌管的水谷的收纳和腐熟过程,是多气多血的部位,受孕时需要依靠胃生化的气血,胃功能正常,气血才得充足,血海才得满溢,脾胃即可顺利摄入营养。

那位女士无法受孕,时间一久,食欲就会下降,终日忧思,耗费大量气力,进而伤及脾气。脾气缺乏,胞脉就会缺乏濡养,则无法受孕,受孕成功也易流产。

若身体中的气血失调,则无法达到胞宫、受精,此类脾肾阳虚,火不温土、脾虚失运、生化不足,就会诱发月经不调、带下日久,进而发生不孕,要从温肾培脾着手增强脾气,坚持一段时间,生化即可恢复正常,月经也会变得有规律,白带恢复正常,受精、成胎会更容易一些。

若脾胃气虚,腰脐之气闭,带脉则变拘束,无法承受胞胎之力。此时,精子会直射于胞胎,胞胎虽能暂时容纳,却会随着胚胎长大而无法负重,终诱发流产。由于脾胃之生化能力不高,水谷精微之运化也会受影响,致使津液无法灌溉胞胎,胞胎之中缺乏温暖的气血养护,所以,即使受孕,也会由于带脉无力而导致胚胎脱落。

我给那位女士开了健运脾胃的药方,助她消磨五谷,连续服用一段时间之后,那位女士的脾气显著增强。脾气上升之后,饮食之精华即可被充分吸收,当我再看到那位女士时,已经不见了之前的黯淡发黄,出现华光,气力越来越大,身体中的血行变得有力,月经也恢复了正常,后来又坚持调养了几个月,顺利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