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部凿井法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您说得没错,这是孩子们在小学六年级时学的一篇课文《詹天佑》的片段,而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课堂上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往往采取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孩子们理解。
大巴车穿越几十条隧道,孩子们在做隧道的统计图表的时候,正好可以将语文课上的内容拿过来进行情境教学。这些隧道中,有的长达4000 多米,最长的长达6000 多米,正好有时间,让孩子们体会要开凿比较长的隧道,如果仅仅从一个方向开凿,工期会特别长;如从两端同时开凿,就会有两个工作面,会缩短工期;如果在中部打一个竖井,从竖井再向两头开凿,就又增加了工作面,工期又会缩短。在这样的情境下,这个教学重点可以说是一点即通。在地理学上,有“分水岭”的概念,小学没有地理课,初中才有。但是,穿越野三坡地区向坝上地区行进途中,就有典型的分水岭,而且那一处的隧道就叫“分水岭隧道”。这个时候,就要让孩子们简单了解什么是分水岭,让孩子们观察分水岭两侧的地貌明显的变化,留意两边植被的明显不同。等孩子们初中地理课上学到“分水岭”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印象深刻。
坝上地区,中午的太阳好晒好晒,要戴好帽子或者打上遮阳伞,要穿上防晒衣,女孩子要抹上防晒霜。但是,孩子们的行李中,还备有一身长上衣和长裤子。为什么呢?一早一晚的,天气还比较凉。
坝上的宾馆基本上是不装空调的。为啥?因为根本用不着,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盖被子。去鸣沙山、月牙泉的时候,要等到傍晚五六点钟的时候才去。为啥?白天太热了,沙子上烫得慌,这里的天黑得晚……晚上睡觉前,屋子里开着灯的时候,要注意关门窗。为啥?因为会有大量的飞虫飞到屋子里。这些事放过也就放过了,其实呢,这都是和孩子们以后要学的课程内容是有关的,如:什么是“昼夜温差大”?什么是“日照时间长”?什么是庄稼的“生长期”?为什么说“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时差”是怎么回事?一天内什么时候气温最高、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是昆虫的“趋光性”?……
在野狐岭军事要塞,“802”军事演习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有一些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的塑像,著名的有雷锋、张思德、马宝玉。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由雷锋到《雷锋日记》,到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到“雷锋精神”,到当今社会的“义工”和“志愿者”;从张思德,到中学的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从马宝玉这个英雄,自然要跟孩子们谈到小学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但是,现在的教科书还是有些局限,课堂也太封闭,孩子们不明白当时舍身跳崖的五位英雄到底谁英勇牺牲了,谁侥幸活了下来,后来怎么样了?我们就要适当地给孩子们加以补充。
有一个笑话。团队中有五个大个子男生,经常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装卸行李,干一些力气活。我就称呼他们为“五壮士”。结果,其中的小张同学不乐意了:“希乐舅舅,您别把我们说死呀!”我就跟他们讲,这“五壮士”跟“五烈士”的不同含义,就给他们补充关于葛振林和宋学义两位英雄侥幸存活下来,以及他们的晚年生活。后来,“五壮士”组合就成了一段佳话。在大巴车上看电影,更是如此。去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要先看一下关于周总理的纪录片;去野狐岭军事要塞,一定得看看反映蒙金野狐岭之战的《苍狼决战》;去山东威海刘公岛就一定要看看《甲午大海战》;返程的路上,也要给孩子们播放一下《城南旧事》这样的可以引领孩子们进一步读书的优秀影片。这样的课堂,远比普通的课堂更广阔。
不是故意的
老师,
课文没背熟,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昨天晚上我已经背过,
谁知道睡了一夜就会忘!
老师,
应用题没做对,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解答,
谁知道跟您的做法不一样!
老师,
作文中有错字,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一直以为这样写是对的,
谁知道被您画上了红杠杠!
老师,
我特别想什么都会,
我特别想从不出错。
我特别想知道——
您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