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2.电视迷

打小我就是电视迷。

1985年夏天,我家有了第一台电视机——14寸西湖牌黑白电视机。方方正正、笨笨拙拙,顶着八字天线,搁在衣橱上。这也是村子里的第一台电视机,老老小小的村民闻风而来,看西洋镜一样盯着它看。

晚饭过后,爸爸就搬出一张大方桌,摆在堂前,然后把电视机端端正正放在桌上。乡亲们就三三两两陆续赶来,坐着站在,说着笑着,赞叹着惊讶着,看电视里演绎着各色悲欢离合和人生百态。那时频道真少,除了上海台就只有慈溪台、余姚台。节目也很单调,除了新闻联播就是电视剧。港台剧才刚刚进军内地,《侠客行》、《琥珀青龙》、《绝代双骄》……貌似武打片唱主角。国产剧还很生涩,《渴望》一出,万人空巷,“刘慧芳”人人都牵肠挂肚。动画片、科幻片好像都是日本的。《机器猫》、《圣斗士星矢》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逊色,《恐龙特级克塞号》让女孩子都各个会双手交叉,嘴里念念有词:“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三级准备……发射……”

每天晚上看电视都是必修课。看完了还不够,总要第二天在学校里和一众好友点评一番。十三妹巾帼不让须眉,燕子李三艺高胆大,米雪扮演的警察真是英姿飒爽,霍青桐好美啊等等。每说到兴头上手舞足蹈,唾沫横飞。一次班主任老师恰巧从教室窗外经过,一顿栗子扣头如醍醐灌顶,吓得魂飞魄散,面如土色。

休息天我基本上也整日与电视机为伴。爸爸妈妈去农田干活了,妹妹还小,奶奶带着,我不用人照顾,就钻进爸爸妈妈的房间,泡在电视机前。1990年,《十六岁的花季》在上海电视台播出,我看得痴痴傻傻,青春懵懂的心就难以平静。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过过精彩的生活,想遇见学霸级的白雪,与欧阳并肩前进;想变成漂亮的陈菲儿,邂逅帅气的袁野。

爷爷奶奶爱看戏曲,但听不懂半文半白的唱词。每逢有戏曲类节目,我就坐在边上充当解说员。一来二去,我也成了戏曲迷,尤其喜爱越剧和黄梅戏。越剧唱腔婉转甜糯,黄梅戏清丽悦耳。演员的衣饰妆容精美华丽,戏文的台词对仗唯美,总让我着迷。在戏曲中我认识了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认识了寒窑苦等丈夫的王宝钏,认识了执着追求爱情的鲤鱼精,沉香劈山救母、梁山伯祝英台至死不渝,双双化蝶,白娘子许仙情定三生……那么多戏文我如数家珍,因为每一部都细细看过、爱过、回味过……

我称得上是骨灰级的追星族了。那时候学校门口的小贩卖一些明星贴纸,黄蓉和郭靖,叮当和小鱼儿,杨过和姑姑,胡斐和苗若兰……各色俊男靓女贴满了本子。明星的明信片也如珍似宝地珍藏起来。藏在床头,睡前翻翻,晨起再看看。

电视剧的主题曲也爱到骨子里。歌词本厚厚一沓,抄满了电视剧的歌词。虽然歌喉不优美,但想引吭高歌的欲望始终强烈。小学里最崇拜的是班里的两位文艺骨干,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一副好嗓子,都会唱很多电视剧主题歌。“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浪奔,浪流,浪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这些歌一唱起,就能招来众人附和,其热情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们。

小时候电视剧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欢乐,现在想起,还是觉得温馨美好。看电视是分享,看电视是学习,看电视是陶冶情操,看电视轻松无害,不似今日让家长严防死守,深恶痛绝。同样的事情,却给人悬殊的感受,这就是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