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
莆田城南凤凰山麓-南山广化寺
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端的称得上千年古刹。
整座寺庙沿山势自然上升,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寺院主体气势雄浑、巍然壮观,其中释迦文佛塔、锻造钟、500罗汉堂更是被誉为广化寺“三宝”。
寺院建筑群处处体现佛法的精神,运用建筑的语言、符号宣扬佛教的教法义理。
印有南山广化寺五个大字的牌匾高悬于巍峨的山门上,山门有三个门,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三门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门之表法意义,也有修行佛法的次第:信、解、行三者之象征。
寺门牌楼“广开方便门,化度无量众”,阐明立寺的理念,是对照壁后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宗旨的诠释。
放生池与天王殿间的“三十七道品”,象征凡夫俗子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天王殿中端坐的是笑容满面的弥勒佛,两侧是高大威猛的四大天王:持琵琶护持东胜神洲的东方持国天王,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持剑护持南赡部洲的南方增长天王,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持蛇或赤龙护持西牛贺洲的西方广目天王,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持伞护持北俱芦洲的北方多闻天王,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
过了天王殿沿着中轴线顺着山势往上,便是清光绪年间建于2.7米多高的台基之上高22米的大雄宝殿,是供奉佛像的正殿,僧众课诵礼拜场所,是整座寺院的中心。大雄宝殿趺坐的三世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殿后端坐的代表佛教教义悲、智、行的坐莲观音、骑狮文殊、坐象普贤三士像。
福建四大丛林、三座全国样板丛林之榜首。
而更为佛教信众所熟知的是那一本本装帧古朴、书脊上印着的福建莆田广化寺。
天下武功出少林,世间经书印广化!
今日!世界佛教论坛盛会在此举行,一时之间各宗各派都从海内外汇聚到了广化寺,其盛况堪比印度当年佛法强盛时的无遮大会。
今天按照日程安排是佛教论坛法会期间最主要的活动讲经,由三大模范寺院的推举出来的年轻僧人、修习八大宗派的一代佛教翘楚,在各位德高望重的大法师前讲解各个宗派的经典。
他们是:
一是法性宗,杜静
二是法相宗,玄德
三是天台宗,智勤
四是贤首宗,法博
五是禅宗,达性
六是净土宗,慧言
七是律宗,道悲
八是密宗,僧无厌足
请记住这些宗派和法名,他们将在佛门三武一宗之厄法难1000多年以后,佛教面临最大劫难、佛魔又一次最终对决的时刻,匡扶正法、续佛慧命,用的却是一种近乎殉道、叛经的方式.....
玄黄色的法幢在寺院门前高高挂起,在佛教的传统里,这是在向在家居士宣示着寺院有一场大的法会。
从法堂庑廊出口到讲经台的通道两侧竖立着法器:佛家八宝--宝瓶、宝伞、双鱼、妙莲、法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
寺院门前广场上是为这场法会专门搭建的讲经台,台前供奉着佛教中表征智慧的文殊菩萨的铜像,讲经台下方右侧放着一排桌子,桌上摆着各式的供花和各样的供果,座后坐着的宗教界八位德高望重的大和尚。
讲经台正前方坐着数百名来自全部各个寺院僧人的代表,有穿着浅蓝色袈裟的僧人,也有穿着红色藏袍的僧人,所有僧人神情肃穆、泰然自若地端坐在座位上,整个场地没有丝毫嘈杂声,整洁而威严。
一阵清脆的引磬声传来,一队僧人们穿着宽大的僧袍,低头颔首、目不斜视,眼睛只看到前面两、三步路,没有丝毫左顾右盼,步子迈的很稳,神态端庄,威仪之感迎面而来。
队首的一名法师两手恭敬地端着供盘,上面放有香炉和香支,盘上铺着一张黄色幡布,前面垂下来的布面上印着“戒定真香”字样,迎请主法大和尚拈香主法。
维诺师父《炉香赞》调子一起,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法会立刻庄严肃穆,僧众虔诚恭敬,威仪尽显,令人肃然起敬,顿生敬畏、忏悔与清净之心,度化众生,如理如法,赞叹三宝无量圆满功德。
之后习实大和尚在座位上站立起来,宣说此次法会的殊胜,先对如何说法做了浅显易懂的开示,说法时注意去体会别人的心才能够让大众听得懂,调换成一种跟大众一样的心境,说法要有耐心且自己要升起欢喜心,这样大众才能够接受,最后勉励座下诸位青年学习精进勤勉、弘法利生。
清脆的引磬声再次飘来,之后便是八位年轻法师依次登上讲经台说法的环节,座下僧人们安静地注视着法师们将要出来的方向-法堂,等了一会没有法师从那个出口处出来,引磬声再次响起,座下的僧人们稍稍有些躁动后又恢复了安住的状态,法堂庑廊出口处仍旧空无一人。
经幡折
一名出家侍从沿着台阶快步疾走,由于海清下摆很长,需双手捻起一点略向上提,虽然脚步走的有些迅疾,不似平时的淡然稳重,但却仍保持着出家人的庄严。
走到习实法师身后,躬身在习实法师耳畔低语了几句。平日里不动如山岳的习实法师脸色微微一变,略微皱了皱眉头,但瞬间又恢复了原状,若不是在近处,不会觉察到脸色的变化,对侍从点点头,摆了摆手示意侍从先下去,随后环视座下大众,沉声宣布道:“各位大德同修,讲经环节因故取消,进入到进一个环节-由宽寒大和尚给各位同修讲律。”
大众有些哗然,左右环顾,人群之中有位僧人左右挪了挪身体,小声叹道:“哎,从大老远赶来就是专门来听闻这场讲经法会,看来法缘不够呀!”
再看座上的另外七位大德长老,只是看了习实法师一眼,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信任,然后各自颔首低眉、巍然不动,仿佛刚才一切都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