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钢琴艺术史(音乐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古钢琴

古钢琴的历史渊源

古钢琴和钢琴的构造原理可追溯到古希腊的独弦琴(monocord)。它是公元前6世纪由毕达哥拉斯创制的。其外形十分简单:长方形的共鸣箱上张着一根琴弦,弦下边支有可以移动的楔形琴马。用手指甲或拨子拨弦就能发出声音。这种琴当时专供审度音律和研究乐理之用,它所证实的原理也就是制作一切弦乐器所依据的理论。

中世纪的波斯地区出现了索尔特里琴和杜西马琴。它们在外形和构造上很相似:呈梯形或四方形的琴箱上张着几根琴弦,可挂在颈项上演奏。但这两种琴的演奏方式不同,萨泰里琴是用羽管制的拨子或者手指甲拨弦发音,而德西马琴则用木槌击弦发音。它们最初由波斯地区的朝圣者和十字军带到欧洲,后又流传到东方。德西马琴在18世纪传入中国,成为扬琴。这两种琴对于古钢琴和钢琴的制作都有直接影响。

古钢琴有两种,一种叫楔槌键琴(Clavichord),另一种叫羽管键琴(Harpsichord)。

楔槌键琴

楔槌键琴约于15世纪初诞生在欧洲,16世纪与琉特琴同时盛行。楔槌键的琴身为长方形木匣,最初仅2英尺长,没有琴腿,可置于桌上或者随身携带;后来增添琴腿,成为家具的样式。

figure_0014_0003

图二 楔槌键琴

琴弦用铜丝作,琴键方向与琴弦垂直。手指按下键后,竖于琴键另一端的木杆立刻上升,木杆上端的T形铜片(楔槌)便压弦而发音,如同小提琴的弓压在弦上。在压弦的同时,将弦划分为二,较长的一段可以自由振动,较短的一端则被绒布制止。18世纪以前的楔槌键琴上,一根弦可发几个音,即可以在同一根弦上使用几个铜块,产生几个不同的音。因此它的琴键多于琴弦(9弦35键)。到了1720年,楔槌键琴改制成一弦发一音,并且从一音一弦增加到一音二弦或一音三弦,以增加音量。在18世纪中后期还出现带踏板的楔槌键琴。楔槌键琴的音域在16世纪中为4个八度(C—C3),到17—18世纪为5个八度。

楔槌键琴(特别是18世纪以前一弦一音的琴)的音量很有限,整个力度范围仅在pp~mp之间,因此适宜家庭或小客厅里作为独奏乐器弹奏,而不宜在大庭广众前演奏。它的音量虽小,音色却优美柔和。由于音是靠手指压力发出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演奏者控制声音细致的强弱变化甚至微小的音高变化。楔槌键琴的琴键不仅重量轻而且宽度窄,触键灵敏,演奏技术容易,只须用中间三个手指弹。上行用三、四指,下行用二、三指。更重要的是,手指只要在琴键上反复加压便可模仿提琴的揉弦音和人声的颤音,使声音不仅可以延长而且还能继续增强。因此这种古钢琴最适宜表现抒情性的旋律。

但是,由于它音量太小,功能不够,17世纪下半叶开始被羽管键琴所排挤。惟独性格内向的德国人对楔槌键琴特别偏爱,一直延用到18世纪末。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乐器体现了演奏者的手与键、耳与心之间最完美的结合。20世纪在复古思潮的影响下,楔槌键琴被大量仿造用以演奏巴洛克的键盘音乐。

羽管键琴

羽管键琴又名大键琴(Klavie-cembalo),据说最初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与楔槌键琴在欧洲同时流行了一、二百年,到17世纪后半叶在德国以外的国家排挤了楔槌键琴而占主导地位。16世纪首先由葡萄牙传教士传入中国,以后又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

羽管键琴的外形与现在的三角钢琴相似(但有时呈梯形平台式),高低音的琴弦长度不同,由羽管或皮制的拨子拨弦发音。从发音原理来看,索尔特里琴是羽管键琴的前身。羽管键琴的机械装置要比楔槌键琴复杂。琴弦方向与琴键方向平行。手指按下琴键,琴键内端的木杆(顶重器)立刻上跳,装在木杆顶端的拨子随即拨动琴弦而发音。每一琴键上可依次装置若干不同材料的拨子以产生不同的音色,亦可分别拨动长短不同、音高间隔为八度音程,如音高为4英尺、8英尺、16英尺的琴弦。羽管键琴上装置了许多音栓,来控制和调节音量、音色以及高低音弦的变化。18世纪的羽管键琴,已发展成有双层键盘并加了踏板。第二层键盘的拨子材料与第一层的又不同,可以发出另一种音色。踏板的功能是控制一弦独鸣、二弦同鸣或八度同鸣(混响音)。两层键盘之间装有连接器,由音栓控制它们同时发音来增大音量。羽管键琴发展到后期,音栓愈装愈多。音栓最初靠手控制,后改为用踏板控制。

figure_0015_0004

图三 羽管键琴

羽管键琴的音量比楔槌键琴大得多,力度范围可以从p~f,音色也较明亮辉煌。由羽管拨弦发音,声音清晰而有穿透力,但是音色较硬,音值较短,长音不能保持。适宜断奏(staccato)和非连奏(non-legato)而不宜连奏(legato),故不宜表现歌唱性的旋律而适宜演奏华彩性、舞蹈性的乐段。这种键盘乐器的音域从3个八度到5个八度不一,视琴的大小而定。

在羽管键琴上,音量和音色的变化不是由手指触键,而是靠音栓来控制的,所以音量只能作阶梯式的变化,而无法实现渐强或者渐弱的效果。于是羽管键琴琴家经常借助速度上的微小变化,即用所谓“缓急法”(agogic),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和音乐上的张弛感,有时也用装饰音来表现重音。

比起声音纤弱的楔槌键琴,羽管键琴的声音既洪亮又清晰,可以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演奏。它既可作为独奏乐器,又可作为合奏乐器。尤其是在时兴“通奏低音”[1] 的巴洛克及古典时代初期,羽管键琴更成了当时教堂、歌剧院和宫廷乐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17—18世纪虽说是羽管键琴的全盛时代,但是由于人们不能通过手指触键直接改变音量和音色,致使演奏者与乐器之间的关系比较间接,不能充分满足演奏者的主观表达欲望,于是在18世纪后半叶被新兴的钢琴所取代。

20世纪随着巴洛克音乐的回潮,羽管键琴重又复出。人们不仅精心仿制而且还不断改善其性能。现代化的羽管键琴可以有七个踏板用以扩大音域和改变音色,甚至还有用以调音的微调装置。羽管键琴的演奏会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盛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