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积极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还是围绕着塞利格曼等1998年在“艾库玛尔会议”中所确定的三大支柱,即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积极人格的形成是建立在积极情感体验不断累加的基础之上的,又反过来增强了个体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可能性,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则为前两者的获得和形成提供了社会基础,因此,三者之间有实在而复杂的互动关系,缺一不可。
从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来看,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人格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开心、更乐观、更满意,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似乎可以为提高生活质量贡献更直接的方法,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则是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使人们更开心、更乐观、更满意的条件。但从目前来看,学者们把他们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人格的研究上了,而对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幸福指数,积极心理学今后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类生活幸福所涉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条件。具体来说,以下四个方面可能是积极心理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一,积极的生理健康。所谓积极的生理健康,是指个人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生理指标出现的问题(血压超过正常多少等),也要关注自己生理指标的良好方面(自己肌肉的弹性处于多么优良的状态)。不仅如此,积极的生理健康还要求个人在充分掌握自己生理优势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帮助自己获得更进一步的生理健康。这正如当一个人足球踢得好,而另一个人羽毛球打得好时,这两个人都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来进行身体锻炼,进而促使自己身体更加健康。
第二,积极的神经科学。经过各领域研究人员的努力,现在人们已经对许多疾病的神经机制有了清楚的了解,如心理学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清楚大脑中的杏仁核控制着人的恐惧情绪,与杏仁核相关的缺陷被称为心理盲(Psychic Blindness),之后的研究也证实了人的脑岛与厌恶情绪相关、眶额皮质则与人的愤怒相关等等,但同时研究者对人的积极神经机制基本上还是一无所知。因此,许多研究者都在呼吁,神经科学也应该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机制,要揭示那些快乐、健康、幸福的人的神经机制,这就是所谓的积极的神经科学。
第三,积极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各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其本质在于寻找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的客观规律,并帮助每个人在寻求解放和生活幸福的前提下成为一个具有自觉性和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积极的社会科学正是这样一种以人的身心幸福为价值核心的新视野,它使社会科学真正回归到了它应有的价值意义。积极的社会科学是指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应当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正向、力量、美德为出发点,以引导全社会成员过上幸福生活为终极目标,这是对社会科学本质的正确理解。今天,社会科学所面临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全体人员动员起来,调动起人们的积极品质、智慧和创造性的力量,从而促进全社会日益完善,并以此来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第四,积极教育。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教化,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展人的社会意义,就是使人通过教育活动而成为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社会品德的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领域,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相互关联,它保证了社会的平稳延续,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预防被教育者各种问题的发生,因为不管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多数情况下治疗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真正彻底消除问题症结,因此预防其实是一种最高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教育首先是要帮助被教育者成为一个心态健康、能正常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其次才是带领被教育者走向幸福或成功。
积极教育就是指教育要以被教育者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等为出发点,以增强被教育者的积极体验,最终达成培养被教育者积极的人格,使被教育者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由此说来,积极教育不只是要纠正被教育者的错误和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并发展被教育者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实现这些积极品质与被教育者自身生活的良好结合。
总而言之,为了使积极心理学能在人类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理论研究方面,还要不断充实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同时要与多样化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进而提高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当下社会幸福做贡献。在实践应用方面,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其来源于社会实践,又依赖于社会实践的推动,其生命力和价值就在于它能够解答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它在社会实践和学术殿堂的地位也有赖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答现实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