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 言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准》为领航旗帜,语文学科教学研究逐渐走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新方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来落实,要通过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来落实,各个学科都必须依据学科特点来确立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由“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构成。要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语文教学实践来落实,因此语文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水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为语文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这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促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定必定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由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是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以选文为主体的教材,其教学目标不是那么明确而有序,所以,我们有些语文课常常偏离语文教学正轨,要么上成了思品课,要么上成了科学课或者语言文字课、文学欣赏课。没有处理好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之间的关系。尤为突出的是,语文教学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零碎、无序,缺乏层次感,缺乏系统性、序列性,缺乏听说读写方法和思维训练。一个知识点、一种语言能力,小学在教,初中在学,高中还在重复,耗时低效。所以,确定准确的语文教学目标和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甚为必要。

携着诸多教学困惑,重庆市南岸区十三位语文人(曾敬、何祖俊、程勇、王霞、刘学平、谯守宇、赵萌、邓韵文、曹德荣、梁奕、游天琪、任宇虹、周英)在曾敬骨干教师工作坊集结,意图探索语文奥秘,打开教学枷锁。在区教研员曾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秉承着语文有温度,教学有深度,目标有宽度的教学信念,以厚实的文学素养作为稳步前行的基础,以高质量的德育水平作为乘风破浪的利器,并带着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着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出发,研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学习,充分调研,认真实践,修正补充,反复打磨,通过五年多的努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路和案例,为了将研究成果逐步推广,我们将相关教育实践整理成册,公开出版。

本书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阐述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我们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愿景,厘清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针对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上册的讲读篇目,严格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实现教学目标指导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每一篇教学设计都列出了该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以及对应的教学内容,同时精选了一个教学片断进行示例。第三部分是精品教学案例。我们精选了《穿井得一人》和《回忆我的母亲》等六篇课文在南岸区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多次的教学实验,最后形成了18 个层次分明各有特色的教学设计,更有力地支撑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经过五年多的艰苦探索,我们的成果即将出版,本书既是重庆市南岸区首批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坊——“曾敬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坊”的成果之一,同时也体现了南岸区中学语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

本书主要写作者为曾敬、赵萌、何祖俊、程勇、王霞、刘学平、谯守宇、邓韵文、曹德荣、梁奕、游天琪、任宇虹、周英等教师。曾敬作为负责人,在本书的策划、组织、指导、编写、修改、统稿等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

同时本书得到了南岸区教育委员会和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相关领导及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常明副院长、全国语文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谭蘅君秘书长等领导专家的指导,在此一并感谢。

那年花开,我们撑篙寻梦,用问题与活动激活思维,用执着与激情唤醒生命。

因时间仓促,书中错漏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同时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交流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