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需求理论分析
3.1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关理论体系日益丰富,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包括区位理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见表3-1),这些理论的形成和演化为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表3-1 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3.1.1 区位理论
区位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环节,城镇化的发展与其空间地理分布有着紧密的联系。区位理论指出,城市化是人力、物力、财力三大要素在地域结构上不断向城市聚集与扩散的过程,进而推动社会生产方式转变以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最终形成具有区位优势的城市系统。代表性理论有古典区位论和地域生产综合论,古典区位理论开始于19世纪末20年代初的德国,该理论以单个企业或中心区域为研究对象,追求产业、行业的成本最优化,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地域生产综合论由科洛索夫斯基于1948年提出,其主旨是通过对地域环境、交通条件和经济因素的考察,引领企业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经济结合体。此外,艾萨德在其著作《区域分析方法》(1960)中提出了区域发展的平衡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地域生产综合论,指出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与区位的关系是一个统一的综合体。
3.1.2 城乡结构转换理论
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从“乡”到“城”的结构转换过程,其核心观点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和聚集,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渐提高。该过程涉及的主要理论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就业结构转换理论、城乡人口迁移理论及劳动力迁移理论。
(1)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由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落后和现代工业部门的超前发展,形成了两种差异化显著的经济发展格局,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城乡二元化结构(见图3-1)。城乡差异性的存在以及城市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靠拢,该理论旨在通过推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化以及低级技术向高端技术演化的手段来缓解这种差异,促使进城农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图3-1 城乡发展二元结构
注:笔者整理得到。
伴随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转向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由此形成了城乡双重结构,即乡村地区的农业和工业部门之间、城市地区的传统工业区和发达经济区之间具有鲜明的二元格局,使以往的城乡矛盾更加凸显。在城乡双重格局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三元结构(见图3-2),即以中间技术为引领,在乡镇中形成的介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的非农业部门,其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过渡和演化的中间桥梁,具有小城镇特色,有利于城乡协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图3-2 城乡发展三元结构
注:笔者整理得到。
(2)就业结构转换理论
就业结构转换理论是钱纳里和塞尔昆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1988)一书中提出的,主要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就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异同,指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伴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化,相应的产业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中,由于工业技术和劳动力落后等原因,就业结构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的变化,说明就业结构更有利于反映真实的产业结构,更能说明真实的经济发展状况。
(3)城乡人口迁移理论及劳动力迁移理论
城乡人口迁移理论比较深入地解释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条件、原因、规律等问题,该理论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推拉理论、成本—效益理论、劳动力迁移模型等。推拉理论起源于19世纪英国学者雷文斯坦提出的人口迁移定律,该定律指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是改善经济条件,并对迁移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巴格内根据该定律提出了推拉理论,主张人都是理性的,人口迁移的结果是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引力共同作用的合力体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E. S. Lee在迁移理论的文章中进一步完善了推拉理论,得出人口迁移与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地理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紧密相关的结论。成本—效益模型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主张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迁移效益和成本,迁移者往往会对迁入地的收入和费用进行估算,当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收入差异比迁移成本大时,迁移意愿往往更加强烈。劳动力迁移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于1969年提出的,主要阐述了农村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的期望—收益大小,指出预期的城乡就业和收入差异是人口迁移的关键要素。
3.1.3 非均衡发展理论
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差异性的存在,不同国家乃至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该理论主要包括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1)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于1958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他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和劳动力存在稀缺性,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现状无法避免。因此,不平衡的增长策略成为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即通过充分利用稀缺资源,选择发展潜力和收益显著的产业和部门进行投资,并通过外部经济效益带动其他产业和部门发展,从而推动经济整体发展。赫希曼还提出了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即在经济发展的萌芽期,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会因极化效应而不断加剧,而当经济发展到某种程度时,涓滴效应的发挥会减小这种不平衡性。
(2)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指出增长极通常先出现在某类关联性较强的主导型产业中,然后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1957)将这一经济空间延伸到地理空间中,指出在城市配置和规划中增长极的作用不可忽视。概言之,增长极理论重点强调发展迅速、规模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部门带动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把经济增长视为从点到面、从局部到系统的不断累积过程,这一过程伴随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产生,前者通过增长极吸引外围地区的资源和要素集中到中心区域,利用规模经济效益推动极点的发展;后者通过增长极将各类生产要素向外围地区扩散,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理论可以具体应用到城镇建设、产业规划以及部门发展中,旨在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3)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由约翰·弗里德曼于1966年在其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提出,并在《极化发展理论》(2014)一书中明确指出该理论主要被应用于城乡之间的非均衡发展。核心—边缘理论将区域空间划分为核心和边缘两大部分,相比边缘区,核心区具备更有利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主导地位,这将导致边缘区的生产要素不断向核心区转移。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核心区的单核发展结构较明显,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核心区通过反哺边缘依附区,扩散经济效益和创新成果,推动边缘区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区域平衡化发展。该理论可作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参考。
3.1.4 协调发展理论
协调发展理论将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中,代表性理论主要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恩温的卫星城市理论以及萨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1)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由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于19世纪末提出,旨在限制过分膨胀的城市规模以及解决不断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主张构建集城市与农村于一体的田园城市。该城市拥有健康、丰富的生产生活方式,城市周边被广阔的农业用地所包围,具备独立的农产品市场,所有土地权归居民享有,并进行合理充分利用,城市居民与乡村自然融为一体。田园城市理论是城市与乡村、居民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应用,为城市规划和重建提供了重要参考,卫星城市理论和有机疏散理论均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2)外星城市理论
卫星城市理论由恩温于1920年提出,认为卫星城是依附于大城市外围、与大城市具有一定距离并紧密相关的小城镇,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将大城市中过度集中的人口和产业适当向周边小城镇扩散,可以缓解大城市规模无限扩张带来的一系列压力,小城镇通过吸纳中心城市在人力、物力和资本方面的优势条件而不断完善。卫星城理论有效缓解了人口和产业压力,在缓解“大城市病”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由芬兰学者埃列尔·萨里宁于20世纪初期提出,主要目的是消除城市过度集中所导致的各种弊端,提倡把城市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对机体内部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即将中心城市中的产业合理疏散到与中心城市相联系的半独立城镇中去,促使小城镇的就业机会增多、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减少。此外,提倡充分利用城市空地进行绿化建设,减少交通设施的过度使用,建设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