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觉醒,孩子幸福: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看见“控制欲”的心理动力,让孩子自由成长

“听话”“乖”“懂事”是一种非常中国式的赞美。当中国父母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孩子“乖”“听话”“懂事”,往往就会非常开心。

为什么我们听到这种赞美会开心呢?可能,我们本能地认为“乖”“听话”“懂事”就是有教养的表现。它的潜台词就是:我的孩子有教养,所以我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所以我是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的父母。

但是,这个逻辑的起点就是错的。

“乖”“听话”“懂事”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顺从”,即孩子顺从父母的意愿,不愿或不敢违背父母的要求。孩子在牺牲自己的需求,来满足父母的需求。

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呢?

总是顺从父母的要求,会变得没有主见。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但在面临自己做决定时,也常放弃自己的立场,听从父母的安排。孩子同时也会成长为一个能敏锐察觉他人感受、懂得主动照顾他人需求,却总是忽略自己感受和需要的人。

孩子会发展出这样一种心理逻辑: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去讨好别人,放弃自己的利益。

这个逻辑会延伸到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中去。为了与他人持续保有情感联结,他会不自觉地透过照顾他人的需要,来取悦与讨好他人,以获得好评,或者拥有归属感;他会不自觉地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当两者产生冲突时,总是选择牺牲自己来优先照顾他人;当进入爱情或婚姻关系中时,也容易成为讨好另一半或过度承担他人责任的伴侣,为亲密关系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我必须讨好才能获得爱”的心理逻辑。但是,任何人都无法通过一味讨好来获得本身就缺乏的爱与认同感。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小时候非常“懂事”“听话”的孩子,长大之后不知道怎么竟变了样子。他们并不叛逆,也不和父母起冲突,仍乖乖地接受父母的安排。但是,亲子双方都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到,相互之间存在着对抗、角力与拉扯。这种隐性的对抗并不明显,但父母与孩子的内心都不好受。

我把这种隐性的对抗,称为“妥协性报复”,即孩子表面上一切都按照父母说的去做,实际上却让自己得到一个不好的结果,以此向父母证明:你们的选择是错的。

每个人最终都会试图走向独立。孩子一方面虽用顺从与不违背父母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却想做真正的自己。而当孩子逐渐长大,有了与父母不同的主张却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时,只能下意识地牺牲自我主张,以压抑内心深处可能背叛父母的罪恶感。

当孩子内心强烈渴求独立自主,又必须继续照顾父母的需求时,为了平衡两者,会发展出许多令人费解的“症状”。

有的父母也意识到了过度控制会干扰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总是忍不住。曾有一位母亲向我请教:“航武老师,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老怕孩子在外面遭遇意外。就像孩子有时候会到同学家去玩,说好了七点半回家,但我从六点就开始焦虑了,控制不住地一遍遍打电话跟孩子确认。而且,脑子里会出现很具体的画面,像是孩子被车撞了之类的。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这位母亲就是一位典型的“控制型家长”。

控制型家长跟孩子互动的方式充满了命令、规定,仿佛不这么做世界就会失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控制型家长”自身太缺乏安全感。因为没有合理地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才会将这种对安全感的需求转嫁到孩子身上,给孩子下命令,甚至代替孩子做决定。

我们的大脑是很狡猾的。当我们在控制孩子的时候,我们不会告诉自己“我是在控制孩子”;而是会对自己说“我这是在保护孩子”。尽管理智上明白不该过度干涉孩子未来的发展,但只要想着这是“为了孩子好”,心里好像就能交代得过去。

当孩子试图反驳的时候,我们还会给自己找理由:“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有父母不担心自己孩子的?”

而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我们给自己创造的幻象。没有谁一直在控制性的环境里长大,还能健康地活出自己的人生。“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一种情绪勒索,让孩子的内心充斥着负罪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选择。

我让那位控制型的母亲回溯一下自己焦虑不安的状态。

“请你想象一下,现在已经是七点了,距离约定孩子回家的时间还有半小时。你是什么感受?”

“我很担心他玩过头了,忘了回家的时间。”

“所以你就想打电话确认一下,对吗?”

“是的。”

“你想象一下儿子跟同学玩耍的场景,他是一种什么状态?”

“他玩得很开心、很放松。”

“你看到这个场景,是什么感受?”

“还是担心他玩过头了,忘记回家。”

“你看着自己这份担心和焦虑的情绪,慢慢地感受一下。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小时候我爸妈把我关在家里写作业。我最好的朋友来找我玩,也被他们打发走了。后来她再也不来找我了。”

“你是什么感觉?”

“感觉很委屈。”

“你再看看儿子在外面玩的场景,你是什么感觉?”

“我有点嫉妒儿子。我觉得很委屈。”

“因为儿子能在外面开心地玩,但你不可以,是吗?”

“嗯。”

“那你想象一下,儿子正在开心地玩着游戏,你的电话铃声一遍遍响起。他是什么感觉?”

“感觉很不好。被人打扰了,很扫兴。”

“你想对他说什么?”

“儿子对不起……”

这位母亲将自己幼年时期的匮乏感与未被满足的需求,无意识地投射到对孩子的期待上,通过控制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在无意间复制了自己父母的模式。这些问题该由她自己去处理,而非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承担。

其实,这位母亲在苛求孩子“看见”自己,甚至“照顾”自己未被满足的安全感。但孩子会得到什么样的感受呢?一遍遍的电话铃声,就是一遍遍的心理暗示: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孩子的安全感就会下降,长大后就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

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一直担心自己会受到世界的伤害,就会全力“自保”,而无法大胆地接受挑战、追求成就。

美国心理学博士丹·纽哈斯(Dan Neuharth, PhD.)在《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一书中揭露了“父母控制=情绪勒索”的真相:

父母对孩子的爱,若是带有过多的焦虑、恐惧或担心,这往往来自成长过程中的创伤经验,或者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一些未能完成的缺憾……控制狂父母往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控制的行为。如果他们探究那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他们就得面对痛苦的童年,他们就会发现自己依赖别人赋予价值感,他们就会看见自己汲汲营营的渴望,他们就必须面对自己和别人一样受到摆布的事实。

控制狂父母在小时候很少体会到“面对自己的感受”和“承认自己的极限”具有疗愈的作用。因为他们试图控制一切,所以他们往往会认为别人也意图控制一切,包括他们的孩子在内。由于多数控制狂都想确定自己绝对不会受到支配,所以他们就先发制人。

简言之,父母控制子女是一种自我防卫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他们是怎么长大的、他们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外在的事件、内在的需求、受创的痕迹,等等,都可能导致控制狂父母终其一生上演自我防卫的戏码,除非他们寻求帮助。即使长大之后不必再受到童年的创伤,多数控制狂父母也不敢承认自己曾经觉得多么无力。他们甚至可能否认自己曾经受创。他们害怕一旦回顾过去,就要把受创当时的感受再经历一次。他们害怕那些感受还是一样活生生、血淋淋。

这种行为有其道理——自我意识在幼时破损的受创儿童,有一套扭曲的思考逻辑。控制狂父母早年是受到伤害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被他们所造成的情况给扭曲了。

所以说,过度控制是对创伤的防卫反应,控制孩子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补偿。当我们敢于承认这一点的时候,就会放过孩子,同时也放过自己,打破代代控制的循环。

我们需要相信,孩子自出生起,便已具备让自己过得成功快乐的能力。父母的任务只是催化孩子将这些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而非左右孩子如何使用这些能力。支持孩子走自己的路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不要为孩子担心、烦恼,让孩子回到孩子的角色,放手追求、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