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约公元前528年 佛陀的四圣谛
释迦牟尼(Siddhartha Gautama,约公元前563—约公元前483)
佛陀,斯里兰卡。
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交互模式(1977年)
现存的关于佛陀生活的历史记载表明,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且拥有特权。当释迦牟尼还是一个年轻人时,他有三次重要的机遇使他直面世间的苦难。第一次,他来到附近的一个城镇,看见一个痛苦呻吟的病人。第二次,他再次来到这个城镇,遇到了一个驼背贫困的老人。第三次,他遇到一群人正抬着尸体去安葬。这些遭遇深深地影响了他。他意识到,财富与特权并不能使人们免于痛苦。大约在29岁时,释迦牟尼离开家乡,开始了修行菩提的生活。他跟随精神导师学习了6年,但发现严格的禁欲与苦修都无法真正处理苦难。他意识到这些实践都不能通往涅槃。后来,大约35岁时,他决定安静地坐下来,反思人类的生活条件。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奇迹发生了。他突然开化并且变为了佛陀,找到了一条中间的道路— 一种既不极端享乐又不极端苦修的生活。
作为佛陀,释迦牟尼教导人们,存在有三个基本特征:(1)事物是暂时的,变化是永恒的;(2)没有自我或不朽的灵魂;(3)痛苦或不满是存在的核心。释迦牟尼还教导人们,如果要克服苦难,就必须遵守四圣谛。第一是“苦谛”,说明痛苦是普遍存在的;第二是“集谛”,说明业与欲望是痛苦的根源;第三是“灭谛”,如果我们消灭欲望,就可以结束苦难;最后一条是“道谛”,指出了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将通往涅槃。
佛陀与他的追随者千百年来的教诲,就是一部如何实现中间道路(Middle Way)的精巧著作。当代生活中,佛教心理学将冥想(meditation)与正念(mindfulness)介绍到日常生活与心理治疗中。佛教心理学是一种内观与自我转变,是对现实的深刻觉悟,并极力呼吁个体与社会的解放。(杨文登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