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法国文学绚丽多彩,是法兰西民族最鲜明的底色。数百年来,法国文学名家辈出,涌现了包括十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内的文坛巨擘,为世界文坛贡献了诸多佳作名篇。经过中世纪文学、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洗礼和塑造,法国文学在各种文学流派的交织、更迭和嬗变中走向成熟和多元。进入二十世纪,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给作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题材,作家用文学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也通过写作来介入政治、社会变革。此时的法国文学一改每个世纪一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传统,真正迎来了一个精彩纷呈又气势恢宏的时代。《约翰-克利斯朵夫》便是这个时代的壮美开篇,这部鸿篇巨制是法国乃至全世界二十世纪初现实主义的杰作之一。
这部小说的作者罗曼·罗兰于一八六六年出生在法国克拉姆西一个公证员家庭。十四岁时,他随全家移居巴黎,并于一八八六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求学。一八八九年,他到罗马攻读研究生,在那里碰到了尼采、瓦格纳的好友梅森葆,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回到巴黎后,他曾在中学教历史,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艺术史,一九〇四年起在巴黎大学教授音乐史。同年,罗兰在《半月刊》上连载《约翰-克利斯朵夫》,于一九一二年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为罗兰赢得了世界声誉,罗兰从此放弃巴黎大学的教职,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成为了职业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在瑞士积极参与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他于一九一四年发表了《超越混战之上》,对各国青年在战场上互相厮杀感到惋惜,呼吁各个民族团结起来制止战争,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九一六年,瑞典文学院为了表彰“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授予他一九一五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受母亲的影响,罗兰对艺术和音乐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他年轻时醉心于米开朗琪罗、斯卡拉蒂、吕利等意大利艺术家和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和德国著名音乐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私交甚笃,从而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和音乐修养。同时,他受到列夫·托尔斯泰、泰戈尔、甘地等人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非暴力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自由和光明作斗争,积极投身到波澜壮阔的国际政治中去。他是国际和平运动的代表人物,担任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还积极声援西班牙人民的正义斗争,主持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等。罗兰那一代法国作家相较于以往的法国作家更加积极地“介入”政治,但罗兰毫无疑问是做得最广泛、最彻底的一位。他把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赠给了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和一些战时难民组织,在战争中到红十字会帮助战俘和难民做了很多工作。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兰与法朗士、巴比塞等法国作家一起反对欧美国家的干涉。他所做的一切,体现着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闪烁着“知行合一”的光芒。
《约翰-克利斯朵夫》分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和《旅程的终途》三个系列,共十卷。全书讲述了音乐天才克利斯朵夫追求、挣扎、奋斗的传奇一生。他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一座小城的音乐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乐师。祖父中风死后,家道逐渐中落,他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担任了宫廷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并当钢琴家庭教师贴补家用。在成长历程中,他逐渐看到了德国艺术圈的虚伪,自己处境孤立并被赶出宫廷乐队。因为一次舞会上的打斗,他逃往巴黎避难。但是到了巴黎以后,发现法国文坛同样肮脏腐糜,他拒绝同流合污,屡遭挫败。在一次“五一”节的群众集会上,他杀死了施暴的警察,事后逃往瑞士。在瑞士,他隐居十年专心创作,终于成名。到了晚年,他的灵魂被各种苦难升华,认为唯有人道主义的博爱才是最重要的。
克利斯朵夫的原型就是贝多芬,贝多芬一直是罗兰心目中的偶像。他从年轻时开始就搜集贝多芬的资料,聆听了贝多芬的所有音乐作品,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部小说让我们看到克利斯朵夫如贝多芬一般,通过苦难走向快乐、通过斗争扼住命运的咽喉、通过抵制腐朽文化维护艺术的纯洁性的生命写照和人生缩影。但是,这部作品“毫不隐藏地暴露了他的缺点与德行”,他自视清高、鲁莽笨拙又脾气乖戾,这样的写法使人物更加立体丰满。正如罗兰在多部名人传记里所宣扬的一样,人生是艰苦的,只有经受残酷命运的折磨和锤炼,才能造就崇高的品格,才能成为伟大的人。克利斯朵夫和罗兰笔下的其他人物都经历了和常人一样的矛盾、痛苦和非议,在生命之河中始终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成为英雄,走向崇高。
主人公全称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克拉夫脱(Jean-Christophe Krafft),克拉夫脱在德语中是“力”的意思。罗兰所塑造的这个人物“力”透纸背:“他必须是有相当高尚的灵魂才能有说话的权利,有相当雄壮的声音才能教人听他的话。我很耐性地造成了这样的一个主角。”在罗兰笔下,这种“力”就是对艺术、爱情、友谊和崇高的热切追求。经历了多舛的童年、奔放的青年、恬淡的晚年,这种生命之力才得到了最充分的张扬。伴随着这个人物的展开,罗兰展现了一个令人窒息、日渐衰落的欧洲,揭示了欧洲各国的社会现状和虚伪、庸俗的文化氛围。作者呼吁用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来拯救欧洲的颓靡、衰落,表达了对物质文明急速膨胀的严肃反思。这部作品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被称为罗兰留给我们的“时代的政治遗嘱”。
伟大的精神感召和非凡的艺术情怀是罗曼·罗兰作品的重要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张力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鲜明品格。在这部作品中,罗兰首创了长河小说的体裁和音乐小说的形式。罗兰用莱茵河的形象来比喻主人公,象征着克利斯朵夫坎坷不平但热情奔放的生命历程。同时,罗兰将音乐元素渗透到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中,交响乐般的文字、节奏和思绪贯穿整部小说,具有极大的艺术震撼力。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就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罗兰自己也说:“这部作品分为四册,把主人公一生分为‘少年’‘反抗’‘悲歌’‘复旦’四个部分,相当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故事的前奏、序曲、高潮和尾声,像音乐的律动一般流淌在整本小说之中,婉转流畅、和谐统一,使小说有了别样的艺术魅力和文学感染力。
傅译本《约翰-克利斯朵夫》自一九三七年面世以来,经傅雷几次重译,终成精品。它对我国新老读者的影响“从其普遍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来说,远远超过其他的外国文学译作”,甚至“远远大于其在本国的影响”。有学者说:“在中国,凡是有文化教养的人,对《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几乎无人不晓,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人还是这部作品热烈的赞美者和崇拜者。”这部作品在傅雷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且由傅雷的翻译荡涤开来,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中产生层层涟漪,成为茅盾、鲁迅、巴金等一代知识分子探寻真理的精神源泉。可以说,我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由文学大师罗兰和翻译巨匠傅雷共同创作的。傅雷“精于译事,吝于撰述,慎于发表”,但是在翻译《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却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译者献辞》(1937)和《译者弁言》(1941),其中写道: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只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绩。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阙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只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罢!
这两篇献辞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罗曼·罗兰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最好钥匙。“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打开这部宝典吧!”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可以解读出不一样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都能从中看到自己心目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杨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