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拒绝的方式
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得体地拒绝别人。他们担心对方会因此讨厌自己,或者因此导致以后接不到工作,所以即使是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的事情也会答应下来。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首先请大家记住,“拒绝”针对的是事情,并不意味着得罪别人。
很多人觉得拒绝就意味着得罪别人。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相反,有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怎么拒绝而接下了工作,最后却给对方带来了麻烦,才会导致关系的恶化。想要得体地拒绝对方,其实是有诀窍的。
例如,在拒绝对方时,并不一定要把理由说清楚。还有,如果不想做,就不要给对方暧昧的答复。要让对方明确地知道你“不想做”或者“不想去”。如果想要维持双方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提出一个替代方案。
希望本章的内容能够帮助您学会更加得体地拒绝别人。
第19条
“应该能吧”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很容易招来误解。
“应该”一词本意是指“理应如此”“理所当然”。很多人会用“应该吧”表示“某件事情不出意外的话很有可能实现”。
然而最近,很多人在可能性不是很高时也会使用这个词,他们觉得只要不把话说得太绝对,之后就算是不想做或者做不了也没关系。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产生误会。
我的一个讲师朋友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他想请别人帮他准备演讲的材料,对方回答说“啊,那个我应该能准备”,结果他等来等去对方都没有发过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对方后来发现准备不出来,最终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对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使用“应该”这个词时,通常不会导致对方的误解。这是因为双方对彼此的语言习惯都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暧昧不清的词很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特别是当别人来拜托你时,使用“应该”来答复对方是很危险的做法。
在想要答应别人时,最好说“我可以”或者“我知道了”,想要拒绝别人时,最好说“我做不了”或者“这个有点困难”,这样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就可以避免误会,让双方都安下心来。
第20条
说自己“有点忙”相当于说“我不愿意为你花时间”。
在拒绝别人时,“忙”是一个很常用的理由。“我很忙”“最近事情有点多”“现在手忙脚乱的”,这些词大家都很常用。但是这个理由相当于是对对方说“我不愿意为你花时间”,听起来有些令人不快。正确的拒绝方式应该是“我这周抽不出时间,下周可以”,告诉对方自己具体什么时候有时间。
如果不是因为忙,而是因为工作的具体内容而拒绝对方,可以说“我缺乏……方面的能力”,或者“这方面业务的交接还没有完成”,将具体的理由诚实地告诉对方。这样对方也可以再想别的办法,比如再问问其他人,或者给你一些辅助来帮助你完成。
切记,不要一味地用“忙”来拒绝自己不想做和不会做的工作。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你没有进取心,失去对你的信赖。拒绝本身不是坏事,但是错误的拒绝方式会破坏你和别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拒绝别人时一定要说明自己做不到的理由,最好是能想出一个替代方案。这样的话即使是拒绝了对方,也能够得到对方的理解,不会让对方心生芥蒂。一个合理的替代方案也会使对方更愿意下次再将别的工作交给你来做。
第21条
拒绝的时候最好不要把理由说得太清楚。
日本人很擅长察言观色,不希望和别人起冲突,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也不愿意用“是”或“否”这种直白的说法。所以,在想要拒绝别人的请求和邀请时,总会用“我其实挺想做的,但是……”或者“我真的很想去,可是……”这样的说法来拐弯抹角地推辞。
但是如果这样说的话,对方可能会心想“你想做那就做啊”或者“想来为什么不来呢”,甚至有的人会直接说:“如果真的想来的话,就把别的事调整到其他时间吧。”
另外,如果用“我那天约了别人”之类的借口也不太合适。这就相当于说对方的优先级还不够高,容易让对方心里不舒服。所以在拒绝的时候还是直接说“我那天时间上不太方便”比较好。
还有,在拒绝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去医院”之类的理由来撒谎。有人就曾经用虚假的借口请假去迪士尼乐园玩,结果在那里碰到了公司里的人,最后事情在公司里传开,导致他的口碑一落千丈。一句不合适的话,就变成了自掘坟墓。
拒绝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两大原则,那就是“简洁”和“直接”。
第22条
总是说“我不行”的人,其实是想让别人来肯定自己。
用“我不行”这句话来推辞的人,一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为了公司考虑,觉得自己确实不行,不想给公司添麻烦。另一种则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他们说“我不行”“我做不到”,是想让别人告诉他们“你行”“你可以的”。事实上,很多人完全是无意识地做出这样的举动。
如果是前者的情况,可以将自己做不到的部分具体说出来,比如“我的xx能力还不足,无法完成这项工作”。这样也许对方还可以给你一些建议,帮助你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而如果是后者的情况,对方可能就会觉得你很麻烦,产生不好的印象。有的人会认为跟这种人最好划清界限,尽量少打交道。所以越是说“我不行、我不行”,想要吸引别人的注意,越是会被身边的人疏远。
有的时候一不注意,也容易脱口而出用“不行不行”来回复别人。而有的人被这样突然拒绝,会感到恼火或者受打击。所以“不行”这个词还是尽量少用为好,最好说清楚自己具体哪里不行,这样对方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第23条
不要用自己的“以为”来揣测别人的意思。
“我以为这个工作不是我负责”“我以为那个不用做”,这样的借口,想必大家一定都用过吧。
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所以会想办法找借口将错误的原因归结到别处,证明自己没有做错。可是这样的话在别人听来,就只是推脱责任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说“我理解错了”来主动承认错误比较好。同时,为了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一定要和对方商量好今后的应对方式,例如可以说:“请问今后应该怎样进行确认比较好?”
毕竟,人与人是不同的个体。如果不事先和对方确认清楚,自己“以为”的和对方的实际想法不可能会一模一样。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工作中不确认清楚,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
所以,最关键的就是跟对方进行确认,看自己的想法和对方是否有分歧,然后通过交流来达成共识。不要自己想着“这个工作做到这个程度应该差不多了”或者“这里不做应该也可以”,就算麻烦一点,也要先确认清楚。“问”与“不问”决定了人际关系中是否会出现裂痕,这一点一定要慎重对待。
第24条
不要只说“我不用”或者“我不会”,而是要和对方一起寻找折中的方案。
如今,邮件、社交平台、聊天软件等各种新型社交方式不断涌现,“经常用”和“不用”这些软件的人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
例如,当一群人想要在LINE或者Facebook上组建一个聊天群的时候,如果其中有人说“我不用这个”或者“我不会用这个”的话,该怎么办呢?这种单方面的拒绝会让其他人心生不快,感觉像是大家一起被这个人否定了一样。特别是在工作中,这样的回答方式会让对方觉得你缺乏工作热情。
当然,使用什么软件是个人的自由,不用某个软件也不是什么错,不应该受到批判和指责。但是单方面地回答“我不用”或者“我不会”,会使双方的关系产生裂痕。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提出其他的替代方案,或者向对方请求帮助。比如:“可以用别的软件吗?”或者:“这个软件我不会用,你可以教教我吗?”只要双方愿意拉近距离,一起商量解决,最后基本上都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如果对方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你,一定要记得向对方道歉并表示感谢。积极挑战新事物的心态也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25条
把问题抛回给对方,让对方代替自己说出结论的做法有些狡猾。
当别人请求帮助时,有些人不好意思直接拒绝,而是反问对方:“我可以拒绝吗?”
这种做法其实有些狡猾,属于自我防卫的一种。通过把决定权移交给对方,来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与之类似的,还有“我可以说‘做不到’吗”“我可以不做吗”等说法。然而,对方自然是希望得到你的帮助所以才来拜托你,这样问只会让对方无所适从。
这样的反问会让人的心里产生一些不安。因为这句话意味着,你希望对方能够主动察觉到你的不情愿,就此作罢。用这种方式来拒绝对方的请求很不礼貌,会让对方感到不快,所以惯于使用类似说法的人一定要尽量改掉这个习惯。
当你想要拒绝别人时,还是用最简单直接的说法比较好,比如“最近有别的任务要交,所以我做不了”。这样的话,对方也会体谅你的难处。
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基础。
第26条
不要光说“不”,最好能够提出其他合理的方案,展现合作意识。
当和朋友同事一起出去吃饭或旅游的时候,碰到自己做不到的事(例如吃辣或是坐飞机),你有没有立刻摆出一副“完全否定”的态度?可能你也是想提前把自己的难处告诉大家,省得以后给大家添麻烦。但是其他人听到后可能会觉得扫兴,认为你有些任性。
“我不……”听起来没有丝毫让步的余地,容易让听者感到压力。用这种说法,会让周围的人觉得你没有合作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同样的内容可以换一种说法,例如:“我不太能吃辣,可以点不辣的菜吗?”“对不起我坐不了飞机,可不可以直接在目的地跟大家集合?”用谦虚的姿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这里的关键是,不要因为自己不能做,就单方面否定和拒绝他人的意见。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对食物过敏,确实应该清楚地传达给大家,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和习惯。如果将自己的喜恶或是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所以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毫无余地的拒绝,可能会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