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而篇
第一课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一》
孔子是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的思想家,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距离我们近两千五百年,已经很久远了。但直到今天,孔子仍然活着,以思想的形式活着,继续影响着我们。一个伟大的思想者可以战胜时间,在历史中永恒。今天我们读《论语》,就是与孔子跨时空对话。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们回忆并记录下来的关于孔子的言论和事迹,其内容主要是孔子与学生的对话。这一讲的内容,出自《论语》开篇第一章的三句话。
先了解一下孔子的出生地。荒野之中,小山之下,有个小石洞,这个小石洞位于山东曲阜城南的尼山下,洞旁写有“夫子洞”三个字。传说这就是孔子的出生地。为什么孔子会出生在荒郊野地的一个小石洞中?有几种传说,其中之一是孔子母亲去尼山拜神,经过此地时腹中疼痛,便进洞休息,结果在洞中生下了孔子。而更流行的说法是,孔子母亲在怀着孔子的时候被抛弃了,无依无靠,曾住在这个小石洞并生下了孔子。
尼山当地传说,孔子母子住在洞中,当母亲外出办事、无人照顾小孔子时,就会跑来一只老虎给他喂奶,所以孔子是吃虎奶长大的虎娃;天气炎热的时候,还会飞来一只雄鹰,扇动翅膀给小孔子扇风驱暑,因此孔子也是鹰娃。
司马迁《史记》中的《孔子世家》是第一个关于孔子的传记,记载了与孔子出生有关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是颜氏女,即“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指他们的结合并不符合当时的礼法标准,并非明媒正娶。孔子母亲颜氏女既非叔梁纥的妻子,也非小妾,在叔梁纥家族中没有正式名分。
第二件事是孔子出生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丘生而叔梁纥死”,孔子从小是个孤儿。孔子父亲的族人并不承认颜氏女和孔子是他们的家族成员,不接纳也不照顾这对孤儿寡母,所以孔子是在贫穷中长大的。
如今我们若去到山东曲阜,会看到专门建来祭祀孔子的孔庙,非常壮观,比孔子出生的小石洞大多了。日本长崎孔庙、韩国的孔庙、越南的孔庙也都是金碧辉煌。
一个出身穷困的孩子,满怀理想和奋斗精神,最终在学术思想上取得成就,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影响了中国,乃至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受到世人敬仰,人们还修建了辉煌的庙宇来祭祀他。这个出生在石洞里的婴儿,成了中国和东亚文化史上的圣人。这个出身卑微的孩子,提升了中国人和东亚人的文明水准。孔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奥秘就在我们共读的《论语》的字句之中。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具体来讲第一讲的章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即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时常复习、练习和实践,不是很喜悦的事吗?这个“说”,在古代也通“喜悦”的“悦”,大家不要读成“说”(shuō),应读成“悦”(yuè)。
请注意,这里我把“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字连续用了三个词翻译:复习、练习和实践。因为“习”在本句中,是一词多义。如果我们了解了孔子的教学内容,知道了孔子的学生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就能明白本句中“学”和“习”的具体意思了。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也就是说孔子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诗经》《尚书》《礼》《乐》四本书。
“诗”指《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各个地方的诗歌。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诗经》版本,共有诗歌305篇,这是孔子选编的《诗经》选本。《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代留下的诗歌原有三千余篇,后来孔子将其删编为305篇。如果《史记》记载确切,那另外的两千七百多首古诗到哪儿去了?真希望今后有考古发现,不然太可惜了。《诗经》中的诗歌,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歌曲,有词有曲,配乐唱诵。孔子也是位音乐家,六十八岁那年他从卫国返回鲁国后,重新调正了《诗经》中雅诗和颂诗的曲子。
《史记·孔子世家》中还记载,孔子在陈国被人围困,缺少食物,但他仍然坚持讲课,边讲解边吟诵,边弹琴边唱歌。学生们也跟着老师又是弹琴又是唱歌,又是讲诗歌又是讲历史故事。孔子说学习是一件“不亦说乎”的事,可见不错。那么学习唱歌,是不是要背诵歌词?是不是要不断练习?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学而时习之”的“习”字包含了复习、练习的意思。
而孔子教的“书”,指朝廷的官方史书,即《尚书》。《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史书,记载的是孔子之前的尧、舜、禹三代,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君臣的言行和当时的政策。讲《尚书》,就要先讲历史故事,例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然后分析这些历史人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跟着孔子学《书》,也就是学历史,听他讲历史故事,分析历史人物,了解他对善恶是非的判断,他的人生价值观与政治价值观。这个过程中要学习、复习历史文献,所以“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也有阅读、复习的意思。
还有孔子教的“礼”,是指周朝的国家制度——礼制。周王朝是以礼治国的王朝。礼,就是各种关于礼的制度规定,包括祭祀上帝和祖先的礼仪、军队出征的礼仪、司法审判的礼仪、朋友见面的礼仪、举行婚礼的礼仪、办理丧事的礼仪,以及不同阶层穿着服饰、观看音乐演出的规格,等等。社会各方面的行为,都被纳入了礼制的规定中。师从孔子的学生,不仅仅是坐在桌子边拿着课本抄写,还要起来操练各种礼仪,要学会安排祭祀活动,学会组织婚礼,学会举办丧礼,学会互相行礼问候……孔子的课堂,既讲历史故事,又唱颂诗歌,还操练礼仪,课堂氛围应该很活跃。
至于孔子教的“乐”,是指乐舞。孔子是个音乐家,音乐艺术是他人生最大的享受。《论语》中记载,孔子喜欢与人合唱。大约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时在齐国听到韶乐,长时间都沉浸在韶乐之美中,不断回味,以至三月不知肉味。中国古代的“乐”,是有乐器、诗歌、唱诵和舞蹈的,所以称为乐舞。在孔子那个时代,普通人吃顿肉不容易,但孔子因为回味齐国的韶乐之美,吃东西时竟心不在焉。如果一个人能体会音乐之美,生命就不会庸俗。孔子的学生们跟着老师弹奏古琴,唱历史颂歌,也许还伴有舞蹈,应该是蛮有趣的学习。
从孔子所教的诗书礼乐来看,复习歌词和历史文献是必需的,练习礼仪和乐器、演奏和歌唱也是必需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践做人的准则。孔子重视做人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守礼制、守秩序。孔子还要求学生要有志于仁,有志于给人间带来和平与仁爱。拥有这种志向和德性的人,孔子称之为君子。
因此,“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字,有复习、练习、实践的意思。对孔子来说,学习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从学习古代文献到歌曲音乐,从国家礼制传统到日常生活礼仪,从树立人生理想到行为实践,从修炼君子德性到国家政治管理,总之是为了培养学生,让他们有能力去建设一个好的社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一般翻译成朋友,这并不准确。《礼记》曰:“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一个师门的同学称为“朋”,有共同志向的才称为“友”,“朋”其实是同学。“有朋自远方来”,指同学们从远方各地来到这儿成为一个班的同学,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学习不仅是一个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同学、结交朋友、建立社会关系的过程。在人生之中,同学关系是一种相当亲密的关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很像孔子在开班时对同学们说的话:同学来自各地,能相聚在学校,实属难得。人生如水,请珍惜你们相处的这段美妙时光吧。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就是不高兴、生闷气。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当人们不理解我、瞧不起我时,我不沮丧不恼怒,这不就是君子吗?不被人理解,被人歧视、瞧不起时,人很容易沮丧、生闷气,但孔子却说不沮丧不恼怒,因为即使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了解我自己,我知道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在哪儿,所以别人不了解我、瞧不起我,我并不生气,我走自己的路。
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孔子的一生并不顺利,他周游列国,总想获得国君们的认同,得到政治权力,以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但孔子除了因为季氏推荐而在鲁国担任过两年左右的大司寇职务外,没有在其他任何国家真正获得过政治权力。孔子在鲁国的政治实践失败后,他便周游列国想要寻求从政机会。但他的政治主张和个性,似乎并不为各国诸侯所认同,大家不理解他,甚至歧视和排斥他。这大概就是本句所谓“人不知”的来源。
虽然孔子在各地被驱赶,颠沛流离如丧家狗一样,但孔子有理想,有使命感,他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应该为什么而努力。即使不被别人理解和认同,他也能够不沮丧,坚持自己的方向。诸侯们不认同他,他就走自己的路,靠一己之力开办私学传承文化,创立了重要的儒家学派。“人不知,而不愠”,正是孔子自己的写照,也是他对学生的鼓励。
周朝是贵族世袭的宗法制社会。“君子”这个概念,原指君主或宗主的儿子,血缘上的贵族。后来“君子”概念的外延扩大,增加了文化和德性的内涵,“君子”就相当于有地位、有文化、有德性的贵族,但血统高贵仍然是君子内涵的重要方面。孔子的历史突破之一,就是在理论上完成了“君子”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将“君子”与贵族血缘关系隔离开来,强化了“君子”这个概念的德性内涵。一个人是不是君子,并不是靠贵族血统决定的,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君子。要想成为君子,就得好好学习,修炼自己的品德,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君子。作为一个平民子弟,只要好学上进,有仁爱之心,有意愿和能力去善待别人、成就别人,能使社会变得更美好,他就是君子。君子不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学习、修身、上进,靠自我塑造出来的。
第二课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四》
曾子名为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提到,曾子小孔子四十六岁。曾子生活在大约公元前505年至公元前435年,十七岁时和父亲曾点一起拜孔子为师。曾子二十七岁时,孔子去世,在孔子门下学习了近十年。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表扬过他的十位优秀学生,后人称他们为孔门“十哲”,“十哲”中并没有曾参。《论语》还记载了孔子对四个学生有过批评,其中一位就是曾参。孔子说曾参“鲁”。“鲁”就是鲁钝、迟钝的意思。在孔子眼中,曾参反应慢,不是一位灵敏的学生。也许孔子在世的时候,曾子显得鲁钝,才华并没有表现出来。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弟子三千。中国古人缺少严谨的数学思维,不习惯于精确统计,所以孔子有三千学生的说法,不一定可靠,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有很多学生。在《论语》一书中,真正有名有姓记载下来的孔门学生,只有27人。《论语》中孔子不仅没有表扬曾子,还批评过曾子,但有趣的是,曾子最后却成了孔子学生中最有历史成就的一位。从曾子一生来看,虽然他表现出鲁钝、反应慢的样子,却并不是因为他本性笨,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小心谨慎、深思熟虑、大智若愚的人。看来圣贤如孔夫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就比较符合这个君子的标准。老师对他评价不高,他不生闷气,也不气馁,而是把批评当激励,沉默上进,最终有所成就。
为什么说曾子是孔子学生中最有历史成就的?有以下理由:
一是参与编纂了《论语》这本书。《论语》中记载了曾子的临终遗言。曾子去世时,离孔子去世已有四十四年,说明《论语》的编纂工作,在曾子去世前仍没有完成,也有曾子的弟子参与其中。多数学者认为,曾子及其弟子在编纂《论语》这部书中起了主要作用。
二是撰写《孝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曾子作《孝经》。《孝经》是由孔子传授,曾子撰写的。《论语》和《孝经》,是儒家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两部经典,都与曾子密切相关。
第三个贡献是记述了《大学》。关于《大学》的作者,学界意见不统一。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大学》是由曾子记述的孔子思想。
第四个贡献,曾子教育和影响了孔子的孙子子思,后来子思写成了《中庸》。孔子的儿子孔鲤先于孔子去世,留下子思这个未成年的孤儿。孔鲤死后第三年,孔子也去世了,那么小子思主要是谁在照顾和教育?据史籍中记载,孔子的学生中与子思有交往的,只有曾子,曾子是子思的老师。据说孔子在临终时,将失去了父亲的子思托孤给曾子。《论语》中曾子也讲到了托孤的事。曾子认为,身为君子,为人要可靠,要能让人信任,人能将小孤儿托付给他,即“可以托六尺之孤”。
今天我们讲的儒家的正统传承,就是从孔子到曾子,再从曾子到子思,再从子思到孟子。我们读到的儒家最有影响的经典,即宋代朱熹编辑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中《大学》《中庸》《论语》都与曾子有关系。可以说,曾子是儒家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韩非子》中说,孔子以后,孔子学生分为八派。学生中成就比较大的主要有三位,一位是子贡,他的成就主要是做生意和外交,还有可能资助了《论语》的编纂工作;还有一位子夏,他是儒家“西河学派”的主持人;再有一位就是曾子,他成就最大,曾子一派成了儒家正宗传承的一脉。
曾子这个曾被孔子批评为鲁钝的人,为什么最终取得了如此高的历史成就?原因就在这一讲的几句话中。从中可以看出,曾子是一位目标明确并有极强反省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几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我每天要三次反省我自己。为人谋事,是不是不够忠诚?与朋友交往,是不是不讲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有没有很好去复习和实践?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有译为三次的,有译为多次的。从学术上看,两种译法都可以。但我认为,译为“三次”更好。为什么?如果有具体的反省次数的规定,例如规定自己每天早、中、晚三次反省,就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和约束力。如果把“三”翻译成“多次”,就容易大而化之,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和约束性。曾子是一位反省和自控能力很强的人,所以这里的“三”译为“三次”更符合曾子的特点。
我们在第一讲中介绍过,“习”是多义词,有练习、复习、实践的意思。“传不习乎?”意思是,老师传授的礼仪规矩,要经常操练;老师传授的学术知识,要时常复习;老师传授的做人道理,要认真践行。
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人生就是以工作交换工作,以服务交换服务。只有忠诚于工作,全力以赴,事业才会有成。不忠诚于工作,就没有事业。曾子最大的“为人谋”,应当就是编纂《论语》和《孝经》,这是传播老师孔子的思想。同时曾子还教育孤儿子思,把他培养成一位思想家,这也是“为人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曾子特别看重“信”。人的合作能力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算话,不讲信用,就会失去朋友和合作者,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一事无成。曾子讲“信”,不仅是对朋友,对小孩子也这样。《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跟在后面哭,妻子就对儿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回家后,曾子就要去杀猪。妻子制止他说:“我那不过是骗小孩子的戏言罢了。”曾子说:“不能用戏言骗小孩子。孩子本没有知识,是从父母那里学知识,听从父母教育。今天你欺骗他,那就是教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孩子,孩子不信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就真的把猪杀了给孩子吃。
“传不习乎?”指人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人生上升之路。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几句话讲的是做事讲忠心,交友讲信用,学习讲练习、复习和实践。人生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向最重要的事。以忠诚于事业、取信于朋友为准则,随时自我反省,严格自我控制,这是成就大事业的普世准则。这样的成功学,古今中外都一样。
曾子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不仅表现在上面所说的做事、做人和学习上,更表现在他自己的人生安排上。大约在曾子五十岁时,齐国聘他为宰相,楚国请他为令尹,晋国拜他为上卿,曾子都拒绝了。庄子经常批判儒家,却赞美曾子,说他“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意思是天子不能把他当臣子,诸侯没法成为他的朋友。
不受权位诱惑,这也与曾子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有关。也许是因为他吸取了孔子政治上失意的教训,也许是经过反省,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官,但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要编好《论语》,写好《孝经》,传承好孔子的思想。这才是他真正的历史使命,所以他拒绝名利的诱惑,安静地、潜心地、全力以赴地去做文化传承的工作,这需要极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能力。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咬定自己的事业目标,按时反省自己,严格自我控制,这正是曾子取得人生成就的重要原因。
曾子留给我们的是三大能力的启示,即明确目标、反省自己、自我控制的能力。不能反省者,不能进步;不能自控者,难有成就。这就是曾子的伦理和成功学,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精神基因。向曾子学习,请记住“忠”“信”“习”三字。
第三课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六》
本讲这几句话极为简洁,如同教学大纲,把孔子的主要思想点都概括在里面了。
“弟子”,一般的解释有两种,一指年幼的人,二指学生。这里可不要把“弟子”理解为年幼的孩子,从《论语》中记载的孔子27位学生来看,有的学生只小孔子几岁,例如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多数学生年龄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可见孔子的学生中并没有年幼的孩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句话是孔子对学生们讲的,这里的“弟子”应当理解为弟子们、同学们。
“入则孝”的“入”,有的解释为回家,有的解释为进入父母的房间。“孝”指奉养父母,敬重、顺从父母。这一句可理解为:弟子们回家后,应注意孝敬父母。“孝”是孔子思想的一个基石。可别小看这个“孝”字,在动物界父母和子女之间,是没有“孝”这种关系的。
就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言,人类有别于动物。这种区别表现在,人类父母养育孩子的时间更长,且人类注重孝道。现在如果要供养孩子到大学毕业,得花费二十多年,而动物界,父母只养育孩子一段极短的时间。此外,其他动物大多只是母亲照顾孩子,孩子长大后离开,不会再回来照顾父母。以猫为例,小猫咪在几个月时就离开妈妈了,之后也记不得妈妈。小猫咪长大后,不会去抓几只老鼠回来送给妈妈。妈妈生病了,也不会回来照料。正因为动物不孝,所以大家会骂不肖子孙为禽兽。
人为万物之灵长,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人类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回报和照顾自己的父母,直到养老送终。所以,“孝”的本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根本点。在中国,对人这种特有的灵性有深刻洞察,并且特别注重培育这种灵性特征的,就是孝道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的“入则孝”,是说回家就得展现人的灵性,要孝敬父母。
再看“出则悌”。“悌”的原意是尊敬和顺从兄长,这是对弟弟的要求。弟弟离家出门去办事,要注意尊敬和顺从兄长。这与孔子时代周王朝贵族家族的嫡长子继承制有关。所谓嫡长子,指的是正妻所生的长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是父亲爵位的继承人。如果父亲是伯爵,那父亲去世后就由嫡长子继承伯爵爵位,成为代表整个宗族的家长,所以嫡长子又叫宗子。“悌”,指做弟弟的要服从长兄,这也是对未来家长、族长的尊重和服从,后来也泛指友好的兄弟姐妹之情。
我曾研究《圣经》,发现《圣经》中并不讲“悌”。《圣经》的伟大人物中,有许多并非长子出身,也没有强调弟弟要顺从长兄,成为继承人靠的是实力。这对当弟弟的是一种解放,可能会引发兄弟争权,同时也会带来一种有益于全民提升的精英主义。
在今天的中国,“悌”这种文化传统不适应现实,已基本消失了。孔子所讲的“悌”,是与周朝嫡长子继承制相伴相生的一部分,这对维护当时家族内部的秩序与团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天我们看孔子说的“孝”“悌”,可以理解为孔子对基于血亲的相爱与合作能力的极度重视。
“谨而信,泛爱众”中的“谨”,原意是指说话不慎会招致惩罚。“谨而信”,“谨”与“信”连在一起,说明“谨”与信用有关,要小心呵护你的信用,不讲信用会受惩罚。不要乱答应,乱承诺,要“言必行”,说到做到。承诺而不去履行,就会失信于人,因此受惩罚,失去合作机会。《道德经》也说“轻诺必寡信”,轻易许诺的人则少有信用。事实上,人类的合作半径远大于其他动物,信用是人类灵性和能力的表现,也是人类合作的基石。“谨而信”,说明人生要有一个信用银行的意识,要不断在里面积累信用。
“泛爱众”,就是广泛地去爱众人,这与墨子讲的“兼爱”相同,也是今天讲的博爱。但我们要注意孔子讲述时特有的顺序,他先讲了孝悌,这种人类特有的血亲之爱和血亲合作的灵性,然后讲“谨而信”,人对人讲信用,之后再讲广泛地爱人。这是说,用“信”字作为桥梁,把人类这种以“孝”为特征的血亲之爱、血亲协作延伸到整个社会,以此来奠定人类社会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使人类成为一家人,建立一个人与人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相互照顾的社会大家庭。当每个家庭都讲孝道了,人类也就是一家人了。孔子发现孝悌是人类有别于野兽的特质。将这个特质放大、推演至全世界,是孔子的根本梦想。
“而亲仁”,就是要亲近仁,靠近仁。这个“仁”,多数人译为有仁爱之行的人,但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仁”的价值准则。《论语》中孔子回答了不同学生关于“仁”的提问,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上面讲的这几句中,就可以知道“仁”的内涵。
首先是“孝”,孝敬父母,养育、尊重和顺从父母。其次是“悌”,敬重兄长,兄弟姐妹之间友好相助。然后是“信”,小心谨慎,对人讲信用。最后是泛爱众人,通过讲信用,把家庭的血亲之爱延伸到整个社会,把社会当成一个大家庭来进行治理,实现一个“孝悌信爱”为价值基石的大家庭、大中国、大世界。孔子认为,这样做对生命最有益。这就是“亲仁”,是孔子关于“仁”的社会理想。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意思是,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要求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好好学习文化。这个“文”,指的是诗书礼乐等知识。孔子认为,诗书礼乐所传导的价值其实就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人际关系准则既是知识层面的问题,更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如同学游泳一样,只有在实践行动中才能把握。
请注意,孔子讲的孝、悌、信、爱、仁都是人际关系。孔子教育的中心就是人际关系。中国人高度重视人际关系,喜欢讲关系、搞关系,在思想根源上与孔夫子有关。人生在世,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圣世界、人与自我这四大关系,孔子这几句话,讲的都是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怎么去观察和探索自然的规律,运用自然规律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科学问题,并不是孔子关注和精通的领域。人与神圣世界、与造物力量这个层面的关系,孔子有论述,他信天命,后面我们会讲到。孔子也关注人与自我的关系,比如上一章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指人与自我的关系。
总之,《论语》中主要论述了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神圣力量这三层关系,比较缺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会在后文中一一分析。
第四课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八》
“主忠信”,先解释“主”字。《说文解字》中说,“主”指灯上的火。还有一种解释,认为甲骨文中的“主”字也有点像搭建房屋的支柱。
灯上的火柱和房屋的支柱,是关于“主”字的两种最主要的解释。如果把“主”字理解为“灯上的火柱”,那么“主忠信”就可以理解为“忠”和“信”这两种原则和品德是照亮人生黑暗之路的灯火。如果把“主”字理解为“房屋的支柱”,那么“主忠信”就可以理解为“忠”和“信”是建立人生大厦的坚实支柱。因此,“主忠信”我们可以理解为要以忠、信为人生之光,以忠、信为生命支柱。
再看“忠”字。“忠”字上面是“中”,下面是“心”,意思就是要用心于“中”。那么这个“中”字,原意是什么呢?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冯时先生对“中”字提出一种解释,认为“中”字就是古代测太阳光的圭表的象形字。表,指直立的标杆;圭,是平放在地上、向东南西北延伸的刻板。直立的标杆会把日影投在圭板上,古代的史官们将其细心记录下来并研究,再向天下颁布时辰和历法,预报天气和节令。
我们现在说的立竿见影,其实就是从古代的圭表测影而来。在古代社会,确定节令历法是非常重要的事,如果时间和节令判断出现错误,会错失时机,造成农业、狩猎或放牧的灾难,甚至有可能带来整个部族的毁灭。在这个意义上,立表测影时这个标杆就必须立得正。杆子立歪了,影子就不正,史官们报的时间、节令和历法就不准确,就会造成大灾难。所以,立杆中正非常重要。测影要准确,立表就得中正,才能准确反映上天之道。中国古老的《周易》一书中反复强调要以“中正”的原则去观察上天之神道,其历史渊源就是圭表测影。
要准确报时、报节令,就得用心于中正,这就是孔子讲的“忠”字的古老源头。不仅立表要中正,人也要以中正为本,这样中正就逐渐成了品德标准。同时,圭表所立之处就是部族聚集的中心,所以“中”也有中间、中央的意思。
“忠”就是把自己当成测影之表,立身中正,准确传达上天之道。这样天下万民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和历法,才知道怎么去安排好工作和生活。这种以中正之德树立中正之表、以中正之表观测中正之影、向人间传达上天中正之道的人,就是中心人物。很显然,这个“忠”字原指忠于上天秩序。后人习惯把“忠”字解释为“忠于君主”,这不是原意,也不是孔子的意思。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说明他是忠于道的。孔子还说,“有杀身以成仁”,说明他是忠于“仁”的,而不是忠于某个君王。
“信”字的甲骨文,是一个人和一个口,指人说话。“信”字的金文字形是人在祭坛前对神明发誓。对神明的誓言是必须去履行的,因此“信”引申为说话算话、守盟约、讲信用。古代还把恒定的自然现象称为信,例如每年春天都会吹东南风,古人称之为信风。一年四季分为春夏秋冬,这是一种信。四季有恒定的秩序,不会混乱。农民知道春夏秋冬会如期而至,从而春种秋收,依节令安排农事。如果四季变乱,未来不确定,人们就无法安排农业生产了。
“信”,最初指神前的誓言,所以必须坚守,不然会受惩罚。后来引申为必须守信,同时也意味着为人必须恒定、可靠,这样别人才了解你,才可能与你合作。如果你不断变动,为人不可靠,别人就不敢与你合作。
理解了这些,再来看孔子所说的“主忠信”,“忠”就是用心于中,中正不偏地传达真理、上天之道,服务天下万民;“信”就是忠于誓言,成为一个品德恒定、可靠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今天的人也必须“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通常被解释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为友,似乎是孔子教育学生不要理睬那些本事不如自己的人,这样理解就偏了。鲁迅先生在《杂忆》中提到:“孔老先生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其实这样的势利眼睛,现在的世界上还多得很。”鲁迅先生这样的理解也是偏颇的。
我们要弄清“友”的内涵。前文解释过,“朋”指同门弟子,“友”指有共同志向的人。《说文解字》中解释“友”字,也说“同志为友”。“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跟在“主忠信”后面,“不如己者”是指在忠和信的准则坚守上不如自己的人。对不能“主忠信”的人,不要引为同志,不要视为志向相同,否则就违背了你自己的忠信标准。所以孔子的意思是,不要按照在忠信标准上不如自己的人行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理睬那些在坚守忠信价值上不如自己的人。
孔子有教无类,《史记》上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在这三千弟子中,水平不如孔子的很多,但孔子并不是不理睬他们,而是极为用心地教育他们,提升他们的品德和能力。所以,孔子在讲“无友不如己者”的时候,也并没有说“勿教不如己者”。
孔子是有一些等级思想的,他认为人的德性是有层次差别的,对那些在忠信上不如己的人,要去教育和提高他们,而不要降低自己的忠信标准去与之交往。这里讲的是忠信标准的问题,与是不是势利眼其实没有关系。
“过,则勿惮改”意思是有了过错就不要怕去改正。人不敢承认过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是觉得面子上不好看,或是考虑到利害影响等。人犯了错误并且自知,但不愿承认,而是想方设法去掩饰,这样就错上加错,人格也因此变得虚伪。
孔子之所以说“过,则勿惮改”,是以前面的“主忠信”为前提和标准的。一个人如果以忠信为主,就会忠于真理,坚守诚信。如果你忠于真理,就要坚守事实,有错就改。请记住“主忠信”的原则:人要忠于真理,忠于诺言。
第五课 君子食无求饱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十四》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意思是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对这两句话通常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孔子要学生克制物欲,反对追求财富,但这样的解释不妥。孔子并不反对富贵的生活,相反他认为追求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孔子在《里仁》篇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又在《述而》篇中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果富裕可求,就算给人赶马车,我也会去做的。可见,孔子对于追求富贵是肯定的。第二种解释是孔子教导学生要知足常乐。这也不妥当,孔子并不是一位知足常乐的人,他的一生永不满足,总在进取。如果他知足常乐,就不会辛辛苦苦周游列国。《礼记·檀弓》中记载,孔子去世前曾这样悲歌:“泰山倒塌了,梁柱折断了,哲人枯萎了!”尽管孔子的理想没有实现,但他不失为一个十分执着、努力进取、至死不懈的人。
以上两种解释都没有抓住要点,要准确理解孔子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两句话,我们得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一下孔子讲话的对象——孔门弟子的经济状况。
学术界对孔门弟子的社会阶层和经济地位做过不少研究和分析,总的结论是:孔门弟子中破落贵族子弟居多,还有少数平民家庭的孩子,多数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贵。那些著名的弟子中,只有子贡后来从商致富,其他弟子多数是穷读书人,如颜回、曾子、子夏等人曾一度很穷。
孔子自己也出身贫贱。我们在第一讲中说过,孔子三岁时成了孤儿,由母亲独自一人辛苦抚养长大。孔子虽出身社会底层,但有志于学,好学上进,办学讲学,逐渐有了社会声誉。“学而优则仕”,大约从五十一岁到五十四岁,孔子在鲁国出仕为官,从中层官员一直做到大司寇兼代理国相。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希望得到诸侯卿大夫们的赏识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但未能如愿。六十八岁后回到鲁国,潜心整理研究诗书礼乐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以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
孔子虽然在政治上遇到许多挫折,但他好学深思,作为学者的社会声望愈来愈大。诸侯和卿大夫对他时有馈赠,加上弟子们的学费,孔子虽谈不上富裕但也不贫穷,他的物质生活是有保障的,还能帮助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
从平民到名人,孔子本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提高的过程,就是学习改变命运的过程。一位从底层奋斗成名的导师面对一群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对学生们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有着特定的涵义。那就是:虽然吃不饱,住不好,但不要在乎,不要气馁,不要把生命的关注点局限在眼前的吃和住上,要着眼未来,好学上进,好好做事,集中力量提升自己,因为命运的上升取决于完善和提升自我。
孔子激励弟子们过一种专注于学习的上进人生,而不是关心眼前吃住的人生。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就是,要过一种关注人力资本投资的人生,而不是一种关注物质消费的人生。
可以想见,对这些穷学生来说,孔子的话是一种很大的激励。因为孔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自身经历,就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一个活生生的见证。
“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是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孔子在《论语》其他篇章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如在《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迅速。
“敏于事而慎于言”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首先,孔子教育的对象主要属于“士”阶层,“士”就是帮君主和卿大夫做事的专业人士,属于执行层人士。“士”阶层的人,如果没有强执行力,就很难得到信任和任职。任何机构的领导都不会喜欢夸夸其谈的下属,所以对“士”而言,首要的就是能不负重托,忠信为本,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此外,这句话还有另一个更深层的涵义,与孔子本人的宇宙观有关。《阳货》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孔子说:“我不想说话了。”子贡回答:“您如果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上天说了什么话呢?可四季照常运行,万物自然生长。上天说了什么话呢?(天何言哉)”
孔子认识到上天的存在,是通过万物生长和天地秩序感受到的。上天创生万物,运行秩序,就是上天之大德。上天创生世界,天命主宰历史,上天似乎就表现出了“敏于事而慎于言”的特性。天生德于我们,我们要以上天为榜样,无声地行动,有所创生,带来秩序。孔子很少谈宇宙,但他是一个有宇宙观的人。他所讲的“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有“天何言哉”的宇宙观背景。
孔子关于“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说法,也涉及他的语言观。这句话给我们的印象似乎是话说多就不好,这样理解对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论语》和《圣经》,就能看到两者在语言观上的差异。
《圣经》开篇是这样的:“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深渊上面一片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圣经》认为,宇宙万物是上帝之言创造出来的,语言的逻辑与上帝创世的逻辑是统一的,语言中有创造的力量。因此,受《圣经》影响的国家和民族非常重视语言的表达和训练,他们认为创造在语言中。
《论语》记录的主要内容就是孔子和学生的对话。作为老师,孔子的话还是挺多的,不然怎么会有《论语》这本书呢?孔子讲“敏于事而慎于言”,并不是要学生不表达自己,而是鼓励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孔子本人是很重视语言表达的,之所以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是要我们深思熟虑以后再表达。如果胡乱表达,会被人瞧不起;而如果不敢表达,我们的创造力就释放不出来,所以要“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向有道之人学习,以有道之人为榜样来校正自己的偏差,这就是好学。
孔子讲有道之人,指的是能遵循和实现上天之道的人。上天之道是什么?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就是上天之道,上天于悄然无声之中创生万物,运行万物。有道之人,就是能创生和保护万物的人,而不是毁灭万物的人;是能带来秩序的人,而不是造成混乱的人。所以,怎样可称为好学?向有道之人学习,努力带来创生和秩序,就可称为好学了。
第六课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二》
有子,即有若,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有若小孔子43岁,大约生在公元前508年。《论语》中有子和曾子并称子,子即老师的尊称。有若的话排在《论语》第二句,紧跟在孔子第一句话的后面,可见他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从《论语》的编排看,有若和曾子都应是组织编撰《论语》的重要力量。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意思是,为人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者,这样的人很少。“孝”,指孝敬父母。“孝”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奉养父母,一是顺从父母意志。“弟”,即“悌”,指弟弟顺从兄长。要求弟弟顺从长兄,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社会中重要的制度取向,这句话总体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为人孝悌,就会习惯于敬重和顺从权威,这样就不容易去冒犯上级。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好作乱的,从来没有。政治上的作乱,就是以下犯上。如果人无以下犯上之心,就不会在政治上作乱。有若思考政治权力的稳定,是从政治—心理学角度来讲的。人没有犯上作乱之心,就不会有犯上作乱之事。在家庭生活中习惯了孝敬父母和顺从长兄的人,会养成敬重等级、顺从权威的个性,在政治上犯上作乱的心理也会被弱化。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致力于根本性的工作,根本性的基础建立起来,治理之道就生出来了。君子治理国家,要致力于做那种源头性的、根本性的工作。有若讲的这种源头性的、根本性的工作,就是通过家庭中孝悌的教化,养成人顺从权威、尊重等级的习惯,以此消除在政治上犯上作乱、冒犯上级的反叛心理。因此,“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推进全社会的孝悌之道,这是行仁道的根本性工作。
有若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两个问题。
第一是他的泛政治化思维。有若是从清除政治上的犯上作乱这一特定角度,也即从君主贵族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待家庭中孝悌的价值的。他关注的是家庭伦理中的政治价值。有若看待家庭伦理问题,完全是政治化的视角,他把家庭成员内部的等级关系当成国家政治稳定的等级关系来处理,为政治权力进入家庭伦理开了一道思想之门。这是一种政治一元化的思维方式,把一切社会问题视为政治问题,政治权力掌控一切,一直渗透到家庭关系中来。而有若对政治问题的理解,就是维护政治权力的稳定。
这种把一切视为政治、从政治权力需要出发来评价和掌控一切的思想方式,对中国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影响深远。一切都是政治,因此政治理应管制一切。经济是政治,文学是政治,艺术是政治,科学是政治,伦理是政治,家庭是政治,天下没有不归官员管的事。政治当然与社会其他领域的事情有联系,但同时政治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类的生活领域各有自己的运行规律,社会分工本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政治是人类公共事务,人所从事的政治工作是人类职业的一部分,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社会分工,从政人员与普通民众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有若这种泛政治化、用政治权力的剪刀来裁剪社会一切活动的思路,和现代社会的职业分工、各职业相互尊重的精神差距太大了。现代社会中,政治工作是一种提供维护秩序服务的职业,而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统治。
第二是塑造顺服的人格。对有若来说,儒家教化的目的就是让人顺服,子女顺服于父母,弟弟顺服于长兄,民众顺服于官吏和君主。家庭中顺服父母兄长,到社会中顺服长官君主,这样社会就稳定了。人人听官员的话,人人顺服君主的意志,这样就天下太平,就是有若的仁的境界。
教化的目的是训练出民众服从的灵魂、顺从的精神,这就是有若对政治的定位。孝悌只是让民众服从的一个手段。有若的考虑中只有民众服从的义务,没有朝廷如何向社会提供服务、承担义务的问题。
如果是在一个封闭、完全自给自足的社会中,这还有一定的合理空间。资源有限,要使社会不动乱,对权威秩序的顺从有一定必要。但这样的结果是,民众会被训练得习惯于服从权威,不敢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想法,因而也就非常无能和衰弱。面临对外竞争,这样的民众缺少创造力;遇到对外战争,这样的民众容易被征服。
孔夫子是有个性的,季氏家对他不友好,卫灵公对他不礼貌,他会果断辞去官职,保有一份独立尊严。但如果按照有若的做法,孔子这样的自由个性也要被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