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四 香品(四)

降真香 降真香:降真香,又名降真、降香、鸡骨香、紫藤香(非植物紫藤)。为豆科植物降香属含有树脂的木材。进口降香多指豆科植物印度黄檀(Dalbergia sissoo Roxb). 的心材,海南所产降香多指豆科黄檀属植物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的心材。也可以指藤本植物豆科黄檀属植物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 ( Lour. ) Prain,现在俗称小叶降真],或同属植物两粤黄檀(Dalbergia benthami Prain,现在俗称大叶降真)。后两种藤本植物是现在香材市场上降真的主流,在古代可能对应古籍中所载的“紫藤香”。 考证八则

降真香,一名紫藤香,一名鸡骨,与沉香同,亦因其形有如鸡骨者为香名耳。俗传舶上来者为番降,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其香似苏方木苏方木:为豆科苏木属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为良。广东广东:宋时指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贺江、罗定江、漠阳江以东地区。明代称广东布政司,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海南二省及广西防城港、钦州、北海等市及其辖地。、广西广西:宋时指广南西路,北宋至道三年(997)置,治所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及广东雷州半岛。明代广西布政司,治所在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除钦州、灵山、防城港、合浦以外地),贵州罗甸县、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册亨布依族自治县及广东怀集县地。、云南云南:唐代以来对云南的地区总称。泛指唐代的南诏、宋代的大理及元代的云南行省、明代的云南布政司等。、安南 安南: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在今越南北部和广西、云南靠边境地方置安南都护府,省称安南府,安南一名由此而来。入五代后大致仅指越南部分。五代晋时(936—946)开始独立,虽时有不同自称,中国习惯上称呼其为安南。、汉中汉中:战国秦置汉中郡,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及湖北郧县、保康以西,米仓山、大巴山以北地。汉以后辖境缩小。北周时仅辖今陕西汉中、南郑、城固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初又改梁州为汉中郡。、施州施州:北周建德三年 (574) 置,治所在沙渠县 (今湖北恩施市)。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施州。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南部五峰、建始等县以西地。、永顺永顺:永顺州,五代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元至元中改为永顺路。明为永顺等处宣慰司。、保靖保靖:原称保静州,五代末蛮置,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宋为羁縻州。元改为保靖州。明初改保靖州安抚司。及占城、暹罗、渤泥、琉球琉球:琉球在古籍中可指琉球群岛,也可指台湾岛(如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明代称今台湾为小琉球,称今琉球群岛为大琉球。诸番皆有之。(集《本草》)

降真生丛林中,番人颇费坎坎:砍。斫:用刀、斧等砍。之功,乃树心也。其外白,皮厚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气劲而远。(《真腊记》《真腊记》:即《真腊风土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逗留一年,回国后写成此书,内容翔实可靠。达观,号草庭逸民,浙江永嘉人。此处引文和原文大体一致,略有出入。

鸡骨香即降真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处所出者似是而非,劲瘦,不甚香。(《溪蛮丛话》《溪蛮丛话》:南宋·朱辅所著,记载12世纪沅江流域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土产方物、文物古迹。朱辅,南宋安庆怀宁(今安徽潜山)人,字季公。

主天行时气天行时气: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宅舍怪异。并烧之,有验。(《海药本草》《海药本草》:有关海药(海外及南方药)药品产地、主治功能介绍的书籍,唐末五代间医家李珣著。原书已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其他本草书籍中。参见第二卷“李珣”条。

伴和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醮醮:道教设坛祈神求福的过程。星辰烧此香妙为第一,小儿佩之能辟邪气,度录度录:应作“度箓”,道教语。接受秘箓,接受天神的符咒,以祈福、消灾。功德极验,降真之名以此。(《列仙传》《列仙传》:神仙故事集。旧题刘向撰,上古至西汉七十一位仙家传记。今存《列仙传》中未见此文字。另有南朝梁·江禄撰《列仙传》,已佚。

出三佛齐国者佳,其气劲而远,辟邪气。泉人每岁除岁除:年终的一天;除夕。,家无贫富皆爇之,如燔柴,维在处在处:到处。有之皆不及三佛齐国者。今有番降、广降、土降之别。(《虞衡志》《虞衡志》:即《桂海虞衡志》,见前文注释。

[1]降真香:降真香,又名降真、降香、鸡骨香、紫藤香(非植物紫藤)。为豆科植物降香属含有树脂的木材。进口降香多指豆科植物印度黄檀(Dalbergia sissoo Roxb). 的心材,海南所产降香多指豆科黄檀属植物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的心材。也可以指藤本植物豆科黄檀属植物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 ( Lour. ) Prain,现在俗称小叶降真],或同属植物两粤黄檀(Dalbergia benthami Prain,现在俗称大叶降真)。后两种藤本植物是现在香材市场上降真的主流,在古代可能对应古籍中所载的“紫藤香”。

[2]苏方木:为豆科苏木属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3]广东:宋时指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贺江、罗定江、漠阳江以东地区。明代称广东布政司,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海南二省及广西防城港、钦州、北海等市及其辖地。

[4]广西:宋时指广南西路,北宋至道三年(997)置,治所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及广东雷州半岛。明代广西布政司,治所在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除钦州、灵山、防城港、合浦以外地),贵州罗甸县、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册亨布依族自治县及广东怀集县地。

[5]云南:唐代以来对云南的地区总称。泛指唐代的南诏、宋代的大理及元代的云南行省、明代的云南布政司等。

[6]安南: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在今越南北部和广西、云南靠边境地方置安南都护府,省称安南府,安南一名由此而来。入五代后大致仅指越南部分。五代晋时(936—946)开始独立,虽时有不同自称,中国习惯上称呼其为安南。

[7]汉中:战国秦置汉中郡,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及湖北郧县、保康以西,米仓山、大巴山以北地。汉以后辖境缩小。北周时仅辖今陕西汉中、南郑、城固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初又改梁州为汉中郡。

[8]施州:北周建德三年 (574) 置,治所在沙渠县 (今湖北恩施市)。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施州。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南部五峰、建始等县以西地。

[9]永顺:永顺州,五代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元至元中改为永顺路。明为永顺等处宣慰司。

[10]保靖:原称保静州,五代末蛮置,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宋为羁縻州。元改为保靖州。明初改保靖州安抚司。

[11]琉球:琉球在古籍中可指琉球群岛,也可指台湾岛(如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明代称今台湾为小琉球,称今琉球群岛为大琉球。

[12]坎:砍。

[13]斫:用刀、斧等砍。

[14]《真腊记》:即《真腊风土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逗留一年,回国后写成此书,内容翔实可靠。达观,号草庭逸民,浙江永嘉人。此处引文和原文大体一致,略有出入。

[15]《溪蛮丛话》:南宋·朱辅所著,记载12世纪沅江流域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土产方物、文物古迹。朱辅,南宋安庆怀宁(今安徽潜山)人,字季公。

[16]天行时气: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17]《海药本草》:有关海药(海外及南方药)药品产地、主治功能介绍的书籍,唐末五代间医家李珣著。原书已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其他本草书籍中。参见第二卷“李珣”条。

[18]醮:道教设坛祈神求福的过程。

[19]度录:应作“度箓”,道教语。接受秘箓,接受天神的符咒,以祈福、消灾。

[20]《列仙传》:神仙故事集。旧题刘向撰,上古至西汉七十一位仙家传记。今存《列仙传》中未见此文字。另有南朝梁·江禄撰《列仙传》,已佚。

[21]岁除:年终的一天;除夕。

[22]在处:到处。

[23]《虞衡志》:即《桂海虞衡志》,见前文注释。

贡降真香

南巫里南巫里:又作蓝里、蓝无里、南无里、喃巫哩、兰无里等。故地一般认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一带。其地自苏门答剌苏门答剌:答又作荅。又有金洲、深没陀罗、须门答剌、须文答剌、速木都剌、速木答剌、苏木都剌等称呼。该名最初仅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Sumatra)岛北部一带,约15世纪中期后或16世纪初方成为全岛之名。我国明代载籍所记的苏门答剌港应在急水湾(即今Jambuair角,又译金刚石岬)之西,位洛克肖马韦(Lhokseumawe)或其附近。西风一日夜可至,洪武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1368—1398)。初贡降真香。此段记载见于《咸宾录》。

[24]南巫里:又作蓝里、蓝无里、南无里、喃巫哩、兰无里等。故地一般认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一带。

[25]苏门答剌:答又作荅。又有金洲、深没陀罗、须门答剌、须文答剌、速木都剌、速木答剌、苏木都剌等称呼。该名最初仅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Sumatra)岛北部一带,约15世纪中期后或16世纪初方成为全岛之名。我国明代载籍所记的苏门答剌港应在急水湾(即今Jambuair角,又译金刚石岬)之西,位洛克肖马韦(Lhokseumawe)或其附近。

[26]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1368—1398)。

[27]此段记载见于《咸宾录》。

蜜香蜜香:蜜香的所指在古籍中也有所不同。一种是上古文献所称,一种高大乔木,子实(或枝叶)甜美,故称木蜜(如《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一种产自东南亚,从形态和结香方式看,和沉香类似,在香料相关记载中(如本书)多为此类,或者用来称呼沉香的一种。另有一种是产自西亚或者西方其他地区由西域传来,具体所指不详(如《酉阳杂俎》、《晋书》)。还有一种就是后来中药所称的木香,菊科植物云木香与川木香的根。

蜜香即木香,一名没香,一名木蜜,一名阿 :嗟的古字。,一名多香木,皮可为纸。木蜜,香蜜也。树形似槐而香,伐之,五六年乃取其香。(《法华经注》《法华经注》:不知所指。此文字见于唐·窥基大师《妙法莲花经玄赞》,亦见于后来湛然大师《法华文句记》和慧琳《一切经音义》。)木蜜号千岁树,根本甚大,伐之,四五岁,取不腐者为香。《太平广记》引《魏王花木志》:“《广志》:‘木蜜树,号千岁树,根甚大。伐之,四五岁乃取,木腐者为香,其枝可食。’”《广博物志》作“不腐者为香”。从下文来看,似乎“不腐者”更有可能。(《魏王花木志》《魏王花木志》:成书于南北朝时期,一说后魏·元欣撰,原书已佚,部分内容保存下来。

没香树没香树:《酉阳杂俎》原作“没树”。此树似乎和木蜜没什么关系。可能是《本草纲目》误把“没树”和木蜜的别名“没香”混淆了。《香乘》沿用了这个说法。出波斯国拂林,国人呼为 阿 阿:《酉阳杂俎》原作“阿縒”。。长数丈,皮表青白色,叶似槐而长,花似橘而大,子黑色,大如山茱萸,酸甜可食。(《酉阳杂俎》)

肇庆新兴县肇庆新兴县:东晋永和七年 (351)置,治所即今广东新兴县。明属肇庆府。出多香木,俗名蜜香,辟恶气、杀鬼精。(《广州志 》《广州志》:从内容来看,应为明代所修《广州志》,明代成化、嘉靖、万历都曾修过《广州志》。)木蜜其叶如椿树,生千岁,斫仆之,历四五岁乃往看,已腐败,惟中节坚贞者是香。(《异物志 》《异物志》:历史上称《异物志》的书甚多,这里所指不详。

蜜香生永昌永昌:中国历史上叫永昌的地方有多处,此处似应指今云南保山。唐南诏时称永昌节度,宋大理时称永昌府,元称永昌州,明称永昌卫。山谷,此条见于《本草经集解》引《名医别录》,亦见于《千金翼方》等书。后面一句是《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所说当时情况。今惟广州舶上有来者,他无所出。(《本草》)蜜香生交州,大树节如沉香。(《交州志》)

蜜香从外国舶上,来叶似薯蓣薯蓣: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ifolia L.),即现在通常说的山药。《本草衍义》中说,是因避唐代宗李豫、宋英宗赵曙之讳,后世逐渐改称山药。而根大,花紫色,功效极多。今以如鸡骨坚实啮之粘齿者为上。复有马兜铃根谓之青木香,非此之谓也。或云有二种,亦恐非耳。一谓之云南根这里的云南根指的是马兜铃的根。。(《本草》)

前“沉香部”交人称沉香为蜜香,《交州志》谓蜜香似沉香,盖木体俱香,形复相似,亦犹南北橘枳之别耳。诸论不一,并采之,以俟考订。有云蜜香生南海诸山中,种之五六年得香,此即广人种香树为利,今书斋日用黄熟生香,又非彼类。

[28]蜜香:蜜香的所指在古籍中也有所不同。一种是上古文献所称,一种高大乔木,子实(或枝叶)甜美,故称木蜜(如《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一种产自东南亚,从形态和结香方式看,和沉香类似,在香料相关记载中(如本书)多为此类,或者用来称呼沉香的一种。另有一种是产自西亚或者西方其他地区由西域传来,具体所指不详(如《酉阳杂俎》、《晋书》)。还有一种就是后来中药所称的木香,菊科植物云木香与川木香的根。

[29]:嗟的古字。

[30]《法华经注》:不知所指。此文字见于唐·窥基大师《妙法莲花经玄赞》,亦见于后来湛然大师《法华文句记》和慧琳《一切经音义》。

[31]《太平广记》引《魏王花木志》:“《广志》:‘木蜜树,号千岁树,根甚大。伐之,四五岁乃取,木腐者为香,其枝可食。’”《广博物志》作“不腐者为香”。从下文来看,似乎“不腐者”更有可能。

[32]《魏王花木志》:成书于南北朝时期,一说后魏·元欣撰,原书已佚,部分内容保存下来。

[33]没香树:《酉阳杂俎》原作“没树”。此树似乎和木蜜没什么关系。可能是《本草纲目》误把“没树”和木蜜的别名“没香”混淆了。《香乘》沿用了这个说法。

[34]阿:《酉阳杂俎》原作“阿縒”。

[35]肇庆新兴县:东晋永和七年 (351)置,治所即今广东新兴县。明属肇庆府。

[36]《广州志》:从内容来看,应为明代所修《广州志》,明代成化、嘉靖、万历都曾修过《广州志》。

[37]《异物志》:历史上称《异物志》的书甚多,这里所指不详。

[38]永昌:中国历史上叫永昌的地方有多处,此处似应指今云南保山。唐南诏时称永昌节度,宋大理时称永昌府,元称永昌州,明称永昌卫。

[39]此条见于《本草经集解》引《名医别录》,亦见于《千金翼方》等书。后面一句是《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所说当时情况。

[40]薯蓣: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ifolia L.),即现在通常说的山药。《本草衍义》中说,是因避唐代宗李豫、宋英宗赵曙之讳,后世逐渐改称山药。

[41]这里的云南根指的是马兜铃的根。

蜜香纸蜜香纸:关于蜜香纸的所指近人提出多种可能。如果来源确实来自大秦国,那可能是指“莎草纸”,但和蜜香树皮的记载不符。根据《晋书》原文,贡蜜香纸的除了大秦还有林邑,如果是来自林邑,可能就是用树皮制成的,但其时东南亚地区只有原始的树皮布法,似不可能达到描述的质量。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蜜香纸并非来自外国,而是来自我国南方地区。参见后面“香皮纸”条。

晋太康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280—289)。五年大秦国献蜜香纸三万幅,帝以万幅赐杜预杜预: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令写《春秋释例 》《春秋释例》:《春秋》学著作,十五卷,晋·杜预著。明以来此书久佚,唯《永乐大典》存三十篇,清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录成书。。纸以蜜香树皮叶作之,微褐色,有纹如鱼子有纹如鱼子:像鱼子一样的密集点状纹理,可用在瓷器、砚台、犀角等材质描述上。,极香而坚韧,水渍之不烂。(《晋书》《晋书》:唐代官方编纂的晋朝史书,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42]蜜香纸:关于蜜香纸的所指近人提出多种可能。如果来源确实来自大秦国,那可能是指“莎草纸”,但和蜜香树皮的记载不符。根据《晋书》原文,贡蜜香纸的除了大秦还有林邑,如果是来自林邑,可能就是用树皮制成的,但其时东南亚地区只有原始的树皮布法,似不可能达到描述的质量。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蜜香纸并非来自外国,而是来自我国南方地区。参见后面“香皮纸”条。

[43]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280—289)。

[44]杜预: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

[45]《春秋释例》:《春秋》学著作,十五卷,晋·杜预著。明以来此书久佚,唯《永乐大典》存三十篇,清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录成书。

[46]有纹如鱼子:像鱼子一样的密集点状纹理,可用在瓷器、砚台、犀角等材质描述上。

[47]《晋书》:唐代官方编纂的晋朝史书,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