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贤王府趣闻(一)
不过这只是王相与王相夫人的认知,可在王皇后眼中,她依旧是王家最受宠的小女儿,依旧是只要有需要,就可以随意向父母伸手的王家宝贝。
皇上自登基起就以勤俭为先,后宫自是效仿,就是太皇太后,平日里都是节衣缩食着过,一季只做两身新衣裳,平常一餐也就才三菜一汤外加盘时令水果。
偏偏王皇后自小被家里娇养惯了,宫中这种节俭的日子她哪受得了的?
不过她蠢也没蠢到敢和太皇太后对抗,再说现在她虽担着皇后的名儿,凤印却掌在太皇太后手中,她便是想多支银两也没那个权利。
因此,她只得向家中哭诉抱怨。
王相夫人再怒其不争,可终归是自己宠了十几年的老来女,每月都从自己的私已中拿出近一半送进宫里。
别看一半似乎不多,王相夫人的私已可不少。
光是在京中的铺子就有十来间,其中还有两间是金银楼。京外的庄子足有六个,一年光是收上来的粮折算银钱就不下万两。
每月到王皇后手里的银票,那都是在不下两万两数。
“这个月,怎么……?”只有五千两?
王皇后觉得喉咙都有些干,她平日里大手大脚惯了,随意个打赏就是银珠子金珠子出去,一月只五千两够干什么?
路嬷嬷一脸面瘫,“皇后娘娘,夫人说,您看到银票,应该就什么都明白了。”
不,
她不明白。
不过路嬷嬷是王相夫人身边的人,皇后还受过她的教导,对她有着天然的惧意,因此心里再不满,也不敢说什么【这也是王相夫人让路嬷嬷来送这次‘上供’的原因】。
而是心里根本没去深想其它,只是盘算着手里的五千两这个月在宫中应该怎么安排。
是省了贤妃宫里的消息,反正最近她不得宠。还是少打听王婕妤的事,一个小小婕妤,就是再得宠反正也碍不到她一个正宫的事儿……
……
君槿澜负责了采花案,但他本不是刑部的人,按理刑部的其它事儿与他无关。
可谁让君槿澜向皇上借了禁卫的调度权呢,刑部那个姓鹤的不要脸尚书,就将许多沉年欺压的案卷归整归整给送到了定国王府,还美其名曰为讨教。
君槿澜有个不少人都知道本事,他的记忆力特别好,真正的过目不忘。
可不是看个书能一目十行什么的,而是只要他见过的经历过的,哪怕只是从旁而过随意的一个声音,他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可以说他的脑子和电脑储存盘差不多。
鹤尚书有时想,可能也正是因为这原因,澜王的身子骨才会一直要死不活的只能靠内力硬撑着,慧及必伤嘛。
鹤尚书倒是没要将自己的职责压到澜王身上的意思,就是想着禁卫现在算是在澜王手中,禁卫所汇报的消息有些可能有利于破沉疴案件的,他们正常人也许一个不注意就忽视了,澜王有这样的能力,也许就能给注意到了呢。
鹤尚书的心思君槿澜不是没发现,但无奈他自己的能力有时真挺讨厌,就是不想理,真察觉有异时自然的脑海中曾经所见过听过的就会呈现出来提醒他。
因此,还真被鹤尚书给占了便宜,只两天就破了俩沉积了都快十年的重案。
一个是灭族惨案,案发在九年前夏,案件发生在位于京都外城北街尾。
那是一贫民一家,共十三口。
家中老太太过寿,虽贫但孩子算是孝顺,两子一女还是合资给老太太办了寿宴。
也就是一家人吃个饭,团圆一下。
两个儿子两儿媳,一个女儿加个女婿,还有一个只七岁一个只三岁的孙子,一个刚满月的孙女,及女儿的双胞胎只五岁的外孙和外孙女。
整整十三口,只一夜间……
夜间邻居有听到惨叫出来察看,倒是看到了凶手,只夜间昏暗,邻居看得并不清晰,后来刑部倒是抓到了几个可疑人员,可邻居却辨认不出来。
因此案件也就一直悬在了那儿。
这个案子能被君槿澜所破,当属巧合。
得知君槿澜都能负责刑部的案子了,京中不少人的脑子就活跃了起来,因此这些日子定国王府收到的请柬是着实不少。
经过了张管家挑挑捡捡,最终摆到君槿澜面前的是不太好推的几份。
“贤王请宴?”君槿澜有点惊。
老贤王今年已六十有七,算是高寿了,不过他年经时尚武,老了也非常注重健康,因此现今身体依旧康健。
不过老贤王这人到了晚年后喜清静,从来就不爱什么宴会聚会的,就是别人请他,只要不是实在面子上过不去的,他都懒得去。
怎的自个儿还办起宴会来了?
张管家有些一言难尽,“爷,您忘了贤王去年喜得贵子了?贤王这是给老来子办周岁宴。”
老贤王这人,还真挺一言难尽。
禺国因曾经战事不断的原因,多少有些重武轻文,现今依旧位高权重在朝中有话语权的王爷,一般大部分都是武王。
老贤王也是其中一个。
不过老贤王的一言难尽,和他是武是文没大关系,而是他的后宅。
老贤王一生正妃有七,元配出自容王府,是容王的嫡亲大姐,为老贤王生下长女后不到一年便病逝。
说皇族仁义,有一点是其它世家还真比不上的,那就是对妻子的尊重。
没有明文规定,但皇族中一般嫡子未出是不会有庶子的,嫡妻有孕时也一般不会纳妾。
这还要归功于禺国的第十六任皇后——锦仁皇后。
锦仁皇后成为了太后之后,在皇后有孕时,朝中便有人提议因皇后无法服侍皇上,该给皇上选妃。
锦仁太后将那人骂得那一个狗血淋头,更是直言道:‘皇后为皇上辛辛苦苦孕育下一代,这时皇上不是爱护皇后反而去睡其它女人让皇后伤心,还是个人吗?’
就是从这时开始,皇族宗亲对于妻子的态度,都是可以不爱但必尊重,几乎就没有妻子孕期会纳妾这一说。
可也只是几乎,并不是全部,这里面就不包括他们朝中的这位老贤王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