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新朋友:共生关系
如果狩猎采集者既不想丧失流动性,又希望拥有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好处,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交换,即拿狩猎采集的产品与周边农业社会进行交换。这样的关系使得狩猎采集者既可以继续保持其流动的生活方式,同时获得较为安全的食物保障,来自农业社会的耐储存谷物产品、纺织品、工具等增加了狩猎采集者抵抗适应风险的能力。而农业社会则可以从狩猎采集者手中获得动物皮毛、肉食和其他森林产品,这种交换也有助于农业群体专事农业生产,无须分散劳力。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我们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共生关系。民族学材料中,狩猎采集者很少孤立生活,他们与周边农业社会或多或少有交换关系,从热带雨林地区到寒带地区都是如此,虽然这些狩猎采集者常常被认为是与世隔绝的群体,其实并非如此[24]。大兴安岭地区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被称为“生活在山岭上的人”,他们与周边农业群体有着广泛的交换关系[25]。尤其是热带雨林地区,狩猎采集者通常与周边农牧民发展互惠的关系,他们在农忙季节到农业群体中来打工,或是交换森林产品[26]。考古材料中也可以见到类似现象,如北欧史前时代[27]。
这种互惠关系在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尤其适用,比如狩猎采集者可以利用山林地带进行狩猎,农业群体利用河谷地带农耕。热带雨林周边通常是疏林草原,农业群体难以利用热带雨林,狩猎采集者群体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中欧新石器时代就保留了类似互惠关系,农业群体在山坡的黄土地带从事农业,而河谷沼泽区域还生活着类似于中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28]。他们比邻而居,互通有无。早期农业系统还不完善,谷物种植与畜牧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不能利用畜力来耕作、运输,也不能很好地利用奶、毛、皮甚至粪便等畜牧产品。而对狩猎采集者而言,他们的生活空间受到农业群体的不断侵蚀与分割,同样难以保持完整独立的生计方式,来自农业群体的产品也就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这种互动可以部分解释人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成功适应[29],从前不适于人生活的区域因为有农业群体的支持,部分群体因此能够以狩猎采集的方式开拓热带雨林这个新的生境。
一般说来,两种群体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农业群体,而非狩猎采集者。农业群体有更高的人口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更高的食物产出,狩猎采集者的人口则不断流失到农业群体中(以出嫁、入赘、打工、收养等方式)。随着农业群体人口的增加、技术的提高,他们逐渐扩展到从前难以利用的区域,如他们可以排干沼泽,进行耕作,或是培育出适合山区种植的品种。狩猎采集者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侵吞,他们要么选择加入农业社会,要么再往更边缘的环境迁移。双方的互惠关系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最终瓦解,但在农业起源的最初阶段,这种互惠关系既保证了早期农业者维持脆弱的生产方式,同时使部分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能够持续下去,而不必采用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