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处家贵宽容
自古人伦,贤否相杂。或父子不能皆贤,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荡,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虽圣贤亦无如之何。如身有疮痍疣赘①,虽甚可恶,不可决去,惟当宽怀处之。能知此理,则胸中泰然矣。古人所以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人所难言者如此。
今译
自古以来的人伦关系中,贤良和不肖相混杂。或是父与子不能都做到贤良,或是兄与弟不能都做到美好,或是丈夫下流放荡,或是妻子彪悍暴戾,很少有家庭没有这种患害的,即使圣贤也无可奈何。这就像身上有创伤赘疣,虽然挺可恶,但也不能够决然除去,只应该宽心待之。能知道这个道理,就会胸中坦然。古人所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难以言说的,就是这样。
简注
①疮痍(chuāng yí):创伤。疣赘(yóu zhuì):皮肤上生的瘊子,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实践要点
家庭人伦关系中,有些是属于天伦而无法选择的,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有些是已经选择而不当轻易离异的(天作之合),如夫妇。所以古人说父子一体,兄弟一体,夫妇一体。但其中总有家人不能尽其职分。无论如何,结合在一起就意味着责任,自己应该先尽自己的职分。孟子曾说:“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这是说,品德好的人教养熏陶那品德差的人,有才能的人教养熏陶那没才能的人,所以人们都希望有个好父兄。如果品德好的人遗弃那品德差的人,有才能的人遗弃那没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所谓不好,他们中间的距离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分寸来计量了。
《尚书》和《孟子》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帝舜的父母和弟弟性情恶劣,总是对舜使坏心眼,打发舜去修缮谷仓,等到舜爬到屋顶,就抽去梯子,舜的父亲还放火焚烧那谷仓;又打发舜挖一口井,然后又用土去填塞井眼(幸亏舜每次都得以逃生)。但即使这样,舜也仍旧只是要求自己事事依理而行,从来没有斥责过父母和弟弟,甚至没有直接纠正过他们的过失。后来,顽固的父母终于被感化了。明代大儒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时,苗民有祭祀舜的弟弟象的,王阳明说这表明蛮横的弟弟最终也为哥哥所感化,成为善人,所以人们才供奉他。为此,王阳明还专门写了一篇《象祠记》。诚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舜那样,但是面对“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最好的办法还是从自身做起,坦然处之,不埋怨也不放弃,这样,即使最终不能感化家人,我们也善待了对方,并成全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