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真正的自律是“放下”
佛法教人要“放下”,是基于人们因为受困于心性中的贪嗔痴,无法享有人生的美好。只有通过修行,摆脱错误的执念,才能获得人生的解脱自在。但由于很多人误解了“放下”的真实含义,因而难以享有佛法智慧带来的殊胜利益。人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物质资料,也离不开精神需求。大家即使都知道“无常”是人生的常态,也不会有谁因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放弃名利权情。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说所有的事物永远都处于变化之中,当因缘改变了,事情也就跟着变化了,故而应该如实观照,不要执着于狭隘的个人偏见。这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其实就是“放下”。
美国心理学协会调查发现,有一半的超体重患者是用狂吃的方式来缓解生气、压力和失望等情绪。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情绪化进食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反而会加剧人们精神上的负罪感和羞愧感,以及肉体上的肥胖和营养失调。这种错误的做法之所以能被广为接受,是因为人体本能中有这种通过咀嚼缓解压力的需求。因此来说,“人间有味是清欢”其实是对自我安慰的一种美化,实质是人们迫于放纵欲望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选择通过精神升华来解脱口舌之欲。就像虚假疲劳现象一样,人们对于自身的欲望是存在误区的。所谓虚假疲劳就是虽然感到疲劳,但并不是因为身体能量丧失导致的,而是人体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能耗,以停留在低能量消耗的舒适区来延续生存机会。这是一种本能,只不过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本能会形成过度的自我保护。因为不能突破舒适区,就不能拓展身心的承受力,如果一感到疲劳就停止,那可能永远都不会有能力水平的进步。
人的其它欲求也是这样,可能本来不需要那么多,却因为本能的匮乏感和危机感,而不停的追求和攫取,以至于贪婪成性。因此,只有学会分辨什么是欲求,什么是需求。通过放下欲求,满足需求,才能够做到既能保护自己,又不会使生存发展的能力退化。用道家的说法,这叫“无为”。而在佛家,就叫“放下”。在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放下”的关键在于解除精神层面的匮乏感和危机感。如果不能解除对生存环境和自身的不确定因素,人体本能就会持续释放危险信号,而不管是否过度。所以,只有熟悉和适应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最大程度的减少陌生感和意外状况,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踏实。
人,不是机器,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性思维去做选择,而且身体也不见得会完全听从头脑指挥。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足够弹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以,真正的自律,从来不是被裹挟着去做到什么,而是为了获得内在的成长,“放下”那些不必要执取和多余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