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路无尽(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二

去年的初秋,编辑于善伟先生,鼓励我把数十年的茶山之行、问茶经验和心得体会,付诸笔墨,与爱茶的朋友分享,我愉快地答应下来。因为,此前出版的《茶味初见》,是一本引导大家顺应自然,深层次地鉴别茶、健康喝茶的专业茶书。在饮茶的同时,让大家去领略蕴含在二十四节气中的茶与茶汤之美。《茶席窥美》是一本深入探讨茶席、茶器,泡茶、知味、择器、赏鉴的茶席设计与茶道美学专著,科学地指导人们如何运用人体工学,更合理、更健康、更风雅地去泡好一杯茶。

在写完两本专著之后,我发现茶的知识构架还不完整,还缺少一本详解六大茶类的书籍。如果能结合茶山游学,用一个理科生的思维和视角,把六大茶类的本质与茶类起源的相互影响,认真地交代清楚,那么,从《茶味初见》、《茶席窥美》到《茶路无尽》,我的个人茶书三部曲,算是趋于完美了。仔细梳理出的茶的知识体系,以及对茶的整体的深刻认知,也算基本建立,让知识不再碎片化。

尽管勤奋地在学在写,也恐慌自己的才疏学浅。于是,重走茶区,遍访茶农、茶人,严谨考证茶史、茶叶制作工艺、技术传承、茶树品种等等,力求从可靠文献和证据链中,得出每一个所要表达的结论;让自己的每一个观点,得到可靠的技术支持与正确的理论支撑,尽可能地让每一张图片与文字对应,可赏可读,以图释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求和细节,给本书的写作,增加了诸多难度和挑战。为此,我只能事必躬亲,多少个假日与夜晚,行色匆匆,穿行在茶区与家往返的问茶路上,以至于我们家丫头取笑我说:“你问茶累积的机票和车票的厚度,早已超过了新书的页码。”这点我必须承认,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嘛!

风霜雪雨,一路问茶,一路采访,力争在当天晚上,整理完一天的笔记,趁热打铁,草就该书每一章节的文稿。恩施的那个雨夜,记得在宾馆,灯下孤影,我用随身带的茶器,泡一壶“红袖添香”,插一枝半开的素心蜡梅,写下了“恩施玉露承唐韵”一章,花香浮动,茶润诗心,茶与花,都是旅途中最温馨的慰藉与陪伴。辛勤耕耘的每一个夜晚,虽苦犹甜,至今历历在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茶山迤逦,茶路孤独,但我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风雨兼程,付出辛苦。最能激励我的,是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谆谆告诫:“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能医我愚,苦可砺我心,梅花之清香,不也是来自于苦寒吗?

茶路漫漫,漫漫茶路。学无止境,我在路上,心永在茶路之上。

静清和

2016年2月28日

写于静清和茶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