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文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游林虑西山记[1]

癸卯之冬十月[2],祁自苏门徙居相台[3]。明年秋八月,玉峰魏公自燕赵适东平[4],遂登太山[5],拜阙里[6]。将北归,过相台,会公谓祁曰:“吾闻太行之秀曰黄华,曰谼谷[7],尔其从我一游乎?”祁曰:“诺。”

初出安阳郭西四十里[8],渡洹水,俗号安阳河,夕宿辅岩邑馆[9]。翌日,同邑中士人尊酒坐池上[10]。池有数泉觱沸[11],如玻璃盆涌出万珠。柳阴映翳,颇萧洒。南谒宋韩谏议坟[12],魏公琦父也[13]。坟皆老柏参天。碑有楼,文则富郑公弼撰[14],王岐公珪书[15],皆完具。旁有浮屠[16],号孝亲院,石刻魏公所建。院规制宏敞,柱皆文石[17],佛像如新。茶坐西寮[18],彷徉竟日[19]。迟明西上[20],路皆坡陁冈阜[21],间以树林。行几四十里,过马店,望林虑诸山,若蚁尖,若黄华,若天平,若谼谷,齿立。玉峰马上笑谈,喜见颜色。前涉横水,水旧有石桥,甚巧丽,今圮坏纷然[22]。晡至林虑山[23],横峙天西,如城壁相衔[24],争雄角锐[25],泼黛凝青[26],而高下险夷不一。玉峰曰:“昔人称林虑名山,信哉!”暮会邑中士大夫[27],皆曰:“游当自黄华始,且北而南可也。”

明日,遂出北城,邑人张君佩玉偕往。西北约二十里,入槲林。林行一二里入谷。两崖夹径,径并东崖[28],大石鳞差[29],马足行甚艰。下皆绝壑[30],树木蓊郁,水声潺潺,使人耳目翛然[31]。前观山势峭拔奇伟,不觉失声叹异。又一里馀,崖豁地平[32],丛竹如云。竹中堂殿茅亭数处,乃黄华古禅刹也,今为老氏居[33]。道士数辈来迎,解鞍坐览,乐甚。殿之石柱,刻宋人题名及张相《天觉赋》、高欢《避暑宫》诗[34]。诗云:“南北纷纷似弈棋[35],高王霸业起偏裨[36]。情知骑虎非安计,岂是青山避暑来。”因忆王翰林子端《游黄华诗》[37],盖此寺废已久,王诗云:“王母祠东古佛堂,人传栋宇自隋唐。年深寺废无人往,满谷西风栗叶黄。”饭馀,屏骑乘,杖屦以西[38],涉小溪,行约一二里,山益奇,巅峰崭岫[39],回互掩映千万状,不可纪。山端有小峰抉出[40],如立指,号仙人峰。遇佳处,辄坐树下石,听流泉玉漱[41],鸟语譍人[42]。回视向来尘土中,便如隔世。又前数武[43],地平可耕。崖腋有草庵,且阑篱种菜芋,亦道士舍。西上,路浸高[44]。又二里馀,陟峻阪[45],号公主关,有崖,号梳洗楼。意其为前代帝子游衍迹[46]。汉武帝女弟封隆虑公主,岂此邪?坂皆巨石,若为堡砦摧裂[47]。无蹊径,扪萝以登[48]。又里馀,路穷,大岩合,若环屏幛。稍南,孤峰削成,拔地划出,号挂镜台。台西树林间,望山脊玉虹蜿蜒下垂,摇曳有声。迫视之[49],悬泉也。相与喑吒[50],因列坐台趾方石纵观[51]。盖泉自石门而下,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特诡异。其始来也,如飘风扇雪[52],弥漫一天。少焉,如骤雨落云,淋漓万壑。或如飞练千尺,腾掷不收,又如珠帘百幅,联翩下坠,乍散乍聚,乍缓乍急,乍去乍来,乍巨乍细,霏微滴沥,溅面洒肌,浩荡铿[53],惊心动魄,可以起壮志,可以醒醉魂,可以洗尘纷,可以平宿愤[54],亦天下伟观也。下潴为潭[55],澄泓湛碧[56],冰莹镜明,向之水声,皆其流派。迨出山而洑[57],不知其所往,此又异也。

步至岩东北,有大龛如列屋,可坐数十人。寻绎昔人题名在龛壁[58],玉峰健叹,以为东游未尝见此。移时,缅怀赵武灵王登黄华之上[59],与肥义谋胡服骑射[60],教百姓以强其国,亦一时雄杰。张君曰:“泉之上有路平坦,直抵天平[61]。望绝壁有石窍[62],曰青龙洞尾,盖门在天平也,其中暗黝多水[63]。东北有高欢避暑宫殿,址尚存,且有碑。以路绝,不能到。”又曰:“高欢葬此山石岩中,铁索纫其棺,尝有人见之。”祁旧读司马氏《通鉴》云[64],高欢薨,虚葬漳水西,潜凿成安鼓山为穴[65],约其柩而塞之[66]。盖距此不远,与所传小异。张又言,此山佳处甚多,惜不能遍历。

日斜,由旧路而东。石壁而堂[67],石像浮屠精致。行三四里,路忽分,张云:“由南而往殊胜。”崖转三潭,滟出大石间[68],相通,号叠研。皆流泉所潴,细流布石上,萦纡明澈[69]。潭水□□黝碧,云有蛟龙居。共坐潭侧啸咏,仰山俯泉,极快惬。南有古祠破裂,号王母祠。祠壁石刻云:“仙人王津葬母于此。”号仙人冢。土人祠以祈福[70]。祠前有大木九,今馀一焉。赵、阎光弼来游,赵镇侍行,盖宋宣和间人也。字画亦不凡。东有龙祠,颇整完,中有石刻纪异[71]。南则地复旷阔。行荒榛蔓草中里馀,复抵寺舍。会日已暮,骑出山,顾念胜游,如在天上。归而寝,不寐。

明发,邑中士大夫燕集,作一日留。会姚公茂诸君南来[72],相约同游谼谷。日昃[73],出南城三十里,入槲林,林比黄华颇大。林行四五里入山,路比黄华颇夷,谷亦旷,树木繁巨,水声比黄华差小[74]。渡溪,至宝岩寺,寺在竹间,旧有名刹,冠一方[75]。遭乱,惟二浮图在。大殿、经阁址宛然新构,功未毕[76]。其南崖号五松亭。亭亡,止馀一松,王子端记之。碑阴刻刘治中涛诗[77],涛亦闻人[78]。东北石屋号戒猴洞,洞中浮屠、石像及诸佛经刻在。石起高齐峰端,有檐甍隐隐,号金门寺云。有僧居,路险林深,游者罕到。会坐西轩,轩外竹成林。流泉琅琅[79],逾轩入竹,如檐溜声不绝[80]。东南山缺,瞰川原。虽峭密不及黄华[81],而宏邃有过之者[82]。寺有浴室,放泉以烧。旦入浴[83],神体爽。继饭馀,读张天觉《圣灯图记》及边德举寺碑文[84]。顷之,复杖屦西上。崖北转,有大石方丈馀,雪莹掌平[85],枕溪,号石席。上刻杜相公美所作铭[86],铭云:“溪石齿齿[87],溪水潺潺。鸣玉跳珠[88],水流石间。涓涓溪月,泠泠溪风。风吟松梢,月湛杯中[89]。欲醉而歌,既醉而卧。悠悠千古,浮云之过。”充相人,辞清婉,字画亦遒逸可爱。即共坐赋诗。起而前,山特变化出奇。林益深密,时时伫立从容。霜已降,树林有改色者,于青翠中间见红叶如春华。又清泉白石,举步如图画。天风卒至[90],树声与泉声杂,如笙竽、环珮交鸣,又若琴瑟未终,钟鼓迭起。日光下远,林阴萝影,玲珑斑驳,龙蛇篆隶交[91]。余数人者坐其间,谈道论文,自谓虽此世抢攘[92],亦片日如仙耳[93]。又三四里,路穷岩合,势如黄华山。岩巅飞瀑下流[94],亦如黄华水。山疑楼阁刻画[95],削蜡裁金[96];水则络绎萦绵[97],千丝万络。乃共坐泉间容与[98],天晴月明,映玩逾佳。珠网玉旒摇动半天外[99],晶莹闪烁,姿态横生。溅雪跳冰[100],潭面蜂起[101]。又相与赋诗道其事。岩下多大石,细流穿石罅作金铁声。旧有亭,号知胜,王子端作记,今无馀迹。

归途,题大石龛。晚出山,与公茂诸君别,第以不到天平为恨[102]。还宿林虑,雨,留三日。九月朔霁[103],还相台。越重九之明日,东北行四十里,宿邺镇。镇,古邺地[104],有曹魏所建铜雀、金虎、冰井三台故基[105]。暮,登台置酒,西望太行,所谓黄华、谼谷,皆隐约可辨。漳水西来,如剑如练,络北台而东[106],盖河朔胜处也。且其地南控大河[107],西连上党[108],东扼齐、魏[109],北负燕、赵[110],实天下襟喉[111],此自古英雄如曹、袁、慕容、高氏所以多据依[112]。又见故城隐嶙[113],冢累累相望,伤时吊古,良用慨然。徙倚至曛[114],宿南台道士舍。晓渡漳水,别玉峰南归。

后月馀,玉峰书来曰:“尔当为予记之。”乃援笔识其始末。

祁居代北[115],乡中名山已历游。尝谓太行魁天下[116],山富奇丽,志欲一览,然非偕巨公伟人不足称山之雄[117]。玉峰,祁姑之夫也,高名大节,一世所推。乃今邂逅得从之游,诚遂所愿。方将阶此过苏门,扣百岩[118],访盘谷[119],登天坛[120],西游河汾,观砥柱[121],上中条,览太华[122],入秦中,以迄天下形胜。已与公有成约,会当治行。嗟乎,世之人皆驱驰智力,以金帛车骑相夸豪,而吾侪独玩心泉石[123],放浪于寂寞之境,要之各有乐,未可以为彼是此非。至于后世,又不知其孰得失,况古之圣贤莫不乐山乐水!若夫究地理,考土风,辨古今,识草木,皆不可谓亡益于学[124]。姑从所好,以毕馀生。或有笑其迂僻者[125],亦不得辞也。

乙卯春正月之望谨记[126]


[1] 本文是长篇游记,描写行程、景物都很细致,作者把自然物色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描写,颇有动人之笔。文中描写石门悬泉一段文字尤见出色。林虑山,本名隆虑山,因避东汉殇帝刘隆讳改名。在今河南林州市西。

[2] 癸卯:为蒙古乃马真后二年,即公元1243年。

[3] 苏门:古县名。即今河南辉县市。相台:本指铜雀台,三国时曹操筑,在相州,这里代指相州。即今河北临漳县。

[4] 玉峰魏公:即魏璠,字邦彦,号玉峰。浑源(今属山西)人。金贞祐三年(1215)中进士,累升至翰林修撰。金亡后还乡,后被忽必烈征至和林,多有赞划,并荐名士多人。病卒,谥靖肃。东平:指东平路。元置。故治在今山东东平县。

[5] 太山:即泰山。

[6] 阙里:孔子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市内。

[7] 谼(hónɡ洪)谷:与“黄华”同为山名。二山是林虑山中的两座名山。

[8] 郭:外城。

[9] 辅岩:县名,元初属彰德府,后并入安阳。

[10] 尊:同“樽”。酒器。

[11] 觱(bì必)沸:泉水涌出的样子。

[12] 韩谏议:名国华(957—1011),字光弼。宋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人。太平兴国进士。大中祥符初,迁右谏议大夫。后卒于传舍。

[13] 魏公琦:指韩琦(1008—1075),国华子,字稚圭,自号赣叟。天圣进士。嘉祐元年(1056)官至枢密使。三年,拜相。英宗即位,进右仆射,封魏国公。

[14] 富郑公弼:即富弼(1004—1083),字彦国。洛阳(今属河南)人。宋天圣中举茂才异等,累擢知谏院。至和二年(1055)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即位,召拜枢密使,封郑国公。

[15] 王岐公珪:即王珪(1019—1085),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区)人。宋庆历进士。煕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宋哲宗时封岐国公。卒谥文恭。善文翰,文多宏侈瑰丽,自成一家。

[16] 浮屠:佛塔。这里指寺院。

[17] 文:通“纹”。

[18] 竂:即僧寮,犹僧舍。

[19] 彷徉:徘徊徜徉。

[20] 迟明:黎明,天将放亮的时候。

[21] 坡陁(tuó驼):亦作“坡陀”,这里指山坡。冈阜:山丘。

[22] 圮(pǐ匹)坏:倒塌损坏。

[23] 晡(bū不阴平):申时。即午后三时至五时。

[24] 城壁:城墙。

[25] 角:斗、竞。

[26] 泼黛凝青:形容山色青翠。黛,青绿色。

[27] 邑:此指林虑县(即林州),与上文“邑中士人”指辅岩县不同。

[28] 并:连着,靠着。

[29] 鳞差:像鱼鳞一样参差排列。

[30] (hònɡ讧)洞:本意为雾气弥漫无际,此形容崖壑深不见底。

[31] 翛(xiāo消)然:无拘无束,轻松的样子。

[32] 豁:开阔。

[33] 老氏:指道教。因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故云。

[34] 张相:指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蜀州新津(今四川成都新津区)人。宋崇宁初官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学士。大观四年(1110),除为尚书右仆射。高欢(496—547):一名贺六浑。东魏时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曾参加杜洛周起义。后依靠鲜卑武力,联络山东士族,掌握魏兵权,称大丞相。执东魏政达十六年之久。死后,其子高洋代魏称齐帝,史称北齐。

[35] 南北:指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从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其间政权分立,更换频仍。故曰“似弈棋”。

[36] 偏裨(pí皮):副将。因高欢最初参加杜洛周起义时任偏将,故云。

[37] 王翰林子端:即王庭筠(1156—1202),字子端,号黄华山主,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今辽宁营口)人。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著有《王翰林文集》等。

[38] 杖屦(jù具):扶杖步行。屦,麻制的鞋。

[39] 崭岫:险峻的山崖。岫,山穴。

[40] 抉出:突出独树的样子。

[41] 玉漱:形容泉声清脆如玉。漱,冲刷。

[42] 譍(yìnɡ映):应答。

[43] 武:古代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44] 浸:渐渐。

[45] 峻阪:陡坡。阪,坡。

[46] 帝子:公主。游衍:纵意游乐。

[47] 堡砦(zhài寨):古代战争中所修筑的防御工事。砦,同“寨”。

[48] 扪:抓。

[49] 迫:靠近。

[50] 喑吒(yìn zhà印乍):惊呼。

[51] 台趾:台脚下。

[52] 扇雪:犹扬雪。

[53](hōnɡ烘):钟鼓相杂之声。这里形容水声宏大。

[54] 宿愤:久积的怒气。

[55] 潴(zhū朱):水积聚。

[56] 澄泓:水清而深的样子。

[57] 迨:等到。洑:水潜行地下。

[58] 寻绎:探索。

[59] 赵武灵王:战国时赵国君。名雍。曾在公元前302年推行军事改革,实行胡服骑射,使国势大盛。

[60] 肥义:战国时赵人。曾事赵武灵王。赵王传国与其少子何,肥义任相国。后因赵王长子章作乱而死。

[61] 天平:指天平山。在河南林州市西。

[62] 石窍:石洞。

[63] 暗黝:黑暗。

[64] 司马氏《通鉴》:指北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

[65] 成安:县名,宋时属滏阳郡。元时属磁州。今属河北省。鼓山:即滏山。在今河北磁县西北。磁县金时属磁州。

[66] 约:捆,缚。

[67] 石壁而堂:即在石壁上开凿洞室的意思。

[68] 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69] 萦纡:指细流曲折环绕。

[70] 土人:指当地人。祠:立祠。

[71] 纪异:指记述有关龙祠的神异之事。

[72] 姚公茂:指姚枢(1203—1280),公茂乃其字,号雪斋、敬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金亡,至燕京,依附杨惟中。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官燕京行台郎中,不久弃官居辉州(今河南辉县市),与许衡、窦默讲习理学。后应元世祖之聘,累官至昭文馆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这次与刘祁游谼谷,正是其弃官居辉州时。

[73] 日昃(zè仄):太阳偏西。

[74] 差:稍微。

[75] 冠一方:犹名冠一方。

[76] 功未毕:指工程未完成。

[77] 碑阴:指碑的背面。刘治中涛:刘涛字德润。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后唐天成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后退居洛阳,诗书自娱。宋太祖时授秘书监,以老病退。治中乃其官名。

[78] 闻人:有名的人。

[79] 琅琅:清脆的流水声音。

[80] 檐溜声:檐前滴水的声音。

[81] 峭密:指山势的陡峭和山形的繁密。

[82] 宏邃:宽阔深邃。

[83] 旦:早晨。

[84] 张天觉:名商英,号无尽居士。宋蜀州新津(今四川成都)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以王安石荐入仕。徽宗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后奉佛。边德举:名元鼎,德举乃其字。丰州(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人。金诗人。天德进士。曾官至翰林供奉。

[85] 雪莹掌平:形容大石的洁白和平整。

[86] 杜相公美(?—1141):名充,公美乃其字。相州(今河北临漳与河南安阳一带)人。宋绍圣进士。后降金,累迁燕京行台右丞相。

[87] 齿齿:形容排列整齐,像牙齿一样。

[88] 鸣玉:形容水声清脆。

[89] 月湛杯中:即月光倒映在杯中的意思。湛,清亮。

[90] 卒:通“猝”。突然。

[91] 龙蛇篆隶交:形容树影纵横交错,如龙如蛇,如篆如隶。篆隶,篆书和隶书,形容树影盘曲。

[92] 抢(chénɡ成)攘:纷乱,忙乱。

[93] 片日:片刻时日。

[94] 巅:山顶。

[95] 疑:疑似。

[96] 削蜡裁金:形容山色绚丽。

[97] 萦绵:盘绕不断。

[98] 容与:逍遥。

[99] 珠网玉旒:指山顶流下的瀑布喷沫跳珠。旒,本指古代帝王冠冕前后的玉珠串,这里指瀑布溅起的水珠。

[100] 溅雪跳冰:即溅沫跳珠的意思。雪,形容溅起的白沫。冰,形容溅起的透明水珠。

[101] 蜂起:涌起。

[102] 第:只。

[103] 朔:初一。霁:天晴。

[104] 邺:古邑名。春秋时齐桓公始筑城。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曾定都于此。其故址在今河北临漳邺镇村一带。

[105] 铜雀、金虎、冰井:皆为曹魏时所建台名,故址均在今河北临漳县内。

[106] 络:环绕。

[107] 大河:指黄河。

[108] 上党:古郡名。治所在今山西长治。

[109] 齐、魏:皆是春秋战国时古国名。分别占有今山东东部和山西中部。

[110] 负:靠。燕、赵:皆是战国时的古国。分别占有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地区。

[111] 襟喉:衣领和咽喉,此形容地理位置很重要。

[112] 曹、袁、慕容、高氏:分别指三国时的曹操、袁绍和十六国时前燕的国君慕容与北齐的国君高洋。以上诸人均曾以邺城为都。

[113] 隐嶙:突兀的样子。

[114] 徙倚:徘徊。曛:黄昏。

[115] 代北:古镇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

[116] 魁:位居第一。

[117] 称:相称。

[118] 百岩:山名。在河北邢台境内。

[119] 盘谷:在河南济源县北。

[120] 天坛:山名。在河南济源市西北,即王屋山的绝顶。相传为轩辕帝祈天之所,故名。

[121] 砥柱:山名。又名底柱山。在山西平陆县东南五十里黄河中流,南与河南陕县接界。

[122] 太华:即华山。在陕西华阴。

[123] 侪(chái柴):辈。

[124] 亡:无。

[125] 迂僻:迂腐不合时宜。

[126] 乙卯:指蒙古宪宗五年。即公元1255年。此处底本疑误。作者游西山在甲辰(1244)秋八月,后月馀作此记。乙卯去甲辰十一年,与文中所记殊不合。且乙卯时,作者已逝世五年。“乙卯”当是“乙巳”之误。乙巳指蒙古乃马真后四年,即公元1245年。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