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刀匠
当时,我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了各种材料,仔细琢磨研究日本的南北朝时代、镰仓时代的刀匠们都是怎么锻刀的。这样做,不是为了仿制古代的刀具,而是研究在现代的环境中,如何才能再现并传承过去的技艺。
虽然进行了各种尝试,但仅仅为了研究而研究是行不通的,必须实际操作,靠作品说话。也正因为如此,我第一次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不满足于继承眼前的父亲的作品,而是要苦心钻研古代的日本刀究竟为何能够流传至今?为何那些古老的传承备受推崇?后来我终于发现,古代的日本刀那优美的形制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刀具在打斗、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磨损。缺刃、残破、磨损变薄……可即便如此,因自身的磨损变短、变薄,却丝毫不会有损它的手感、分量和质感。
过去,很多人喜欢追随时代潮流,把古刀、大刀的手柄去掉一些,但是,镰仓时代的刀身虽然变短了,却散发出镰仓时代独有的气质。那是因为刀尖和刀身虽然一样宽,却形神兼备。
遗憾的是,现代的日本刀如果截去一段,会变得非常突兀。那是因为在锻刀之初,工匠并没有好好把握刀的分量和质感,这大概与锻刀工匠的手感和品位有关。另外一种原因是,工匠没有充分理解刀的形制,只是根据图纸把刀身和刀刃拼凑在一起,以为用花纹装饰就能表现出刀的气质,过度考虑刀的外观和刃纹的装饰功能。
刀的品鉴与审美也有偏差,一些工匠仅仅注重刀身的宽窄和长短,只关心面子工程。
或许是为了与武器划清界限,锻刀师刻意淡化了日本刀作为武器的印象,而过去的日本刀都是需要实际去切、去割、去砍的,既要有实用性,还要兼具美观。正因为在锻造之初就有这样的需求,所以过去的工匠在手感、分量、质感等方面有诸多考量,早已考虑到即使因为磨损变薄、变短,也要保持足够的坚韧度和形制的美观。反观现在,强调的往往更多是技法。这或许就是今昔日本刀最大的不同吧!至少我觉得是这样。因此,我稍微改变了一下自己锻刀的理念。
沸纹和气纹是浮现在刀刃上的微小粒子。形成刀纹的粒子较大的,称为“沸纹”,小一些的称为“气纹”。沸纹多的称为“沸纹形”,气纹多的称为“气纹形”,这是品鉴日本刀的重要依据
打磨的例子。打磨薙刀时,根据它的自然弧度进行打磨
例如,尺寸比一般的刀要短一些,刀身宽度也反复测量,比平时的要窄一些。这其实并不是多难的事,重要的是锻刀时是否考虑到了这一点。从人尽皆知的主流方向稍稍抽离,我想打造的是属于我自己的风格。
为此,我参考了很多江户时代初期的刀具。日本南北朝时代的大刀流传到了江户时代,逐渐变短,打磨得也更薄一些。庆长时代打磨的日本刀称为“庆长磨”,我被这一时期的日本刀深深吸引。与现代的主流日本刀相比,它的刀身要窄得多、短得多,我觉得它极具特色。
其他类型的日本刀我也做过很多尝试。大家普遍喜欢外表华丽的,我却反其道而行之。我的刀更多强调的是黑色的刀身和打磨得微泛白光的刀刃,这二者的色调对比仿佛化妆。现在大多数人喜欢把刀刃磨得发白闪亮,我的刀却逆潮流而行之,刀身是黑色的,刀刃只是微微泛白。我觉得这样的色调比例和明暗过渡才是最美的。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些自大,但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只有获得了好的评价和口碑,作者才能出名,人们才会注意到作品本身,才愿意花钱购买。各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主题、手法、受欢迎的要素……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很可能就无法获得认可。人们总是在努力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形成了某种时代的风气。
看过去的日本刀,就只能看到刀本身,不会过多关注锻刀的人;而现在的日本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谁造的,是谁的作品。由刀可以看到人,有时甚至会看到作者的一些小心思,功利色彩过于浓厚。我的作品白色部分比较少,更多保留了刀身原始的铁黑色,这是为了更多展现刀作为一种器具的原貌。刀身越亮白,刀刃则越坚硬,仅仅追求外观的奢华闪亮,过度发白的刀身质感会太偏硬,缺乏韧度,会很脆,使用不当就容易折断。
毋庸置疑,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时代潮流。父亲去世后,我就愈发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父亲引领了一段时期的时代潮流。可在他过世后,这种潮流逐渐被一些其他人的想法营造出的新的时代潮流取代。很多人希望尝试锻造一些和宫入行平时代不同的日本刀。
很多刀匠也开始迎合这种风气,而我却不打算迎合任何潮流,我只专注于我所感受到的美的事物。这就是我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