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故乡情断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诸葛再世智谋多

在1943年的这场大饥荒中,曾家寮的曾招宝并不用去逃荒,与很多逃荒人相反,曾招宝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胆魄却让曾家人的生活过得了十分的安稳和有滋有味。

曾招宝虽然为人吝啬、重男轻女、有大男子主义的个性,甚至还有些守财奴的性格,但是,他却是一个勤劳勇敢、敢于吃苦、善于克服艰难困苦、十分的忠诚于祖训的人,他虽然只是个农民和篾匠,但他却确实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凡事呀,都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去看待,不是有一句充满着哲理的诗句叫做“横看成岭侧成峰”么?

其实,看待曾招宝,那也要看你是站在那个角度去看他,评价一个人,都要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从正反两方面去评价,是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曾招宝的好的一面和差的一面。

曾招宝虽然铁石心肠,在六年前,他遗弃、送走了亲生骨肉曾淑萍,深深地伤害了老婆王细花,而在这一次的饥荒灾难面前,他又不肯采纳王细花的意见、接纳亲生骨肉曾淑萍回家来居住,以致曾淑萍在潘家便要跟随潘家的人去上江西逃荒,这无疑是曾招宝的阴暗龌龊和令人唾弃的一面,但是,曾招宝也确实是有他的过人之处,他在应对1943年这场大饥荒、大灾难的方法和措施上,那又绝对是一个十分成功和令人拍手称快的典范案例。

下面,咱就来说说曾招宝是如何应对和度过1943年的这场大饥荒、大灾难的。

早在大旱饥荒来临前的1942年的上半年的时候,当地的人们就发现:这时的气候与往年相比就有些异常了,这其实呀就是一种不祥的预兆了,但大家却都只是在闲谈阔论、却都只是停留在茶余饭后发泄些怨气而已,这种不祥的预兆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而先知先觉的曾招宝却是完全不一样,他却独自有了一整套自己的实实际际的行动了。

在1942年的5月份时,曾招宝就发现自己竹园里的有些老竹在开花了,这就引起了聪明的曾招宝的注意了,因为古训有讲:竹子开花,必将是荒年或者是灾年的预兆,特别是大旱之年的预兆。

曾招宝毕竟是一个做篾货竹器的篾匠,因此,他对竹子的生长习性和特质便有一种特别的了解和敏感,在发现了这种现象后,他就特意的到山上山下、村前村后、田沿溪边等四周的竹林里去观察,结果,他看到了很多的竹林里都有零零星星的竹子在开花了。

在看到了竹子开花后,曾招宝便又细细地在琢磨、体会、比较着自己在砍竹、破竹、削竹、开篾和编织时的那竹质与从前的不同变化,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自己的比较和苦思冥想及深入的总结后,那曾招宝呀就深深地意识到和确信:未来一定是会发生旱灾了。

于是乎,在一天的晚上,曾招宝就找到了哥哥曾招财,他便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哥哥。

都是同一对父母生出来、又都是在同一个家教下长大的,因此,其兄弟俩便有同样的性格及处事方式。

那曾招财一听,他也马上就联想到了古训和祖训,再经曾招宝的一番确凿的论说和鼓动,于是,曾招财对弟弟的未来一定会发生旱灾的论述也就深信不疑了。

这样,其兄弟俩便在合计和商量起了对策来,最后,兄弟俩把大腿一拍:嘿!别犹豫了,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预防真的会发生旱灾,咱们从早稻收割后就要开始买粮囤积。

这样,曾招宝和曾招财仗着多年来的积攒、以各自比较丰厚的积蓄,兄弟俩便在当年的早造稻谷收成后,除了自家田地的收成外,就陆陆续续地以当时的平常价格买粮,他俩就把家里的所有能储藏粮食的容器都盛满了。

在到了当年秋季的时候,那竹林里开花的老竹就更多了,这些开花后的竹子随即就慢慢地枯死了,看着这种现象,曾招宝便更加的确信会发生大旱灾了。

于是,在当年的晚稻收成后,那曾招宝除了以当时的平常价格买粮补充已吃掉的稻谷外,他又另外购置了几个储粮的大陶缸,他更又购买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另外,他还购买了很多可以储存放置的番薯和芋头等副粮,并购买了很多的食盐、花生油和豆油等等。

那曾招财也跟着弟弟同样是在囤积满了这些物品。

因为,当时传说驻扎在汕头的日&本侵略军准备攻打揭阳榕城,因而,那曾招财也就不敢下榕城了,另外,日&军控制着海上的交通、封锁着物资的流通,所以,当地那是没法买到煤油,这豆油是可以用来点灯照明的,这样,这曾招宝兄弟俩便把应对荒灾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及物资都考虑到,并购置齐了一切必需的应对物资了。

当这些物资都被准备妥当和充足了的时候,那时间便已经是到了当年的10月底了,欸!还真没想到的是,这老天就真的是不下雨了,这天旱就真的是不幸地被曾招宝言中、猜着了。

此时,曾招宝的心里就别提有多庆幸和多安稳了,他便窃窃地在偷乐了起来了,因为祖训有讲: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啊!

其实,在此之前,曾招宝也曾经把自己的预测和想法告诉过自己的疏堂亲人和一些比较要好的朋友,甚至是告诉过与自己有沟通交流的很多人,但是,因为曾招宝是个出了名的吝啬鬼,同时,在以前送走萍儿的事情上被乡间传得了沸沸扬扬,曾招宝把自己的名声弄得了有点狼藉扫地,以致,便没有人能看得起他,人们对曾招宝的言行大多都是嗤之以鼻,便致没有人会去相信曾招宝的话,所以,除了他哥哥曾招财以外,便没有人跟随曾招宝去买粮囤积。

当1943年的春季来临时,那所有竹园里的老竹便已是全面的开花了,这时,老天爷早已是很久都没有下过雨了,那真正的旱灾便已是来临了。

天啊!此时的当地的粮食便开始在飞涨了,当地的市场便开始在米珠薪桂了。

此时,当地的大多数人才真正地反应了过来,但却已经是为时太晚了,这些后知后觉的人们便都后悔不已,但后悔也没有用,他们便只能认命。

及至后来,那是有钱都难于买到粮了,于是乎,无奈的他们便只能随大流而走上了逃荒之路。

古语说:任何灾难都打不垮有准备和早作准备的人,任何事情都是有益于早作打算和早作准备的人。

而在这时,那曾招宝的家里却已经囤积了好几千斤的粮食,这些粮食是足够用来维持家人的一年多的生活的。

所以,当别人在吃野菜、在忍饥受饿、在去逃荒的时候,那曾招宝的一家人,除了王细花在惦记和担忧着女儿曾淑萍外,其生活那是十分的安稳和快乐,曾家人的生活那是如常的充满着欢声笑语。

就这样,旱灾和饥荒并没有对曾招宝家造成过多的影响,当然,旱灾和饥荒也同样没有对曾招财的家里造成过多的影响。

当时间来到了1943年5月份的时候,乡间的人们便纷纷的开始去逃荒了,又在到了7、8月份的时候,乡间便已是哀鸿遍野、饿死病死者众多了,并且,此时的猖匪强盗那是特别的猖獗,更有甚者,这时的人们便开始了卖屋卖田、离乡背井去进行更加惨烈的逃荒了。

而在这时,那生活依然安稳的曾招宝考虑的却是该如何的来防盗防匪和防抢、以及该如何的去收购或者说是去收买别人的田地了。

这用今天的话来说,那曾招宝呀便绝对是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因为他在这个时候来置地买田便绝对是最便宜的!

在当年的6月底的时候,便传闻乡间有好几户殷实之家相继的遭到了盗抢了,他们家里的存粮全部都被贼人抢走,家人也都被打伤,并传闻说这些抢匪都是来自相隔三、四十里的山外的“学老人”。

当地所说的“学老人”,就是潮客交界区的客家人对潮汕胶己人的统称,据说,客家人觉得潮汕话是十分的难学,就算客家人是从小学到老,那也不可能把潮汕话全都学会,更不可能完全学会潮汕人的口型和口音,因此,客家人便把潮汕人称为“学老人”。

据传说,这些“学老人”一般都是7、8个人结成团伙,而且几乎都是在晚上的三、四点钟时来作案,他们强行撬门或者是凿打墙洞进入室内,在进入室内后,他们便以刀枪棍棒胁迫控制住主人,然后把财物、特别是粮食洗劫一空,之后再扬长而去,其作案手法那是十分的凶狠残酷。

其实,在当年饥荒的时候,潮汕地区的灾情相比其他地方那更是特别的严重和恶劣,饿死的人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得多,因此,有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学老人”便铤而走险、在干上了盗抢的勾当,这些“学老人”确实也是属于被迫无奈的。

曾招宝根据这样的传闻,在这天的上午,他便倒背着双手在自己的房前屋后转了好几圈,在东看看西看看,他一边在看一边在沉思着,不久后,他便想出了对策了。

在回到了屋里后,曾招宝便把屋里前前后后的房门和窗门都关上,然后,他把全家人都叫在了一起,之后,他便如此这般的对家里人说了几句,接着,其一家人便开始在行动起来了。

此时,只见曾招宝把中上房地上的东西收拾挪开,跟着在靠近墙角处撬开了铺在地上的红砖,接着,其父子三人便在撬开红砖的地方挖坑,挖啊挖,挖了一下又量一下尺寸,最后,他们便在地下挖出了一个好大好大的大坑,然后,曾招宝在坑的四周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干稻草。

接着,曾招宝又腾出舀空了地上两个大陶缸里的稻谷,再在曾永兴、曾永旺和王细花的帮忙下,一家四口便把两个空陶缸放到了地下的大坑里。

这种陶缸是当地的烧陶厂烧制的、是专门用来被人储藏粮食的,它大肚圆口,缸径超过一米、缸高也是一米多,每个陶缸足以装下数百斤的粮食。

当父子几人把空陶缸放到了大坑里以后,曾招宝又在陶缸四周与干稻草之间倒进了大量的草木灰,接着用竹棒搅动跺实,然后再重新把稻谷放进陶缸里,在装满了稻谷后,再盖上并密封缸盖,接着又重新填回泥土和铺回红砖,最后,再清理干净地面的新泥,并在上面四周堆上了乱七八糟的杂物。

原来呀,曾招宝是在把稻谷储藏埋到了地下!

在干完之后,曾招宝便对着曾永兴和曾永旺说道:“这是爸爸想出来的预防措施,万一贼人进入到了我们家后,当地上的这几缸谷万一被抢了,那我们也还有这地下的两缸,这两缸谷呀起码也还有八百至一千斤,也够我们度过难关的,你们要记住,这保住了粮食,就是保住了我们的命啊!在灾难面前,最重要的是粮食。”

曾永旺说道:“爸,你这样把粮食放在地下,难道不会坏掉吗?”

曾招宝说道:“不会的,天旱了这么久了,你看挖出来的泥都是干的,就连一丝丝的水汽都没有,就算万一是有一点点的水汽吧,你看,我们放了这些干稻草和草木灰就可以吸收防潮,另外又还有缸壁隔着,应该没事,应该是不会坏的。”

曾永旺说道:“尽管是这样,难道贼佬就不会敲砖、发现地下的粮食呀?”

曾永兴说道:“你笨呀,我们在上面放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杂物,贼佬哪有那么细心来搜呀,贼佬拿了地上的还不快走啊!他哪想到我们地下还有啊?”

曾招宝说道:“对,兴儿说得对,做贼的人一定是心虚,贼佬一定是不会想到我们的这一招的。”

曾永旺说道:“哦!我明白了。”

曾招宝说道:“另外呀,我还在想呀,看要怎样的跟贼佬斗。兴儿,旺儿呀,你们要记住:凡事都要以预防为主,万一被贼佬进来了,如果我们打不过他了,那就要以保命为主,那地上的就随他搬了,我想,这地下的,就肯定能保得住。”

“哦。”曾永兴和曾永旺在同声应道。

而看着他们父子三人的王细花便在偷偷地笑了起来。

那曾招宝说完后,他也阴阴地笑了起来,这笑容里充满了他无比的自信。

在干完了这事之后,那曾招宝便又在打量着自家的门楼,此时的他又在思索了起来。

在片刻之后,那曾招宝便到自家的竹林里去挑选着砍了几把的大麻竹,在扛回家后,他便对着门楼的高度在左量右量,跟着,他便“乒乒乓乓”的在锯竹、凿竹和削竹了,在过了老半天之后,曾招宝便做出了四、五把坚固的竹梯了。

然后,只见曾招宝在大门内的墙上架上了竹梯,跟着,他在趟栊门上方的左右侧的瓦下、在墙面处连敲带凿,最终,便被曾招宝弄出了两个半尺见方的小窗户。

这两个小窗户可以看清楚趟栊门外,而门外却很难发现门上面的这两个小窗户。

接着,曾招宝又设计做出了四、五把可以用来吸水和喷水的竹水枪。

在这过程中,曾永兴、曾永旺和王细花并不知道曾招宝又在搞什么花招,三人只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在一切都被曾招宝做好和被收拾妥当了之后,曾招宝便对着曾永旺说道:“旺儿呀,你快去把你伯父和你的三个哥哥都叫过来,就说爸爸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他们商量。”

曾永旺听后,他二话不说便“呼—”的一声就跑了出去。

一会后,隔壁的曾招财、曾永富、曾永贵和曾永祥就一同走了过来了。

这时,那进门后的曾招财便在对着曾招宝说道:“你搞什么把戏呀?刚才乒乒乓乓的,满屋子都是声响,你看,这屋里被你搞得乱七八糟的,还要叫我们过来?”

曾招宝笑了笑,然后,他便很郑重地对着大家说道:“哥呀,还有你们,我们曾家的几个后辈男人,你们可知道学老人来我们龙头镇抢了好几户人家的事?”

“哦,知道,都听说了。”站着的曾招财、曾永富、曾永贵和曾永祥在同时应道。

“知道就好,那你们怕被偷、怕被抢么?”曾招宝问道。

“那还用说吗?”屋里的几个人在同时应道。

“那好,要怎样预防才不至于被偷被抢呢?那你们看,其实我现在呀就是在设计和做好这个应变的预防措施。”曾招宝指着墙上的两个小窗户说道。

“这也叫应变预防措施呀?这有什么作用?能有作用么?”曾招财半笑不笑地问道。

“肯定有,怎么会没有呢?你看啊,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门外,并且两个窗户可以交叉看、无死角,而门外呢却是看不到我们,并且,我们站在梯上还可以从这里面往门外射水,所以呀,万一有贼佬来撬门了,那我们就可以从上往下向他射开水,那你们看,这样做是不是就可以起到防卫的作用了?”曾招宝解释着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呀。”大家点着头,但却又还带着些将信将疑的神情。

“永富,永贵,来,关上门,架上梯,你两兄弟先来试一下。”曾招宝说道。

“好!让我来先试一下二叔的杰作。”曾永富应道。

“好!我也来试试。”曾永贵也应道。

于是,曾永富和曾永贵便拿着吸满了水的水枪,然后,他俩便爬上到了大门两边的竹梯上,跟着,他俩在站稳后便同时从小窗户上居高临下的往门外观看和射水。

嘿!兄弟俩果然真的就可以射到门前的任何地方而不留任何的死角。

哎呀!还真没想到这曾招宝竟然有如此的聪明才智!

那么,曾招宝的这样的措施真的能用来实战御贼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智退贼佬保家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